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82148U - 复合生态护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复合生态护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82148U
CN213682148U CN202021573384.3U CN202021573384U CN213682148U CN 213682148 U CN213682148 U CN 213682148U CN 202021573384 U CN202021573384 U CN 202021573384U CN 213682148 U CN213682148 U CN 213682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pe
ecological
protection system
anchoring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7338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陵
顾东
杨德宏
纪敬辉
曹建
郭富
季景远
李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Jiaotong Sanhang Chongq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No3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Jiaotong Sanhang Chongq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Nanjing Branch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No3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Jiaotong Sanhang Chongq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Nanjing Branch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No3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Jiaotong Sanhang Chongq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7338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82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82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82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生态护坡系统,用于边坡土体防护,包括防护层、锚固件以及生态袋,生态袋叠置有多层且埋设在边坡土体内靠近坡底的位置;防护层由坡底延伸至坡顶,具体包括沿边坡土体表面铺设的防水层、以及铺设在防水层上的稳固层,其中稳固层具有立体的单元格结构,各单元格内构成植被种植区;锚固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稳固层,另一端穿过所述防水层后伸入并锚定在边坡土体内。这样的符合生态护坡系统具备防护以及生态的功能,能够有效的启到防止坡体浅层滑移,以及为生态系统向自然状态演化创造基础条件。

Description

复合生态护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绿化防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生态护坡系统。
背景技术
边坡生态防护建设是目前人类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建设与生态环境呈现不对等发展。面临的生态问题愈发严重,如:山体地面裸露、滑坡、边坡失稳、水土流失以及原有植被破坏等不同程度的问题,目前大多都是采用硬质护坡的方式,如石砌护坡、混凝土板护面,这样虽然可以起到防洪抗旱和维护边坡稳定的作用,但是却忽略了它的生态功能。
在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格构梁结合锚索锚杆或者重力式挡土墙等刚性或半刚性支护方式,不仅工程造价高,施工难度大,而且长期水蚀作用下易引起空鼓造成安全隐患,同时裸露的混凝土结构不符合城市景观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兼顾防护以及生态的功能的符合生态护坡系统。
一种复合生态护坡系统,用于边坡土体防护,所述复合生态护坡系统包括防护层、锚固件以及生态袋;
所述生态袋叠置有多层且埋设在边坡土体内靠近坡底的位置;
所述防护层由坡底延伸至坡顶,具体包括沿边坡土体表面铺设的防水层、以及铺设在所述防水层上的稳固层,其中所述稳固层具有立体的单元格结构,各所述单元格内构成植被种植区;
所述锚固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稳固层,另一端穿过所述防水层后伸入并锚定在边坡土体内。
优选的,所述复合生态护坡系统还包括:
坡顶锚固沟,设置在所述边坡顶面,靠近坡顶边界线位置,且延伸方向与所述坡顶边界线延伸方向一致;以及
坡脚锚固沟,设置在所述边坡底面,且沿坡脚边界线延伸。
优选的,所述锚固件分布于所述生态袋至所述坡顶锚固沟之间。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朝向所述坡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坡顶锚固沟内,朝向所述坡脚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坡脚锚固沟内,且均由所述锚固件固定。
优选的,所述锚固件包括:
锚头,固定连接所述稳固层;
锚盘,固定在所述边坡土体内;
杆体,一端与所述锚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防水层与所述锚盘固定连接,将所述锚头与锚盘之间的土体夹紧。
优选的,所述生态袋包括:
袋体;
植草格,放置在所述袋体内,且尺寸与所述袋体尺寸相适应;
植物袋,逐个填置在所述植草格中;
填充料,填充于所述生态袋与所述植草格之间的空间;
无纺毯,铺设于所述填充料与植草格之间。
优选的,所述生态袋还包括铺设于所述填充料与植草格之间的无纺毯。
优选的,多层叠置的各所述生态袋之间由排水联结扣固定。
优选的,各所述锚固件分为多组进行布置;
各组所述锚固件包括布置于中间位置的锚固件以及围绕该锚固件布置的多个锚固件。
上述复合生态护坡系统,包括防护层、锚固件以及生态袋,能够有效减少边坡发生失稳破坏等情况,并且保留和提高其生态和服务功能,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实施例中复合生态护坡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其中一实施例中生态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其中一实施例中各生态袋与排水联结扣连接示意图;
附图编号说明:
1、防护层;2、锚固件;3、生态袋;31、袋体;32植草格;4、坡顶锚固沟;5、坡脚锚固沟;6、排水联结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生态护坡系统,用于边坡土体防护,复合生态护坡系统包括防护层1、锚固件2以及生态袋3。生态袋3叠置有多层且埋设在边坡土体内靠近坡底的位置;防护层1由坡底延伸至坡顶,具体包括沿边坡土体表面铺设的防水层、以及铺设在防水层上的稳固层,其中稳固层具有立体的单元格结构,各单元格内构成植被种植区;锚固件2一端固定连接稳固层,另一端穿过防水层后伸入并锚定在边坡土体内。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生态护坡系统包括防护层1、锚固件2以及生态袋3。其中防护层1起到控制边坡被侵蚀,以及防止边坡土体裸露,还起到一定的稳固作用。而锚固件2对坡面浅层土地起到锚固的作用,防止浅层土体滑移,使得本系统具备与硬质护面同等的防护功能。分层叠置在靠近坡底的生态袋3增加了护坡土体的稳固性。通过防护层1、锚固件2以及生态袋3的协同作用,使得复合生态护坡系统可达到一般硬质护面的防护、稳固性,同时兼备生态功能,为生态系统向自然状态演化创造基础条件。并且,该系统还可以运用于土质较差的护坡,同样可达到良好的护坡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防护层1包括铺设在外层的防水层,以及铺设在防水层与护坡土体表面之间的稳固层。
其中防水层具有单元格结构,也就连续立体矩阵结构,该立体矩阵结构由连续的高强度耐老化材料在精准编织中形成的稳定、精确、高强度的三维矩阵。并在防水层朝外一面的单元格中栽种植被,利用植被根系增加土体的稳固性。这样的防护层1可以加速与水接触面的泥沙和草种沉淀,且起到稳固植被根系的作用。
其中稳固层采用连续聚丙烯长丝织成,可以起到防止水流和水位变动导致的土体泥沙冲刷,从而降低泥沙流失率。
在护坡土质较差,较为松散的情况下,复合生态护坡系统还包括:坡顶锚固沟4,设置在边坡顶面,靠近坡顶边界线位置,且延伸方向与坡顶边界线延伸方向一致;以及坡脚锚固沟5,设置在边坡底面,且沿坡脚边界线延伸。
具体的,防护层1朝向坡顶的一端延伸至坡顶锚固沟4内,朝向坡脚的一端延伸至坡脚锚固沟5内。这样当护坡土质较为松散时,如果只将防护层1铺设在护坡坡面,防护层1容易出现滑移的状况,土体容易暴露,不利于防护作用。在本申请中,在护坡坡顶以及护坡坡底分别挖设有锚固沟,用于固定防护层1相应的一端,这样,在护坡土体较为松散不易固定的情况下,通过将防护层1两端进行固定,使得防护层1在护坡坡面上不会滑移。
在对防护层1进行铺设时,自坡顶锚固沟4向坡地锚固沟铺设防护层1,并且为了保证较好的固定效果,防护层1两端的分别沿锚固沟的沟壁进行覆盖。当需要施工的护坡长度较长的时候,需要多段防护层1从上游向下游进行铺设,相邻两段防护层1搭接铺设。并且由上游的防护层1压住下游的,且搭接重叠处长15厘米,以保证在后续施工时,搭接处不会有土体暴露。
在本实施例中,铺设在锚固沟内的防护层1由锚固件2进行固定。
如图1所示,护坡土体浅层内堆叠有多层生态袋3,生态袋3包括:袋体 31;植草格32,放置在袋体31内,且尺寸与袋体31尺寸相适应;植物袋,逐个填置在植草格32中;填充料,填充于生态袋3与植草格32之间的空间;无纺毯,铺设于填充料与植草格3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生态袋3为袋状结构,包括袋体31、植草格32、填充料以及植物袋。其中,植草格32根据袋体31的尺寸进行裁剪,并在植草格32的各单元格中放置有植物袋。其中植物袋中填充有土壤以及植物种子,植物种子可选用根系较为发达的品种。而袋体31内部其他的空间采用填充料进行填充,其中填充料可采用砾石类土,砂类土,碎石土其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这样结构的生态袋3具有透水不透料的过滤功能,并且既能良好的吸收一定的水分作用于袋内植物的生长,又能将多余的水分过滤出去,还能防止袋体31内填充料的流失。
优选的,为了保证植物袋中的种子发芽率高,在填充料与植草格32之间还铺设有无纺毯,以隔绝植物袋与填充料。
如图3所示,为了更好的固定生态袋3,多层叠置的各生态袋3之间由排水联结扣6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锚固件2分布于生态袋3至坡顶锚固沟4之间。靠近坡底的位置,护坡土体浅层处预埋有多层生态袋3,护坡土体浅层没有设置生态袋3 的部分则由锚固件2进行锚固。
在本实施例中,锚固件2包括:锚头,固定连接稳固层;锚盘,固定在边坡土体内;杆体,一端与锚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防水层与锚盘固定连接,将锚头与锚盘之间的土体夹紧。
具体的,锚固件2置于护坡土体外的锚头固定在最外层的防水层,而锚盘固定与护坡土体一定深度的位置,通过杆体的张紧力牵拉锚头与锚盘相互靠近以夹紧两者之间的土体,以达到土体锚固的作用。
进一步的,各锚固件2分为多组进行布置;各组锚固件2包括布置于中间位置的锚固件2以及多个围绕该锚固件2布置的其他锚固件2。这样的分布方式使得各锚固件2可均匀的分布于坡体,提高锚固效果。
上述符合生态护坡系统,能够有效减少边坡发生失稳破坏等情况,保留和提高其生态和服务功能,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并且实施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低。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复合生态护坡系统,用于边坡土体防护,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生态护坡系统包括防护层、锚固件以及生态袋;
所述生态袋叠置有多层且埋设在边坡土体内靠近坡底的位置;
所述防护层由坡底延伸至坡顶,具体包括沿边坡土体表面铺设的防水层、以及铺设在所述防水层上的稳固层,其中所述稳固层具有立体的单元格结构,各所述单元格内构成植被种植区;
所述锚固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稳固层,另一端穿过所述防水层后伸入并锚定在边坡土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态护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生态护坡系统还包括:
坡顶锚固沟,设置在所述边坡顶面,靠近坡顶边界线位置,且延伸方向与所述坡顶边界线延伸方向一致;以及
坡脚锚固沟,设置在所述边坡底面,且沿坡脚边界线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生态护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分布于所述生态袋至所述坡顶锚固沟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生态护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朝向所述坡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坡顶锚固沟内,朝向所述坡脚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坡脚锚固沟内,且均由所述锚固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态护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包括:
锚头,固定连接所述稳固层;
锚盘,固定在所述边坡土体内;
杆体,一端与所述锚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防水层与所述锚盘固定连接,将所述锚头与锚盘之间的土体夹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态护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袋包括:
袋体;
植草格,放置在所述袋体内,且尺寸与所述袋体尺寸相适应;
植物袋,逐个填置在所述植草格中;
填充料,填充于所述生态袋与所述植草格之间的空间;
无纺毯,铺设于所述填充料与植草格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生态护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袋还包括铺设于所述填充料与植草格之间的无纺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态护坡系统,其特征在于,多层叠置的各所述生态袋之间由排水联结扣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生态护坡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锚固件分为多组进行布置;
各组所述锚固件包括布置于中间位置的锚固件以及围绕该锚固件布置的多个锚固件。
CN202021573384.3U 2020-07-31 2020-07-31 复合生态护坡系统 Active CN213682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3384.3U CN213682148U (zh) 2020-07-31 2020-07-31 复合生态护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3384.3U CN213682148U (zh) 2020-07-31 2020-07-31 复合生态护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82148U true CN213682148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42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73384.3U Active CN213682148U (zh) 2020-07-31 2020-07-31 复合生态护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821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7211A (zh) * 2022-04-01 2022-05-03 无棣永利盐业有限公司 一种海水养殖池塘的护坡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7211A (zh) * 2022-04-01 2022-05-03 无棣永利盐业有限公司 一种海水养殖池塘的护坡及施工方法
CN114427211B (zh) * 2022-04-01 2022-07-08 无棣永利盐业有限公司 一种海水养殖池塘的护坡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8870B (zh) 一种格宾网生态石笼河道护坡施工方法
KR100920027B1 (ko) 토목섬유 보강 커튼 월 구조 및 녹화공법
CN114277735B (zh) 一种生态河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368227A (zh) 一种稀土迹地边坡生态防水力侵蚀系统及方法
CN213682148U (zh) 复合生态护坡系统
CN108729409B (zh) 一种河道防渗重蓄生态恢复装置
CN110233432A (zh) 一种防冲刷型的生态护岸
CN215759072U (zh) 一种防冲刷的生态护坡结构
CN106836243A (zh) 一种适合山地地形的海绵绿地及其建设方法
CN105714736A (zh) 一种新型生态沟渠及其建造方法
CN105926645A (zh) 一种建筑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方法
CN215593889U (zh) 一种适用于城区河道的生态护岸结构
CN111321700B (zh) 一种防冲刷和防滑坡堰塞的过流消能式生态护岸方法
CN202767029U (zh) 土工织物的防护结构
CN209989867U (zh) 一种水土保持用半渗透截流水平沟
CN114086507A (zh) 一种高水土保持力的生态驳岸工艺
CN110725277A (zh) 一种抗冲刷的河岸消落带生态治理方法
CN111501788A (zh) 一种植被锚杆固坡结构及方法
CN102733353A (zh) 毯状物的防护结构
CN216820990U (zh) 一种植被恢复结构
CN214169090U (zh) 一种高海拔地区三维柔性排水生态护坡结构
CN214738653U (zh) 一种生态蓄水型采砂坑修复系统
RU2801750C1 (ru)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подпорной стенки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ой конструкции для защиты прибрежных зон от размыва
CN218842992U (zh) 一种用于渠道的生态护坡结构
CN218786845U (zh) 一种抗寒、排水功能的生态护岸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9

Address after: 210011 No.3 Jiangbian Road, Gulo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O.3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Jiaotong Sanhang (Chongq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11 No.3 Jiangbian Road, Gulo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O.3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BRANCH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Jiaotong Sanhang (Chongq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