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64026U - 一种耳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64026U
CN213664026U CN202021551248.4U CN202021551248U CN213664026U CN 213664026 U CN213664026 U CN 213664026U CN 202021551248 U CN202021551248 U CN 202021551248U CN 213664026 U CN213664026 U CN 213664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earring
split ring
split
connecting stri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512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菲利普·普雷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ride Jewelr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ride Jewelr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ride Jewelr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ride Jewelr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512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64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64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640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or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环,包括顶部开口环、底部开口环、分别连接顶部开口环与底部开口环以形成封闭环的两并列设置的连接条以及设置在顶部开口环与底部开口环之间的若干中间开口环,若干中间开口环的开口处分别与两连接条连接;该顶部开口环、底部开口环以及若干中间开口环呈圆弧状排列;两连接条之间的间隙形成夹持在耳朵上的夹持部。本实用新型的耳环,由于该耳环由多个开口环组成,当佩戴该耳环时,可实现一次性佩戴多个耳环。另外,由于该耳环整体呈圆弧状,从外观上看类似“耳朵”形状,从而符合人工工程学结构设计,进而提高了整体美观度。

Description

一种耳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首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环。
背景技术
佩戴各种首饰如项链、手链、耳环等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追求时尚的方式,特别为女性所钟爱。为了提高整体美观度,许多人会佩戴多个首饰。对于耳环而言,当需要佩戴多个耳环时,只能逐一佩戴,较为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环,可实现一次性佩戴多个耳环。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耳环,包括顶部开口环、底部开口环、分别连接所述顶部开口环与底部开口环以形成封闭环的两并列设置的连接条以及设置在所述顶部开口环与底部开口环之间的若干中间开口环,其中:
所述中间开口环的开口处分别与两所述连接条连接;
所述顶部开口环、底部开口环以及若干中间开口环呈圆弧状排列;
两所述连接条之间的间隙形成夹持在耳朵上的夹持部。
本实用新型的耳环,由于该耳环由多个开口环组成,当佩戴该耳环时,可实现一次性佩戴多个耳环。另外,由于该耳环整体呈圆弧状,从外观上看类似“耳朵”形状,从而符合人工工程学结构设计,进而提高了整体美观度。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开口环的直径小于所述底部开口环的直径。
由此,在佩戴该耳环时,可以先从底部开口环的开口处逐渐将其卡入耳朵上,并最终通过夹持部将耳环夹在耳朵上,从而实现耳环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开口环、底部开口环、两连接条以及若干中间开口环均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开口环、底部开口环、两连接条以及若干中间开口环均通过焊接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开口环、底部开口环、两连接条以及若干中间开口环的外表面均设有镶嵌物。
进一步地,所述镶嵌物为宝石、珍珠或玛瑙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的,该宝石包括钻石、玉石或锆石等常见首饰石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环,由于该耳环由多个开口环组成,当佩戴该耳环时,可实现一次性佩戴多个耳环。另外,由于该耳环整体呈圆弧状,从外观上看类似“耳朵”形状,从而符合人工工程学结构设计,进而提高了整体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耳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耳环佩戴在耳朵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耳环;11、顶部开口环;12、底部开口环;13、连接条;14、中间开口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环1,该耳环1包括顶部开口环11、底部开口环12、分别连接顶部开口环11与底部开口环12以形成封闭环的两并列设置的连接条13以及设置在顶部开口环11与底部开口环12之间的若干中间开口环14,若干中间开口环14的开口处分别与两连接条13连接;该顶部开口环11、底部开口环12以及若干中间开口环14呈圆弧状排列;两连接条13之间的间隙形成夹持在耳朵上的夹持部。
由于该耳环1由多个开口环组成,当佩戴该耳环1时,可实现一次性佩戴多个耳环1。另外,由于该耳环1整体呈圆弧状,从外观上看类似“耳朵”形状,从而符合人工工程学结构设计,进而提高了整体美观度。
在本实施例中,该顶部开口环11、底部开口环12、两连接条13以及若干中间开口环14均一体成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顶部开口环11、底部开口环12、两连接条13以及若干中间开口环14也可以通过焊接连接固定。
再参阅图2,该顶部开口环11的直径小于底部开口环12的直径。
由此,在佩戴耳环1时,可以先从底部开口环12的开口处逐渐将其卡入耳朵上,并最终通过夹持部将耳环1夹在耳朵上,从而实现耳环1的固定。
另外,该顶部开口环11、底部开口环12、两连接条13以及若干中间开口环14的外表面均设有镶嵌物,该镶嵌物为宝石。
在本实施例中,该宝石为钻石。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宝石也可以为玉石或锆石等常见的首饰石材,此处不受限制。
由此,设置镶嵌物可以进一步提高耳环1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耳环,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环(11)、底部开口环(12)、分别连接所述顶部开口环(11)与底部开口环(12)以形成封闭环的两并列设置的连接条(13)以及设置在所述顶部开口环(11)与底部开口环(12)之间的若干中间开口环(14),其中:
所述中间开口环(14)的开口处分别与两所述连接条(13)连接;
所述顶部开口环(11)、底部开口环(12)以及若干中间开口环(14)呈圆弧状排列;
两所述连接条(13)之间的间隙形成夹持在耳朵上的夹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开口环(11)的直径小于所述底部开口环(12)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开口环(11)、底部开口环(12)、两连接条(13)以及若干中间开口环(14)均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开口环(11)、底部开口环(12)、两连接条(13)以及若干中间开口环(14)均通过焊接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开口环(11)、底部开口环(12)、两连接条(13)以及若干中间开口环(14)的外表面均设有镶嵌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镶嵌物为宝石、珍珠或玛瑙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2021551248.4U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耳环 Active CN213664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1248.4U CN213664026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耳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1248.4U CN213664026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耳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64026U true CN213664026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43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51248.4U Active CN213664026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耳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640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63357B1 (en) Interchangeable jewelry method using individual beaded links
US11617425B1 (en) Jewelry pie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thereof
US20060174649A1 (en) Interchangeable jewelry item
USD507177S1 (en) Interchangeable ornamental encasing for jewelry treasures
US6006547A (en) Jewelry assembly with dropped stone
US6012302A (en) Jewelry assembly with stones on sidewalls of setting
CN213664026U (zh) 一种耳环
US20050039488A1 (en) Magnetic jewelry
CN209528112U (zh) 一种拥有多种佩戴方式的可灵活晃动首饰
KR200469408Y1 (ko) 조립식 액세서리용 팬던트
CN216822076U (zh) 一种可拆卸的组合式宝石项链
CN211186096U (zh) 一种可用于多种佩戴的首饰组件
CN215583322U (zh) 一种首饰
CN110448016A (zh) 链珠嵌入式复合玉手镯及其制作方法
CN211581805U (zh) 环状佩饰
CN210747648U (zh) 一种小蛮腰腰鼓多运用钻石不出轨道首饰
CN216255803U (zh) 一种钻镶菱形卡扣三体合一戒指
CN109512105A (zh) 一种通过磁力组合实现多种佩戴方式的可转动首饰
US20110120187A1 (en) Jewelry Kit, Articles of Jewelry, and Associ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Thereof
CN217284967U (zh) 一种吊坠
CN218737581U (zh) 一种折叠吊坠
CN220403314U (zh) 一种带连接卡扣的手链
CN218978214U (zh) 一种晃动的首饰
US20070095103A1 (en) Jewelry pendant ring
WO2006074215A2 (en) Ball-seam jewel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