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63261U - 一种柑橘木虱诱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柑橘木虱诱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63261U
CN213663261U CN202022731887.5U CN202022731887U CN213663261U CN 213663261 U CN213663261 U CN 213663261U CN 202022731887 U CN202022731887 U CN 202022731887U CN 213663261 U CN213663261 U CN 213663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upport frame
wall
trapping
latera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318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铁军
黄宏明
汪妮娜
张兰
欧智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Autonomous Regio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Autonomous Regio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Autonomous Regio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Autonomous Regio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227318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63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63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63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柑橘木虱诱杀装置,包括底座和设备盒,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支撑架的内部上壁固定安装有电网和诱虫灯,所述诱虫灯位于电网的中部,所述顶盖的内部底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顶盖的底壁延伸至支撑架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传动块,所述支撑架的内部上壁和下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传动块和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清理环,所述清理环的内壁与电网的外侧壁相贴合。本实用新型的柑橘木虱诱杀装置可以避免死亡的害虫影响电网的正常工作,且无需人工进行清理,便于工作人员对电网和诱虫灯进行检修。

Description

一种柑橘木虱诱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诱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柑橘木虱诱杀装置。
背景技术
柑橘木虱属半翅目木虱科,是柑橘、柠檬、黄皮、九里香等芸香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也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媒介,黄龙病菌可在它的体内存活并繁殖,一旦获得病原菌,便能终身带菌并传病,它的成虫与高龄若虫均能传病,主要通过带菌的柑橘木虱在健树取食时将病原菌植入寄主植物体内,病菌在植株筛管细胞内定居、繁殖,造成筛管堵塞,从而引起植株表现出叶片斑驳和黄化等症状,受害的寄主嫩梢可出现凋萎、新梢畸变等。
现有技术中,防治柑橘木虱的方法主要有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而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污染了环境、危害人类健康,还导致昆虫产生了抗药性等诸多问题,且诱杀装置难以安装在柑橘树上,且诱杀过后的害虫不易进行处理,较为麻烦,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柑橘木虱诱杀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柑橘木虱诱杀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柑橘木虱诱杀装置,包括底座和设备盒,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支撑架的内部上壁固定安装有电网和诱虫灯,所述诱虫灯位于电网的中部,所述顶盖的内部底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顶盖的底壁延伸至支撑架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传动块,所述支撑架的内部上壁和下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传动块和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清理环,所述清理环的内壁与电网的外侧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设备盒的内部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传动盘,顶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环,传动盘的外侧壁和连接环之间通过连接绳连接。
优选的,所述设备盒的上表面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双向螺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两个连接块,所述设备盒的上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块,连接块和限位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块和限位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双向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块。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放置有收集盒,收集盒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轴,连接轴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收集盒的前部。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外侧壁连接有太阳能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第一电机启动带动往复丝杆进行转动,使得滑块和往复丝杆之间的清理环下降,将死亡之后附着在电网外侧壁的害虫进行清理,清理过后的害虫落入到收集盒内,能够避免死亡的害虫影响电网的正常工作,且无需人工进行清理。
(2)第二电机启动带动转轴转动,顶盖松开连接绳,使得顶盖下降,顶盖下方的支撑架和底座随着顶盖移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电网和诱虫灯进行检修,且方便将落入收集盒内的害虫尸体取走。
(3)转动转块带动双向螺杆转动,使得两个连接块向中间进行移动,连接块通过连接板带动限位块移动,继而使得卡块向中间移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设备固定在树干上,且稳定性好,方便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柑橘木虱诱杀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柑橘木虱诱杀装置的支撑架和设备盒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柑橘木虱诱杀装置的顶盖外部和设备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柑橘木虱诱杀装置的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有关附图标记的说明:
1-底座;2-支撑架;3-顶盖;4-设备盒;5-电网;6-诱虫灯;7-第一电机;8-往复丝杆;9-传动块;10-滑杆;11-滑块;12-清理环;13-第二电机;14-转轴;15-传动盘;16-连接环;17-双向螺杆;18-转块;19-连接块;20- 连接杆;21-限位块;22-连接板;23-卡块;24-太阳能板;25-收集盒;26- 把手;27-连接轴;28-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一种柑橘木虱诱杀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备盒4,底座1 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盖3,支撑架 2的内部上壁固定安装有电网5和诱虫灯6,诱虫灯6位于电网5的中部,顶盖3的内部底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顶盖3的底壁延伸至支撑架2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8,往复丝杆8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传动块9,支撑架2的内部上壁和下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10,滑杆10 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块11,传动块9和滑块11之间固定连接有清理环12,清理环12的内壁与电网5的外侧壁相贴合,能够有效的将害虫诱杀,方便使用。
设备盒4的内部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4,转轴1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传动盘15,顶盖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环16,传动盘15的外侧壁和连接环16之间通过连接绳连接,能够进行升降,便于将设备放置在合适位置。
设备盒4的上表面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17,双向螺杆17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两个连接块19,设备盒4的上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连接杆20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块21,连接块19和限位块21 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2,连接块19和限位块2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23,双向螺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块18,反转双向螺杆17,便于将设备进行拆卸。
底座1的内部放置有收集盒25,收集盒25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6,便于将收集盒25取出。
底座1的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轴27,连接轴27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板28,限位板28位于收集盒25的前部,能够避免收集盒25滑动出来。
顶盖3的外侧壁连接有太阳能板24,有利于节能环保。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柑橘木虱诱杀装置,工作人员转动转块18带动双向螺杆17转动,使得两个连接块19向中间进行移动,连接块19 通过连接板22带动限位块21移动,继而使得卡块23向中间移动,通过卡块 23将设备固定在树干上,夜晚的时候,电网5和诱虫灯6启动,害虫受到诱虫灯6的吸引进入到支撑架2内,向诱虫灯6处移动,遭到电网5的电击,使得害虫死亡,然后第一电机7启动带动往复丝杆8进行转动,使得滑块11 和往复丝杆8之间的清理环12下降,将死亡之后附着在电网5外侧壁的害虫进行清理,清理过后的害虫落入到收集盒25内,第一电机7使得往复丝杆8 继续转动,使得清理环12复位,当需要对电网5和诱虫灯6进行检修时,或者对收集盒25内部的害虫进行处理时,第二电机13启动带动转轴14转动,顶盖3松开连接绳,使得顶盖3下降,顶盖3下方的支撑架2和底座1随着顶盖3移动,将限位板28转动到一侧,通过把手26即可将收集盒25抽出,清理过后,在推送回去,检修完成过后,第二电机13启动带动转轴14反转,使得传动盘15转动,使得传动盘15缠绕连接绳,连接绳拉动连接环16使得顶盖3进行复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柑橘木虱诱杀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备盒(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盖(3),所述支撑架(2)的内部上壁固定安装有电网(5)和诱虫灯(6),所述诱虫灯(6)位于电网(5)的中部,所述顶盖(3)的内部底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顶盖(3)的底壁延伸至支撑架(2)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8),所述往复丝杆(8)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传动块(9),所述支撑架(2)的内部上壁和下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10),所述滑杆(1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块(11),所述传动块(9)和滑块(11)之间固定连接有清理环(12),所述清理环(12)的内壁与电网(5)的外侧壁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柑橘木虱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盒(4)的内部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4),转轴(1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传动盘(15),顶盖(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环(16),传动盘(15)的外侧壁和连接环(16)之间通过连接绳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柑橘木虱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盒(4)的上表面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17),双向螺杆(17)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两个连接块(19),所述设备盒(4)的上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连接杆(20)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块(21),连接块(19)和限位块(2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2),连接块(19)和限位块(2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23),双向螺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块(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柑橘木虱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放置有收集盒(25),收集盒(25)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柑橘木虱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轴(27),连接轴(27)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板(28),限位板(28)位于收集盒(25)的前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柑橘木虱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的外侧壁连接有太阳能板(24)。
CN202022731887.5U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柑橘木虱诱杀装置 Active CN213663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1887.5U CN213663261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柑橘木虱诱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1887.5U CN213663261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柑橘木虱诱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63261U true CN213663261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35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31887.5U Active CN213663261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柑橘木虱诱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63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45055U (zh) 一种林业用害虫捕捉装置
CN201332639Y (zh) 电子灭害装置
CN213663261U (zh) 一种柑橘木虱诱杀装置
CN213215004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用除虫装置
CN215123502U (zh) 一种蔬菜种植用诱虫灭虫装置
CN214546719U (zh) 一种植物保护用杀虫装置
CN215123565U (zh) 一种植物保护用灭虫设备
CN213549220U (zh) 一种草莓虫害治理用环保型光诱除虫装置
CN212852258U (zh) 一种具有自洁功能的杀虫灯
CN201167527Y (zh) 改进型蟑螂捕捉器
CN211832548U (zh) 一种林业用声诱灭虫装置
CN216392738U (zh) 一种植物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灭虫装置
CN214071362U (zh) 一种柑桔种植园用快速定位害虫灭杀装置
CN216292720U (zh) 一种果树种植病虫害防治用高效的灭虫箱
CN220897673U (zh) 一种温室蔬菜种植害虫诱捕器
CN109169573A (zh) 一种环保型蚊虫诱捕装置
CN217958462U (zh) 一种用于柑橘育苗的诱虫捕杀器
CN219165488U (zh) 一种害虫捕杀设备
CN219894367U (zh) 一种农业培育用消虫灭虫装置
CN218164062U (zh) 一种水稻种植害虫诱捕装置
CN220936393U (zh) 一种用于蔬菜种植的灭虫灯
CN221059330U (zh) 一种园林杀虫机
CN214961598U (zh) 一种多功能码头绿化装置
CN221011603U (zh) 一种生态保护装置
CN216415749U (zh) 一种防逃脱病媒生物诱捕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