CN213687426U - 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87426U
CN213687426U CN202022296867.XU CN202022296867U CN213687426U CN 213687426 U CN213687426 U CN 213687426U CN 202022296867 U CN202022296867 U CN 202022296867U CN 213687426 U CN213687426 U CN 213687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box
inner shell
shell
molecular bi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9686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鹏
刘宝宁
刘浩楠
权子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229686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87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87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874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包括盒体、盒盖、固定扣和吊环,所述盒体顶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盒盖,所述盒体由外壳和内壳组成,所述内壳位于外壳内腔,所述内壳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共设置有多组,所述减震弹簧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放盒。本实用新型通过吊环可对肩带进行连接,从而在使用时可通过肩带对盒体进行背负,使携带更加的便捷和省力,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可释放出冷量,从而可对离心管在低温下进行保存,同时盒体和盒盖连接处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通过保温棉可对内壳起到保温的效果,可在使用时减少盒体内的冷量流失,将有效提升对离心管的低温保存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
背景技术
料离心管的优点是透明或者是半透明的,它的硬度小,可用穿刺法取出样本。缺点是易变形,抗有机溶剂腐蚀性差,使用寿命短。塑料离心管都有管盖,它的作用是防止样品外泄,尤其是用于有放射性或强腐蚀性的样品时防止样品外泄是很重要的一点;管盖还有一个作用是防止样品挥发以及支持离心管,防止离心管变形。在挑选这一点的时候还要注意检查管盖是否严密,在试验时能否盖严,以到达倒置不漏液。
但是,现有的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存在以下缺点:
现有的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在使用过程中不便对其进行携带,且携带时,离心管内的溶液容易洒出,且对溶液在常温环境下进行保护,可使溶液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影响对溶液检测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在使用过程中不便对其进行携带,且携带时,离心管内的溶液容易洒出,且对溶液在常温环境下进行保护,可使溶液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影响对溶液检测的准确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包括盒体、盒盖、固定扣和吊环,所述盒体顶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盒盖,所述盒体由外壳和内壳组成,所述内壳位于外壳内腔,所述内壳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共设置有多组,所述减震弹簧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放盒,且储放盒位于内壳内腔,所述内壳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将离心管插接在固定架内腔,通过固定架可对离心管起到限位的效果,同时对盒盖关闭后,通过固定扣可对盒盖进行锁闭,同时通过密封塞对离心管顶部进行封闭,从而可对盒体进行携带时,防止离心管内的液体洒出,使用更加的安全,盒体由外壳和内壳组成,通过双壳体结构,可有效提升盒体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从而可向内壳内释放出冷量,从而可对离心管在低温下进行保存,同时盒体和盒盖连接处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通过保温棉可对内壳起到保温的效果,可在使用时减少盒体内的冷量流失,将有效提升对离心管的低温保存效果,通过减震弹簧可对传递到盒体上的振动进行吸收,提升对离心管固定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盒盖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扣,所述盒体两端侧壁固定安装有吊环,盒体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吊环,通过吊环可对肩带进行连接,从而在使用时可通过肩带对盒体进行背负,使携带更加的便捷和省力。
优选的,所述储放盒内腔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腔活动插接有离心管,离心管可通过固定架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内壳外壁固定粘贴有保温棉,保温棉可在使用时起到减少冷量流失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盒盖底部表面固定镶嵌有密封塞,所述盒盖侧壁底部固定镶嵌有密封圈,密封圈可对盒盖和盒体连接处进行密封,同时密封塞可对离心管顶部进行封闭,以防止溶液洒出。
优选的,所述外壳两端表面均固定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一侧均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散热扇,通过散热扇和散热口相互配合,可将半导体制冷片工作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排出,提升盒体在使用时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吊环可对肩带进行连接,从而在使用时可通过肩带对盒体进行背负,使携带更加的便捷和省力,将离心管插接在固定架内腔,通过固定架可对离心管起到限位的效果,同时对盒盖关闭后,通过固定扣可对盒盖进行锁闭,同时通过密封塞对离心管顶部进行封闭,从而可对盒体进行携带时,防止离心管内的液体洒出,使用更加的安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从而可向内壳内释放出冷量,从而可对离心管在低温下进行保存,同时盒体和盒盖连接处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通过保温棉可对内壳起到保温的效果,可在使用时减少盒体内的冷量流失,将有效提升对离心管的低温保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盒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101、盒盖;102、固定扣;103、吊环;2、外壳;201、内壳;202、减震弹簧;203、储放盒;204、固定架;205、离心管;3、密封塞;301、密封圈;4、保温棉;401、半导体制冷片;402、散热口;403、散热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包括盒体1、盒盖101、固定扣102和吊环103,所述盒体1顶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盒盖101,所述盒体1由外壳2和内壳201组成,所述内壳201位于外壳2内腔,所述内壳201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202,且减震弹簧202共设置有多组,所述减震弹簧202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放盒203,且储放盒203位于内壳201内腔,所述内壳201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401,将离心管205插接在固定架204内腔,通过固定架204可对离心管205起到限位的效果,同时对盒盖101关闭后,通过固定扣102可对盒盖101进行锁闭,同时通过密封塞3对离心管205顶部进行封闭,从而可对盒体1进行携带时,防止离心管205内的液体洒出,使用更加的安全,盒体1由外壳2和内壳201组成,通过双壳体结构,可有效提升盒体1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401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从而可向内壳201内释放出冷量,从而可对离心管205在低温下进行保存,同时盒体1和盒盖101连接处通过密封圈301进行密封,通过保温棉4可对内壳201起到保温的效果,可在使用时减少盒体1内的冷量流失,将有效提升对离心管205的低温保存效果,通过减震弹簧202可对传递到盒体1上的振动进行吸收,提升对离心管205固定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盒盖101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扣102,所述盒体1两端侧壁固定安装有吊环103,盒体1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吊环103,通过吊环103可对肩带进行连接,从而在使用时可通过肩带对盒体1进行背负,使携带更加的便捷和省力。
优选的,所述储放盒203内腔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04,所述固定架204内腔活动插接有离心管205,离心管205可通过固定架204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内壳201外壁固定粘贴有保温棉4,保温棉4可在使用时起到减少冷量流失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盒盖101底部表面固定镶嵌有密封塞3,所述盒盖101侧壁底部固定镶嵌有密封圈301,密封圈301可对盒盖101和盒体1连接处进行密封,同时密封塞3可对离心管205顶部进行封闭,以防止溶液洒出。
优选的,所述外壳2两端表面均固定开设有散热口402,所述散热口402一侧均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散热扇403,通过散热扇403和散热口402相互配合,可将半导体制冷片401工作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排出,提升盒体1在使用时的散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在工作时,盒体1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吊环103,通过吊环103可对肩带进行连接,从而在使用时可通过肩带对盒体1进行背负,使携带更加的便捷和省力,将离心管205插接在固定架204内腔,通过固定架204可对离心管205起到限位的效果,同时对盒盖101关闭后,通过固定扣102可对盒盖101进行锁闭,同时通过密封塞3对离心管205顶部进行封闭,从而可对盒体1进行携带时,防止离心管205内的液体洒出,使用更加的安全,盒体1由外壳2和内壳201组成,通过双壳体结构,可有效提升盒体1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401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从而可向内壳201内释放出冷量,从而可对离心管205在低温下进行保存,同时盒体1和盒盖101连接处通过密封圈301进行密封,通过保温棉4可对内壳201起到保温的效果,可在使用时减少盒体1内的冷量流失,将有效提升对离心管205的低温保存效果,通过减震弹簧202可对传递到盒体1上的振动进行吸收,提升对离心管205固定的稳定性,通过散热扇403和散热口402相互配合,可将半导体制冷片401工作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排出,提升盒体1在使用时的散热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包括盒体(1)、盒盖(101)、固定扣(102)和吊环(103),所述盒体(1)顶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盒盖(10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由外壳(2)和内壳(201)组成,所述内壳(201)位于外壳(2)内腔,所述内壳(201)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202),且减震弹簧(202)共设置有多组,所述减震弹簧(202)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放盒(203),且储放盒(203)位于内壳(201)内腔,所述内壳(201)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101)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扣(102),所述盒体(1)两端侧壁固定安装有吊环(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放盒(203)内腔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04),所述固定架(204)内腔活动插接有离心管(2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01)外壁固定粘贴有保温棉(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101)底部表面固定镶嵌有密封塞(3),所述盒盖(101)侧壁底部固定镶嵌有密封圈(3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两端表面均固定开设有散热口(402),所述散热口(402)一侧均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散热扇(403)。
CN202022296867.XU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 Active CN213687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96867.XU CN213687426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96867.XU CN213687426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87426U true CN213687426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57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96867.XU Active CN213687426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874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19465A (en) Shipping container for storing materials at cryogenic temperatures
US20020113070A1 (en) Self-venting cap for a neck of a dewar vessel
US20020083717A1 (en) Containment system for samples of dangerous goods stored at cryogenic temperatures
CN106081363A (zh) 一种液氮零损耗生物样本低温储存装置
CN213687426U (zh) 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用保冷离心管盒
CN210875454U (zh) 一种冷藏试管盒改良结构
CN216187758U (zh) 一种便于运输保温试剂盒
CN218786218U (zh) 一种细胞采集运输盒
CN218199739U (zh) 一种用于检验科的血液恒温箱
CN208531251U (zh) 一种肺癌检测试剂盒
CN210131659U (zh) 一种检验科用检验容器
CN211108735U (zh) 一种便携式采血管运输辅助装置
CN206963793U (zh) 干细胞冻存过程中使用的降温装置
CN219889837U (zh) 一种诊断试剂专用具有固定定位的速冻装置
CN218344074U (zh) 一种血液样本保存箱
CN216402280U (zh) 一种检测快速的蛋白质检测试剂盒
CN215176275U (zh) 一种用于医院体检的血液存放装置
CN217865475U (zh) 一种检验科检测物分类储存装置
CN220422902U (zh) 一种细胞冻存装置
US20020083718A1 (en) Specimen chamber for a cryogenic shipping container
CN216710280U (zh) 一种多功能的液氮罐
CN213689148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食品安全采样箱
CN215246547U (zh) 土壤样品保存装置
CN212830039U (zh) 一种新型血液保存管包装盒
CN214030113U (zh) 一种液态化工原料存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