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06338U - 一种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06338U
CN213606338U CN202020531657.1U CN202020531657U CN213606338U CN 213606338 U CN213606338 U CN 213606338U CN 202020531657 U CN202020531657 U CN 202020531657U CN 213606338 U CN213606338 U CN 2136063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clinical nutrition
base
support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316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商维虎
石汉平
许静
应希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angai Nutri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angai Nutri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angai Nutri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angai Nutri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316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063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063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063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体成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包括:底座,设有脚部电极,在靠近所述脚部电极的底座上设有第一信号放大结构;架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支撑结构,位于所述架体的上方,在所述支撑结构上设有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在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两侧设有手部电极,在靠近所述手部电极处设有第二信号放大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准确性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

Description

一种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体成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
背景技术
肾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可以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技术测量患者体成分,从而判断营养状况。例如,身体肌肉量、骨骼肌、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去脂肪体重、内脏脂肪面积、蛋白质含量、无机盐含量、身体水分量等。
现有的人体成分分析仪主要应用于减重、健身等领域,关注被测试人员的体脂肪和肌肉量,针对住院患者判定营养不良的应用较少。实际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一方面测量患者体成分指标,另一方面还需进行问卷调查等综合评价营养状况。
而现有的仪器在检测的过程中,患者只能自行操作,然后在经过医生的指导,从而不便于患者的后续的检测工作,并且带来一定不便利性,同时,在检测完结果之后,由于需要将检测得到的电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在此过程中,会存在着信号损耗,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检测装置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准确性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包括:
底座,设有脚部电极,在靠近所述脚部电极的底座上设有第一信号放大结构;
架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支撑结构,位于所述架体的上方,在所述支撑结构上设有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在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两侧设有手部电极,在靠近所述手部电极处设有第二信号放大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信号放大结构和所述第二信号放大结构均为信号放大器。
进一步,所述架体包括:
支撑架,具有两个,且呈U型,两个所述支撑架具有开口的一侧相对设置;
保护罩,与所述支撑架的结构相适配,并套设在所述支撑架的外部。
进一步,还包括:
电源组件,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架的其中之一内;
连接线,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架的其中另一内。
进一步,所述支撑结构的截面呈梯形。
进一步,还包括:固定板,设于所述支撑结构的斜边上,并在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允许安装所述第一显示屏的第一安装孔、及安装手部电极的把手。
进一步,还包括:台面托板,呈L型,且设置在支撑结构上与所述脚部电极相对的一侧,并在所述台面托板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显示屏的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在所述的支撑结构内部设有信号采集板,所述信号采集板呈水平方向设置。
进一步,在所述支撑结构上设有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散热结构。
进一步,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包括:底座,设有脚部电极,在靠近所述脚部电极的底座上设有第一信号放大结构;架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支撑结构,位于所述架体的上方,在所述支撑结构上设有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在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两侧设有手部电极,在靠近所述手部电极处设有第二信号放大结构。在手部电极和脚部电极的附近均设有信号放大结构,可以将手部电极和脚部电极检测到的电信号,进行信号增强,防止了电信号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从而增加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的精准。通过在支撑结构上设置两个显示屏,在使用者进行人体体成分检测时,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显示屏进行观看检测结果,医生可以通过第二显示屏观看检测结果并进行操作,并指导使用者进行下一步骤的操作,使医生不需要与使用者共同观看第一显示屏,符合人机工程学,并便于了医生和使用者同时观察检测结果,因此提高了检测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还包括电源组件,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架的其中之一内;连接线,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架的其中另一内。将电源组件和用于传递检测之后的电信号的连接线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架内,防止了电源组件对电信号传递时的干扰,从而减小了电信号传递的误差,进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在支撑结构的内部设有信号采集板,所述信号采集板呈水平方向设置,即该信号采集板朝向天空方向,不朝向使用者,可以减小电磁辐射对使用者的伤害。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散热结构,可以有效地实现支撑结构内部的空气与支撑结构外部空气的对流,从而降低支撑结构内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的工作温度,进而延长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1中固定架的后视图;
图4为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信号采集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11-底部支架;111-底板;112-骨架;113-第一盖板;114-第二盖板;12-称重传感器;13-脚部电极;14-脚踏盖板;15-第一信号放大结构;2- 架体;21-支撑架;22-保护罩;3-支撑结构;31-固定板;311-第一安装孔;312- 第一显示屏;313-把手;314-手部电极;32-台面托板;321-第二安装孔;322- 第二显示屏;33-支撑板;34-散热结构;35-第二信号放大结构;36-信号采集板;4-电源组件;5-安装板;6-行走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该分析仪适用于肾病患者;包括底座1、架体2、支撑结构3、第一显示屏312、第二显示屏322、以及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
底座1,设有脚部电极13,在靠近所述脚部电极13的底座1上设有第一信号放大结构15;
架体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
支撑结构3,位于所述架体2的上方,在所述支撑结构3上设有第一显示屏312和第二显示屏322,在所述第一显示屏312的两侧设有手部电极314,在靠近所述手部电极314处设有第二信号放大结构35。
通过在支撑结构3上设置两个显示屏,即第一显示屏312和第二显示屏 322,其中,第二显示屏322为触摸屏,在使用者进行人体体成分检测时,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显示屏312进行观看检测结果,医生可以通过第二显示屏322 观看检测结果并进行操作,并指导使用者进行下一步骤的操作,使医生不需要与使用者共同观看第一显示屏312,同时,第一显示屏312和第二显示屏322 上显示的数据和操作界面可以不相同。并且在手部电极314和脚部电极13的附件均设有信号放大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放大结构15和第二信号放大结构35为信号放大器,可以将手部电极314和脚部电极13检测到的电信号,进行信号增强,再传递至控制装置中进行处理,防止了电信号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从而增加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的精准。
如图4、图5所示,所述架体2包括支撑架21和保护罩22;
支撑架21,具有两个,且呈U型,两个所述支撑架21具有开口的一侧相对设置;并且在支撑架21上设有多个通孔,该通孔的形状不做具体的限制;该通孔的设置有效的减轻了支撑架21的重量,并且支撑架21采用钣金件制作而成,同时也保证了支撑架21自身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1呈流线型,保护罩22与所述支撑架21的结构相适配,也呈流线型,套设在所述支撑架21的外部,起到了保护支撑架21内部结构的作用。
支撑架21上设有安装板5,从而将两个支撑架21连接成一体件,支撑结构3设置在该安装板5上,并进行固定。
如图4所示,还包括电源组件4和连接线;
电源组件4,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架21的其中之一内;
连接线,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架21的其中另一内。将电源组件4和用于传递检测之后的电信号的连接线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架21内,防止了电源组件4 对电信号传递时的干扰,从而减小了电信号传递的误差,进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3的截面呈梯形。
如图1-3所示,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结构3的斜边上的固定板31,第二信号放大结构35设置在固定板31的背面,且靠近手部电极314处。
并在所述固定板31上设有允许安装所述第一显示屏312的第一安装孔 311、其中,第一安装孔311为第一显示屏312相适配的方形,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需要根据实际第一显示屏312的形状自行选择。
同时在固定板31上还设有把手313,该把手313用于安装手部电极314,即左手手部电极和右手手部电极,左手手部电极与右手手部电极之间的连接线可以隐藏在把手313的内部,从而防止了连接线散落在外面,在运输或使用的过程中,损坏该连接线。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连接线可以设置在把手313的外部,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
如图2所示,还包括台面托板32,台面托板32呈L型,且设置在支撑结构3与所述脚部电极13相对的一侧,台面托板32的一平板与支撑结构3连接,另一平板垂直于支撑结构3,可以该平板上盛放与第二显示屏322连接的键盘和鼠标;
并在所述台面托板32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显示屏322的第二安装孔321。第二安装孔321为第二显示屏322相适配的方形,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需要根据实际第二显示屏322的形状自行选择。
在本实施例中,台面托板32为一体成型件。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台面托板32还可以为分体结构。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支撑结构3的内部设有信号采集板36,该采集板安装在安装板5上,所述信号采集板36呈水平方向设置,即该信号采集板36朝向天空方向,不朝向使用者,可以减小电磁辐射对使用者的伤害。
在所述支撑结构3上设有支撑板33,该支撑板33位于第一显示屏312的下方,所述支撑板33上设有散热结构34,该散热结构34为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孔。由于控制装置、第一显示屏312、第二显示屏322在工作状态下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散热结构34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实现支撑结构3内部的空气与支撑结构3外部空气的对流,从而降低控制装置、第一显示屏312、第二显示屏 322的工作温度,进而延长控制装置、第一显示屏312、第二显示屏322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小了控制装置、第一显示屏312、第二显示屏322的更换。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散热结构34还可以为设置在支撑板33上的风扇,从而为支撑结构3的内部进行换热,进而降低控制装置、第一显示屏312、第二显示屏322的温度。
在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6,该行走机构6为具有自锁功能的脚轮,从而便于底座1的移动。
所述底座1包括底部支架11、脚部电极安装结构(图中未示出)、脚踏盖板14;
底部支架11由底板111、骨架112、第一盖板113、以及第二盖板114共同组成;
底板111设置在骨架112的底部,第一盖板113和第二盖板114设置在骨架112上,并且在第二盖板114上有一开孔,底板111上盛放有称重传感器12;
脚部电极安装结构,设于所述空腔内,且位于所述称重传感器12的上方;该脚部电极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称重传感器12的上的脚踏骨架、并在脚踏骨架的上方设有脚踏板,并且在该脚踏板上留有用于安装脚部电极的脚部电极安装孔,从而将脚部电极13安装在脚部电极安装结构上;
脚踏盖板14,设于所述脚部电极安装结构上,且与所述脚部电极安装结构可拆卸连接,脚踏盖板14的上表面与脚部电极13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即脚踏盖板14的上表面平行于脚部电极13的上表面。
具体的操作过程:在使用者站在底座1上,并且双脚与脚部电极13相对应,双手握住手部电极314,开始进行检测,检测后的电信号经过第一信号放大结构15和第二信号放大结构35传输至控制装置内,在第一显示屏312和第二显示屏322分别呈现给医生和使用者;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显示屏312自行操作,医生也可以通过第二显示屏322指导使用者进行下一部操作,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设有脚部电极(13),在靠近所述脚部电极(13)的底座(1)上设有第一信号放大结构(15);
架体(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
支撑结构(3),位于所述架体(2)的上方,在所述支撑结构(3)上设有第一显示屏(312)和第二显示屏(322),在所述第一显示屏(312)的两侧设有手部电极(314),在靠近所述手部电极(314)处设有第二信号放大结构(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放大结构(15)和所述第二信号放大结构(35)均为信号放大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包括:
支撑架(21),具有两个,且呈U型,两个所述支撑架(21)具有开口的一侧相对设置;
保护罩(22),与所述支撑架(21)的结构相适配,并套设在所述支撑架(21)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源组件(4),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架(21)的其中之一内;
连接线,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架(21)的其中另一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的截面呈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板(31),设于所述支撑结构(3)的斜边上,并在所述固定板(31)上设有允许安装所述第一显示屏(312)的第一安装孔(311)、及安装手部电极(314)的把手(3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台面托板(32),呈L型,且设置在支撑结构(3)上与所述脚部电极(13) 相对的一侧,并在所述台面托板(32)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显示屏(322)的第二安装孔(321)。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撑结构(3)内部设有信号采集板(36),所述信号采集板(36)呈水平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结构(3)上设有支撑板(33),在所述支撑板(33)上设有散热结构(3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6)。
CN202020531657.1U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 Active CN2136063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31657.1U CN213606338U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31657.1U CN213606338U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06338U true CN213606338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19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31657.1U Active CN213606338U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063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00775B2 (en) Modular patient monitor
CN103720461B (zh) 可穿戴式多参数生理指标采集器
AU2016354667B2 (en) Impedance measurement system
US2012004134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body fat mass
JP6259818B2 (ja) 設定可能な携帯型患者監視システム
WO2018086337A1 (zh) 组合式健康监测一体机设备
CN101125078A (zh) 集成式人体机能指标综合评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WO2018086338A1 (zh) 带有十二导联心电监测仪的健康监测一体机
WO2018086336A1 (zh) 自助式健康监测一体机
CN102770072B (zh) 一种指套式血氧测量仪
CN213606338U (zh) 一种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
CN112716466A (zh) 一种5g互联网智慧医疗用身高体重检测仪
CN209884124U (zh) 一体式身体指标快速测量仪
US20110147094A1 (en) Weighing scales
CN203609410U (zh) 一种便携一体式全科诊断箱
CN102920440B (zh) 一种晕厥检查设备
WO2019061921A1 (zh) 移动式多功能健康检查一体机
WO2018086340A1 (zh) 多功能健康监测一体机
CN213129457U (zh) 一种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
Simelius et al. A body surface potential mapping system in clinical use
CN212394905U (zh) 一种便民一体式健康智能分析仪
WO2019061922A1 (zh) 健康监测一体机设备
CN212394914U (zh) 人体成分分析装置
CN112617845A (zh) 一种内科医疗用稳固型心电图仪器
CN207125722U (zh) 一种远程自助健康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