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41856U - 一种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41856U
CN213641856U CN202021526764.1U CN202021526764U CN213641856U CN 213641856 U CN213641856 U CN 213641856U CN 202021526764 U CN202021526764 U CN 202021526764U CN 213641856 U CN213641856 U CN 213641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ble
pinhole
fixing device
fixedly connected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267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安平
袁永梅
黄英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5267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41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41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418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神经外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包括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横杆。本实用新型通过支和活动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固定装置具有高度调节功能,通过设置横和伸缩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固定装置具有横向拉升功能,通过设置电机,使针头可以自动扎入,避免了人工扎针发生偏移现象,解决了目前该手术中手术器械尚属于需要研究加以完善的情况,且对于相关组织的固定一直是难题之一,目前尚无很好的技术加以辅助,既往主要以多层填塞为主,容易移位且不稳定,而且存在盲目性,效果不佳,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外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
目前该手术中手术器械尚属于需要研究加以完善的情况,且对于相关组织的固定一直是难题之一,目前尚无很好的技术加以辅助,既往主要以多层填塞为主,容易移位且不稳定,而且存在盲目性,效果不佳,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具有辅助效果好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包括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滑筒,所述滑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与滑筒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侧卡接有针头。
优选的,所述针头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套头,所述套头的一端与滑筒的外侧螺纹连接,所述滑筒的一端卡接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滑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支柱和横杆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和第一丝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手拧轮。
优选的,所述滑筒的外侧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的电性输入端与蓄电池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的电性输出端与电机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柱和活动杆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固定装置具有高度调节功能,通过设置横杆和伸缩杆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固定装置具有横向拉升功能,通过设置电机,使针头可以自动扎入,避免了人工扎针发生偏移现象,解决了目前该手术中手术器械尚属于需要研究加以完善的情况,且对于相关组织的固定一直是难题之一,目前尚无很好的技术加以辅助,既往主要以多层填塞为主,容易移位且不稳定,而且存在盲目性,效果不佳,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槽,使针头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通过设置蓄电池,为电机提供动力来源,使固定装置不会有繁琐的线路,通过设置支架,提高滑筒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固定板和第一丝杆,使卡块可以稳定的固定在病床上,通过设置第二丝杆,使调节后的活动杆和伸缩杆可以固定不动,通过设置开关,在确定患者部位时,可以精确地扎进患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滑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套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卡块;2、支柱;3、活动杆;4、横杆;5、伸缩杆;6、连接杆;7、活动座;8、滑筒;9、电机;10、螺纹杆;11、螺纹筒;12、滑块;13、卡槽;14、针头;15、套头;16、开关;17、支架;18、底座;19、第一丝杆;20、固定板;21、第二丝杆;22、蓄电池;23、手拧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包括卡块1,卡块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柱2,支柱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杆3,活动杆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横杆4,横杆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伸缩杆5,伸缩杆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座7,活动座7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滑筒8,滑筒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1,螺纹筒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2,滑块12的外侧与滑筒8的内壁滑动连接。
如图2和图4所示,滑块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槽13,卡槽13的内侧卡接有针头14,通过设置卡槽13,使针头14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针头14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套头15,套头15的一端与滑筒8的外侧螺纹连接,滑筒8的一端卡接有蓄电池22,通过设置蓄电池22,为电机9提供动力来源,使固定装置不会有繁琐的线路。
如图1所示,滑筒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架17,支架1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底座18,通过设置支架17,提高滑筒8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卡块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19,第一丝杆1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20,通过设置固定板20和第一丝杆19,使卡块1可以稳定的固定在病床上。
如图1所示,支柱2和横杆4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21,第二丝杆21和第一丝杆19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手拧轮23,通过设置第二丝杆21,使调节后的活动杆3和伸缩杆5可以固定不动。
如图1所示,滑筒8的外侧设置有开关16,开关16的电性输入端与蓄电池22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开关16的电性输出端与电机9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设置开关16,在确定患者部位时,可以精确地扎进患处。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电机9的型号设置为775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卡块1卡接在床板上,通过转动手拧轮23带动第一丝杆19转动,第一丝杆19带动固定板20移动,进而使卡块1固定在床板上,根据患者的患处,通过拉升活动杆3,进行高度调节,通过转动手拧轮23带动第二丝杆21使支柱2与活动杆3固定,通过拉升伸缩杆5进行横向的长度进行调节,通过转动手拧轮23带动第二丝杆21转动,进而使横杆4余伸缩杆5固定,通过转动滑筒8,进而对针头14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底座18放置在患处的边上,通过开启开关16带动电机9转动,电机9带动螺纹杆10转动,螺纹杆10带动螺纹筒11移动,螺纹筒11带动滑块12移动,滑块12带动卡槽13移动,卡槽13带动针头14移动,进而扎进患处,从而解决了目前该手术中手术器械尚属于需要研究加以完善的情况,且对于相关组织的固定一直是难题之一,目前尚无很好的技术加以辅助,既往主要以多层填塞为主,容易移位且不稳定,而且存在盲目性,效果不佳,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包括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柱(2),所述支柱(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杆(3),所述活动杆(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横杆(4),所述横杆(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座(7),所述活动座(7)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滑筒(8),所述滑筒(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1),所述螺纹筒(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的外侧与滑筒(8)的内壁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槽(13),所述卡槽(13)的内侧卡接有针头(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14)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套头(15),所述套头(15)的一端与滑筒(8)的外侧螺纹连接,所述滑筒(8)的一端卡接有蓄电池(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筒(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架(17),所述支架(1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底座(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19),所述第一丝杆(1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和横杆(4)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21),所述第二丝杆(21)和第一丝杆(19)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手拧轮(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筒(8)的外侧设置有开关(16),所述开关(16)的电性输入端与蓄电池(22)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开关(16)的电性输出端与电机(9)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
CN202021526764.1U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 Active CN213641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6764.1U CN213641856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6764.1U CN213641856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41856U true CN213641856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91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26764.1U Active CN213641856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418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03891U (zh) 一种神经外科病床辅助装置
CN213641856U (zh) 一种双针孔神经外科固定装置
CN213821656U (zh) 一种胸外科用穿刺装置
CN211485852U (zh)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引流装置
CN202020633U (zh) 颈椎骨科手术监护床
CN207429331U (zh) 一种倾角可调的神经外科手术用头部支撑装置
CN212037911U (zh) 一种脑肿瘤热疗铁磁体固定辅助装置
CN213249830U (zh)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用头部固定夹
CN108553152A (zh) 骨科随意透视复位固定架
CN211723838U (zh)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手术用辅助装置
CN213130557U (zh) 一种带牵引固定功能的颈椎手术托架
CN201510464U (zh) 颈椎后路手术俯卧位架
CN218220528U (zh) 一种神经外科介入治疗用辅助绑定装置
CN211658232U (zh)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手术用拉钩固定器
CN209122775U (zh) 一种神经介入头托结构
CN210228589U (zh) 一种神经外科头部支撑定位装置
CN212973395U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托架
CN217138564U (zh) 一种神经外科拉钩固定器
CN111759612A (zh) 一种避免伤口受创的胸外科术后护理床
CN214414912U (zh) 一种神经外科的换药架
CN201139724Y (zh) 介入治疗床多功能支架
CN214074167U (zh) 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辅助训练装置
CN211797525U (zh)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17744464U (zh)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手术用牵开装置
CN212853545U (zh)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牵开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