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66721U - 可穿戴式艾灸器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式艾灸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66721U
CN213666721U CN202021702952.5U CN202021702952U CN213666721U CN 213666721 U CN213666721 U CN 213666721U CN 202021702952 U CN202021702952 U CN 202021702952U CN 213666721 U CN213666721 U CN 213666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xibustion
moxa
bandage
hole
moxibust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029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晴
余勇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Qingaid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iyangyang Med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iyangyang Med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LP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iyangyang Med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LP
Priority to CN2020217029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66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66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667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可穿戴式艾灸器,涉及艾灸器领域,包括绑带和设置在绑带两端的魔术贴,还包括设置在绑带上的绑带布罩、艾灸盒和供电组件,艾灸盒包括活动器皿、夹片、理疗孔、点火棒、固定片和进风组件,通过艾灸盒和供电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便于点燃艾柱、艾柱在燃烧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具有高利用率、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有保证的作用。

Description

可穿戴式艾灸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器领域,特别涉及可穿戴式艾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简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随着人们对艾灸的推崇,艾灸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目前,艾灸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分别为传统手持艾条、温灸棒、艾灸盒、红外点火艾灸器。虽然上述艾灸方式都可以起到艾灸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传统手持艾条点火方式点燃较慢,效率比较低,易烫伤、施灸面积小、费时费力,适合有一定艾灸经验的人来操作,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温灸棒要依靠手持温灸棒施灸,不够方便实用;艾灸盒对取穴要求更高,有时需要别人协助操作,安全性稍差,并且不易调节温度;红外点火艾灸器的寿命短,存在艾绒放取都不方便,且燃烧后残渣不易清理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式艾灸器,解决了艾柱点燃较慢、艾灸操作不安全、艾柱燃烧过程中有效成分利用率低、残渣清理不方便和艾灸过程中温度不易调节的问题。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可穿戴式艾灸器,包括绑带和设置在绑带两端的魔术贴,还包括设置在绑带上的绑带布罩、艾灸盒和供电组件,绑带布罩包裹固定艾灸盒,艾灸盒包括活动器皿、夹片、理疗孔、点火棒、固定片和进风组件,夹片设置在艾灸盒顶部契合于活动器皿的开口的下部,活动器皿可以穿过开口与夹片卡接,理疗孔设置在艾灸盒的一侧。
进一步的,固定片固定在艾灸盒侧壁上,点火棒连接固定片固定设置在活动器皿下部。
进一步的,活动器皿包括活动器皿旋钮、盖片、皿体和卡扣,活动器皿旋钮固定连接在盖片的中部,皿体设置有可以和盖片卡接的卡扣。
进一步的,盖片呈一对对边为弧形的长方形形状。
进一步的,皿体呈没有顶面的布满小孔的圆柱体壳形状。
进一步的,供电组件包括防触电隔条、第一电源线、电源接头、第二电源线和点火控制器,防触电隔条固定设置在绑带上,第一电源线的一端穿过防触电隔条和设置在艾灸盒底部的洞与活动器皿中的点火棒连接,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头的一侧,电源接头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电源线,第二电源线上还设有点火控制器。
进一步的,进风组件包括风孔、挡风板、传动轴和风孔调节旋钮,风孔调节旋钮固定连接传动轴的一端,传动轴两端旋转设置在艾灸盒内部,传动轴上还固定连接有挡风板,挡风板与设置在艾灸盒底部的风孔契合。
进一步的,绑带布罩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契合风孔调节旋钮、活动器皿旋钮和艾灸盒底部的洞、风孔的开洞。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艾灸盒和供电组件相互配合,实现了便于点燃艾柱的作用,艾柱在燃烧过程中有效成分的高利用率,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有保证。
2、本实用新型中活动器皿的设置提高了艾柱的可燃烧性,并且可拆卸的活动器皿使艾柱残渣清理更加方便。
3、本实用新型中进风组件的设置方便在使用过程中随时调节温度,更加人性化,满足了患者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艾灸盒剖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器皿结构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1-绑带,2-魔术贴,3-绑带布罩,4-艾灸盒,5-防触电隔条,6-第一电源线,7-电源接头,8-第二电源线,9-点火控制器,10-活动器皿,11-夹片,12-理疗孔,13-点火棒,14-固定片,15-风孔,16-挡风板,17-传动轴,18-风孔调节旋钮,19-活动器皿旋钮,20-盖片,21-皿体,22-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可穿戴式艾灸器,包括绑带1和设置在绑带1两端的魔术贴2,通过魔术贴可以把可穿戴式艾灸器固定在患者需要艾灸的地方,可穿戴式艾灸器还包括设置在绑带1上的绑带布罩3、艾灸盒4和供电组件,绑带布罩3包裹并且固定艾灸盒4。
上述装置中,参见图2,艾灸盒4包括活动器皿10、夹片11、理疗孔12、点火棒13、固定片14和进风组件,艾灸盒4的顶部设有契合于活动器皿10的开口,夹片11设置在开口的下部,使用时,活动器皿10可以穿过开口与夹片11进行卡接,也可以用力直接把活动器皿10从开口中拔出,夹片11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使治疗过程中更加安全;理疗孔12设置在活动器皿10的一侧,该侧距离患者需要艾灸的地方最近,艾灸产生的艾烟从理疗孔12中排出作用于患者需要艾灸的地方,因此实现了艾柱中有效成分的高利用率;固定片14固定在艾灸盒4的侧壁上,点火棒13设置在活动器皿10下部,点火棒13和固定片14固定连接,保持点火棒13与活动器皿10的皿体21的最底面接触,点火棒13点燃艾柱的方式为通过热辐射点燃艾柱,点火棒13上方的热辐射最强,把点火棒13设置在皿体21的下方,有利于点火棒13点燃皿体21中的艾柱,点火棒13为市面上常见的单端加热棒,优选功率是100W电压220V。
上述装置中,参见图2,进风组件包括风孔15、挡风板16、传动轴17和风孔调节旋钮18,风孔调节旋钮18固定连接传动轴17的一端,传动轴17两端旋转设置在艾灸盒4内部,传动轴17上还固定连接有挡风板16,挡风板16与设置在艾灸盒4底部的风孔15契合,通过旋转风孔调节旋钮18带动传动轴17上的挡风板16可以实现控制风孔15的进风量,从而可以控制艾柱燃烧程度,控制艾灸的温度。
上述装置中,参见图3,活动器皿10包括活动器皿旋钮19、盖片20、皿体21和卡扣22,活动器皿旋钮19固定连接在盖片20的中部,皿体21设置有可以和盖片20卡接的卡扣22,盖片20呈一对对边为弧形的长方形形状,图3中的盖片20为没有和卡扣22卡接的状态,当把图3中的盖片20以活动器皿旋钮19为中心轴旋转90°时,即实现了固定盖片20和卡扣22的位置,如图2中的盖片20和卡扣22即为固定状态,皿体21呈没有顶面的布满小孔的圆柱体壳形状,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燃烧艾柱,而艾柱燃烧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形状,不会从小孔中漏出,因此可以皿体21底部可以设置为布满小孔,提高了艾柱的可燃烧性,并且,由于布满了小孔,点火棒13点燃艾柱的方式为通过热辐射点燃艾柱,小孔的设置有利于热辐射的传导,利于点燃艾柱。
上述装置中,参见图1,供电组件包括防触电隔条5、第一电源线6、电源接头7、第二电源线8和点火控制器9,防触电隔条5固定设置在绑带1上,第一电源线6的一端穿过防触电隔条5和设置在艾灸盒4底部的洞与活动器皿10中的点火棒13连接,艾灸盒4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防触电隔条5一方面可以起到防触电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于第一电源线6的分线,使第一电源线6可以同时连接多个艾灸盒4,灵活性大;第一电源线6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头7的一侧,电源接头7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电源线8的一侧,电源接头7可以从中间拔开,实现断电,第二电源线8的另一侧连接有插头,第二电源线8上还设有点火控制器9,点火控制器9为市场上常见的定时开关,可设时间1到9分钟,默认3分钟,3分钟的时间点火棒13即可点燃艾柱。
上述装置中,参见图1-图3,绑带布罩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契合风孔调节旋钮18、活动器皿旋钮19和艾灸盒4底部的洞、风孔15的开洞。
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参见图1-图3,首先,把活动器皿10从艾灸盒4中拔出,旋转打开盖片20,往皿体21中放入艾柱,旋转关闭盖片20,把活动器皿10放回艾灸盒4中,把可穿戴式艾灸器穿在需要艾灸的地方,连接电源接头7,插上插头,3分钟后自动断电,此时艾柱已经点燃,没点燃可以调节通电时间,拔掉插头,拔开电源接头7,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调节风孔调节旋钮18调节艾灸温度,艾灸完成后,待艾灸器冷却后,将活动器皿内的燃烧物残渣倒掉即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身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可穿戴式艾灸器,包括绑带(1)和设置在绑带(1)两端的魔术贴(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绑带(1)上的绑带布罩(3)、艾灸盒(4)和供电组件,所述绑带布罩(3)包裹固定艾灸盒(4),所述艾灸盒(4)包括活动器皿(10)、夹片(11)、理疗孔(12)、点火棒(13)、固定片(14)和进风组件,所述夹片(11)设置在艾灸盒(4)顶部契合于活动器皿(10)的开口的下部,活动器皿(10)可以穿过开口与夹片(11)卡接,所述理疗孔(12)设置在艾灸盒(4)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14)固定在艾灸盒(4)侧壁上,所述点火棒(13)连接固定片(14)固定设置在活动器皿(10)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器皿(10)包括活动器皿旋钮(19)、盖片(20)、皿体(21)和卡扣(22),所述活动器皿旋钮(19)固定连接在盖片(20)的中部,皿体(21)设置有可以和盖片(20)卡接的卡扣(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式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片(20)呈一对对边为弧形的长方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式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皿体(21)呈没有顶面的布满小孔的圆柱体壳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组件包括防触电隔条(5)、第一电源线(6)、电源接头(7)、第二电源线(8)和点火控制器(9),所述防触电隔条(5)固定设置在绑带(1)上,所述第一电源线(6)的一端穿过防触电隔条(5)和设置在艾灸盒(4)底部的洞与活动器皿(10)中的点火棒(13)连接,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头(7)的一侧,所述电源接头(7)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电源线(8),第二电源线(8)上还设有点火控制器(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包括风孔(15)、挡风板(16)、传动轴(17)和风孔调节旋钮(18),所述风孔调节旋钮(18)固定连接传动轴(17)的一端,所述传动轴(17)两端旋转设置在艾灸盒(4)内部,传动轴(17)上还固定连接有挡风板(16),所述挡风板(16)与设置在艾灸盒(4)底部的风孔(15)契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6或7所述的可穿戴式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布罩(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契合风孔调节旋钮(18)、活动器皿旋钮(19)和艾灸盒(4)底部的洞、风孔(15)的开洞。
CN202021702952.5U 2020-08-14 2020-08-14 可穿戴式艾灸器 Active CN213666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2952.5U CN213666721U (zh) 2020-08-14 2020-08-14 可穿戴式艾灸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2952.5U CN213666721U (zh) 2020-08-14 2020-08-14 可穿戴式艾灸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66721U true CN213666721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44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02952.5U Active CN213666721U (zh) 2020-08-14 2020-08-14 可穿戴式艾灸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667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68682U (zh) 一种无烟艾灸装置
CN209809012U (zh) 多功能电子灸治疗仪机头
CN213666721U (zh) 可穿戴式艾灸器
KR101195579B1 (ko) 좌훈기
CN207722094U (zh) 艾灸灸衣
CN206007586U (zh) 高温热辐射低压电子艾灸器
CN208893157U (zh) 一种艾灸架
CN208710488U (zh) 电子艾灸笔
CN202761695U (zh) 调温式药气通和灸具
CN209220956U (zh) 一种便携式艾灸器具
CN203400317U (zh) 一种多功能艾疗仪
CN213788836U (zh) 艾灸热敷按摩帽
CN208541569U (zh) 温针灸具
CN211512668U (zh) 一种电热艾灸宝
CN215230243U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艾灸治疗装置
CN215961122U (zh) 一种艾灸理疗用灸条点火装置
CN211634325U (zh) 艾灸座具及艾灸座椅
CN219049481U (zh) 一种艾灸电热管上点火陶瓷罐
KR100494716B1 (ko) 쑥찜기
CN220655957U (zh) 一种自动控制的艾灸装置
CN221061238U (zh) 一种实验用艾灸装置
CN219148476U (zh) 一种筋膜点线面灸疗装置
CN209253576U (zh) 一种艾灸装置
CN103315898B (zh) 一种多功能艾疗仪
CN215308317U (zh) 一种三阶魔球把玩艾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1

Address after: No. 2101, Floor 21, Building 26, No. 269, Tianfu Second Street, Chengdu Hi tech Zone, China (Sichu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610000, Sichuan

Patentee after: Chengdu qingaidi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5-1, floor 2, building B2, no.1666, Section 2, Chenglong Avenue, Chengd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ongquanyi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aiyangyang Med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limited partnershi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