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96644U - 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及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及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96644U
CN213596644U CN202021556463.3U CN202021556463U CN213596644U CN 213596644 U CN213596644 U CN 213596644U CN 202021556463 U CN202021556463 U CN 202021556463U CN 213596644 U CN213596644 U CN 213596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barrel
edge
metal plate
rive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564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林
耿靖华
王峰
姚加旺
赵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Midea Laundry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Midea Laundry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Midea Laundry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Midea Laundry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564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96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96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96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及衣物处理设备,其中,内筒包括筒身和筒底;筒身由金属板卷绕并固定连接而成,所述筒身沿轴向包括主体段以及缩口段,所述缩口段设置在所述主体段顶端且向内收缩;所述金属板的第一端具有第一铆接边,所述金属板的第二端具有第二铆接边,所述金属板对应所述主体段的部分在卷绕之后通过所述第一铆接边和所述第二铆接边扣铆连接以形成扣铆边;所述筒底与所述筒身的底端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及衣物处理设备可以在尽量避免减少内筒容积的前提下,有效解决内筒在脱水过程中与外桶摩擦的问题。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及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衣物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及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有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的筒身是由卷绕后的金属板通过扣铆连接形成的,但是,此种内筒在脱水过程中,内筒的部分区域容易与外桶摩擦,从而会导致衣物处理设备发出异常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在尽量避免减少内筒容积的前提下,能够避免内筒在脱水过程中与外桶摩擦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及衣物处理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包括:
由金属板卷绕并固定连接而成的筒身,所述筒身沿轴向包括主体段以及缩口段,缩口段设置在所述主体段顶端且向内收缩;所述金属板的第一端具有第一铆接边,所述金属板的第二端具有第二铆接边,所述金属板对应所述主体段的部分在卷绕之后通过所述第一铆接边和所述第二铆接边扣铆连接以形成扣铆边;
筒底,所述筒底与所述筒身的底端连接。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板的第一端还具有紧固片,所述紧固片与所述第一铆接边间隔设置,所述金属板对应所述缩口段的部分在卷绕之后通过所述紧固片与所述金属板的第二端紧固连接;或,
所述内筒还包括紧固板,所述紧固板覆盖在所述金属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所述缩口段的相接处,且与所述缩口段紧固连接。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所述缩口段的相接处焊接。
一些实施方式中,缩口段向内收缩的距离为d1,d1为2mm~15mm;和/ 或,
所述内筒还包括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一端与所述缩口段连接,所述过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体段连接,所述过渡段的高度h1为d1的1~7倍。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扣铆边具有紧固件连接孔,所述紧固件连接孔位于所述扣铆边的底端,所述筒底的顶端伸入所述筒身的内部,紧固件穿过所述紧固件连接孔并拧入所述筒底中。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外桶和上述所述的内筒,所述外桶的顶侧具有开口,所述内筒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桶中。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口处的外桶盖,所述外桶盖包括环状的本体和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所述本体与所述外桶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外侧壁上,且沿所述本体的周向延伸。
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厚度h2为2mm~4mm,和/或,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宽度d2为3mm~10mm。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桶盖还包括支撑板、撞桶开关接触件和第二加强筋;
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撞桶开关接触件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撞桶开关接触件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撞桶开关接触件和所述本体合围形成一个槽形结构,所述支撑板还具有漏水孔,每个所述槽形结构的底部至少具有一个所述漏水孔。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平衡环,所述平衡环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环和下环,所述下环的一部分伸入所述缩口段内且与所述缩口段连接,所述上环的内径小于所述下环的内径。
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及衣物处理设备,通过将筒身分成主体段和位于主体段顶端的缩口段,并将扣铆边设置在主体段,可以在尽量避免减少内筒容积的前提下,防止金属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缩口段的相接处在脱水过程中与外桶摩擦,进而,可以有效解决内筒在脱水过程中与外桶摩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所示的内筒与平衡环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示的筒身的展开图;
图6为图4中所示扣铆边的截面示意图,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区域为扣铆边;
图7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4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筒身的金属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缩口段的相接处的固定方式示意图;
图11为图2中所示的外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内筒10;筒身11;金属板11';主体段11a;缩口段11b;第一铆接边11c;第二铆接边11d;扣铆边11e;紧固片11f;过渡段11g;紧固件连接孔11h;筒底12;紧固板13;外桶20;外桶盖30;本体31;第一加强筋32;支撑板33;漏水孔33a;撞桶开关接触件34;第二加强筋35;槽形结构35a;平衡环40;上环41;下环42。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顶”、“底”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10,请参阅图2、图4至图6,包括筒身11和筒底12。筒身11由金属板11'卷绕并固定连接而成,筒身11沿轴向包括主体段11a以及缩口段11b,缩口段11b设置在主体段11a顶端且向内收缩;金属板11'的第一端具有第一铆接边11c,金属板11'的第二端具有第二铆接边11d,金属板11'对应主体段11a的部分在卷绕之后通过第一铆接边11c和第二铆接边11d扣铆连接以形成扣铆边11e,也就是说,第一铆接边11c和第二铆接边11d通过扣铆连接形成的扣铆边11e只位于筒身11的主体段11a,而金属板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缩口段11b的相接处以其它的方式固定连接。筒底12与筒身11的底端连接。
具体地,金属板11'的材质可以是不锈钢,也可以是其它金属材质。扣铆连接是一种不需要使用铆钉等铆接件的铆接方式,其步骤主要为先将卷绕后的金属板11'的第一铆接边11c和第二铆接边11d分别进行折边,以形成具有锐角的第一铆接边11c和第二铆接边11d,然后将具有锐角的第一铆接边11c和第二铆接边11d交错叠放,最后利用齿轮和齿条分别从交错叠放后的第一铆接边 11c和第二铆接边11d的内外两侧滚压第一铆接边11c和第二铆接边11d,以使第一铆接边11c和第二铆接边11d在挤压力的作用下紧密扣接在一起,由此形成具有压痕的扣铆边11e。与焊接相比,采用扣铆连接可以节省生产成本。
相关技术中,采用扣铆方式连接的筒身,扣铆边从筒身的底端延伸到顶端。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一般是将筒底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相当于筒身的顶端是远离内筒的转动连接处的一端,而根据公知常识可知,离转动连接处越远的部位,在转动过程中所摆动的幅度就越大,所以,内筒使用一段时间后,位于筒身顶端的扣铆边容易翘起,在内筒转动过程中,翘起的部位容易与外桶接触而发生内筒与外桶摩擦的情况,进而导致衣物处理设备发出异常噪声。
而本申请是将筒身11分成了主体段11a和位于主体段11a顶端的缩口段 11b,设置缩口段11b可以增加该位置处的筒身11的侧壁与外桶20之间的距离,所以,当金属板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缩口段11b的相接处以其它的方式固定连接之后,该相接处与外桶20之间的距离也相对较大,从而,在尽量避免减少内筒10容积的前提下,可以防止该相接处在脱水过程中与外桶20摩擦,进而,可以有效解决内筒10在脱水过程中与外桶20摩擦的问题。
请参阅图4和图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缩口段11b向内收缩的距离为d1, d1可以为2mm~15mm,该尺寸既可以保证不会过多减少内筒10的容积,又可以保证金属板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缩口段11b的相接处与外桶20之间有足够的间隔。
内筒10还包括过渡段11g,过渡段11g的一端与缩口段11b连接,过渡段 11g的另一端与主体段11a连接,扣铆边11e可以延伸到过渡段11g上,也可以不延伸到过渡段11g上。过渡段11g的高度h1为d1的1~7倍,优选地,h1的尺寸为d1的4倍,由此,可以使得过渡段11g能够起到平缓过渡的作用。
请参阅图4、图5和图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金属板11'的第一端还具有紧固片11f,紧固片11f与第一铆接边11c间隔设置,金属板11'对应缩口段 11b的部分在卷绕之后通过紧固片11f与金属板11'的第二端紧固连接。紧固片11f与金属板11'的第二端之间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紧固连接,紧固片11f 也可以与金属板11'的第二端焊接。
请参阅图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内筒10还包括紧固板13,紧固板13 覆盖在金属板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缩口段11b的相接处,且与缩口段11b 紧固连接。紧固板13与上述所述的紧固片11f的区别在于,紧固片11f是金属板11'的一部分结构,而紧固板13是筒身11之外的一个单独的组件,当第一铆接边11c和所述第二铆接边11d通过扣铆连接形成扣铆边11e之后,可以将紧固板13覆盖在金属板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缩口段11b的相接处,紧固板13与缩口段11b之间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紧固连接,紧固板13也可以与缩口段11b焊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金属板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缩口段11b的相接处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4和图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扣铆边11e具有紧固件连接孔11h,紧固件连接孔11h位于扣铆边11e的底端,筒底12的顶端伸入筒身11的内部,紧固件穿过紧固件连接孔11h并拧入筒底12中,也就是说,可以将扣铆边11e 靠近筒底12的一端与筒底12紧固连接。一般情况下,在内筒10脱水的过程中,扣铆边11e位于筒身11底端的翘起区域也不易与外桶20发生摩擦,但是,为了防止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也可以将扣铆边11e靠近筒底12的一端与筒底12 紧固连接,以保证扣铆边11e不会出现翘起的情况。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扣铆边11e靠近筒底12的一端也可以不需要通过设置紧固件连接孔11h等方式进行固定。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请参阅图1和图2,包括外桶20和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内筒10。外桶20的顶侧具有开口,内筒10转动地设置在外桶20中。
请参阅图2和图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开口处的外桶盖30,外桶盖30包括环状的本体31和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32,本体 31与外桶20连接,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32设置在本体31的外侧壁上,且沿本体31的周向延伸。
具体地,外桶盖30的本体31与外桶20之间可以通过螺钉和卡扣固定连接,外桶盖30上的第一加强筋3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设置第一加强筋32可以提高外桶盖30的刚度,从而可以提高外桶20开口处的抗变形能力,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外桶20的开口因变形而导致外桶20的部分区域容易与内筒 10摩擦的情况出现。
请参阅图2,每个第一加强筋32的厚度h2可以为2mm~4mm,和/或,每个第一加强筋32的宽度d2可以为3mm~10mm,由此,可以使得每个第一加强筋32都能够起到有效的加强作用,其中,此处所述的厚度h2为沿本体31轴向方向上的尺寸,宽度d2为沿本体31径向方向上的尺寸。
请参阅图11和图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外桶盖30还包括支撑板33、撞桶开关接触件34和第二加强筋35,第二加强筋35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每个第二加强筋35的宽度可以为1mm~3mm,以保证第二加强筋35 能够起到有效的加强作用,第二加强筋35的宽度为第二加强筋35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支撑板33设置在本体31的外侧壁上,撞桶开关接触件34和第二加强筋35均设置在支撑板33上,第二加强筋35的一端与撞桶开关接触件34 连接,第二加强筋35的另一端与本体31连接。
具体地,衣物处理设备上还设置有撞桶开关,在内筒10脱水过程中,外桶 20也会有一定幅度的晃动,如果外桶20的晃动幅度过大的话,外桶20上的撞桶开关接触件34就会与撞桶开关接触,以触发撞桶开关发出信号使衣物处理设备的电机停止工作。相关技术中的撞桶开关接触件因刚度不足,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变形的撞桶开关接触件由于形状发生了扭曲,所以容易误触碰到撞桶开关而导致电机出现非必要的停止。而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撞桶开关接触件34上设置第二加强筋35,可以提高撞桶开关接触件34抗变形的能力,进而可以避免撞桶开关接触件34误触碰到撞桶开关的情况出现。
请参阅图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加强筋3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每相邻的两个第二加强筋35与撞桶开关接触件34和本体31合围形成一个槽形结构35a,支撑板33还具有漏水孔33a,每个槽形结构35a的底部至少具有一个漏水孔33a。设置漏水孔33a可以防止水进入槽形结构35a中而无法排出。
请参阅图2和图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平衡环40,平衡环40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环41和下环42,下环42的一部分伸入缩口段11b 内且与缩口段11b连接,上环41位于下环42远离筒身11的一侧,上环41的内径小于下环42的内径。
具体地,上环41与下环42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设计时,上环 41的内圈可以完全包覆下环42的内圈,且上环41内径可以比下环42内径小 0.6~3.6mm,由此,在用户投放衣物时,可以避免平衡环40内侧的毛刺刮坏丝袜、雪纺等衣物。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金属板(11')卷绕并固定连接而成的筒身(11),所述筒身(11)沿轴向包括主体段(11a)以及缩口段(11b),所述缩口段(11b)设置在所述主体段(11a)顶端且向内收缩;所述金属板(11')的第一端具有第一铆接边(11c),所述金属板(11')的第二端具有第二铆接边(11d),所述金属板(11')对应所述主体段(11a)的部分在卷绕之后通过所述第一铆接边(11c)和所述第二铆接边(11d)扣铆连接以形成扣铆边(11e);
筒底(12),所述筒底(12)与所述筒身(11)的底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11')的第一端还具有紧固片(11f),所述紧固片(11f)与所述第一铆接边(11c)间隔设置,所述金属板(11')对应所述缩口段(11b)的部分在卷绕之后通过所述紧固片(11f)与所述金属板(11')的第二端紧固连接;或,
所述内筒(10)还包括紧固板(13),所述紧固板(13)覆盖在所述金属板(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所述缩口段(11b)的相接处,且与所述缩口段(11b)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所述缩口段(11b)的相接处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筒,其特征在于,缩口段(11b)向内收缩的距离为d1,d1为2mm~15mm;和/或,
所述内筒(10)还包括过渡段(11g),所述过渡段(11g)的一端与所述缩口段(11b)连接,所述过渡段(11g)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体段(11a)连接,所述过渡段(11g)的高度h1为d1的1~7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铆边(11e)具有紧固件连接孔(11h),所述紧固件连接孔(11h)位于所述扣铆边(11e)的底端,所述筒底(12)的顶端伸入所述筒身(11)的内部,紧固件穿过所述紧固件连接孔(11h)并拧入所述筒底(12)中。
6.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20)和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筒(10),所述外桶(20)的顶侧具有开口,所述内筒(10)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桶(20)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口处的外桶盖(30),所述外桶盖(30)包括环状的本体(31)和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32),所述本体(31)与所述外桶(20)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筋(32)设置在所述本体(31)的外侧壁上,且沿所述本体(31)的周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32)的厚度h2为2mm~4mm,和/或,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32)的宽度d2为3mm~1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盖(30)还包括支撑板(33)、撞桶开关接触件(34)和第二加强筋(35);
所述支撑板(33)设置在所述本体(31)的外侧壁上,所述撞桶开关接触件(34)和所述第二加强筋(35)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3)上,所述第二加强筋(35)的一端与所述撞桶开关接触件(34)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35)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3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3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加强筋(35)与所述撞桶开关接触件(34)和所述本体(31)合围形成一个槽形结构(35a),所述支撑板(33)还具有漏水孔(33a),每个所述槽形结构(35a)的底部至少具有一个所述漏水孔(33a)。
11.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平衡环(40),所述平衡环(40)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环(41)和下环(42),所述下环(42)的一部分伸入所述缩口段(11b)内且与所述缩口段(11b)连接,所述上环(41)的内径小于所述下环(42)的内径。
CN202021556463.3U 2020-07-31 2020-07-31 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及衣物处理设备 Active CN213596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6463.3U CN213596644U (zh) 2020-07-31 2020-07-31 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及衣物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6463.3U CN213596644U (zh) 2020-07-31 2020-07-31 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及衣物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96644U true CN213596644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84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56463.3U Active CN213596644U (zh) 2020-07-31 2020-07-31 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及衣物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966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94942B2 (en) Outer rotor type motor for drum type wash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EP2578738B1 (en) Washing machine having balancer
US20070214630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rum and washing machine using the drum
US8627691B2 (en) Rotating tub body and drum-type washing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CN213596644U (zh) 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及衣物处理设备
RU2006114406A (ru) Оболочка для 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й банки и крышка 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й банки, соединяемая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двойного закаточного шва
CN104565375B (zh) 滚筒洗衣机的密封圈以及具有该密封圈的滚筒洗衣机
JP2017099723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CN109023858B (zh) 一种滚筒洗衣机门体及洗衣机
EP3176303B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liance
CN111304882A (zh) 衣物处理装置及衣物处理装置的箱体组件
KR20180010273A (ko) 세탁기의 외조 및 세탁기
EP0001645A2 (en) Method of forming inwardly flanged curved members and/or inwardly flanged curved members, and application in laundry appliances
CN218893861U (zh) 一种洗衣机
CN106498659B (zh) 一种洗衣机内桶及加工工艺及洗衣机
CN208884211U (zh) 洗衣机
CN211872361U (zh) 干衣架和干衣机
CN213507640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提升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CN210886636U (zh) 一种滚筒及洗衣机
CN215251794U (zh) 洗衣机的内筒前盖和洗衣机
CN216338560U (zh) 洗衣机的箱体以及洗衣机
CN220608283U (zh) 外桶盖、处理桶组件及洗鞋机
CN216998932U (zh) 平衡圈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设备
CN216688723U (zh) 限位装置和衣物处理组件
WO2020019935A1 (zh) 筒箍、滚筒及洗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