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66047U - 一种防坠床上肢固定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坠床上肢固定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66047U
CN213666047U CN202021687942.9U CN202021687942U CN213666047U CN 213666047 U CN213666047 U CN 213666047U CN 202021687942 U CN202021687942 U CN 202021687942U CN 213666047 U CN213666047 U CN 213666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fixed band
tying
upper limb
upper limb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879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雪莲
陈玉梅
杨梓迎
冯平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OSPITAL OF TCM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OSPITAL OF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OSPITAL OF TCM filed Critical FOSHAN HOSPITAL OF TCM
Priority to CN2020216879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66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66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660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坠床上肢固定带,包括: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带的四个端角都设有用于与病床连接的绑带,在所述固定带的中部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固定带长度的长度调节机构,在所述固定带上且所述长度调节机构的两侧都设有用于固定人体上肢的上肢绑布,在所述固定带上且位于所述上肢绑布的下方设有若干排通孔,在所述上肢绑布上或所述固定带上设有若干第一绑绳,所述上肢绑布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带连接,所述上肢绑布的另一端底面设有若干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绑绳配合的第二绑绳。将病人固定在病床上预防坠床、床边檫伤等意外伤害发生的同时,不会使得病人捆扎处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和损伤皮肤现象,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防坠床上肢固定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坠床上肢固定带。
背景技术
在对精神症状病人以及不合作患者进行治疗时,往往需要借助保护带对病人进行保护性约束,以便顺利进行治疗,还能预防坠床、床边檫伤等意外伤害发生。通常采用绳索或者固定带直接缠绕在病人身上,该方法会导致精神症状病人或不合作患者在乱动时伤及肢体皮肤,给病人造成痛苦,而且病人也容易挣脱绳索,对病人本身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另外,绳索和固定带由于较窄又缺少防护垫,在病人捆扎处容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和损伤皮肤。精神症状病人以及不合作患者主要是依靠双手拔针以及解开身上的伤口敷贴,所以对病人的上肢进行约束是非常关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且适用性以及舒适性好的防坠床上肢固定带。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坠床上肢固定带,包括: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带的四个端角都设有用于与病床连接的绑带,在所述固定带的中部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固定带长度的长度调节机构,在所述固定带上且所述长度调节机构的两侧都设有用于固定人体上肢的上肢绑布,在所述固定带上且位于所述上肢绑布的下方设有若干排通孔,在所述上肢绑布上或所述固定带上设有若干第一绑绳,所述上肢绑布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带连接,所述上肢绑布的另一端底面设有若干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绑绳配合的第二绑绳。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为设在所述固定带上的多竖排调节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调节孔的个数为9个,所述调节孔三横排三竖排地排列。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为排扣、按扣或魔术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长度调节机构的两侧都设有两所述上肢绑布,两所述上肢绑布分别用于固定人体的上臂和前臂。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位于各所述上肢绑布下方的通孔的个数为8个,所述通孔两横排四竖排排列。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位于各所述上肢绑布上的所述第二绑绳的条数为6条,所述第二绑绳两横排三竖排排列。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绑绳设在所述上肢绑布上,各所述上肢绑布上设有两条第一绑绳,两所述第一绑绳竖向排列地设在所述上肢绑布的顶面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采用布缝纫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采用上肢绑布将手臂固定在上肢绑布和固定带之间,上肢绑布的宽度较大且上肢绑布与人体上肢之间可以留有一点缝隙,将病人固定在病床上预防坠床、床边檫伤等意外伤害发生的同时,不会使得病人捆扎处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和损伤皮肤现象,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二、在固定带上设有长度调节机构调节固定带的长度,方便不同体型的病人使用,提高适用性。
三、整个防坠床上肢固定带采用布缝纫而成,结构简单,采用人工缝纫即可制备,制备条件简单,方便清洗,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坠床上肢固定带的正面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坠床上肢固定带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带,2:绑带,3:上肢绑布,4:第一绑绳,5:第二绑
绳,6:调节孔,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至少”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防坠床上肢固定带,包括:固定带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带1的四个端角都设有用于与病床连接的绑带2,在所述固定带1的中部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固定带1长度的长度调节机构,在所述固定带1上且位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的两侧都设有用于固定人体上肢的上肢绑布3,在所述固定带1上且位于所述上肢绑布3的下方设有若干排通孔7,在所述上肢绑布3上或所述固定带1上设有若干第一绑绳4,所述上肢绑布3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带1连接,所述上肢绑布3的另一端底面设有若干用于穿过所述通孔7与所述第一绑绳4配合的第二绑绳5。
将固定带1固定在人体的胸腹前,双手臂放置在固定带1上,采用上肢绑布3将手臂固定在上肢绑布3和固定带1之间,第二绑绳5穿过其中一通孔再从另一通孔穿上来,然后第二绑绳5与第一绑绳4打结连接,使得上肢绑布的另一端与固定部连接从而将人体的上肢固定在固定带上;通过长度调节机构调节固定带的长度使得上肢绑布刚好对应人体的双上肢;整个固定带通过绑带与病床的床架固定,使得固定带的四个端角都与病床连接固定。采用上肢绑布将手臂固定在上肢绑布和固定带之间,上肢绑布的宽度较大且上肢绑布与人体上肢之间可以留有一点缝隙,将病人固定在病床上预防坠床、床边檫伤等意外伤害发生的同时,不会使得病人捆扎处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和损伤皮肤现象,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其中,所述长度调节机构为设在所述固定带上多竖排排列的调节孔6,在所述调节孔6内装配有调节绳,可通过调节孔收紧固定带从而缩短固定带的长度;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长度调节机构为相互配合的排扣、按扣或魔术贴,不限于本实施例。
优选地,在所述长度调节机构的两侧各设有两所述上肢绑布3,两所述上肢绑布3分别用于固定人体的上臂和前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的长度为110~130cm,宽度为40~50cm;所述上肢绑布的长度为12~18cm,宽度为10~15cm。分设在长度调节机构的两侧的上肢绑布之间的距离为70~90cm。
所述调节孔6的个数为9个,所述调节孔6三横排三竖排地排列。
位于同一所述上肢绑布下方的通孔7的个数为8个,所述通孔7两横排四竖排排例。位于同一上肢绑布的所述第二绑绳5的条数为6条,所述第二绑绳5沿着所述上肢绑布3的长度方向两两等距离的设置,即两横排三竖排排列。第二绑绳5和多排通孔7用于调节上肢绑布和固定带合围而成的上肢限制范围的大小,可适用于不同体型的病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绑绳4设在所述上肢绑布3上,各所述上肢绑布3上设有两条第一绑绳4,两所述第一绑绳4竖向排列地设在所述上肢绑布的顶面上。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固定带1的每一端角设有两条绑带2,两所述绑带2分别设在所述固定带的前、后面。两所述绑带2通过同一缝纫线缝合在所述固定带上。两所述绑带绕过病床的床架打结连接使得固定带的每一端角都与病床连接。
整个防坠床上肢固定带采用布缝纫而成,结构简单,制作方法及制作条件简单,且方便清洗,可重复利用。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项及其等同物限定之。具体实施方式中未阐述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

Claims (9)

1.一种防坠床上肢固定带,包括: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带的四个端角都设有用于与病床连接的绑带,在所述固定带的中部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固定带长度的长度调节机构,在所述固定带上且所述长度调节机构的两侧都设有用于固定人体上肢的上肢绑布,在所述固定带上且位于所述上肢绑布的下方设有若干排通孔,在所述上肢绑布上或所述固定带上设有若干第一绑绳,所述上肢绑布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带连接,所述上肢绑布的另一端底面设有若干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绑绳配合的第二绑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坠床上肢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为设在所述固定带上多竖排的调节孔,在所述调节孔内装配有调节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坠床上肢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的个数为9个,所述调节孔三横排三竖排地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坠床上肢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为排扣、按扣或魔术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坠床上肢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度调节机构的两侧都设有两所述上肢绑布,两所述上肢绑布分别用于固定人体的上臂和前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防坠床上肢固定带,其特征在于,位于各所述上肢绑布下方的通孔个数为8个,所述通孔两横排四竖排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坠床上肢固定带,其特征在于,位于各所述上肢绑布上的所述第二绑绳的条数为6条,所述第二绑绳两横排三竖排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防坠床上肢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绳设在所述上肢绑布上,各所述上肢绑布上设有两条第一绑绳,两所述第一绑绳竖向排列地设在所述上肢绑布的顶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坠床上肢固定带,其特征在于,采用布缝纫而成。
CN202021687942.9U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防坠床上肢固定带 Active CN213666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7942.9U CN213666047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防坠床上肢固定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7942.9U CN213666047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防坠床上肢固定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66047U true CN213666047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43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87942.9U Active CN213666047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防坠床上肢固定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660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58625A (en) Security restraining blanket
CN210811879U (zh) 一种一体式约束带
JP7403049B2 (ja) 保護・運動用手拘束システムおよび装置
CN213666047U (zh) 一种防坠床上肢固定带
CN209996577U (zh) 一种心内科护理监护背带
CN212913516U (zh) 一种重症监护病房用约束用具
EP0525393A1 (en) Limb-restraining safety harness
CN210096039U (zh) 一种连袖可拆卸式约束手套
CN211382079U (zh) 一种医用可调性约束带
CN211023396U (zh) 一种多功能约束带
US7766017B2 (en) Altered range of motion device
CN216628857U (zh) 一种背带式小儿约束带
CN213098640U (zh) 一种医用约束固定带
CN212261552U (zh) 一种双重多功能保护巾
CN215192772U (zh) 一种用于身体约束的胸腹带
CN213250210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约束带
CN220309263U (zh) 一种约束器
CN214388090U (zh) 一种带有体位固定作用的多功能洗胃装置
CN217723999U (zh) 一种适用于小儿眼科治疗或检查的辅助固定装置
CN212699276U (zh) 术中约束带
CN215131223U (zh) 一种手套式约束带
CN216535720U (zh) 一种患者身体约束装置
CN219814546U (zh) 一种带有下肢约束带辅助固定装置的床垫
CN211271522U (zh) 一种精神科病人用约束设备
CN219022067U (zh) 一种手术床用病人定位绑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