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87507U - 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 - Google Patents

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87507U
CN213587507U CN202022077163.3U CN202022077163U CN213587507U CN 213587507 U CN213587507 U CN 213587507U CN 202022077163 U CN202022077163 U CN 202022077163U CN 213587507 U CN213587507 U CN 213587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trousers
connecting structure
femoral vein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771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思扬
许盟
李梦如
谢凤
张丽娜
李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20771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87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87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87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包括裤腰、裤腿、固定带。裤腿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通过多个开口方便护理人员对患处进行治疗和观察,无需穿脱病号裤造成意外脱管,且有利于保护患者隐私;裤腿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带,固定带包括固定部和位于固定部左右两侧的活动部,通过活动部的双向固定将股静脉置管固定在固定部上,从而提升置管固定的安全可靠性,降低非计划脱管发生率,并通过固定带与裤腿的可拆卸连接,防止固定带沿患腿滑动,并可根据需要方便的对固定带进行更换或清洗,进一步提升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人服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
背景技术
股静脉置管术是风湿免疫科的一项基本操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患者行免疫吸附治疗提供途径,而股静脉置管具有管腔粗、血流量大、血管固定、解剖位置相对明显,置管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被免疫吸附治疗领域广泛应用。
传统的病号裤并不适合特殊的股静脉置管患者使用,由于需要经常对患处进行检测和治疗,需要患者反复穿脱病号裤,不仅不利于保护患者隐私,而且反复穿脱容易造成股静脉置管穿刺处渗血,严重可致股静脉置管缝针处脱落、股静脉置管非计划脱出,从而造成医疗事故。
股静脉置管的固定一般采用胶布固定,置管与皮肤直接接触,再用胶布将置管固定在皮肤上,胶布受体温容易变形,而且老人的皮肤比较干,胶布特别容易脱落,对于过敏人群,胶布也容易产生皮肤过敏,且胶布长时间与患者皮肤接触,使患者感到十分不适,去掉胶布时还常常引起患者的疼痛,胶布留下的粘痕也不容易去掉,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病号裤不适合股静脉置管患者使用,给病人患处的检查和治疗带来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该病号裤方便护理人员对患处进行治疗和观察,且能够提升置管固定的安全可靠性,降低股静脉置管的脱管率,且有利于保护患者隐私。
一种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包括:
裤腰;
裤腿,所述裤腿外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由所述裤腰延伸至所述裤腿中部,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设有第一封口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封口连接件打开或封闭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由所述裤腿中部延伸至所述裤腿内侧,所述第二开口的两侧设有第二封口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封口连接件打开或封闭所述第二开口;
固定带,包括固定面以及与患者腿部贴合的贴合面,所述固定面设有第一活动部、第二活动部及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放置股静脉置管,所述股静脉置管从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面伸入并从第二端面延伸而出;所述第一活动部和所述第二活动部分别连接在所述固定部的左右两侧,且沿纵向方向间隔分布;
第一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包括分别位于固定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和第一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所述第一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设于所述第一活动部上,将所述第一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朝所述第一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方向弯折并连接,从而将股静脉置管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
第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包括分别位于固定部相对两侧的第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和第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所述第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设于所述第二活动部上,将所述第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朝所述第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方向弯折并连接,从而将股静脉置管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
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包括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和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所述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设于所述固定面上,所述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设于所述裤腿上,将所述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和子体连接,实现固定带与裤腿的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裤腿还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远离所述第一开口并靠近裤腿内侧,且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上方,所述第三开口能够暴露出股静脉置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开口上缝合有透明面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开口的上侧还设有布盖用于遮挡第三开口,所述布盖的上端固定在所述裤腿上,所述布盖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开口的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口连接件为魔术贴、拉链、暗扣中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为第一魔术贴母片,所述第一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为第一魔术贴子片;所述第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为第二魔术贴母片,所述第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为第二魔术贴子片;所述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为扣子,所述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为扣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合面的第一端设有第四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所述固定面的第二端设有第四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将贴合面的第二端贴合在患者腿部,贴合面的第一端绕大腿旋转后,所述第四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与所述第四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连接,从而将固定带固定于患者腿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为第四魔术贴母片,所述第四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为第四魔术贴子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裤腰为松紧带设计或绑带设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的贴合面设有抗过敏黏胶层。
采用本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方面通过裤子上设置多个开口,在对患处进行治疗和观察时,无需脱掉病号裤,通过开口进行进行患处的检查和治疗,从而降低股静脉置管的脱管率,且有利于保护患者隐私,另一方面病号裤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带,通过固定带上的第一活动部和第二活动部沿相反的方向弯折将股静脉置管固定于固定部上,保证置管固定的安全可靠性,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无需使用胶布固定,从而提升患者舒适度,还方便护理人员解开检查,还可根据需要方便的对固定带进行更换或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10-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100-裤腿;110-第一开口;120-第二开口;130-第三开口;140-扣眼;150-布盖;200-裤腰;300-固定带;310-第一活动部;311-第一魔术贴母片;312-第一魔术贴子片;320-第二活动部;321-第二魔术贴母片;322-第二魔术贴子片;330-固定部;340-扣子;350-第四魔术贴母片;351-第四魔术贴子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传统的病号裤不适合股静脉置管患者使用,需要患者反复穿脱病号裤,不仅不利于保护患者隐私,而且反复穿脱容易造成股静脉置管穿刺处渗血,严重可致股静脉置管缝针处脱落、股静脉置管非计划脱出,从而造成医疗事故。传统采用胶布对置管进行固定,固定效果不佳,容易脱落,给护理人员和患者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一方面通过裤子上设置多个开口,在对患处进行治疗和观察时,无需脱掉病号裤,通过开口进行患处的检查和治疗,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且有利于保护患者隐私,另一方面病号裤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带,通过固定带上的第一活动部和第二活动部沿相反的方向弯折将股静脉置管固定于固定部上,保证置管固定的安全可靠性,提升固定效果,从而降低股静脉置管的脱管率,另一方面无需使用胶布固定,无需重复对患处进行去除胶布和粘胶布的过程,从而提升患者舒适度,还方便护理人员解开检查,当固定带被渗血渗液污染时,还可根据需要方便的对固定带进行更换或清洗,从而保持患处的清洁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10包括裤腿100、裤腰200、固定带300。裤腿外侧设有第一开口110,第一开口110由裤腰200延伸至裤腿100中部,第二开口120由裤腿100中部延伸至裤腿100内侧,第一开口110和第二开口120形成“L”形,裤腿100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带300,固定带300位于第二开口120的上方,固定带300包括固定置管的固定面以及与患者腿部贴合的贴合面,固定面上设有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裤腿100上设有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将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和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连接,从而实现固定带300与裤腿100的连接。使用时,先将固定带300从裤腿100上取下,贴合面的第一端设有第四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固定面的第二端设有第四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将贴合面的第二端贴合在患者腿部,贴合面的第一端绕大腿旋转后,第四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与第四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连接,从而将固定带300固定于患者腿部,固定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部330,固定部330为矩形,以及分别连接在固定部左右两侧的第一活动部310和第二活动部320,第一活动部310和第二活动部320沿纵向方向间隔分布,第一活动部310和第二活动部320上分别设有第一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和第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固定面上设有第一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和第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设于活动部的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和对应的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分别位于固定部330的相对两侧,将第一活动部310和第二活动部320分别朝第一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和第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的方向弯折,使得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连接,从而将股静脉置管固定于固定部,使得固定部330位于第一开口110的右侧,再通过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将裤腿与固定带连接,从而防止固定带从患者腿部滑落,保证置管的固定效果。进行检测和治疗时,通过第一开口110和第二开口120将病人的患处露出,无需反复穿脱病号裤,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固定带的左右两端也可固定连接有绑带,通过绑带将固定带固定于患者腿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设于左裤腿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在病号裤的左裤腿和右裤腿处均开设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从而适应不同病人的股静脉置管穿刺位置。
具体地,第一开口110的两侧设有第一封口连接件,通过第一封口连接件打开或封闭第一开口110;第二开口120的两侧设有第二封口连接件,通过第二封口连接件打开或封闭第二开口。通过封口连接件控制开口的大小,能够防止病人隐私暴露过多,避免因为穿脱裤子造成置管移位或脱管的现象发生。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封口连接件和第二封口连接件为拉链,在其他实施例中,封口连接件可以为魔术贴或暗扣。
裤腰200为松紧带设计或绑带设计,从而能够根据患者的腰围调节松紧度,以适应不同身材的人群。
固定带300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可以是布料制成的布料固定带,也可以是橡胶制成的橡胶固定带,固定带的贴合面还设有抗过敏黏胶层,防止易过敏体质的病人使用病号裤产生过敏现象,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优选地,第一活动部310的数量为一个,第二活动部320的数量为两个,采用双向固定的方式保障股静脉置管的固定效果,即使患者在床上伸展或移动大腿,也不会产生置管移位的现象,无需护理人员时刻监护。第一活动部、第二活动部以及可分离式连接结构通过缝纫的方式固定在固定带上,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采用胶水粘接在固定带上,只要能保证连接强度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为第一魔术贴母片311,第一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为第一魔术贴子片312,第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为第二魔术贴母片321,第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为第二魔术贴子片322,第四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为第四魔术贴母片350,第四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为第四魔术贴子片35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可以为暗扣的子扣,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可以为暗扣的母扣。
进一步地,第四魔术贴子片351的面积大于第四魔术贴母片350的面积,从而方便的根据患者的腿围调整贴合位置,以适应不同腿围的病人,保证置管的固定效果,提高病号裤的适应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为扣子340,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为扣眼140,扣子340的位置靠近第二活动部320,对应扣眼140的位置靠近裤腿100内侧并位于第一开口的上方,将扣子340扣在扣眼140上实现固定带与裤腿的连接,从而防止固定带沿患腿处滑动,还可根据需要对固定带进行更换或清洗,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扣子和扣眼的具体位置仅为示例,也可设置扣子的位置靠近第一活动部310,对应扣眼的位置靠近第一开口并位于第二开口的上方,只要保证扣子和扣眼均位于固定部的同一侧即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可以为魔术贴母片,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可以为魔术贴子片。
进一步地,扣子340和扣眼140沿纵向方向设置有多个,将扣子340与不同位置的扣眼140扣合,从而调整固定带300相对于裤腰200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病人的股静脉置管穿刺位置,提高病号裤的适应性。
通过固定带与皮肤接触,然后将置管固定在固定部上,无需胶布与皮肤直接接触,避免撕拉胶布引起的患者皮肤过敏和不适问题,从而提升患者舒适度,又能避免胶布松脱导致置管脱落,保证置管的固定效果,有效降低脱管率,进行换药治疗时,护理人员可方便的将活动部解开,改变传统去除胶布再检查,检查结束再用新的胶布固定的繁琐方式。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裤腿100还设有第三开口130,第三开口130远离第一开口110并靠近裤腿内侧,且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上方,患者穿上病号裤后,第三开口130能够露出股静脉置管,通过第三开口130可方便护理人员观察患处有无渗血渗液,为护理人员提供便利,又能保证患者可以舒适的穿着裤子,引流通畅。
具体地,第三开口130上缝合有透明防水面料,一方面可以观察伤口,另一方面防止病人意外将水或食物撒到患处,影响治疗效果。透明防水面料可以为TPU面料或PVC面料。
进一步地,第三开口130的上侧还设有布盖150用于遮挡第三开口,布盖150的上端固定缝制在裤腿100上,且布盖150的面积大于第三开口130的面积从而完全遮挡住第三开口,防止患处露出给患者心理带来不适,有效保护病人隐私,同时也保证了病号裤整体的美观。
采用上述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一方面通过裤子上设置多个开口,在对患处进行治疗和观察时,无需脱掉病号裤,通过开口进行患处的检查和治疗,防止反复穿脱病号裤意外触碰股静脉置管,从而造成置管移位,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且无需脱掉裤子完全暴露患者隐私,另一方面病号裤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带,通过固定带上的第一活动部和第二活动部沿相反的方向弯折将股静脉置管固定在固定部上,保证置管固定的安全可靠性,降低股静脉置管的脱管率,无需使用胶布固定置管,从而提升患者舒适度,还方便护理人员解开检查,还可根据需要方便的对固定带进行更换或清洗。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其特征在于,包括:
裤腰;
裤腿,所述裤腿外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由所述裤腰延伸至所述裤腿中部,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设有第一封口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封口连接件打开或封闭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由所述裤腿中部延伸至所述裤腿内侧,所述第二开口的两侧设有第二封口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封口连接件打开或封闭所述第二开口;
固定带,包括固定面以及与患者腿部贴合的贴合面,所述固定面设有第一活动部、第二活动部及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放置股静脉置管,所述股静脉置管从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面伸入并从第二端面延伸而出;所述第一活动部和所述第二活动部分别连接在所述固定部的左右两侧,且沿纵向方向间隔分布;
第一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包括分别位于固定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和第一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所述第一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设于所述第一活动部上,将所述第一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朝所述第一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方向弯折并连接,从而将股静脉置管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
第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包括分别位于固定部相对两侧的第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和第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所述第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设于所述第二活动部上,将所述第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朝所述第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方向弯折并连接,从而将股静脉置管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
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包括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和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所述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设于所述固定面上,所述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设于所述裤腿上,将所述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和子体连接,实现固定带与裤腿的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其特征在于,所述裤腿还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远离所述第一开口并靠近裤腿内侧,且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上方,所述第三开口能够暴露出股静脉置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上缝合有透明面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的上侧还设有布盖用于遮挡第三开口,所述布盖的上端固定在所述裤腿上,所述布盖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开口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连接件为魔术贴、拉链、暗扣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为第一魔术贴母片,所述第一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为第一魔术贴子片;所述第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为第二魔术贴母片,所述第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为第二魔术贴子片;所述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为扣子,所述第三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为扣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面的第一端设有第四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所述固定面的第二端设有第四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将贴合面的第二端贴合在患者腿部,贴合面的第一端绕大腿旋转后,所述第四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与所述第四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连接,从而将固定带固定于患者腿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可分离式连接结构母体为第四魔术贴母片,所述第四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子体为第四魔术贴子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其特征在于,所述裤腰为松紧带设计或绑带设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的贴合面设有抗过敏黏胶层。
CN202022077163.3U 2020-09-21 2020-09-21 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 Active CN213587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77163.3U CN213587507U (zh) 2020-09-21 2020-09-21 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77163.3U CN213587507U (zh) 2020-09-21 2020-09-21 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87507U true CN213587507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87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77163.3U Active CN213587507U (zh) 2020-09-21 2020-09-21 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875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32289A (en) Security garments
US20090031464A1 (en) Restraint free garment
US20200107592A1 (en) Garment for infants and small children suitable for use in the medical setting
CN213587507U (zh) 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改良病号裤
CN210096039U (zh) 一种连袖可拆卸式约束手套
CN210960541U (zh) 一种适用于危重患者的病人服
CN220712987U (zh) 一种术后婴幼儿功能裤
CN206197142U (zh) 一种重症患者连体衣
CN215737078U (zh) 一种便于输液港护理、picc置管护理的护理衣
CN211092001U (zh) 一种方便卧床病人护理和医疗的病号服
CN218474164U (zh) 一种医用护理裙
CN215688895U (zh) 一种新型约束衣
CN206151655U (zh) 医用防拔管反穿约束服
CN213641492U (zh) 一种一次性可视约束带
CN215780866U (zh) 一种用于多接头导管固定的多功能病衣裤
CN216701764U (zh) 一种便于临床护理的病号服
CN211633819U (zh) 一种儿童picc置管约束被
CN215819945U (zh) 一种新型icu病人专用病员服
CN209965304U (zh) 一种方便输液港使用的医用上衣
CN214156315U (zh) 病号服和病号套装
CN215189556U (zh) 一种适用于术后icu病房的病服
CN219481241U (zh) 一种腹透导管和胃造瘘管的固定装置
CN209933681U (zh) 一种静脉留置针各部位的固定装置
CN215381664U (zh) 一种妇科手术病人专用病服
CN211211568U (zh) 一种防中心静脉导管滑脱的安全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