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37170U - 一种光能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能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37170U
CN213637170U CN202021837346.4U CN202021837346U CN213637170U CN 213637170 U CN213637170 U CN 213637170U CN 202021837346 U CN202021837346 U CN 202021837346U CN 213637170 U CN213637170 U CN 213637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circuit board
charging
charging circuit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3734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李永武
王鹏
张亚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i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i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i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i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3734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37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37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37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能手机,包括手机本体、光电转换器件、透光保护层;所述光电转换器件设置于所述手机本体的外表面上;所述透光保护层设置于光电转换器件的外表面上;所述光电转换器件通过一充电连接结构与所述手机本体内的手机电池连接。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光电转换功能,并能为手机及时充电。

Description

一种光能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能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手机已不限于一些基本的功能,比如:语音通话、短信通信、听音乐等,现在手机市场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天下,智能手机在原有的基本功能上还可以看电影、购物、玩游戏等。但是,智能手机的多样化功能也使得用户经常面临电量不足的问题,为用户带来诸多不便。目前大多数用户选择随身携带移动电源,准备随时为手机充电,但是毕竟移动电源也需要其他电源为它充电,而且移动电源体积较大,占用一定空间,致使用户携带不便。
光能手机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将太阳电池与智能手机融为一体,不仅使智能手机使用时间延长,而且不会额外增加手机负重。采用太阳电池作为手机背表面能够在光照情况下及时为手机充电,且所需空间少。然而,太阳电池具有蓝色、黑色等单调外观,作为手机外表面不美观,难以被市场接受。另外,手机外壳部分与人长时间接触,需要保护层将太阳电池与外界隔离。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光能手机,能够实现光电转换功能,并能为手机及时充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光能手机,所述光能手机包括手机本体、光电转换器件、透光保护层;
所述光电转换器件设置于所述手机本体的外表面上;
所述透光保护层设置于光电转换器件的外表面上;
所述光电转换器件通过一充电连接结构与所述手机本体内的手机电池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能手机,光电转换器件的外表面附着一层透光保护层不仅能保护光电转换器件不易损坏,而且还使得光电转换器件能较好地吸收光能,光电转换器件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当手机本体内的手机电池电量不足时,通过光电转换器件向手机电池提供电能,方便充电,通过将光电转换器件附着于手机本体的外表面,使用方便,用户无需随身携带移动电源,减少出行负重;另外,用一层透光保护层来保护光电转换器件,在具备美观性同时,使得电池不易被损坏,延长手机待机时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连接机构包括:
充电电路板,与所述光电转换器件电连接;
对外充电器件,其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路板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手机电池的输入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电转换器件完全覆盖所述手机本体的背盖外表面和/或正面;
所述充电电路板放置于所述手机本体的底端端面下方;
所述对外充电器件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通过弯折的金属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充电电路板上;
垂直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第一公头,所述第一公头与所述充电电路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公头通过设置有弯折部的导线与所述充电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公头插入所述手机电池的充电插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电转换器件覆盖所述手机本体的背盖外表面的第一区域,所述光电转换器件的面积小于所述背盖外表面的面积;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手机本体的背盖外表面的面积的一半;
所述充电电路板放置在所述光电转换器件的底端端面下方,且所述充电电路板与所述背盖平行,且所述充电电路板固定在所述手机本体的背盖外表面的第二区域上,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手机本体的背盖外表面上除去第一区域以外的其它区域;
所述对外充电器件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通过弯折的金属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充电电路板上;
垂直设置于基座的第二公头,所述第二公头与所述充电电路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公头通过设置有弯折部的导线与所述充电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公头插入所述手机电池的充电插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手机本体的背盖覆盖所述手机本体背部的第三区域,所述背盖的面积小于所述手机本体背部的面积;
所述充电电路板放置在所述背盖的底端端面下方,并覆盖所述手机本体背部的第四区域,所述第四区域为所述手机本体背部上除去所述第三区域之外的区域;
所述光电转换器件完全覆盖所述背盖和所述充电电路板;
所述手机电池设于所述手机本体内且靠近所述背盖的一侧,且与所述充电电路板位置相对;
在所述充电电路板靠近所述手机电池的一侧凸设有第一电极触点;
在所述手机电池靠近所述充电电路板的一侧凸设有第二电极触点;
所述第一电极触点能与所述第二电极触点接触并导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电转换器件完全覆盖所述手机本体的背盖;
所述充电连接结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用于容纳所述充电电路板,所述壳体放置于所述手机本体的底端端面下方;
所述对外充电器件为第三公头,所述第三公头与所述充电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第三公头垂直凸设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手机本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三公头插入所述手机电池的充电插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一数据传输电路板;
所述数据传输电路板包括存储器件,所述存储器件与所述第三公头通过电连接实现数据读取和传输;
所述数据传输电路板连接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另一端连接一数据传输插口;
所述数据传输插口暴露于所述壳体外表面上,用于连接其他移动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电路板和所述对外充电器件构成充电电路;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器、调整电路、输入输出器件;
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调整电路和所述输入输出器件电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光电转换器件的预设电压值和预设电流值,通过调整电路调整所述输入输出器件的输出的电压大小和电流大小;其中,
所述调整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器件、过负载保护电路、调整器件、放大电路及频率抖动电路;
所述第一控制器经由所述放大电路与所述调整器件连接,所述调整器件分别与所述输入输出器件和所述频率抖动电路连接,所述调整器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接收的所述预设电压值和所述预设电流值调整所述输入输出器件的输出的电压大小和输出的电流大小,所述频率抖动电路抖去所述调整器件的时钟频率,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及所述过负载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调整器件、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输入输出器件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及过负载保护电路对所述调整器件进行启动或关闭,且根据所述输入输出器件的反馈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及过负载保护电路,控制所述调整器件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电路板和所述对外充电器件构成充电电路;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开关器件、输入器件、输出器件;
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于所述第二开关器件、输入器件和输出器件连接,
所述输入器件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器和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输出器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入端及所述输入器件的输出端与一第一二端半导体的一端并联,所述第一二端半导体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出端和所述输出器件的输入端与一第二二端半导体并联,所述第二二端半导体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器件包括: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为P沟道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 MOS管的源极与所述输入器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输出器件的输入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电路板和所述对外充电器件构成充电电路;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三控制器、电流振荡电路、无线发射圈及检测器件;
所述检测器件分别与所述无线发射圈和第三控制器连接,且位于所述无线发射圈与所述第三控制器之间;
所述第三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流振荡电路中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的导通、截止及通断频率,使所述电流振荡电路进入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二工作模式;
所述电流振荡电路与所述无线发射圈产生谐振,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无线发射圈分别向外发射对应的电波;
其中,所述电流振荡电路中的所述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的连接点与所述无线发射圈的一端连接,所述无线发射圈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检测器件和谐振器件连接;
其中,所述检测器件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经由第一电阻与所述无线发射圈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经由第二电阻与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电转换器件包括储电层和转化层,所述储电层用于存储所述转化层将光能转化成的电能,且所述储电层设于所述手机本体和所述转化层之间;所述储电层与转化层电连接,所述储电层和手机本体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光能手机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光能手机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光能手机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光能手机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光能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光能手机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机电池的电量提醒电路连接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种充电电路连接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种充电电路连接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三种充电电路连接图。
附图标记:
手机本体1、背盖2、第一区域2-1、第二区域2-2、第三区域2-3、光电转换器件3、透光保护层4、充电电路板5、保护盖5-1、基座6、第一公头6-1、第二公头6-2、第三公头6-3、数据传输插口6-4、橡胶条6-5、手机电池7、第二电极触点8、第一电极触点9、壳体10、传感器11、处理器12、人机交互设备13、电量检测装置14、提醒器件15、第一控制器16、调整电路17、输入输出器件18、第二控制器19、第二开关器件20、输入器件21、输出器件22、第一二端半导体23、第二二端半导体24、第三控制器25、电流振荡电路26、无线发射圈27、检测器件28、谐振器件2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光能手机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光能手机,所述光能手机包括手机本体1、光电转换器件3、透光保护层4;
所述光电转换器件3设置于所述手机本体1的外表面上;
所述透光保护层4设置于光电转换器件3的外表面上;
所述光电转换器件3通过一充电连接结构与所述手机本体1内的手机电池 7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能手机,光电转换器件3的外表面附着一层透光保护层4不仅能保护光电转换器件3不易损坏,而且还使得光电转换器件3能较好地吸收光能,光电转换器件3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当手机本体1内的手机电池7电量不足时,充电连接机构包括充电电路板5和对外充电器件,充电电路板5的型号是IPB-YB-A,充电电路板5与光电转换器件3电连接,对外充电器件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与充电电路板5连接,输出端与手机本体1内的手机电池7连接。光电转换器件3中的电能传输至充电电路板5后,通过对外充电器件的输入端、输出端传输至手机本体1内的手机电池7,方便充电,通过将光电转换器件3附着于手机本体1的外表面,使用方便,用户无需随身携带移动电源,减少出行负重;另外,用一层透光保护层4来保护光电转换器件3,在具备美观性同时,使得电池不易被损坏,延长手机待机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连接机构包括:
充电电路板5,与所述光电转换器件3电连接;
对外充电器件,其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路板5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手机电池7的输入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电转换器件3完全覆盖所述手机本体1的背盖2外表面和/或正面;
所述充电电路板5放置于所述手机本体1的底端端面下方;
所述对外充电器件包括:
基座6,所述基座6通过弯折的金属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充电电路板5上;
垂直设置于所述基座6的第一公头6-1,所述第一公头6-1与所述充电电路板5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公头6-1通过设置有弯折部的导线与所述充电电路板5电连接;所述第一公头6-1插入所述手机电池7的充电插口。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电路板5放置在手机本体 1的底端端面下方;对外充电器件包括基座6和第一公头6-1,基座6通过弯折的金属连接件安装在充电电路板5上;第一公头6-1垂直设于该基座6上,且与充电电路板5平行,第一公头6-1通过具有弯折部的导线与充电电路板5 连接,第一公头6-1能与手机本体1上的手机电池7的充电插口连接。光电转换器件3中的电能传输至充电电路板5后,通过导线传输至第一公头6-1,进而通过第一公头6-1插接的手机本体1上的手机电池7的充电插口将电能传输至手机电池7。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在没有增加手机厚度的前提下,为光电转换器件3提供了充电电路板5和对外充电器件,使得光电转换器件3直接、快速地为手机电池7充电;并且光电转换器件3完全覆盖手机本体1的背盖2 外表面,光电转换器件3的面积较大,发电效率高,提高了给手机充电的速度。另外,透光保护层4可以起到保护光电转换器件3作用,使得光电转换器件3 不易被损坏,增加了光能手机的耐用度。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光能手机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所述光电转换器件3覆盖所述手机本体1的背盖2外表面的第一区域2-1,所述光电转换器件3的面积小于所述背盖2外表面的面积;所述第一区域2-1的面积大于所述手机本体1的背盖2外表面的面积的一半;
所述充电电路板5放置在所述光电转换器件3的底端端面下方,且所述充电电路板5与所述背盖2平行,且所述充电电路板5固定在所述手机本体1的背盖2外表面的第二区域2-2上,所述第二区域2-2为所述手机本体1的背盖 2外表面上除去第一区域2-1以外的其它区域;
所述对外充电器件包括:
基座6,所述基座6通过弯折的金属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充电电路板5上;
垂直设置于基座6的第二公头6-2,所述第二公头6-2与所述充电电路板5 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公头6-2通过设置有弯折部的导线与所述充电电路板5电连接;所述第二公头6-2插入所述手机电池7的充电插口。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本实施例中,光电转换器件3的面积小于手机本体1的背盖2的面积,光电转换器件3覆盖于背盖2远离手机本体1的外表面的第一区域2-1,该第一区域2-1的面积大于背盖2外表面的面积的一半;充电电路板5设于光电转换器件3底端端面下方,且位于背盖2外表面的第二区域2-2,该第二区域2-2为背盖2外表面上除第一区域2-1之外的区域;如图 5所示,对外充电器件包括基座6和第二公头6-2,基座6通过弯折的金属连接件与充电电路板5连接;第二公头6-2垂直设于基座6朝向手机本体1的外表面,且与充电电路板5平行;第二公头6-2通过具有弯折部的导线与充电电路板5连接;第二公头6-2能与手机本体1上的手机电池7充电插口连接。光电转换器件3中的电能传输至充电电路板5后,通过导线传输至第二公头6-2,进而通过第二公头6-2插接的手机本体1上的手机电池7充电插口将电能传输至手机电池7。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将充电电路板5设置在手机本体1的背盖2后,使得光电转换器件3与充电电路板5一起设于背盖2的外表面,不增加手机整体长度,使得手机更加美观。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光能手机的侧视图;如图3所示,所述手机本体1的背盖2覆盖所述手机本体1背部的第三区域2-3,所述背盖2的面积小于所述手机本体1背部的面积;
所述充电电路板5放置在所述背盖2的底端端面下方,并覆盖所述手机本体1背部的第四区域,所述第四区域为所述手机本体1背部上除去所述第三区域2-3之外的区域;
所述光电转换器件3完全覆盖所述背盖2和所述充电电路板5;
所述手机电池7设于所述手机本体1内且靠近所述背盖2的一侧,且与所述充电电路板5位置相对;
在所述充电电路板5靠近所述手机电池7的一侧凸设有第一电极触点9;
在所述手机电池7靠近所述充电电路板5的一侧凸设有第二电极触点8;
所述第一电极触点能与所述第二电极触点接触并导电。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本实施例中,背盖2的面积小于手机本体1 背部的面积,背盖2覆盖于手机本体1背部的第三区域2-3;充电电路板5放置于背盖2的底端端面下方,且位于手机本体1背部的第四区域,第四区域为手机本体1背部上除第三区域2-3外的区域;光电转换器件3能完全覆盖手机背盖2和充电电路板5;手机电池7设于手机本体1内靠近背盖2的一侧,且与充电电路板5相对;充电电路板5靠近手机电池7的侧面凸设有第一电极触点9,手机电池7靠近充电电路板5的侧面凸设有第二电极触点8,且第一电极触点9与第二电极触点8能接触并导电。光电转换器件3中的电能传输至充电电路板5后,通过第一电极触点9和第二电极触点8的接触导电,使得电能直接传输至手机电池7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电路板5与背盖2共同设于手机本体1的背部,充电电路板5通过第一电极触点9和第二电极触点8导通向手机电池7直接提供电能,没有增加手机的整体厚度和长度,而且还没有缩减光电转换器件3的面积,能够保证光电转换器件3向手机电池7提供电能。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光能手机的侧视图;如图4所示,所述光电转换器件3完全覆盖所述手机本体1的背盖2;
所述充电连接结构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用于容纳所述充电电路板5,所述壳体10放置于所述手机本体1的底端端面下方;
所述对外充电器件为第三公头6-3,所述第三公头6-3与所述充电电路板5 电连接,且所述第三公头6-3垂直凸设于所述壳体10朝向所述手机本体1的外表面,所述第三公头6-3插入所述手机电池7的充电插口。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本实施例中,背盖2与手机本体1的尺寸一致,光电转换器件3能完全覆盖背盖2;充电连接机构还包括一壳体10,壳体 10能容纳充电电路板5,壳体10放置于手机本体1的底端端面下方;对外充电器件为第三公头6-3,第三公头6-3垂直凸设于壳体10朝向手机本体1的外表面,且第三公头6-3与充电电路板5电连接,且第三公头6-3能插接手机本体1上的手机电池7充电插口。光电转换器件3中的电能传输至充电电路板5后,通过第三公头6-3及其插接的手机本体11上的手机电池7充电插口将电能传输至手机电池7。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电路板5置于壳体10内,对外充电器件即第三公头6-3直接安装于壳体10外表面,壳体10既保护了充电电路板5,又使得充电电路板5与第三公头6-3之间的连接不易受外界破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10内还设置有一数据传输电路板;
所述数据传输电路板包括存储器件,所述存储器件与所述第三公头6-3通过电连接实现数据读取和传输;
所述数据传输电路板连接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另一端连接一数据传输插口6-4;
所述数据传输插口6-4暴露于所述壳体10外表面上,用于连接其他移动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本实施例中,其他移动设备通过数据传输插口6-4与数据传输电路板连接,通过数据传输电路板上的存储器件及于存储器件电连接的第三公头6-3实现与手机本体1之间数据的传输和读取,数据传输插口6-4可以是USB插口、或者型号为TLK2711、MOXA EDS-205A或 KJ91N(A)-J的插口。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三公头6-3与数据传输电路板连接,进而通过数据线与数据传输插口6-4连接,使得第三公头6-3不仅与光电转换器件3之间形成回路为手机电池7提供电能,而且还通过数据传输插口6-4与其他移动设备实现数据的传输及读取。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中间位置设有防滑纹;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靠近手机本体1的表面的边缘均固定设有橡胶条6-5,橡胶条6-5能使得壳体10与手机本体1或透光保护层4无缝接触。
防滑纹能使用户在使用手机本体1或操作壳体10时,增大用户手指与壳体1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手机本体1不易掉落。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表面边缘处的橡胶条6-5能填充壳体10与手机本体1、背盖2、光电转换器件3及透光保护层4之间的缝隙,防止水分进入壳体10内部或接触光电转换器件3。
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连接结构还包括一保护盖5-1,保护盖5-1用于保护充电电路板5。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光能手机的侧视图;如图6所示,所述手机本体1上还设置有传感器11,
所述传感器11包括红外传感器、光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中的任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手机本体1内设置有处理器12,所述处理器12与所述传感器和所述手机本体1上的人机交互设备13连接;
所述人机交互设备13包括显示屏、扬声器、闪烁灯中的任一种或者多种。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红外传感器、光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分成3种组合方式,即:光传感器;或者,光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或者,光传感器与加速度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红外传感器或者光传感器设置于手机本体1的外表面上或者手机本体1的背盖2的外表面上;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手机本体1内部。
当传感器只包括光传感器时,此时的光传感器设置于手机本体1的外表面上或者手机本体1的背盖2的外表面上,其工作原理:光传感器将其监测到的光强信号发送给处理器12,处理器12判断所述光强信号强度是否等于或大于预设光强强度,如果是,则控制人机交互设备13开始工作。其中,预设光强强度可以预先设置。本技术方案中,当光传感器感应到预设强度的光强时,说明光能手机正在充电,此时,可以控制人机交互设备13开始工作,以提示用户光能手机当前正在充电中。
当传感器包括光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时,其工作原理为:光传感器将其监测到的光强信号发送给处理器12,红外传感器将其检测到的红外信号发送给处理器12;处理器12判断所述光强信号强度是否等于或大于预设光强强度、并且判断所述红外信号强度是否等于或大于预设红外信号强度;如果两个判断结果均为是,则控制人机交互设备13开始工作。其中,红外信号强度可以预先设置。本技术方案中,当光传感器感应到预设强度的光强时,说明光能手机正在充电,并且,当红外传感器感应到预设强度的红外信号时,说明光能手机可能正在被人使用,此时,可以控制人机交互设备13开始工作,以提示用户光能手机当前正在充电中,此种方式相比只设置光传感器的前述方式,能在用户使用光能手机时才进行提示,更加节省光能手机的电量。
本实施例中,红外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S16-L221D、AS412、LBCETC1-100 等;光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D57系列、3系列、10系列、20系列等。
当传感器包括光传感器与加速度传感器时,其工作原理为:光传感器将其监测到的光强信号发送给处理器12,加速度传感器将其检测到的加速度信号发送给处理器12;处理器12判断所述光强信号强度是否等于或大于预设光强强度,并且判断所述加速度大小是否等于或大于预设加速度;如果两个判断结果均为是,则控制人机交互设备13开始工作。其中,预设加速度可以预先设置。本技术方案中,当光传感器感应到预设强度的光强时,说明光能手机正在充电,并且,当加速度传感器感应到预设大小的加速度时,说明光能手机可能正在被人使用,此时,可以控制人机交互设备13开始工作,以提示用户光能手机当前正在充电中,此种方式相比只设置光传感器的前述方式,能在用户使用光能手机时才进行提示,更加节省光能手机的电量。
加速度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等。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能手机,通过光能充电,降低充电成本,同时通过传感器进行感应,达到自动控制手机显示充电状态,提高了手机的智能化,减少了用户的操作。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机电池7的电量提醒电路连接图;如图7所示,所述手机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提醒器件15,与所述处理器12连接;
所述手机本体1内设置有电量检测装置14,与所述手机电池7和所述处理器12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手机电池7剩余电量;
所述处理器12,用于将所述电量检测装置14所检测到的所述手机电池7 剩余电量与所述处理器12内的预设充电提醒值进行比对,当所述手机电池7 剩余电量等于或大于所述处理器12内的预设充电提醒值时,控制所述提醒器件15进行提醒。
其中,提醒器件15可以是灯或者扬声器。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手机电池7在充电过程中,通过设置电量检测装置14,方便对手机电池7的剩余电量进行实时监控,设置提醒器件15,方便用户了解手机电池7的剩余电量的情况。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种充电电路连接图;如图8所示,所述充电电路板5和所述对外充电器件构成充电电路;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器16、调整电路17、输入输出器件18;
所述第一控制器16与所述调整电路17和所述输入输出器件18电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器16用于接收所述光电转换器件3的预设电压值和预设电流值,通过调整电路17调整所述输入输出器件18的输出的电压大小和电流大小;其中,
所述调整电路17包括第一开关器件、过负载保护电路、调整器件、放大电路及频率抖动电路;
所述第一控制器16经由所述放大电路与所述调整器件连接,所述调整器件分别与所述输入输出器件18和所述频率抖动电路连接,所述调整器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器16的接收的所述预设电压值和所述预设电流值调整所述输入输出器件18的输出的电压大小和输出的电流大小,所述频率抖动电路抖去所述调整器件的时钟频率,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及所述过负载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调整器件、所述第一控制器16和所述输入输出器件18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器16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及过负载保护电路对所述调整器件进行启动或关闭,且根据所述输入输出器件18的反馈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及过负载保护电路,控制所述调整器件关闭。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当第一控制器16发送充电开始信号时,第一开关器件及过负载保护电路接收信号发生对应的第一反馈信号,并发送至调整器件,控制调整器件正常工作,输入输出器件18正常充电;当第一控制器16 发送充电结束信号时,第一开关器件及过负载保护电路接收信号发生对应的第二反馈信号,并发送至调整器件,控制调整器件停止工作,则输入输出器件18 停止充电,当输入输出器件18输出对应的负载过功率时,第一开关器件及过负载保护电路接收输入输出器件18的信号发生第三反馈信号,并发送至调整器件,控制调整器件停止工作。
本实施例中,预设电压值与预设电流值是根据光电转换器件3的其获取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进行规定的;上述频率抖动电路抖去调整单元的时钟频率,其好处是:对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降噪,同时提高了调整器件的工作性能。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充电电路中设置第一控制器16和调整器件,使得充电电路能够调整充电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方便充电电路根据不同电压和电流的光电转换器件3,为手机电池7进行较为适宜的充电,提高光电转换器件3、充电电路及手机电池7的使用寿命。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种充电电路连接图;如图9所示,所述充电电路板5和所述对外充电器件构成充电电路;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二控制器19、第二开关器件20、输入器件21、输出器件22;
所述第二控制器19分别于所述第二开关器件20、输入器件21和输出器件 22连接,
所述输入器件21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器19和第二开关器件20 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输出器件2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器件20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器19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20的输入端及所述输入器件21的输出端与一第一二端半导体23的一端并联,所述第一二端半导体23 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开关器件20的输出端和所述输出器件22的输入端与一第二二端半导体24并联,所述第二二端半导体24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器件20包括: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为P 沟道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控制器19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输入器件2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输出器件22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通过在输入器件21后并联一个第一二端半导体23 以及在输出器件22前并联一个第二二端半导体24,当充电产生浪涌时,第一二端半导体23和第二二端半导体24能在极短时间内承受冲击,第一二端半导体23和第二二端半导体24被击穿,其阻抗马上降至很低的导通值,将过大的电压钳制到预定的水平,然后通过接地进行泄压,从而保护电路。
其中,第二开关器件20开始工作前会产生静电效应,第一二端半导体23 能有效防止过量电流流入电路,将过量电流从地线引流出去,从而保护电路不被烧坏;第二开关器件20结束工作后会产生静电效应,第二二端半导体24能有效防止过量电流烧坏电路。
其中,输入器件21和输出器件22之间通过数据线电性连接;当手机充电时,手机发送充电请求信号从输出器件22通过数据线反馈到输入器件21的输出端,手机开始充电。
其中,光电转换器件3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输入端即输入器件21的输入端连接,手机电池7的输入端与充电电路的输出端即输出器件22的输出端连接。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其充电电路设置第一二端半导体23及第二二端半导体24,可有效地降低充电电路被烧坏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充电电路的使用时长。
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器19的主控芯片为STM32系列、STC51/52系列的任一种或多种,根据需求选择任意一种;
其中,二端半导体为贴片式双向SMAJ440CA型号的。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三种充电电路连接图;如图10所示,所述充电电路板5和所述对外充电器件构成充电电路;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三控制器25、电流振荡电路26、无线发射圈27及检测器件28;
所述检测器件28分别与所述无线发射圈27和第三控制器25连接,且位于所述无线发射圈27与所述第三控制器25之间;
所述第三控制器25控制所述电流振荡电路26中第二MOS管、第三MOS 管的导通、截止及通断频率,使所述电流振荡电路26进入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二工作模式;
所述电流振荡电路26与所述无线发射圈27产生谐振,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无线发射圈27分别向外发射对应的电波;
其中,所述电流振荡电路26中的所述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的连接点与所述无线发射圈27的一端连接,所述无线发射圈2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检测器件28和谐振器件29连接;
其中,所述检测器件28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经由第一电阻与所述无线发射圈27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经由第二电阻与地连接。
优选地,第一工作模式是充电模式,第二工作模式是检测模式,第一工作模式下,无线发射圈27向外发射的电波是充电波,第二工作模式下,无线发射圈27向外发射的电波是检测波。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电流振荡电路26与无线发射圈27产生谐振,在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二工作模式下,无线发射圈27分别向外发射充电波和检测波,检测器件28根据无线发射圈27上的电压变化反馈出其检测电压,检测电压分别代表是空载、有负载、有异物三种情况,第三控制器25根据检测电压的电压值判断目前是空载、有负载、还是有异物;当判断出目前是有负载,则控制电流振荡电路26进入充电模式,当判断出目前是无负载,则控制电流振荡电路26进入检测模式。
充电电路在检测到有负载时才进入充电模式,检测负载迅速,且功耗低。其中,第二工作模式下即检测模式下具有检测周期,一个检测周期包含发射检测波的检测期和不发射检测波的待机期;检测周期在300ms至1200ms之间,检测期在300us至600us之间,检测波的频率在170khz至200khz之间;无线发射圈27在检测期向外发射检测波,发送频率越高,时间越长,即功耗就越高。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无线充电,避免因手机电池7与充电电路之间的连接口的摩擦带来的接口损伤,同时控制充电电路在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二工作模式下工作,可节省部分电能。
本实施例中,第三控制器25的主控芯片为NU13000系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电转换器件3包括储电层和转化层,所述储电层用于存储所述转化层将光能转化成的电能,且所述储电层设于所述手机本体1和所述转化层之间;所述储电层与转化层电连接,所述储电层和手机本体1电连接。
储电层至少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绝缘胶带;隔膜设置在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隔膜与正极片、负极片之间通过绝缘胶带固定;
转化层包括阻隔层、太阳电池芯片与绝缘层;绝缘层设置在转化层靠近储电层一面,使得储电层与转化层之间绝缘,并具有散热作用;阻隔层设置在转化层原理储电层一面,为光电转换器件3的表面。
储电层正极材料包括LiCoO2、铜箔;
储电层负极材料为石墨;
转化层绝缘层材料包括环氧树脂、交联聚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二氧化硅及其组合;
转化层阻隔层材料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乙烯醇缩丁醛(PVB)
光电转换器件3中为晶硅太阳电池。
转化层与储电层间设置有充电保护电路,包括过压保护功能、短路保护功能防止电池出现过充与短路。
透光保护层4为瓷釉涂层,在300nm~1300nm波长范围内加权平均透过率为70%,雾度为90%,厚度为0.1mm。
透光保护层4原料含有固化母液、光扩散剂与着色剂。
固化母液包括有机硅乳液、硅酸盐水溶液、聚氨酯乳液、含有碳-氟键的高分子聚合物乳液中的组合。
光扩散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电转换器件3包括转化层,转化层用于将光能转换为电能,转化层与手机本体1电连接,电能直接为手机本体1充电。
转化层包括阻隔层、太阳电池芯片与绝缘层;绝缘层设置在转化层靠近手机本体1的一面,使得转化层与手机本体1之间绝缘,并具有散热作用;阻隔层设置在转化层远离手机本体1一面,为光电转换器件3的表面。
转化层绝缘层材料包括交联聚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二氧化硅及其组合;
转化层阻隔层材料为聚乙烯醇缩丁醛(PVB);
光电转换器件3中为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
透光保护层4在300nm~1300nm波长范围内加权平均透过率为60%,雾度为85%,厚度为0.9mm。
所述透光保护层4为人造透光板,经过机械处理,尺寸与手机后盖大小合适,直接贴附在光电转换器件3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电转换器件3设置在所述手机本体 1的显示屏幕外表面。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光能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能手机包括手机本体、光电转换器件、透光保护层;
所述光电转换器件设置于所述手机本体的外表面上;
所述透光保护层设置于光电转换器件的外表面上;
所述光电转换器件通过一充电连接结构与所述手机本体内的手机电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能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连接机构包括:
充电电路板,与所述光电转换器件电连接;
对外充电器件,其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路板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手机电池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能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电转换器件完全覆盖所述手机本体的背盖外表面和/或正面;
所述充电电路板放置于所述手机本体的底端端面下方;
所述对外充电器件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通过弯折的金属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充电电路板上;
垂直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第一公头,所述第一公头与所述充电电路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公头通过设置有弯折部的导线与所述充电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公头插入所述手机电池的充电插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能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电转换器件覆盖所述手机本体的背盖外表面的第一区域,所述光电转换器件的面积小于所述背盖外表面的面积;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手机本体的背盖外表面的面积的一半;
所述充电电路板放置在所述光电转换器件的底端端面下方,且所述充电电路板与所述背盖平行,且所述充电电路板固定在所述手机本体的背盖外表面的第二区域上,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手机本体的背盖外表面上除去第一区域以外的其它区域;
所述对外充电器件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通过弯折的金属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充电电路板上;
垂直设置于基座的第二公头,所述第二公头与所述充电电路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公头通过设置有弯折部的导线与所述充电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公头插入所述手机电池的充电插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能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本体的背盖覆盖所述手机本体背部的第三区域,所述背盖的面积小于所述手机本体背部的面积;
所述充电电路板放置在所述背盖的底端端面下方,并覆盖所述手机本体背部的第四区域,所述第四区域为所述手机本体背部上除去所述第三区域之外的区域;
所述光电转换器件完全覆盖所述背盖和所述充电电路板;
所述手机电池设于所述手机本体内且靠近所述背盖的一侧,且与所述充电电路板位置相对;
在所述充电电路板靠近所述手机电池的一侧凸设有第一电极触点;
在所述手机电池靠近所述充电电路板的一侧凸设有第二电极触点;
所述第一电极触点能与所述第二电极触点接触并导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能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电转换器件完全覆盖所述手机本体的背盖;
所述充电连接结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用于容纳所述充电电路板,所述壳体放置于所述手机本体的底端端面下方;
所述对外充电器件为第三公头,所述第三公头与所述充电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第三公头垂直凸设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手机本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三公头插入所述手机电池的充电插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能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一数据传输电路板;
所述数据传输电路板包括存储器件,所述存储器件与所述第三公头通过电连接实现数据读取和传输;
所述数据传输电路板连接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另一端连接一数据传输插口;
所述数据传输插口暴露于所述壳体外表面上,用于连接其他移动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能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板和所述对外充电器件构成充电电路;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器、调整电路、输入输出器件;
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调整电路和所述输入输出器件电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光电转换器件的预设电压值和预设电流值,通过调整电路调整所述输入输出器件的输出的电压大小和电流大小;其中,
所述调整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器件、过负载保护电路、调整器件、放大电路及频率抖动电路;
所述第一控制器经由所述放大电路与所述调整器件连接,所述调整器件分别与所述输入输出器件和所述频率抖动电路连接,所述调整器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接收的所述预设电压值和所述预设电流值调整所述输入输出器件的输出的电压大小和输出的电流大小,所述频率抖动电路抖去所述调整器件的时钟频率,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及所述过负载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调整器件、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输入输出器件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及过负载保护电路对所述调整器件进行启动或关闭,且根据所述输入输出器件的反馈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及过负载保护电路,控制所述调整器件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能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板和所述对外充电器件构成充电电路;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开关器件、输入器件、输出器件;
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于所述第二开关器件、输入器件和输出器件连接,
所述输入器件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器和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输出器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入端及所述输入器件的输出端与一第一二端半导体的一端并联,所述第一二端半导体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出端和所述输出器件的输入端与一第二二端半导体并联,所述第二二端半导体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器件包括: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为P沟道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输入器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输出器件的输入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能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电路板和所述对外充电器件构成充电电路;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三控制器、电流振荡电路、无线发射圈及检测器件;
所述检测器件分别与所述无线发射圈和第三控制器连接,且位于所述无线发射圈与所述第三控制器之间;
所述第三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流振荡电路中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的导通、截止及通断频率,使所述电流振荡电路进入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二工作模式;
所述电流振荡电路与所述无线发射圈产生谐振,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无线发射圈分别向外发射对应的电波;
其中,所述电流振荡电路中的所述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的连接点与所述无线发射圈的一端连接,所述无线发射圈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检测器件和谐振器件连接;
其中,所述检测器件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经由第一电阻与所述无线发射圈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经由第二电阻与地连接。
CN202021837346.4U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光能手机 Active CN213637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7346.4U CN213637170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光能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7346.4U CN213637170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光能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37170U true CN213637170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46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37346.4U Active CN213637170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光能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371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36105B2 (en) Multi-batter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US927643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e control of a portable terminal having a solar battery
EP0372933B1 (en) Power supply for portable electric appliances
WO2018187995A1 (zh) 智能手表及其电量管理系统和电量管理方法
CN103716073A (zh) 一种蓝牙设备
CN213637170U (zh) 一种光能手机
CN209948723U (zh) 一种具有双向充电功能的快充无线移动电源
CN212989507U (zh) 一种节能式充电器测试板
CN210381004U (zh) 一种太阳能无线充电手机壳
CN208028947U (zh) 一种太阳能手机护套
CN105892579A (zh) 多功能键盘及显示装置
CN106953978B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CN217693657U (zh) 一种电子装置及充电盒
CN217240902U (zh) 一种tws蓝牙耳机充电盒
CN210868119U (zh) 用于蓝牙耳机的自检断电控制电路及pcba电路板
CN205811598U (zh) 一种随时可用快速无紊流智能充电装置
CN219659466U (zh) 一种充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US20220197116A1 (en) Camera supported by solar wafer
CN216625793U (zh) 一种太阳能多充电接口的手机壳
CN215419637U (zh) 一种纳米天线太阳能电池的充电宝
CN218103532U (zh) 一种蓝牙耳机自动识别耳机出入仓的降低静态功耗电路
CN219372048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13461219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充电装置
CN215452540U (zh) 一种防掉电后耳机在耳机仓内自动开机电路
CN219801961U (zh) 带无线路由器的手机充电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