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59528U - 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59528U
CN213659528U CN202023280116.5U CN202023280116U CN213659528U CN 213659528 U CN213659528 U CN 213659528U CN 202023280116 U CN202023280116 U CN 202023280116U CN 213659528 U CN213659528 U CN 213659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 vein
controller
information
module
fe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801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媛
杨宏
曹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FANG HIGH-TECH ELECTROMAGNETIC SAFETY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FANG HIGH-TECH ELECTROMAGNETIC SAFETY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FANG HIGH-TECH ELECTROMAGNETIC SAFETY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FANG HIGH-TECH ELECTROMAGNETIC SAFETY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801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59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59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59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及系统,涉及生物识别的技术领域,包括:互相连接的生物识别模组和控制器;其中,生物识别模组包括指静脉识别模块和非指静脉识别模块;指静脉识别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发送至控制器;和/或,或非指静脉识别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为合法信息,得到识别结果。本实用新型在可提供非指静脉识别模块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非指静脉识别模块扩展其他的生物识别方式,保证了静脉产品的实用性,进而能够提高客户体验度。

Description

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识别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指静脉识别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技术,还没有被广大的群众所熟知,现在大众还处于了解阶段;再者,现在国内有部分厂家的静脉产品都为一体机产品,具有因识别方式比较单一,实用性差导致的客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及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识别方式比较单一,实用性差导致的客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其中,包括:互相连接的生物识别模组和控制器;其中,所述生物识别模组包括指静脉识别模块和非指静脉识别模块;所述指静脉识别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和/或,或所述非指静脉识别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识别所述身份信息是否为合法信息,得到识别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非指静脉识别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图像采集设备、 IC卡采集设备、密码输入设备和远程申请按钮;其中,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双目宽动态摄像头;在所述远程申请按钮被所述用户按下之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采集所述用户的图像信息,并将所述图像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向管理员发送远程开门申请;其中,所述远程开门申请包含所述图像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加密模块和存储器;所述加密模块,用于对所述身份信息和/ 或所述合法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身份信息和/或合法信息发送至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加密后的身份信息和/或合法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重启按钮;所述重启按钮,用于重启所述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生物识别模组之间的光纤传输模块,所述光纤传输模块包括激光器和检测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接线端子和USB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目标传感器,所述目标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告警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补光灯。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系统,其中,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用于包裹所述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的前壳和后壳,以及与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进行通信的管理端和Web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及系统,包括:互相连接的生物识别模组和控制器;其中,生物识别模组包括指静脉识别模块和非指静脉识别模块;指静脉识别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发送至控制器;和/或,或非指静脉识别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为合法信息,得到识别结果。本实用新型在可提供非指静脉识别模块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非指静脉识别模块扩展其他的生物识别方式,保证了静脉产品的实用性,进而能够提高客户体验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的后视图;
图3为指静脉生物识别智能平台系统的数据交互流程图;
图4为定期同步的流程图;
图5为设备分组与部门分组的绑定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的后视图。
图标:
1-双目宽动态摄像头;2-补光灯;3-指静脉识别模块;4-IC卡采集设备; 5-重启按钮;6-前壳;7-后壳;8-安装壳;9-网口;10-接线端子;11-USB 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首先,指静脉识别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技术,还没有被广大的群众所熟知,现在大众还处于了解阶段;其次,现在国内有部分厂家的静脉产品都为一体机产品,功能比较单一,有的不能联机使用,且安全性相对较低;再次,嵌入式的高端电子锁、门禁及使用指纹技术生产的锁类、门禁考勤类产品已非常普遍,人们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尽管指纹机有些缺点,但是说到门禁或终端系统大家首先想到的还是指纹识别,要想大众的思想有所转变,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综上所述,现有静脉产品具有因识别方式比较单一,实用性差导致的客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及系统,本实用新型在可提供与非指静脉识别模块对应的生物识别方式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非指静脉识别模块扩展其他的生物识别方式,保证了静脉产品的实用性,进而能够提高客户体验度。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的正视图,该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包括:互相连接的生物识别模组和控制器;其中,生物识别模组包括指静脉识别模块3和非指静脉识别模块;指静脉识别模块3用于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发送至控制器;和/或,或非指静脉识别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为合法信息,得到识别结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包括:互相连接的生物识别模组和控制器;其中,生物识别模组包括指静脉识别模块3 和非指静脉识别模块;指静脉识别模块3用于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发送至控制器;和/或,或非指静脉识别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为合法信息,得到识别结果。本实用新型在可提供非指静脉识别模块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非指静脉识别模块扩展其他的生物识别方式,保证了静脉产品的实用性,进而能够提高客户体验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器相连的补光灯2。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非指静脉识别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图像采集设备、IC卡采集设备4、密码输入设备和远程申请按钮;其中,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双目宽动态摄像头1;在远程申请按钮被用户按下之后,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用户的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向管理员发送远程开门申请;其中,远程开门申请包含图像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控制器相连的加密模块和存储器;加密模块,用于对身份信息和/或合法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身份信息和/或合法信息发送至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加密后的身份信息和/或合法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器相连的重启按钮5;重启按钮5,用于重启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控制器和生物识别模组之间的光纤传输模块,光纤传输模块包括激光器和检测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控制器相连的网口9、接线端子10和USB接口11。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控制器相连的目标传感器,目标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器相连的告警模块。
基于上述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101,通过预设生物识别模组中的至少一个生物识别模块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其中,生物识别模块包括:指静脉识别模块和非指静脉识别模块;步骤S102,利用目标生物识别方式识别身份信息是否为合法信息,得到识别结果。其中,目标生物识别方式包括:与指静脉识别模块对应的生物识别方式,和/或,与非指静脉识别模块对应的生物识别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可提供与非指静脉识别模块对应的生物识别方式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非指静脉识别模块扩展其他的生物识别方式,保证了静脉产品的实用性,进而能够提高客户体验度。
为了描述简单,本申请可以将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称为终端设备。当终端设备为多个时,如图3所示,终端设备1(即图3中的设备 1)…终端设备N(即图3中的终端N),N是大于1的整数、后端Web服务器(简称为Web服务器)和前端Web浏览器(或称为管理端)构成了指静脉生物识别智能平台系统(或称为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系统),在前端Web浏览器中,每个管理员均可以有一个对应的指静脉仪。为满足该指静脉生物识别智能平台系统充分的兼容性及易用性,系统的数据交互可以采用BS架构,该BS架构使得服务器端的电脑负荷大大简化,减轻了系统维护、升级的支出成本,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02之后,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执行下述步骤:步骤S103,当识别结果为身份信息是合法信息时,对智能锁执行开锁动作;智能锁为预设生物识别模组所在的终端设备。上述终端设备的内部主控板可集成有商密/国密芯片,用于对传输和存储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密。
进一步的,上述终端设备还可以设有可扩展的光纤传输模块,用于解决电磁信息领域中信息传输泄露问题。光纤传输模块可集成到内部主控板上,在工作时先利用光纤传输模块内的激光器将采集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再利用光纤传输模块内的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该电信号直接被主控单元接收。由于光纤传输的是光信号,它不受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具有抗潮湿、抗腐蚀、无污染、保密性强等优点。另外,光纤传输信号的损耗小,只有电缆损耗的十分之一。
进一步的,上述终端设备可以具有多个接线端子外接外界各种设备,通过上述接线端子可以实现功能的扩展,使终端设备的功能丰富。例如,表1给出了各个接线端子以及对应的端子定义。
表1接线端子以及对应的功能
Figure BDA0002872010950000081
除了对上述终端设备设有多个接线端子之外,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具有宽动态补偿技术的应用,即设有宽动态功能的摄像头。宽动态可以使明暗交替环境优势显著,在强光源照射下的高亮度区域及相对亮度较低的区域 (阴影、逆光等)在图像中同时存在时,摄像头输出的图像会出现明亮区域因曝光过度成为白色,而黑暗区域(即上述相对亮度较低的区域)因曝光不足成为黑色,严重影响图像质量。摄像头在同场景中对最亮区域及较暗区域的表现是存在局限的,这种局限就是通常所讲的“动态范围不足”。
动态范围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概念,在谈及摄像头产品的图像指标时,一般的动态范围是指摄像头对拍摄场景中景物光照反射的适应能力,具体指亮度(反差)及色温(反差)的变化范围。
一般摄像头都有对应的最佳成像光照度范围,超出(大于或小于)上述最佳成像光照度范围的成像效果就会比较差,而有宽动态功能的摄像头与无宽动态功能的摄像头相比,其最佳成像光照度范围会比较大。本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设有宽动态功能的摄像头,在明暗交替的地方无法达到低照度监控时,需采用宽动态技术进行“补光”,能够保证获取到前景和背景都清晰的图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非指静脉识别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图像采集设备(或称为人脸识别模块)、IC卡采集设备(或称为刷卡模块)、密码输入设备和远程申请模块;其中,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双目宽动态摄像头。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目标生物识别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指静脉识别方式、人脸识别方式、远程申请方式和刷卡密码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即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可以包含刷卡模块、密码输入设备、人脸识别模块、指静脉识别模块,远程申请模块等模块,共支持4种认证模式(即上述目标生物识别方式),分别是:录入过指静脉信息的人员认证模式、录入过人脸信息的人员认证模式、远程申请认证模式、刷卡加密码认证模式,且本实施例可以做到所有的操作记录自动留存,保证可追溯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01通过预设生物识别模组中的至少一个生物识别模块接收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4,通过与智能锁通信的Web服务器设置一级管理员账户;一级管理员账户还可以称为超级管理员账户,包含账号和密码。
步骤S105,通过IC卡采集设备和密码输入设备设置二极管理员账户;其中,二极管理员账户的权限小于一级管理员账户的权限;其中二极管理员账户可以称为普通管理员账户,拥有普通管理员账户的普通管理员可以用刷卡和输入密码的方式进行开门操作(即开锁操作)。
步骤S106,在一级管理员账户和/或二极管理员账户验证成功之后,获得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模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对各个等级的管理员进行设定并实现权限的分配。具体的,以两个等级的管理员和合法用户为例进行以下说明:(1) 后端Web服务器默认设定一个初始的超级管理员账户,拥有超级管理员账户的超级管理员拥有对整个服务器数据的全部管理权限,包括对Web服务器及终端设备(例如:门禁机)全部数据的查改增删,以及对普通管理员和/或合法用户权限的分配;(2)普通管理员账户信息可先通过任意终端设备录入(必须刷卡及录入密码),录入后可在终端设备上手动操作或终端设备定期自动上报并保存到Web服务器端,然后由超级管理员指派给任意终端设备。该普通管理员可直接“刷卡+密码”的方式在接收到该普通管理员账户信息的终端设备上执行开门操作或编辑用户信息(或称为身份信息模板),例如:普通用户的图像信息、指静脉信息等;(3)合法用户,即上述普通用户仅具有开锁的权限,对用户信息无法自行进行录入。
终端设备在应用时,涉及到用户信息的采集或更新。具体的,如下所示:
(1)除超级管理员账户由Web服务器端指定外,其他所有用户信息(包括普通管理员信息和普通用户)全部通过终端设备采集录入,即不存在从 Web浏览器端录入用户信息的情况,终端设备采用定期上传或通过手动的方式将本机新增的全部用户信息上传给Web服务器端,以使新增的全部用户信息在Web服务器端保存。
(2)如图4所示,后端Web服务器维护一个全局的数据库,该数据库记录用户信息及设备信息,其中每个用户可以有全局唯一的用户ID,每台终端设备可以有全局唯一的设备ID。同时Web服务器可以为每个设备ID 绑定许可出入的用户ID列表以及更新标识位,终端设备则通过定期(比如每10分钟)检测一次该更新标识位来判定是否有必要与Web服务器端进行一次新的用户数据同步。
(3)终端设备本机的用户信息更新规则可以采用人工指定方式进行设定,超级管理员或普通管理员通过前端Web浏览器登录进入所有终端设备的管理系统,在全部用户列表界面勾选需要操作的用户然后为其指定要绑定的终端设备,在指定后Web服务器将所有待绑定的终端设备的更新标识位设置为TRUE,而终端设备则定期访问一次Web服务器检测该更新标识位,发现有更新的用户信息(即更新标识位为TRUE)则逐条校验进行同步,同步完成后将该更新标识位设为FALSE。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生物识别模块为指静脉识别模块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01,判断身份信息所包含的手指信息是否为用户的胁迫手指;步骤S202,若是,则向Web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以使Web 服务器进行报警提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目标生物识别方式为远程申请方式时,通过预设生物识别模组中的至少一个生物识别模块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步骤S301,通过远程申请模块采集用户的申请信息;步骤S302,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用户的图像信息;步骤S303,将申请信息和图像信息确定为身份信息。
基于上述4种生物识别方式进行以下详细描述:针对指静脉识别方式进行以下描述:每个用户可以录入一项包含人脸特征的人脸图像及两枚手指(可以将此3项设为必选项),其中:手指1为正常手指,手指2为胁迫手指,两枚手指皆可用于开门,不同之处是胁迫手指认证开门时,终端设备自身无任何异常提示只是会向后台Web服务器发送一条被胁迫开门的报警信息,该报警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门禁机属性信息、用户信息以及时间等, Web服务器接收到该报警信息后将该信息写入日志,同时向所有已登录且对其有管理权限的管理员所用的Web浏览器推送此信息,浏览器界面可以弹出用于显示被胁迫开门的报警提示窗口。
上述报警相当于告警,表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需要告警的情况以及对应的告警方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在温湿度超限时进行告警,告警的方式是设备端(即上述终端设备)和服务器端同时告警。
表2需要告警的情况以及对应的告警方式
Figure BDA0002872010950000121
本实施例所依赖的指静脉生物识别智能平台系统可以支持4种认证方式(即上述4种生物识别方式)开门,其中普通用户只有3种认证方式(指静脉认证方式、人脸认证方式、远程申请认证方式),而普通管理员则在普通用户可用3种认证方式的基础上多了一种“刷卡+密码”的专用组合认证方式,这4种认证方式之间没有优先顺序,任意方式认证通过均可实现开门。
远程申请认证方式,会涉及到用户与管理员之间的交互,且管理员远程审批的流程较为复杂,上述交互的流程如步骤S401~步骤S407所示:步骤S401,用户点击终端设备上的远程申请按钮,且有效时间可以预先由管理员设定为2分钟;步骤S402,门禁机每间隔1秒就会拍3张人脸照片连同门禁机自身属性信息一起作为申请信息发给后端Web服务器;步骤S403,后端Web服务器将上述申请信息发给超级管理员或已登录且对其有管理权限的所有普通管理员;步骤S404,任意管理员点击同意并通过指静脉仪采集自己的指静脉信息发送至Web服务器进行验证;步骤S405,Web服务器验证通过后通知对应的门禁机,门禁机检查下审批时间是否失效,并在未失效的情况下开门;步骤S406,在任意一个管理员进行处理后,Web服务器可以向上述所有管理员发送已处理消息,用于告知管理员该审批已处理;步骤S407,如果在有效时间内申请人(及用户)点击了“取消操作”,门禁机则将取消信息送至Web服务器。
在有多个用户以及多个终端机(即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对终端机及用户分别进行分组授权:(1)每个终端机可以设定一个分组属性,一台终端机只能属于某一个分组而不能同时属于多个分组,多个终端机可以属于同一个分组,分组的作用仅限于在终端设备数量较大时方便批量管理。比如可以将安装在XXX机房大楼的20台终端机全部分配给“XXX机房组”,将安装在XXX大楼的15台终端机全部分配给“XXX 大楼组”;(2)用户分组则可以根据用户所在部门或科室进行分组,一个用户只能属于某一个部门,同一个部门的人则认为是同一个分组。
终端机的分组信息可以在前端Web浏览器界面进行设置,先选择界面上显示的“设备分组管理”,然后将各个终端机按照分组属性进行展示,可以按需任意调整任意终端机的所属分组,或者任意添加或删除任意分组,其中删除任意分组是指删除分组类别而不是删除此分组下的终端机信息。
在设置完终端机的分组信息和用户的分组信息之后,可以进行分组授权操作,其中,分组授权是指在Web服务器端将与特定的设备分组建立绑定关系的特定人员分组(例如:部门分组或科室分组)中所有用户的用户信息的批量分派过程。
如图5所示,若设备分组与部门分组的绑定关系按箭头方向所示,则可知执行完该分组授权操作后,“教研部”的“用户-0015,用户-0033”的用户信息将被分派到“图书馆组”以及“化学实验室组”的共5台终端机上,而未与“教研部”建立绑定关系的“财务组”上的终端机则也同时检查并清除之前跟“教研组”用户可能存在的绑定关系。执行完成后,图5 所示的各个终端机上的数据如表3所示。
表3各个终端机上的用户数据
终端机ID 用户ID
35 2158
02 0015、0033、1113、0790、0023、2158
11 0015、0033、1113、0790、0023、2158
07 0015、0033、1113、0790、0023、2158
09 0015、0033、1113、0790、0023
26 0015、0033、1113、0790、002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实现终端机的网络设置功能,具体的,可以进行本机IP设置和服务器IP/端口设置,其中本机IP设置是指直接在终端机中设置Android系统的IP地址;服务器IP/端口设置是指在终端机上指定 Web服务器的IP地址及端口,相当于告知终端机APP要自动连接的服务器信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切勿将服务器IP/端口设置理解为在终端机上修改服务器的IP或端口。
该多特征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可以执行以下步骤:步骤1,用户验证时采集用户的指静脉信息或人脸信息;步骤2,判断终端内是否有指静脉信息/人脸信息;步骤3,接步骤2,若有且指静脉信息/人脸信息验证成功,则开门,在步骤3的执行过程中,若用户的胁迫手指验证之后,后台弹出报警提示;步骤4,接步骤2,若终端内没有该用户的指静脉信息/人脸信息,则判断是否为管理员模式开门;步骤5,若是管理员模式开门,则利用“刷卡+输入密码”的方式进行开门;步骤6,接步骤2,若终端内没有该用户的指静脉信息/人脸信息,则判断是否为远程审批开门;步骤7,若是远程审批开门,则用户按下远程申请按钮,终端设备向后台(即后台服务器) 传输3张抓拍需要开门的用户的人脸图片;抓拍开门人脸图片留存日志中,便于管理追溯。步骤8,在后台弹出申请窗口,后台管理人员认证指静脉后远程开门。
上述4种认证模式:(1)录入过指静脉信息的普通人员可以进行开锁 (基本、通用、复合型适用),验证指静脉,验证通过后,开锁;若验证的指静脉为胁迫手指,后台PC客户端予以报警提示;(2)录入过人脸信息的普通人员开锁(复合型适用),验证人脸,验证通过后,开锁。(3)无指静脉信息可以进行远程审批模式开锁(通用、复合型适用)。
A)远程申请按钮(终端设备界面上设置有远程申请按钮);
B)摄像头每秒抓拍申请人照片,传送三张照片到后台(用于证明人脸为动态);
C)PC客户端弹出授权申请,管理员点击“允许/拒绝开锁”,若允许,在PC客户端验证管理员指静脉,验证通过后,开锁。(远程申请的有效时间在2分钟内)。
(4)管理员模式开锁(通用、复合型适用),该方式需要刷IC卡;而且在刷卡后弹出新窗口提示输入密码,此时抓拍申请人的人脸照片留存日志中,密码验证通过后,开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至少一种优点:(1)使用场所广泛,可单机使用,也可联网使用;(2)由于数据进行加密,因此运行安全可靠;(3)由于终端设备上包含接线端子,因此功能模块具有多样性;(4) 所有信息自动备案,便于管理追溯;(5)终端设备维护简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从安全性和功能多样化出发,不仅可以支持刷卡加密码认证,还具有人脸、指静脉生物识别认证功能,即可单机使用,也可以联机使用,可广泛地应用于电磁屏蔽机柜、电磁屏蔽机桌、保密柜、机房工程屏蔽门等产品,也可作为保密会议室、屏蔽室、档案室等工程的门禁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其应用场景不作具体限定。
实施例2: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的后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系统包括:如实施例1任一项的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用于包裹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的前壳6(如图1所示)和后壳7(如图6所示),以及与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进行通信的管理端(图6中未示出,是指图3中管理员A…管理员X所用的设备)和Web服务器(图6中未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系统还包括图6中的安装壳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系统,在可提供非指静脉识别模块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非指静脉识别模块扩展其他的生物识别方式,保证了静脉产品的实用性,进而能够提高客户体验度。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装置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连接的生物识别模组和控制器;其中,所述生物识别模组包括指静脉识别模块和非指静脉识别模块;
所述指静脉识别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和/或,或所述非指静脉识别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识别所述身份信息是否为合法信息,得到识别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指静脉识别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图像采集设备、IC卡采集设备、密码输入设备和远程申请按钮;其中,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双目宽动态摄像头;
在所述远程申请按钮被所述用户按下之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采集所述用户的图像信息,并将所述图像信息发送至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向管理员发送远程开门申请;其中,所述远程开门申请包含所述图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加密模块和存储器;
所述加密模块,用于对所述身份信息和/或所述合法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身份信息和/或合法信息发送至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加密后的身份信息和/或合法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重启按钮;
所述重启按钮,用于重启所述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生物识别模组之间的光纤传输模块,所述光纤传输模块包括激光器和检测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接线端子和USB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目标传感器,所述目标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告警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补光灯。
10.一种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用于包裹所述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的前壳和后壳,以及与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进行通信的管理端和Web服务器。
CN202023280116.5U 2020-12-30 2020-12-30 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13659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80116.5U CN213659528U (zh) 2020-12-30 2020-12-30 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80116.5U CN213659528U (zh) 2020-12-30 2020-12-30 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59528U true CN213659528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90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80116.5U Active CN213659528U (zh) 2020-12-30 2020-12-30 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595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8356A (zh) * 2021-08-10 2021-11-16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管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8356A (zh) * 2021-08-10 2021-11-16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管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9180B (zh) 全体系智慧社区平台
CN107835195B (zh) 一种分布式网络应用节点集成管理方法
DE69830306T2 (de) Vorrichtung zur sicherheitsprüfung
CN103441986A (zh) 一种瘦客户端模式的数据资源安全管控方法
KR102282433B1 (ko) 스마트 감리 시스템
CN108966216B (zh) 一种应用于配电网的移动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1882704B (zh) 一种智能门锁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智能门锁管理系统
CN104794827A (zh) 用于避免监视系统中的假警报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33955A (zh) 安全智能锁系统
CN111767583A (zh)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内部信息安全保障方法及系统
CN111582693A (zh) 一种人口管理方法、系统、机器可读介质及设备
CN108492433A (zh) 一种联网和断网都可以智能控制的网络门禁系统
CN112711509A (zh) 一种提高数据中心机房运维安全的方法及系统
CN213659528U (zh) 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装置及系统
CN105759247A (zh) 雷达综合记录仪和雷达数据记录方法
EP4133761A2 (de) Überwachungssystem mit mehrstufiger anfrageprüfung
CN110825776B (zh) 空气质量检测报告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CN112652101A (zh) 多特征指静脉生物数据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0570560A (zh) 基于身份识别的门禁系统
CN110390193A (zh) 一种具有人像动态权限认证功能的个人计算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511484B (zh) 一种u盾安全控制管理系统
CN113838228A (zh) 应用于门禁管理系统的命令下发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4937602B (zh) 一种隐私保护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Kristiyanto et al. Digital Forensic InnoDB Database Engine for Employee Performance Appraisal Application
CN109885994A (zh) 一种离线身份认证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ou Yuan

Inventor after: Yang Hong

Inventor after: Cao Gang

Inventor after: Liu Yunfeng

Inventor before: Zhou Yuan

Inventor before: Yang Hong

Inventor before: Cao G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