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39720U - 一种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39720U
CN213639720U CN202020943667.6U CN202020943667U CN213639720U CN 213639720 U CN213639720 U CN 213639720U CN 202020943667 U CN202020943667 U CN 202020943667U CN 213639720 U CN213639720 U CN 213639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st
wearable intelligent
undershirt
electric
electric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436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力
陈军
颜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94366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39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39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397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Outer Garments And Coa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包括背心本体,背心本体上设有可充电电池组及用于由外至内通风的电动涡轮风扇或电动风扇,背心本体的外侧设有用于粘接防护服局部的自粘固定搭扣,电动涡轮风扇或电动风扇均与可充电电池组电连接。穿防护服前先穿背心,然后通过自粘固定搭扣将背心上的电动涡轮风扇或电动风扇处进风口与防护服连接,通过风扇、传感器、电子控制模块、多通道控制电磁阀控制分配和抽吸加快流通,加快空气流通循环,使工作人员处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中,并有双向语音通讯及扩音、定位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
背景技术
传染病流行期间感染几率很高也包括医务人员,因为其在工作中需要近距离接触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患者飞沫、血液、体液或分泌物,因而需要穿上医用防护服以抵御病毒和细菌或病原体的侵入。
工作人员在隔离区普遍身穿市售的三级防护服等(譬如:目前国家药监局标准下的医用防护服(无菌型)、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等)、口戴多层防护口罩和防护面罩而导致呼吸受阻、心率加快、体温升高等不良反应,不仅给救治和重症抢救带来不利影响,脱下防护服后,由于长时间处于温度高、出汗多等状态,普遍导致医护人员自身的状态差,甚至还有要晕倒的等不良反应情况。目前的正压隔离通风防护服通常达4公斤,医护人员穿上后负担大,消耗大,且使用费用高,消毒不方便,易损耗。目前尚无一种能较好的改善身穿三级医用防护服后,能很好改善当事医务人员身体状态的轻便的防护衣或背心等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在二级或三级防护服环境中等工作人员穿戴防护服后导致心理或生理不适或不良反应的问题,与二级或三级防护服联合使用,并通过重复使用或减少损耗,降低费用或成本。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包括背心本体,所述背心本体上设有可充电电池组及用于由外至内通风的电动涡轮风扇或电动风扇或电动涡轮风机,所述背心本体的外侧设有用于粘接防护服局部的自粘固定搭扣,所述电动涡轮风扇或电动风扇或电动涡轮风与所述可充电电池组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背心本体包括内层及外层,所述电动涡轮风扇或电动风扇或电动涡轮风机的出风口端部及进风口端部分别与所述背心本体的内层及外层缝合;背心还可以有中间层,背心亦可由选自但不仅限于多层材质组成或多层不同材质组成,同样包括内层和外层。
优选地,所述可充电电池组上设有电源开关和或充电插口。
优选地,所述背心本体上还设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电动涡轮风扇或电动风扇或电动涡轮风机的出风道连通,连接至多通道控制电磁阀分配各个支管,各支管分别延伸至人体不同部位,且所述通风管道的管径上均匀设有出气口。
优选地,所述支管包括呼吸面罩供气软管及四肢通风软管。
优选地,所述背心本体的内侧还设有单片机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呼吸心率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呼吸心率传感器及电动涡轮风扇或电动风扇均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单元的串口连接。其中,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为或选自但不仅限于温湿度传感器或湿温度传感器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背心本体的外侧设有用于手机扫描连接的二维码。
优选地,所述单片机控制单元包括定位模块。
优选地,所述电动涡轮风扇或电动风扇或电动涡轮风机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单元的串口及多通道控制电磁阀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包括背心本体,背心本体上设有可充电电池组及用于由外至内通风的电动涡轮风扇或电动风扇或电动涡轮风机,背心本体的外侧设有用于粘接防护服局部的自粘固定搭扣,电动涡轮风扇或电动风扇均与可充电电池组电连接。穿防护服前先穿背心,然后通过自粘固定搭扣将背心上的电动涡轮风扇或电动风扇处进风口与防护服连接,通过风扇或风机、传感器、电子控制模块和多通道控制电磁阀控制分配和抽吸加快流通,加快空气流通循环,使工作人员处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中,并有双向语音通讯及扩音功能。本发明的防护服背心中还可包括定位模块,以便监控医护人员等的健康状态,定位模块可选自但不仅限于北斗定位、或GPS定位、或伽利略定位、或GLONASS系统的任一或多种定位系统设置,并可有双向语音通讯及扩音功能。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通风机构1,可充电电池组2,单片机控制单元3,呼吸面罩供气软管4,上肢体通风管5,自粘固定搭扣6,营养液口袋7,应急药品袋8,下肢体通风管9,语音通话模块10,颈部通风管11,二维码 12,背心本体13,多通道控制电磁阀14;进风口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医用三级防护服条件下给医务人员、生化、食品或毒理等或其他需要采用相应防护的人员提供一种可方便穿戴和重复穿戴的智能通风防护背心或防护衣。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包括背心本体13,所述背心本体13上设有可充电电池组2及用于由外至内通风的通风机构1,通风机构1为电动涡轮风扇或电动风扇或电动涡轮风机,所述背心本体13的外侧设有用于粘接防护服局部的自粘固定搭扣6,所述电动涡轮风扇或电动风扇或电动涡轮风机与所述可充电电池组 2电连接。穿防护服前先穿背心,然后通过自粘固定搭扣6将背心上的电动涡轮风扇或电动风扇或电动涡轮风机1处与防护服连接(进风口),通过风扇和多通道控制电磁阀14控制分配及输送新风空气,将外界新鲜空气经过防护背心进风口15过滤后通过风扇或电动涡轮风机抽吸进入到内部,加快空气流通循环,使工作人员处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中。风扇位于背后,可充电电池组2均位于背心本体13的外侧。
背心本体13后部的电动涡轮风扇或电动风扇或电动涡轮风机的进风口处设有多层防病毒、防细菌或病原体过滤装置,与隔离防护服的连接可采用双重防护,将进风口与防护服贴合捆扎或螺口等方式固定。
背心本体13的形状可以具有任一或多种已上市的背心或防护衣的基本形状或特点;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或将背心改为T恤或长袖衫等作为受载体可达到同样的目的或相似的效果。背心材质:若形成内外部分,则内穿马甲背心服可由外套、内胆两部分组成,采用粘扣搭接,可根据穿着者身材的大小灵活调节;外套采用不同面料;内胆可由棉质布料、强抗拉力棉质布料、无纺布、缓冲材料多层高模聚乙烯防护纤维、高分子材料等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将背心改为T恤或长袖衫等作为受载体的材质也可参照使用棉质布料、强抗拉力棉质布料、无纺布、缓冲材料多层高模聚乙烯防护纤维、高分子材料等一种或多种材料。背心亦可由选自但不仅限于多层材质组成或多层不同材质组成,同样包括内层和外层。
优选的方案,所述背心本体13包括内层及外层,所述电动涡轮风扇或电动风扇或电动涡轮风机1的出风口端部及进风口端部分别与所述背心本体13的内层及外层缝合。双层构造便于安装各个零部件。
优选的方案,所述可充电电池组2上设有充电插口和或电源开关。需要使用风扇或风机时,开启电源开关供电即可工作,否则切断电源即可。
优选的方案,所述背心本体13上还设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电动涡轮风扇或电动风扇或电动涡轮风机1的出风道连通,另一端设有多个支管,各支管分别延伸至人体不同部位,且所述通风管道的管径上均匀设有出气口。支管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设置多个,包括但不限于呼吸面罩供气软管5、上肢体通风管5、颈部通风管11及下肢体通风管9,每个管道上都开设有气孔便于均匀多处通气。
优选的方案,所述背心本体13的内侧还设有单片机控制单元3、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呼吸心率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呼吸心率传感器、电动涡轮风扇或电动风扇1均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单元3 的串口连接;其中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为或选自但不仅限于温湿度传感器或湿温度传感器的一种。利用预置在背心本体13内多点温度、湿度、呼吸、心率传感器实时采集,单片机控制单元3来控制电动涡轮风扇或电动风扇或电动涡轮风机和多通道控制电磁阀来综合调节防护服内的环境指标。采用可充电电池组2来给电动涡轮风扇或电动风扇或电动涡轮风机、单片机控制单元3等电子器件提供长时程供电。不同的风扇或电动涡轮风机转速可以提供不同的压力和风速风量。可充电电池可选自但不仅限于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铁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充电电池、锂离子充电电池、镍氢充电电池、石墨烯充电电池、高倍率充电电池、薄膜充电电池等;较优选聚合物充电电池、锂离子充电电池、石墨烯充电电池、高倍率充电电池、薄膜充电电池等。
优选的方案,所述背心本体13的外侧设有用于手机扫描连接的二维码 12。工作人员的生理数据也可通过手机扫描或可通过手动遥控器的模式来进行控制风扇。每个可穿戴防护背心可具有自己的出厂二维码11,通过手机扫描即可读出使用说明书和设置各部位的通风参数。背心本体13的前面左侧配有营养液口袋7及应急药品袋8,紧急备用。背心本体13的前面右侧还配有语音通话模块10,便于语音控制各个器件。
优选的方案,所述单片机控制单元3包括定位模块。可选自但不仅限于北斗定位、或GPS定位、或伽利略定位、或GLONASS系统的任一或多种定位系统设置,并有双向语音通讯及扩音功能。
经过试验验证:
体重约为75kg的成年男性穿市售的无菌连体带鞋子的一次性医用防护服,以正常速度在医院感染科病区内步行1个小时后,自我感觉的不良反应:内心燥热,全身出汗,特别是前胸后背、腋下、大腿、头部出汗严重,感觉呼吸受阻、心率加快到约90次/分钟,超过穿戴前的约66次/分钟。而将市售的无菌连体带鞋子的一次性医用防护服配套使用本防护背心后,通过开启系统,以正常速度医院感染科病区内步行1个小时后,自我感觉:内心基本平静,全身稍有出汗,特别是前胸后背、腋下、大腿、头部,呼吸基本正常,心率约75次/分钟。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包括背心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本体上设有可充电电池组及用于由外至内通风的通风机构,所述通风机构为电动风扇,所述背心本体的外侧设有用于粘接防护服局部的自粘固定搭扣,所述通风机构与所述可充电电池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本体包括内层及外层,所述电动风扇的出风口端部及进风口端部分别与所述背心本体的内层及外层缝合;背心由多层材质组成或多层不同材质组成,同样包括内层和外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电电池组上设有电源开关和或充电插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本体上还设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电动风扇的出风道连通,连接至多通道控制电磁阀分配各个支管,各支管分别延伸至人体不同部位,且所述通风管道的管径上均匀设有出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包括呼吸面罩供气软管及四肢通风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本体的内侧还设有单片机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呼吸心率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呼吸心率传感器及电动风扇均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单元的串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本体的外侧设有用于手机扫描连接的二维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控制单元包括定位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风扇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单元的串口及多通道控制电磁阀连接。
CN202020943667.6U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639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3667.6U CN213639720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3667.6U CN213639720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39720U true CN213639720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83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4366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639720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397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7494A (zh) * 2021-10-12 2022-05-31 长春理工大学 基于数据驱动的运动爽身衣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7494A (zh) * 2021-10-12 2022-05-31 长春理工大学 基于数据驱动的运动爽身衣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39720U (zh) 一种可穿戴智能通风防护背心
CN111213939A (zh) 一种一体式防护服
CN2631246Y (zh) 医用防护服
CN211882268U (zh) 一种一体式防护服
CN212233259U (zh) 一种医用防护服
CN215685039U (zh) 智能控温通风防护衣
CN211861909U (zh) 一种外置过滤装置的一体式防护服
CN212590495U (zh) 一种通风排气防护服
CN111973904B (zh) 穿戴式有源空气净化全封闭式防护系统以及应用方法
CN212306927U (zh) 一种防护服
CN212814489U (zh) 一种一体式防护服
CN112741385A (zh) 一种宽松可调的医用防护服
CN216123882U (zh) 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
CN211861901U (zh) 病人服
CN215913390U (zh) 一种气管插管用的一次性防喷溅隔离衣
CN214344030U (zh) 一种自带夹层送风通道的头罩
CN214317114U (zh) 一种新型消毒供应中心专用消毒防护服
CN215270748U (zh) 一种picc专用病号服
CN208403339U (zh) 病患服
CN208941099U (zh) 五官科术后使用多功能病服
CN220255771U (zh) 一种多功能病号服
CN220441972U (zh) 一种具备多用途氧疗及防护功能的口罩套件
CN214414194U (zh) 一种重症患者护理用防护服
CN211431156U (zh) 一种手术患者病号服
CN212728927U (zh) 一种具有通风功能的内置马甲式医用防护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