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41734U - 一种用于开放气道的医用气道打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开放气道的医用气道打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41734U
CN213641734U CN202022399253.4U CN202022399253U CN213641734U CN 213641734 U CN213641734 U CN 213641734U CN 202022399253 U CN202022399253 U CN 202022399253U CN 213641734 U CN213641734 U CN 213641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way
supporting
lower jaw
open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9925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雪
施宏
曹雁
朱元杰
刘小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ulmonary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ulmonary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ulmonary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ulmonary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239925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41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41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41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开放气道的医用气道打开装置,包括底板、支撑垫、下颌支撑装置、宽度调节装置和控制器,所述下颌支撑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的高度进行自动调节;所述宽度调节装置被支撑垫包裹在其内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下颌支撑装置以及宽度调节装置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进行有效的支撑,避免医护人员用手抬起患者下颌,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给医护人员开放气道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开放气道的医用气道打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开放气道的医用气道打开装置。
背景技术
气道阻塞的最常见原因是失去知觉的患者的咽部失调(失去张力/弹性)。当舌和口底的肌肉松弛时,舌靠近口咽的后壁或在口咽的后壁上。会厌也可能阻碍声门打开或者密封咽的后壁。
当患者气道堵塞后,为了能够使患者及时得到治疗,需要医护人员立即开放患者气道,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开放气道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仰头举颏法,医护人员将一手掌置于患者前额,下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靠近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帮助头部后仰,气道开放;第二种:仰头抬颈法,患者仰卧,医护人员一手抬起患者颈部,另一手下压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气道开放;第三种:双手抬颌法,病人平卧,医护人员用双手从两侧抓紧患者的双下颌并托起,使头后仰,下颌骨前移,即可打开气道。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不管采用上述三种方法的那一种方法对患者进行开放气道,均需要医护人员用手将患者的下颌抬起,医护人员常时间的托抬后,手部会出现酸痛的感觉,尤其对于手部力气较小的医护人员来说更为明显,不但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给医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不适感,给医护人员开放气道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对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进行有效的支撑,避免医护人员用手抬起患者下颌,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给医护人员开放气道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的用于开放气道的医用气道打开装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开放气道的医用气道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板,所述底板放置在病床上且位于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颈部所在位置;
一用于对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头部、颈部以及肩部进行支撑的支撑垫,所述支撑垫设置在底板上;
一对称设置在底板两侧且用于对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的两侧进行支撑的下颌支撑装置,所述下颌支撑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的高度进行自动调节;
一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的宽度调节下颌支撑装置的相对位置的宽度调节装置,所述宽度调节装置被支撑垫包裹在其内部;
一用于控制下颌支撑装置进行高度调节和控制宽度调节装置进行宽度调节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下颌支撑装置以及宽度调节装置通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垫包括
一与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颈部的后侧轮廓线相吻合的颈部支撑区;
一与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头部的后侧轮廓线相吻合的头部支撑区,所述头部支撑区设置在颈部支撑区的前端上;
一与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肩部的后侧轮廓线相吻合的肩部支撑区,所述肩部支撑区设置在颈部支撑区的后端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垫采用柔软的材料制造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下颌支撑装置包括
一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宽度调节装置上;
一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下端设置在底座上;
一能够沿导向套的轴向方向进行滑动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下端滑动设置在导向套内;
一用于对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进行有效的支撑的下颌支撑件,所述下颌支撑件的支撑面与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的轮廓线相吻合,所述下颌支撑件铰接设置在导向柱的上端上;
一用于带动导向柱在导向套内进行滑动来调节下颌支撑件相对高度的高度调节电机,所述高度调节电机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高度调节电机设置在导向套内部的下端上,所述高度调节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相连接,在所述导向柱的下部沿其轴向开设有与丝杆相配合的丝母孔;
一对称设置在导向柱两侧用于防止其在丝杆带动下进行转动的限转脚,在所述导向套上部的内侧沿其轴向设有与限转脚进行配合的限转槽,所述限转脚在丝杆的带动下能够沿限转槽进行上下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宽度调节装置包括主动锥齿轮、宽度调节电机和两组分别用于带动对应的下颌支撑装置沿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的宽度方向进行移动的齿轮传动机构;
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直齿锥齿轮、第二直齿锥齿轮、直齿圆柱齿轮、齿条和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设置在底板上,所述齿条一端设置在下颌支撑装置上,另一端穿过第一导向板与直齿圆柱齿轮相配合,所述直齿圆柱齿轮通过第一连接轴与第一直齿锥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通过第一轴座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第一直齿锥齿轮与第二直齿锥齿轮相啮合,相邻的第二直齿锥齿轮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通过第二轴座设置在底板上,所述主动锥齿轮与其中一第二直齿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宽度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锥齿轮相连接,所述宽度调节电机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有一对称设置在底板两侧且用于对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的两侧进行支撑的下颌支撑装置和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的宽度调节下颌支撑装置的相对位置的宽度调节装置,且下颌支撑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的高度进行自动调节,采用此种结构能够对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进行有效的支撑,避免医护人员用手抬起患者下颌,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给医护人员开放气道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对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进行支撑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颌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宽度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4所示,图中给出了一种用于开放气道的医用气道打开装置,包括底板100、支撑垫200、下颌支撑装置300、宽度调节装置400和控制器。
底板100放置在病床上且位于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500的颈部所在位置,支撑垫200用于对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500的头部、颈部以及肩部进行支撑,支撑垫200设置在底板100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垫200采用柔软的材料制造而成,例如记忆海绵、医用硅胶材料等。
支撑垫200包括颈部支撑区220、头部支撑区210和肩部支撑区230,颈部支撑区220与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500的颈部的后侧轮廓线相吻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对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颈部的支撑。
头部支撑区210与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500的头部的后侧轮廓线相吻合,头部支撑区210设置在颈部支撑区的前端上,能够有效的提高对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头部的支撑。
肩部支撑区230与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500的肩部的后侧轮廓线相吻合,肩部支撑区230设置在颈部支撑区的后端上,能够有效的提高对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肩部的支撑。
采用支撑垫200对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500的头部、颈部以及肩部进行有效的支撑,能够使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头部充分后仰,能够使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抬起并与床面垂直,方便进行开放气道。
一对下颌支撑装置300对称设置在底板100两侧且用于对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的两侧进行支撑,下颌支撑装置300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500的下颌的高度进行自动调节。
下颌支撑装置300包括底座310、导向套320、导向柱330、下颌支撑件340、高度调节电机350和一对限转脚332,底座210设置在宽度调节装置的齿条440上,导向套320下端设置在底座310上,在下颌支撑件340的支撑面上设有柔性垫341,采用此种结构避免对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造成压伤。
导向柱330能够沿导向套320的轴向方向进行滑动,导向柱330的下端滑动设置在导向套320内,下颌支撑件340用于对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500的下颌进行有效的支撑,下颌支撑件340的支撑面与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的轮廓线相吻合,下颌支撑件340铰接设置在导向柱330的上端上,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500的下颌角度进行调节。
高度调节电机350用于带动导向柱330在导向套320内进行滑动来调节下颌支撑件340相对高度,高度调节电机350与控制器通讯连接,高度调节电机350设置在导向套320内部的下端上,高度调节电机350的输出端与丝杆360相连接,在导向柱330的下部沿其轴向开设有与丝杆360相配合的丝母孔331。
一对限转脚332对称设置在导向柱330两侧用于防止其在丝杆360带动下进行转动,在导向套320上部的内侧沿其轴向设有与限转脚332进行配合的限转槽321,限转脚332在丝杆360的带动下能够沿限转槽321进行上下滑动。
宽度调节装置400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的宽度调节下颌支撑装置300的相对位置,宽度调节装置400被支撑垫200包裹在其内部。
控制器用于控制下颌支撑装置300进行高度调节和控制宽度调节装置400进行宽度调节,控制器分别与下颌支撑装置300以及宽度调节装置400通讯连接。
宽度调节装置400包括主动锥齿轮480、宽度调节电机490和两组分别用于带动对应的下颌支撑装置沿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的宽度方向进行移动的齿轮传动机构。
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直齿锥齿轮420、第二直齿锥齿轮450、直齿圆柱齿轮410、齿条440和第一导向板470,所述第一导向板470设置在底板100上,且被包覆在支撑垫200的内部,齿条440一端设置在下颌支撑装置的底座310上,另一端穿过第一导向板470与直齿圆柱齿轮410相配合,直齿圆柱齿轮410通过第一连接轴430与第一直齿锥齿轮420相连接,第一连接轴430通过第一轴座431设置在底板100上,第一直齿锥齿轮420与第二直齿锥齿轮450相啮合,相邻的第二直齿锥齿轮450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460相连接,第二连接轴460通过第二轴座461设置在底板100上,主动锥齿轮480与其中一第二直齿锥齿轮450相啮合,宽度调节电机490的输出轴与主动锥齿轮480相连接,宽度调节电机490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有一对称设置在底板两侧且用于对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的两侧进行支撑的下颌支撑装置和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的宽度调节下颌支撑装置的相对位置的宽度调节装置,且下颌支撑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的高度进行自动调节,采用此种结构能够对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进行有效的支撑,避免医护人员用手抬起患者下颌,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给医护人员开放气道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用于开放气道的医用气道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板,所述底板放置在病床上且位于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颈部所在位置;
一用于对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头部、颈部以及肩部进行支撑的支撑垫,所述支撑垫设置在底板上;
一对称设置在底板两侧且用于对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的两侧进行支撑的下颌支撑装置,所述下颌支撑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的高度进行自动调节;
一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的宽度调节下颌支撑装置的相对位置的宽度调节装置,所述宽度调节装置被支撑垫包裹在其内部;
一用于控制下颌支撑装置进行高度调节和控制宽度调节装置进行宽度调节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下颌支撑装置以及宽度调节装置通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开放气道的医用气道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包括
一与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颈部的后侧轮廓线相吻合的颈部支撑区;
一与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头部的后侧轮廓线相吻合的头部支撑区,所述头部支撑区设置在颈部支撑区的前端上;
一与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肩部的后侧轮廓线相吻合的肩部支撑区,所述肩部支撑区设置在颈部支撑区的后端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开放气道的医用气道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采用柔软的材料制造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开放气道的医用气道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支撑装置包括
一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宽度调节装置上;
一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下端设置在底座上;
一能够沿导向套的轴向方向进行滑动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下端滑动设置在导向套内;
一用于对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进行有效的支撑的下颌支撑件,所述下颌支撑件的支撑面与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的轮廓线相吻合,所述下颌支撑件铰接设置在导向柱的上端上;
一用于带动导向柱在导向套内进行滑动来调节下颌支撑件相对高度的高度调节电机,所述高度调节电机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高度调节电机设置在导向套内部的下端上,所述高度调节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相连接,在所述导向柱的下部沿其轴向开设有与丝杆相配合的丝母孔;
一对称设置在导向柱两侧用于防止其在丝杆带动下进行转动的限转脚,在所述导向套上部的内侧沿其轴向设有与限转脚进行配合的限转槽,所述限转脚在丝杆的带动下能够沿限转槽进行上下滑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开放气道的医用气道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调节装置包括主动锥齿轮、宽度调节电机和两组分别用于带动对应的下颌支撑装置沿需要进行开放气道的患者的下颌的宽度方向进行移动的齿轮传动机构;
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直齿锥齿轮、第二直齿锥齿轮、直齿圆柱齿轮、齿条和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设置在底板上,所述齿条一端设置在下颌支撑装置上,另一端穿过第一导向板与直齿圆柱齿轮相配合,所述直齿圆柱齿轮通过第一连接轴与第一直齿锥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通过第一轴座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第一直齿锥齿轮与第二直齿锥齿轮相啮合,相邻的第二直齿锥齿轮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通过第二轴座设置在底板上,所述主动锥齿轮与其中一第二直齿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宽度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锥齿轮相连接,所述宽度调节电机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CN202022399253.4U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用于开放气道的医用气道打开装置 Active CN213641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9253.4U CN213641734U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用于开放气道的医用气道打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9253.4U CN213641734U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用于开放气道的医用气道打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41734U true CN213641734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703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99253.4U Active CN213641734U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用于开放气道的医用气道打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41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11561U (zh) 一种医用护理诊疗椅
CN112155897A (zh) 一种用于开放气道的医用气道打开装置
CN213641734U (zh) 一种用于开放气道的医用气道打开装置
CN110652419A (zh) 一种便捷式妇产科护理助产装置
CN210521342U (zh) 一种术前气道开放装置
CN213030608U (zh) 一种口腔护理用嘴部撑开装置
CN110236869B (zh) 一种术前气道开放装置及气道开放方法
CN203043300U (zh) 一种口腔开口器
CN203153688U (zh) 一种气囊式撑口器
CN111529296A (zh) 一种适用于口腔内科的头部固定架
CN214550575U (zh) 气道开放辅助装置
CN214762017U (zh) 胃肠镜检查床
CN215779391U (zh) 一种供气管切开患者使用的枕垫
CN214806177U (zh) 一种偏瘫患者康复用护理床
CN212678742U (zh) 一种医用消毒抬脚架
CN215960745U (zh) 一种支撑俯卧位机械通气的保护装置
CN214967949U (zh) 一种俯卧位通气头部辅助装置、卧位通气床
CN210056655U (zh) 一种下颌抬托支架
CN213430187U (zh) 一种乳腺检查用支撑架
CN213284889U (zh) 一种移动式输液泵站装置
CN212235160U (zh) 一种喉镜专用床
CN114081741A (zh) 一种急诊用便于神经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仪
CN209092013U (zh) 一种妇产科用辅助检查装置
CN219983277U (zh) 一种下颌支撑装置
CN216417599U (zh) 一种眼部术后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