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66389U - 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66389U
CN213666389U CN202021361320.7U CN202021361320U CN213666389U CN 213666389 U CN213666389 U CN 213666389U CN 202021361320 U CN202021361320 U CN 202021361320U CN 213666389 U CN213666389 U CN 213666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evel gear
fixedly connected
rotating shaft
thread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613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晓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3613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66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66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663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仪体,所述仪体内壁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与仪体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壁螺纹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部贯穿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壁铰接有活动杆。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气缸带动顶部的活动板在第一凹槽的作用下进行滑动上升或下降,到达患者进行护理的合适位置时关闭驱动气缸。

Description

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较长时间回复伤口,在伤口恢复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发炎感染等情况,从而需要定时对伤口处进行处理消毒,避免感染加重病情。
现有市面上的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在使用过程中面对的护理人群不同,患者的受伤部位不同,无法进行角度的灵活转变,护理仪的灵活性较低。
因此,发明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驱动气缸带动顶部的活动板在第一凹槽的作用下进行滑动上升或下降,到达患者进行护理的合适位置时关闭驱动气缸,启动电机,使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螺纹杆在轴承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使螺纹杆带动外壁连接的连接板进行上下移动,连接板移动的同时带动活动杆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作用下进行倾斜转动,从而带动护理器在第三转轴的作用下进行左右摇摆,进一步进行护理位置的左右调节,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仪体,所述仪体内壁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与仪体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壁螺纹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部贯穿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壁铰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内部贯穿有第二转轴,所述活动杆与第二转轴相铰接,所述第二转轴外壁铰接有护理器,所述护理器顶部贯穿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与护理器相铰接,所述第三转轴与活动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底部与活动板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螺纹杆通过轴承与活动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仪体内壁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
优选的,所述底板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外壁扣合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底板内壁固定连接,套环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套环之间扣合连接有紫外线消毒灯。
优选的,所述仪体内壁底部设置有卡孔,所述卡孔内部扣合连接有消毒架,所述消毒架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置物板。
优选的,所述置物板内部贯穿有卡杆,所述卡杆与消毒架扣合连接,所述置物板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置物板为镂空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驱动气缸带动顶部的活动板在第一凹槽的作用下进行滑动上升或下降,到达患者进行护理的合适位置时关闭驱动气缸,启动电机,使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螺纹杆在轴承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使螺纹杆带动外壁连接的连接板进行上下移动,连接板移动的同时带动活动杆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作用下进行倾斜转动,从而带动护理器在第三转轴的作用下进行左右摇摆,进一步进行护理位置的左右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可以根据患者伤口的护理位置和患者的整体身高进行护理器的各个角度调节;
2、通过将需要使用到的医用器械放置于置物板的顶部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可根据医用器械的高度大小调整置物板之间的空间大小,将置物板在滑槽的作用下进行滑动调节,调节完毕后将卡杆放置于置物板和消毒架的内部进行置物板的位置固定,进一步进行医用器械的放置消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可对在护理时需要用到的医用器械进行分类存放并进行存放空间的调节,可对医用器械进行紫外线消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护理器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纹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置物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仪体、3第一凹槽、4活动板、5驱动气缸、6电机、7螺纹杆、8连接板、9第一转轴、10活动杆、11第二转轴、12护理器、13第三转轴、14第二凹槽、15底板、16套环、17第三凹槽、18消毒架、19置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仪体2,所述仪体2内壁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4,所述活动板4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气缸5,所述驱动气缸5与仪体2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4顶部设置有电机6,所述电机6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外壁螺纹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内部贯穿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外壁铰接有活动杆10,所述活动杆10内部贯穿有第二转轴11,所述活动杆10与第二转轴11相铰接,所述第二转轴11外壁铰接有护理器12,所述护理器12顶部贯穿有第三转轴13,所述第三转轴13与护理器12相铰接,所述第三转轴13与活动板4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纹杆7底部与活动板4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螺纹杆7通过轴承与活动板4转动连接,该结构有效说明了电机6,使电机6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螺纹杆7在轴承的作用下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仪体2内壁开设有第二凹槽14,所述第二凹槽14内部滑动连接有底板15,所述底板15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该结构有效说明了将底板15滑动进第二凹槽14的内部,使用丝杆对底板15的位置固定。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15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17,所述第三凹槽17内部滑动连接有套环16,所述套环16外壁扣合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底板15内壁固定连接,套环16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套环16之间扣合连接有紫外线消毒灯,该结构有效说明了将紫外线消毒灯扣合至一端套环16的内部,另一端的套环16根据紫外线消毒灯的长度在第三凹槽17内部滑动,扣合至紫外线消毒灯另一端后,套环16与卡块固定,从而固定紫外线消毒灯的位置对医用器械进行消毒。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仪体2内壁底部设置有卡孔,所述卡孔内部扣合连接有消毒架18,所述消毒架18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置物板19,该结构有效说明了将消毒架18与底部的卡孔进行扣合固定,将需要使用到的医用器械放置于置物板19的顶部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可根据医用器械的高度大小调整置物板19之间的空间大小,将置物板19在滑槽的作用下进行滑动调节。
实施方式具体为: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将装置推动至需要进行护理的患者身旁,根据伤口的护理位置和患者的整体身高进行护理器12的角度调节,启动驱动气缸5,使驱动气缸5带动顶部的活动板4在第一凹槽3的作用下进行滑动上升或下降,到达患者进行护理的合适位置时关闭驱动气缸5,启动电机6,使电机6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螺纹杆7在轴承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使螺纹杆7带动外壁连接的连接板8进行上下移动,连接板8移动的同时带动活动杆10在第一转轴9和第二转轴11的作用下进行倾斜转动,从而带动护理器12在第三转轴13的作用下进行左右摇摆,进一步进行护理位置的左右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可以根据患者伤口的护理位置和患者的整体身高进行护理器12的各个角度调节。
如图1-5所示:所述置物板19内部贯穿有卡杆,所述卡杆与消毒架18扣合连接,所述置物板19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置物板19为镂空状,该结构有效说明了将卡杆放置于置物板19和消毒架18的内部进行置物板19的位置固定,进一步进行医用器械的放置消毒。
实施方式具体为: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护理完毕后,将底板15滑动进第二凹槽14的内部,使用丝杆对底板15的位置固定,将紫外线消毒灯扣合至一端套环16的内部,另一端的套环16根据紫外线消毒灯的长度在第三凹槽17内部滑动,扣合至紫外线消毒灯另一端后,套环16与卡块固定,从而固定紫外线消毒灯的位置对医用器械进行消毒,将消毒架18与底部的卡孔进行扣合固定,将需要使用到的医用器械放置于置物板19的顶部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可根据医用器械的高度大小调整置物板19之间的空间大小,将置物板19在滑槽的作用下进行滑动调节,调节完毕后将卡杆放置于置物板19和消毒架18的内部进行置物板19的位置固定,进一步进行医用器械的放置消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可对在护理时需要用到的医用器械进行分类存放并进行存放空间的调节,可对医用器械进行紫外线消毒。
本实用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装置推动至需要进行护理的患者身旁,根据伤口的护理位置和患者的整体身高进行护理器12的角度调节,启动驱动气缸5,使驱动气缸5带动顶部的活动板4在第一凹槽3的作用下进行滑动上升或下降,到达患者进行护理的合适位置时关闭驱动气缸5,启动电机6,使电机6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螺纹杆7在轴承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使螺纹杆7带动外壁连接的连接板8进行上下移动,连接板8移动的同时带动活动杆10在第一转轴9和第二转轴11的作用下进行倾斜转动,从而带动护理器12在第三转轴13的作用下进行左右摇摆,进一步进行护理位置的左右调节;
参照说明书附图1-5,本装置在使用时,护理完毕后,将底板15滑动进第二凹槽14的内部,使用丝杆对底板15的位置固定,将紫外线消毒灯扣合至一端套环16的内部,另一端的套环16根据紫外线消毒灯的长度在第三凹槽17内部滑动,扣合至紫外线消毒灯另一端后,套环16与卡块固定,从而固定紫外线消毒灯的位置对医用器械进行消毒,将消毒架18与底部的卡孔进行扣合固定,将需要使用到的医用器械放置于置物板19的顶部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可根据医用器械的高度大小调整置物板19之间的空间大小,将置物板19在滑槽的作用下进行滑动调节,调节完毕后将卡杆放置于置物板19和消毒架18的内部进行置物板19的位置固定,进一步进行医用器械的放置消毒。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仪体(2),所述仪体(2)内壁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4),所述活动板(4)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气缸(5),所述驱动气缸(5)与仪体(2)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4)顶部设置有电机(6),所述电机(6)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外壁螺纹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内部贯穿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外壁铰接有活动杆(10),所述活动杆(10)内部贯穿有第二转轴(11),所述活动杆(10)与第二转轴(11)相铰接,所述第二转轴(11)外壁铰接有护理器(12),所述护理器(12)顶部贯穿有第三转轴(13),所述第三转轴(13)与护理器(12)相铰接,所述第三转轴(13)与活动板(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7)底部与活动板(4)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螺纹杆(7)通过轴承与活动板(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仪体(2)内壁开设有第二凹槽(14),所述第二凹槽(14)内部滑动连接有底板(15),所述底板(15)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5)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17),所述第三凹槽(17)内部滑动连接有套环(16),所述套环(16)外壁扣合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底板(15)内壁固定连接,套环(16)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套环(16)之间扣合连接有紫外线消毒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仪体(2)内壁底部设置有卡孔,所述卡孔内部扣合连接有消毒架(18),所述消毒架(18)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置物板(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置物板(19)内部贯穿有卡杆,所述卡杆与消毒架(18)扣合连接,所述置物板(19)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置物板(19)为镂空状。
CN202021361320.7U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 Active CN213666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61320.7U CN213666389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61320.7U CN213666389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66389U true CN213666389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24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61320.7U Active CN213666389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663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13838A (zh) 一种外科手术调节肢体角度的装置
CN111840604A (zh) 一种肿瘤科用医疗器械消毒装置
CN213666389U (zh) 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
CN107625602A (zh) 一种骨科护理换药装置
CN211934436U (zh) 用于骨科假体固定的植入工具
CN210125021U (zh) 一种妇产科用消毒装置
CN111297523A (zh) 用于骨科假体固定的植入工具
CN109846518B (zh) 一种银屑病的患处检查装置
CN214129240U (zh) 一种外科用病人术后伤口护理装置
CN207012398U (zh) 一种打针用自动消毒装置
CN210250074U (zh) 一种外科手术麻醉架装置
CN209734418U (zh) 一种骨关节消毒换药装置
CN208654449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医学影像观片装置
CN205988437U (zh) 一种用于妇产科室外活动的输液架
CN215130133U (zh) 一种减少医生手部接触感染的手术架
CN205831916U (zh) 具有消毒功能的手术刀收纳盒
CN215231047U (zh) 一种全科护理用输液泵
CN215079070U (zh) 一种普外科医生用伤口扩张装置
CN219397189U (zh) 一种口腔科用张口支架
CN209490204U (zh) 一种多功能基础护理装置
CN110720989A (zh) 一种可移动式手术室护理装置
CN211244286U (zh) 一种方便存放的护理换药装置
CN204932150U (zh) 骨科护理机
CN212252209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检查用照明装置
CN214048788U (zh) 一种新型皮肤病性病检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