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88415U - 一种负压刮匙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压刮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88415U
CN213588415U CN202021559834.3U CN202021559834U CN213588415U CN 213588415 U CN213588415 U CN 213588415U CN 202021559834 U CN202021559834 U CN 202021559834U CN 213588415 U CN213588415 U CN 213588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tube
scraping
head
pressure
negati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598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Priority to CN2020215598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88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88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884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刮匙包括刮头、吸引管、泄压孔,其中吸引管上设有引流颈;刮头与吸引管一体成型;泄压孔与吸引管一体成型、且与吸引管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负压刮匙,其刮头的结构可以深入创口进行大汗腺以及皮肤附属组织结构的刮除,对相关病症进行有效的治疗,吸引管直接吸入刮头刮除的相关组织,将相关组织高效的移到患者体外,泄压孔调节吸引管管内的压强,避免压差对相关组织的移除速度及效率造成影响,引流颈的设置可以有效保证吸引管内相关组织的流畅流通,避免阻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作用效果显著,适于广泛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负压刮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压刮匙。
背景技术
腋臭为常见疾病,我国腋臭发病率4%~8%,目前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普遍认为与组织学基础大汗腺分泌活动有关,并受到基因、性激素、神经因素、饮食等影响。治疗的关键就是彻底去除腋窝部位大汗腺以及皮肤附属组织结构。目前腋臭治疗方法很多,部分手术方法术后张力大、疼痛明显、并发症多,且腋窝容易形成十几公分的瘢痕,给患者造成很大心理负担;另一部分治疗方法复发率高,很多需要二次手术;还有部分手术如果患者腋毛区大,可能需要两个切口。
经过分析采用吸脂法结合搔刮术可以取得更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手术器械的限制依然会产生其他的问题。其中传统抽脂术治疗腋臭根治率低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大汗腺吸除率,二是吸除范围,采用吸脂和搔刮结合,刮匙作用就是将残余的大汗腺去除掉,目前的相关设计产品手术过程中应用性能不好易阻塞,影响手术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为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亟待设计一款解决手术使用的器械体积大造成创口形成瘢痕,大汗腺吸除率低导致复发率高,操作器械易阻塞使用性能差的问题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刮匙,以解决现在技术所存在的手术使用的器械体积大造成创口形成瘢痕,大汗腺吸除率低导致复发率高,操作器械易阻塞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压刮匙,包括:
吸引管,设有引流颈;
刮头,与所述吸引管一体成型;
泄压孔,与所述吸引管一体成型、且与所述吸引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吸引管与刮头连接的一端的结构包括椭圆形的勺状结构,所述刮头连接于所述勺状结构的边缘,所述刮头上设有若干刮齿,所述刮齿为锯齿状刃口。
优选地,所述刮头包括:
刮头前端,与所述吸引管一体成型、且设有所述刮齿;
刮头后端,与所述吸引管一体成型、且设有所述刮齿。
优选地,所述泄压孔为上部宽下部窄的碗状结构,所述泄压孔的下部与所述吸引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引流颈包括直径尺寸向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吸引管除引流颈部分外的其余部分为圆柱形管,所述圆柱形管的管径为2mm至4mm。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负压刮匙,其刮头的结构可以深入创口进行大汗腺以及皮肤附属组织结构的刮除,对相关病症进行有效的治疗,吸引管直接吸入刮头刮除的相关组织,将相关组织高效的移到患者体外,吸引管和刮头的直径控制在一定范围,有效的减小创口的大小,避免形成瘢痕,泄压孔调节吸引管管内的压强,避免压差对相关组织的移除速度及效率造成影响,引流颈的设置可以有效保证吸引管内相关组织的流畅流通,避免阻塞。本实用新型解决手术使用的器械体积大造成创口形成瘢痕,大汗腺吸除率低导致复发率高,操作器械易阻塞使用性能差的问题,其结构简单作用效果显著,适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压刮匙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压刮匙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压刮匙的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中:
1、刮头;2、吸引管;3、泄压孔;11、刮头前端;12、刮头后端;13、刮齿;21、引流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负压刮匙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种负压刮匙包括刮头1、吸引管2和泄压孔3,其中吸引管2上设有引流颈21,吸引管2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刮头1与吸引管2一体成型;泄压孔3与吸引管2一体成型、且与吸引管2连通。
具体的操作过程是,刮头1从患者体表创口进入患者体内,通过吸引管2的不断向前推进到达患者需移除的组织,如大汗腺所在位置,控制吸引管2移动刮头1使刮头1对相关组织,如大汗腺施加力的作用,将相关组织刮离患者本体,吸引管2与刮头1相连的一端直接吸入相关组织,泄压孔3适时调节吸引管2管内的压强,吸引管2另一端连接负压吸引设备,负压吸引设备吸引吸引管2内的相关组织移到患者体外。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刮除组织间容易产生黏连,尤其是在泄压孔3与负压吸引设备之间的吸引管2部分,易发生阻塞问题,引流颈21就设置于该区域,有效的进行气体的交换使相关组织流通更顺畅,避免阻塞。
刮头1的结构可以深入创口进行大汗腺以及皮肤附属组织结构的刮除,对相关病症进行有效的治疗,吸引管2直接吸入刮头1刮除的相关组织,将相关组织高效的移到患者体外,吸引管2和刮头1的直径控制在一定范围,有效的减小创口的大小,避免形成瘢痕,泄压孔3调节吸引管2管内的压强,避免压差对相关组织的移除速度及效率造成影响,引流颈21的设置可以有效保证吸引管2内相关组织的流畅流通,避免阻塞。该种负压刮匙解决手术使用的器械体积大造成创口形成瘢痕,大汗腺吸除率低导致复发率高,操作器械易阻塞使用性能差的问题,其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手持末端直接使用即可,且作用效果显著,适于广泛推广。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压刮匙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吸引管2一端设有引流颈21,另一端设有刮头1,引流颈21位于靠近负压吸引设备一端,引导相关组织快速高效的通过该种负压刮匙,避免吸引管2阻塞影响后续手术操作。吸引管2与刮头1连接的一端的结构包括椭圆形的勺状结构,刮头1连接于勺状结构的边缘,刮头1上设有若干刮齿13,刮齿13为锯齿状刃口。该种勺状结构顺应吸引管2的管状结构自然形成,在保证其强度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小其直径,可使其直径与吸引管2其余部分管径相当,从而控制创口的大小。刮头1为沿吸引管2末端向内弯曲一定角度形成的环形小边,刮齿13位于环形小边上。刮齿13的设置可以使刮除的组织有效的掉进吸引管2内,避免遗漏的组织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刮齿13可以高效的去除顽固的相关残余组织,去除的更干净,手术治疗效果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刮头1包括刮头前端11和刮头后端12,其中刮头前端11与吸引管2一体成型、且设有刮齿13;刮头后端12与吸引管2一体成型、且设有刮齿13。刮头1本身就是比较锋利的结构,可以对相关组织进行切除,但是对于顽固部分,普通的结构就使得刮除效果降低或者刮除过程困难,刮头前端11和刮头后端12的刮齿13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泄压孔3包括上部宽下部窄的碗状结构,其中,下部窄端与吸引管2连接,该种结构可以与调压设备更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增加使用效率,避免连接不紧密影响其吸引管2管内压强的调节效果,影响手术进程。引流颈21包括直径尺寸向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的结构,通过变截面结构的设计可以在相关组织经过的过程中预留一定的空间,有效避免该种负压刮匙使用过程中的阻塞问题。引流颈21的直径尺寸大于吸引管2其余部分结构管径尺寸,泄压孔3和引流颈21的同时作用可以有效调节吸引管2内的空气流通,由于引流颈21直径较大,即使刮除的组织黏连在一起阻塞引流颈21之前的管道部分,引流颈21依然可以进行气体传输,将阻塞处通过负压吸引设备进行疏通,引流颈21同样可以容纳更多组织,避免阻塞,使刮除组织移出体外的过程更顺畅,手术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吸引管2除引流颈21和勺状结构部分外的其余部分为圆柱形管,圆柱形管的管径为2mm至4mm,示例性的管径设置为3mm或3.5mm,进入患者体内部分管径大小相等,吸引管2的管径直接影响能使其通过的创口的大小,该种管径的设置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创口的尺寸,实现微创无痕的手术效果,同时避免创口、瘢痕对患者的生活、情绪造成影响,手术效果更佳。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发明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负压刮匙,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引管(2),设有引流颈(21);
刮头(1),与所述吸引管(2)一体成型;
泄压孔(3),与所述吸引管(2)一体成型、且与所述吸引管(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刮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2)与刮头(1)连接的一端的结构包括椭圆形的勺状结构,所述刮头(1)连接于所述勺状结构的边缘,所述刮头(1)上设有若干刮齿(13),所述刮齿(13)为锯齿状刃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刮匙,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头(1)包括:
刮头前端(11),与所述吸引管(2)一体成型、且设有所述刮齿(13);
刮头后端(12),与所述吸引管(2)一体成型、且设有所述刮齿(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压刮匙,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孔(3)为上部宽下部窄的碗状结构,所述泄压孔(3)的下部与所述吸引管(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负压刮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颈(21)包括直径尺寸向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负压刮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2)除引流颈(21)部分外的其余部分为圆柱形管,所述圆柱形管的管径为2mm至4mm。
CN202021559834.3U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负压刮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588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9834.3U CN213588415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负压刮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9834.3U CN213588415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负压刮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88415U true CN213588415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83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5983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588415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负压刮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88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558846B1 (en) Suction tube for use in surgical operation
US6802842B2 (en) Electrosurgical tonsilar and adenoid electrode
US4655743A (en) Frog aspirator
US6129701A (en) Vented aspirator and method
CA2528280A1 (en) Tubular cutter device for cutting and removing strips of tissue from the body of a patient
JP2008136845A (ja) 超音波処置装置用プローブ
US8679133B2 (en) Wound debridement instrument
US20190209197A1 (en) Ultrasonic debrider probe
CN110868950B (zh) 排烟电外科仪器
US3495593A (en) Tonsil suction dissector
EP1671595A2 (en) Interchangeable tissue macerating and sculpting devices.
CN213588415U (zh) 一种负压刮匙
US3886943A (en) Surgical instrument
US9907546B2 (en) Surgical elevator with suction
CN208710050U (zh) 一种产科用于会阴侧切及脐带剪切的多功能高频手术装置
CN202313604U (zh) 鼻息肉切吸刀
CN219940714U (zh) 一种带吸引器功能的椎板咬骨钳
CN213075819U (zh) 带吸引装置腔镜专用分离钳
CN213465306U (zh) 一种刮吸型消融电极的调节装置
CN218899604U (zh) 一种简易吸引切割器
CN218961411U (zh) 一种多功能扇形手术吸引器
CN209474956U (zh) 一种耳科直口吸切刀
CN214805149U (zh) 一种具有吸雾功能的超声刀
CN209301242U (zh) 一种微创水刀
CN219289605U (zh) 一种腋臭微创l形管型吸刮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