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57905U - 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智慧环境监测告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智慧环境监测告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57905U
CN213657905U CN202023183626.0U CN202023183626U CN213657905U CN 213657905 U CN213657905 U CN 213657905U CN 202023183626 U CN202023183626 U CN 202023183626U CN 213657905 U CN213657905 U CN 213657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ylindrical rod
warning device
alarm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836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亚军
王志雄
梁永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uotu Intelligent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uotu Intelligen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uotu Intelligent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uotu Intelligen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836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579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57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57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告警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智慧环境监测告警装置,包括支撑柱、固定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顶板、限位板、滑动板、环境监测告警装置本体、圆柱杆、螺栓和螺母,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顶板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右侧与限位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环境监测告警装置本体的左侧与滑动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所述圆柱杆的右端与滑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圆柱杆的左端贯穿圆孔并延伸至圆孔的左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机构、顶板、限位板、限位槽、滑动板、环境监测告警装置本体、圆孔、圆柱杆、螺纹孔、螺栓和螺母,达到了固定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智慧环境监测告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告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智慧c。
背景技术
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是指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和测定的活动,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进行监视和测定,以确定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的高低,环境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物理指标的监测、化学指标的监测和生态系统的监测。告警是指报告发生紧急情况,请求加强戒备或援助。
现有的环境监测告警装置在安装的时候用到多个螺栓进行固定安装,常常在检修的时候对其拆卸,在一定的程度上大大的降低了检修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智慧环境监测告警装置,达到便于使用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智慧环境监测告警装置,包括支撑柱、固定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顶板、限位板、滑动板、环境监测告警装置本体、圆柱杆、螺栓和螺母,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顶板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右侧与限位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环境监测告警装置本体的左侧与滑动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所述圆柱杆的右端与滑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圆柱杆的左端贯穿圆孔并延伸至圆孔的左方;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有挡块、拉杆、夹块、复位弹簧、橡胶垫和底板,所述挡块的底部与拉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底端贯穿顶板的顶部并延伸至顶板的底部下方与夹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拉杆的外表面,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与夹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夹块的底部与橡胶垫的顶部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滑动板与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开设有圆孔,所述圆柱杆外表面与圆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柱杆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的底端依次贯穿顶板的顶部、圆柱杆的顶部、底板的顶部并延伸至底板的底部下方与螺母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橡胶垫的底部与圆柱杆的顶部接触,所述底板的右侧与支撑柱的左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智慧环境监测告警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机构、顶板、限位板、限位槽、滑动板、环境监测告警装置本体、圆孔、圆柱杆、螺纹孔、螺栓和螺母,达到了固定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夹紧机构、挡块、拉杆、夹块、复位弹簧、橡胶垫和底板,当使用者需要将环境监测告警装置本体固定安装的时候,通过拉动两个拉杆,使两个拉杆相反方向拉动,复位弹簧收缩,从而可以带动夹块相反方向运动,将圆柱杆放入两个橡胶垫之间,然后松动拉杆,复位弹簧恢复原状,最终可以夹紧圆柱杆,达到了夹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板侧剖视图。
图中:1支撑柱、2固定机构、201顶板、202限位板、203限位槽、204滑动板、205环境监测告警装置本体、206圆孔、207圆柱杆、208螺纹孔、209螺栓、210螺母、3夹紧机构、301挡块、302拉杆、303夹块、304复位弹簧、305橡胶垫、306底板、4底座、5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智慧环境监测告警装置,包括支撑柱1、固定机构2和夹紧机构3,固定机构2包括有顶板201、限位板202、滑动板204、环境监测告警装置本体205、圆柱杆207、螺栓209和螺母210,支撑柱1的顶端与顶板201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顶板201的右侧与限位板202的左侧固定连接,限位板202开设有限位槽203,滑动板204与限位槽203的内壁滑动连接,环境监测告警装置本体205的左侧与滑动板204的右侧固定安装,圆柱杆207的右端与滑动板204的左侧固定连接,圆柱杆207的左端贯穿圆孔206并延伸至圆孔206的左方,支撑柱1开设有圆孔206,圆柱杆207外表面与圆孔206的内壁滑动连接,圆柱杆207开设有螺纹孔208,螺栓209的底端依次贯穿顶板201的顶部、圆柱杆207的顶部、底板306的顶部并延伸至底板306的底部下方与螺母210螺纹连接,通过设置固定机构2、顶板201、限位板202、限位槽203、滑动板204、环境监测告警装置本体205、圆孔206、圆柱杆207、螺纹孔208、螺栓209和螺母210,达到了固定的效果;
夹紧机构3包括有挡块301、拉杆302、夹块303、复位弹簧304、橡胶垫305和底板306,挡块301的底部与拉杆302的顶端固定连接,拉杆302的底端贯穿顶板201的顶部并延伸至顶板201的底部下方与夹块303的顶部固定连接,复位弹簧304套设在拉杆302的外表面,复位弹簧304的顶端与顶板201的底部固定连接,复位弹簧304的底端与夹块303的顶部固定连接,夹块303的底部与橡胶垫305的顶部固定安装,橡胶垫305的底部与圆柱杆207的顶部接触,底板306的右侧与支撑柱1的左侧固定连接,支撑柱1的底端与底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底座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轮5,通过夹紧机构3、挡块301、拉杆302、夹块303、复位弹簧304、橡胶垫305和底板306,当使用者需要将环境监测告警装置本体205固定安装的时候,通过拉动两个拉杆302,使两个拉杆302相反方向拉动,复位弹簧304收缩,从而可以带动夹块303相反方向运动,将圆柱杆207放入两个橡胶垫305之间,然后松动拉杆302,复位弹簧304恢复原状,最终可以夹紧圆柱杆207,达到了夹紧的效果。
在使用时,当使用者需要将环境监测告警装置本体205固定安装的时候,首先通过将环境监测告警装置本体205固定安装在滑动板204上,再将滑动板204从右往左插入限位槽203的内壁,同时间,圆柱杆207对准圆孔206,使滑动板204在限位槽203的内壁进行左右滑动,然后拧紧螺栓209与螺母210,另一方面通过拉动两个拉杆302,使两个拉杆302相反方向拉动,复位弹簧304收缩,从而可以带动夹块303相反方向运动,将圆柱杆207放入两个橡胶垫305之间,然后松动拉杆302,复位弹簧304恢复原状,最终可以夹紧圆柱杆207,达到了夹紧的效果。
综上可得,通过设置固定机构2、顶板201、限位板202、限位槽203、滑动板204、环境监测告警装置本体205、圆孔206、圆柱杆207、螺纹孔208、螺栓209和螺母210,达到了固定的效果。
通过夹紧机构3、挡块301、拉杆302、夹块303、复位弹簧304、橡胶垫305和底板306,当使用者需要将环境监测告警装置本体205固定安装的时候,通过拉动两个拉杆302,使两个拉杆302相反方向拉动,复位弹簧304收缩,从而可以带动夹块303相反方向运动,将圆柱杆207放入两个橡胶垫305之间,然后松动拉杆302,复位弹簧304恢复原状,最终可以夹紧圆柱杆207,达到了夹紧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智慧环境监测告警装置,包括支撑柱(1)、固定机构(2)和夹紧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有顶板(201)、限位板(202)、滑动板(204)、环境监测告警装置本体(205)、圆柱杆(207)、螺栓(209)和螺母(210),所述支撑柱(1)的顶端与顶板(201)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201)的右侧与限位板(202)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环境监测告警装置本体(205)的左侧与滑动板(204)的右侧固定安装,所述圆柱杆(207)的右端与滑动板(204)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圆柱杆(207)的左端贯穿圆孔(206)并延伸至圆孔(206)的左方;
所述夹紧机构(3)包括有挡块(301)、拉杆(302)、夹块(303)、复位弹簧(304)、橡胶垫(305)和底板(306),所述挡块(301)的底部与拉杆(30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302)的底端贯穿顶板(201)的顶部并延伸至顶板(201)的底部下方与夹块(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304)套设在拉杆(302)的外表面,所述复位弹簧(304)的顶端与顶板(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304)的底端与夹块(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夹块(303)的底部与橡胶垫(305)的顶部固定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智慧环境监测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02)开设有限位槽(203),所述滑动板(204)与限位槽(203)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智慧环境监测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开设有圆孔(206),所述圆柱杆(207)外表面与圆孔(206)的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智慧环境监测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杆(207)开设有螺纹孔(208),所述螺栓(209)的底端依次贯穿顶板(201)的顶部、圆柱杆(207)的顶部、底板(306)的顶部并延伸至底板(306)的底部下方与螺母(210)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智慧环境监测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305)的底部与圆柱杆(207)的顶部接触,所述底板(306)的右侧与支撑柱(1)的左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智慧环境监测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底端与底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轮(5)。
CN202023183626.0U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智慧环境监测告警装置 Active CN213657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83626.0U CN213657905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智慧环境监测告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83626.0U CN213657905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智慧环境监测告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57905U true CN213657905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90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83626.0U Active CN213657905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智慧环境监测告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579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57905U (zh) 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智慧环境监测告警装置
CN212391162U (zh) 一种防爆电接点压力表
CN213332776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土木工程建筑物排水管用固定装置
CN21116938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运行状态监测装置
CN211715919U (zh) 一种用于管道抢修保护施工作业的装置
CN220016753U (zh) 一种环境大气中vocs在线和离线快速监测装置
CN220226235U (zh) 可快速拆装的管道洞吊洞工具
CN210638772U (zh) 一种新型耐高温耐腐蚀缆式液位变送器
CN211414919U (zh) 一种新型钢结构工程支架固定结构
CN215338677U (zh) 一种应力在线监测集中显示装置
CN211990485U (zh) 一种电泳管双孔打孔装置
CN211175977U (zh) 一种用于监控设备的安装结构
CN210952626U (zh) 一种螺栓高度检测机构
CN215812311U (zh) 一种用于石化设备内部的腐蚀试片夹具
CN217053742U (zh) 一种钢结构节点构件
CN216715796U (zh) 一种监控装置的吊装支架
CN212407788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管件
CN219675462U (zh) 一种航空碱性镍铬电瓶放气阀测试设备
CN211821371U (zh) 水气纳米切割冷却设备用支撑装置
CN215617685U (zh) 一种用于环境监测设备节约分析废气成分成本的装置
CN212932316U (zh) 一种工作环境内粉尘浓度自动检测装置
CN216538581U (zh) 一种废水环保检测试管放置设备
CN213927097U (zh) 一种防爆的钢筋连接套筒
CN214788515U (zh) 一种防卡死自扣紧的螺柱
CN211179256U (zh) 一种油田柔性复合管拉伸强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