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62657U - 一种景区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景区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662657U CN213662657U CN202022395043.8U CN202022395043U CN213662657U CN 213662657 U CN213662657 U CN 213662657U CN 202022395043 U CN202022395043 U CN 202022395043U CN 213662657 U CN213662657 U CN 2136626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eening
- pieces
- column
- supporting plates
- water collec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景区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结构,涉及园林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绿化景观使用过程中,因花盆为上下等距离排列,下雨时,无法将雨水较为均匀的浇灌到各处花盆的问题。一种景区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结构,包括绿化柱,喷洒件和集水件,处所述上板为环形状结构,且三处上板的顶部均设置有一处环形管;所述绿化柱的顶端外侧设置有三处集水件,且三处集水件上均设置有一处连接水管;所述绿化柱的顶端中间处设置有一处顶块。本实用设置有喷洒件,当进入到三处环形管内时,三处环形管会将雨水分散到三组喷洒件内,使三组喷洒件将雨水均匀的喷洒到花盆内,防止因植被灌溉的水量不同,导致植被的生长长度不同,影响植被的美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景区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结构。
背景技术
立体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的绿化。
例如专利号为CN21072737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景区立体绿化景观设计装置,包括底座、横杆和支撑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与底座顶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顶部面还设有若干LED灯,所述支撑立柱上从上到下方向等距离的设置若干横杆,所述支撑立柱与横杆之间通过双向连接件连接,每根所述横杆两端均设置LED灯,所述横杆上设有若干纵向排列的挂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实现对胶料加热及制冷,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向连接件,可随实际立体绿化设计及需要布置的植株高度变化进行调节,实现植物层化的效果;通过设置LED灯,实现景区立体绿化景观在光影、颜色方面的变化,从而带给用户良好的视觉冲击力。
现有的绿化景观使用过程中,因花盆为上下等距离排列,下雨时,无法将雨水较为均匀的浇灌到各处花盆,位于上方花盆中的植物接触到的水分较多,因此生长速度较快,而位于下方花盆中的植物接触到的水分较少,生长速度较慢,进而容易造成植被的生长长度不同,影响其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区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绿化景观使用过程中,因花盆为上下等距离排列,下雨时,无法将雨水较为均匀的浇灌到各处花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景区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结构,包括绿化柱,所述绿化柱包括托板,花盆和上板,所述绿化柱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三处托板,此三处托板上均设置有四处花盆;三处所述托板的上方均设置有一处上板,且三处上板也设置于绿化柱的圆周外壁上;四组所述花盆为圆柱形结构,且每处花盆的外侧均设置有两处撑板;三处所述上板为环形状结构,且三处上板的顶部均设置有一处环形管;所述绿化柱的顶端外侧设置有三处集水件,且三处集水件上均设置有一处连接水管;所述绿化柱的顶端中间处设置有一处顶块。
优选的,所述撑板包括夹持件,十二组所述撑板为矩形状结构,且十二组撑板的内侧均通过弹簧安装有一处夹持件;十二组所述夹持件为弧形状结构,且每组夹持件的内侧壁均与一处花盆的圆周外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环形管包括喷洒件,三处所述环形管的顶部分别与三处连接水管的另一端相连接,且三处环形管的圆周外壁上均设置有四处喷洒件;三组所述喷洒件的外侧为倾斜状结构,且三组喷洒件的外侧均开设有两排洒水孔。
优选的,所述集水件包括底槽和顶板,三处所述集水件为弧形状结构,且三处集水件的顶部均开设有一处底槽,此三处底槽的顶部均设置有一处顶板;三处所述顶板上均匀排列开设有多处滤孔。
优选的,所述顶块包括导流槽,所述顶块为圆锥形结构,且顶块的直径与绿化柱相同;所述顶块上开设有十处导流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设置有喷洒件,当三处集水件内的雨水穿过连接水管进入到三处环形管内时,三处环形管会将雨水分散到三组喷洒件内,使三组喷洒件将雨水均匀的喷洒到各处花盆内,从而使各处花盆内的植被都接触到水分,防止因植被灌溉的水量不同,导致植被的生长长度不同,影响植被的美观性。
2、本实用设置有集水件,在下雨时,雨水落入三处底槽内,而三处顶板防止树叶等杂物进入到三处底槽内,将其堵塞,导致三处集水件无法正常排水,而且在雨水落到顶块上时,利用顶块的圆锥形结构使雨水沿十处导流槽分别流到三处集水件内,进而使其内部存有更多的水,使植被可以吸收充足的水分,防止植被干枯死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托板及夹持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放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环形管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集水件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绿化柱;101、托板;102、花盆;103、上板;2、撑板;201、夹持件;3、环形管;301、喷洒件;4、集水件;401、底槽;402、顶板;5、顶块;501、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景区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结构,包括绿化柱1,所述绿化柱1包括托板101,花盆102和上板103,所述绿化柱1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三处托板101,此三处托板101上均设置有四处花盆102;三处所述托板101的上方均设置有一处上板103,且三处上板103也设置于绿化柱1的圆周外壁上;四组所述花盆102为圆柱形结构,且每处花盆102的外侧均设置有两处撑板2;所述撑板2包括夹持件201,十二组所述撑板2为矩形状结构,且十二组撑板2的内侧均通过弹簧安装有一处夹持件201;十二组所述夹持件201为弧形状结构,且每组夹持件201的内侧壁均与一处花盆102的圆周外壁相贴合,向外拉动十二组夹持件201,然后将多个花盆102分别放到每组夹持件201之间,然后松开十二组夹持件201,使其通过弹簧顶推将花盆102固定,防止花盆102滑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三处所述上板103为环形状结构,且三处上板103的顶部均设置有一处环形管3;所述绿化柱1的顶端外侧设置有三处集水件4,且三处集水件4上均设置有一处连接水管;所述绿化柱1的顶端中间处设置有一处顶块5。
进一步,所述环形管3包括喷洒件301,三处所述环形管3的顶部分别与三处连接水管的另一端相连接,且三处环形管3的圆周外壁上均设置有四处喷洒件301;三组所述喷洒件301的外侧为倾斜状结构,且三组喷洒件301的外侧均开设有两排洒水孔,当三处集水件4内的雨水穿过连接水管进入到三处环形管3内时,三处环形管3会将雨水分散到三组喷洒件301内,使其将雨水均匀的喷洒到各处花盆102内。
进一步,所述集水件4包括底槽401和顶板402,三处所述集水件4为弧形状结构,且三处集水件4的顶部均开设有一处底槽401,此三处底槽401的顶部均设置有一处顶板402;三处所述顶板402上均匀排列开设有多处滤孔,当下雨时,雨水落到三处顶板402上,有三处顶板402将雨水过滤,然后使雨水落入内三处底槽401内,而且三处顶板402也防止了树叶等杂物进入到三处底槽401内,将其堵塞,导致三处集水件4无法正常排水。
进一步,所述顶块5包括导流槽501,所述顶块5为圆锥形结构,且顶块5的直径与绿化柱1相同;所述顶块5上开设有十处导流槽501,当雨水落到顶块5上时,利用顶块5的圆锥形结构使雨水沿十处导流槽501分别流到三处集水件4内,进而使其内部存有更多的水,使植被可以吸收很充分的水分,防止植被干枯死亡。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向外拉动十二组夹持件201,然后将多个花盆102分别放到每组夹持件201之间,随即松开十二组夹持件201,使其通过弹簧顶推将花盆102固定,防止花盆102滑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下雨时,雨水落入三处底槽401内,从而对雨水进行收集,而三处顶板402防止树叶等杂物进入到三处底槽401内,且在雨水落到顶块5上时,利用顶块5的圆锥形结构使雨水沿十处导流槽501分别流到三处集水件4内,进而使其内部存有更多的水,使植被可以吸收充足的水分,防止植被干枯死亡,然后三处集水件4内的雨水穿过连接水管进入到三处环形管3内时,三处环形管3会将雨水分散到三组喷洒件301内,使三组喷洒件301将雨水均匀的喷洒到各处花盆102内,从而使各处花盆102内的植被都接触到水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景区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绿化柱(1),所述绿化柱(1)包括托板(101),花盆(102)和上板(103),所述绿化柱(1)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三处托板(101),此三处托板(101)上均设置有四处花盆(102);三处所述托板(101)的上方均设置有一处上板(103),且三处上板(103)也设置于绿化柱(1)的圆周外壁上;四组所述花盆(102)为圆柱形结构,且每处花盆(102)的外侧均设置有两处撑板(2);三处所述上板(103)为环形状结构,且三处上板(103)的顶部均设置有一处环形管(3);所述绿化柱(1)的顶端外侧设置有三处集水件(4),且三处集水件(4)上均设置有一处连接水管;所述绿化柱(1)的顶端中间处设置有一处顶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区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2)包括夹持件(201),十二组所述撑板(2)为矩形状结构,且十二组撑板(2)的内侧均通过弹簧安装有一处夹持件(201);十二组所述夹持件(201)为弧形状结构,且每组夹持件(201)的内侧壁均与一处花盆(102)的圆周外壁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区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3)包括喷洒件(301),三处所述环形管(3)的顶部分别与三处连接水管的另一端相连接,且三处环形管(3)的圆周外壁上均设置有四处喷洒件(301);三组所述喷洒件(301)的外侧为倾斜状结构,且三组喷洒件(301)的外侧均开设有两排洒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区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件(4)包括底槽(401)和顶板(402),三处所述集水件(4)为弧形状结构,且三处集水件(4)的顶部均开设有一处底槽(401),此三处底槽(401)的顶部均设置有一处顶板(402);三处所述顶板(402)上均匀排列开设有多处滤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区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5)包括导流槽(501),所述顶块(5)为圆锥形结构,且顶块(5)的直径与绿化柱(1)相同;所述顶块(5)上开设有十处导流槽(50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95043.8U CN213662657U (zh) | 2020-10-26 | 2020-10-26 | 一种景区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95043.8U CN213662657U (zh) | 2020-10-26 | 2020-10-26 | 一种景区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662657U true CN213662657U (zh) | 2021-07-13 |
Family
ID=76759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395043.8U Active CN213662657U (zh) | 2020-10-26 | 2020-10-26 | 一种景区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66265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47267A (zh) * | 2021-09-14 | 2021-11-16 | 杨宇琼 | 一种可蓄供水的垂直绿化种植装置 |
-
2020
- 2020-10-26 CN CN202022395043.8U patent/CN21366265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47267A (zh) * | 2021-09-14 | 2021-11-16 | 杨宇琼 | 一种可蓄供水的垂直绿化种植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21829B (zh) | 一种兼具观赏与环境绿化的海绵城市生态景观墙体 | |
CN213662657U (zh) | 一种景区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结构 | |
CN202168367U (zh) | 可移动组合式种植架 | |
CN211816331U (zh) | 一种生态设计园林护坡 | |
CN108684281A (zh) | 一种旱区组合型集水施肥灌溉装置及施肥灌溉方法 | |
CN209824563U (zh) | 一种城市绿化景观装置 | |
CN206260395U (zh) | 一种生态养殖种植棚 | |
CN112262681A (zh) | 一种景区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结构 | |
CN213819029U (zh) | 一种环保型生态绿化装置 | |
CN210641567U (zh) | 一种风景园林用花卉培养装置 | |
CN210470401U (zh) | 一种园林工程坡面绿化结构 | |
CN209170975U (zh) | 装配式环保花篮 | |
CN209732086U (zh) | 一种用于乔木树干的立体绿化栽植装置 | |
CN208387446U (zh) | 一种防暴晒绿化苗木培养装置 | |
CN111990218A (zh) | 一种火龙果果园节能灌溉装置 | |
CN219387375U (zh) | 一种园林绿化立柱 | |
CN212487524U (zh) | 一种园林绿化用花苗培育架 | |
CN213784357U (zh) | 一种园林景观用的生态隔离屏障结构 | |
CN220986786U (zh) | 一种园林廊道装饰植物展架 | |
CN218526917U (zh) | 一种园林绿化墙 | |
CN210868938U (zh) | 一种城市规划人工生态绿岛 | |
CN220630224U (zh) | 一种生态廊道调节支柱 | |
CN212053506U (zh) | 一种景观钢结构廊架木吊顶的排水结构 | |
CN212786765U (zh) | 适用于垂直绿化的花盆 | |
CN218868814U (zh) | 一种组合式幼苗种植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