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85660U - 一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85660U
CN213585660U CN202022821669.0U CN202022821669U CN213585660U CN 213585660 U CN213585660 U CN 213585660U CN 202022821669 U CN202022821669 U CN 202022821669U CN 213585660 U CN213585660 U CN 213585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lumn
numerical control
control hydraulic
connec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2166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裴正廷
商凯
于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82166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85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85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856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包括装置主体、数控液压柱和光伏组件,装置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控液压柱,装置主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光伏组件,光伏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套,连接套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电线,电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凹形连接套,凹形连接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逆光器,数控液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上方内部嵌入连接有嵌入柱,嵌入柱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保护垫提高了装置的保护能力,支撑块提高了装置主的稳定性,串接机构提高了装置主的实用性,调节机构提高了装置的适应性,适用于电气件设计的使用,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电气件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光伏电池是把太阳的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基本单元,电池通过组合形成电池组件,电池的光伏性能决定了电池组件的发电特性,电池组件是光伏电站的基本发电设备。
现有的光伏组串接线结构大多顺次串联形成的,整个电池方阵的逆变效率不受影响。但当电池方阵因照射不均匀、部分遮挡等原因使部分光伏组串工作状况不良时,会影响到所有组串及整个系统的逆变效率,现有的光伏组串接线结构大多设置结构,进而减小照射不均匀、部分遮挡的影响,但是大多只是将其进行减弱影响,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该问题,进而局限性较大。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影响逆光效果,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包括装置主体、数控液压柱和光伏组件,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控液压柱,所述装置主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凹形连接套,所述凹形连接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逆光器,所述数控液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顶部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嵌套柱,所述嵌套柱的下方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潮垫,所述防潮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外壳。
优选的,所述嵌套柱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嵌入柱。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垫。
优选的,所述嵌套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上方的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底部的连接块,连接块底部两侧的固定块,固定块下方的连接套,连接套下方的电线,电线一侧的凹形连接套,凹形连接套一侧的逆光器共同组成串接机构。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数控液压柱,数控液压柱顶部的伸缩柱,伸缩柱顶部内部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顶部的传动轴,传动轴顶部的嵌套柱,嵌套柱下方内部的防潮垫共同组成调节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通过设置串接机构,工作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可先将电线底部的连接套进行连接,进而使光伏组件的之间串联起来,再通过一侧的凹形连接套将光伏组件底部两侧的电线连接起来,进而与逆光器进行连接,而连接块与固定块可很好的使电线进行固定与传输电力,串接机构提高了装置主体的实用性。
2.该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工作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可很好的通过控制端操控装置主体内部的数控液压柱,进而带动顶部的伸缩柱向上伸缩,同时也可通过伺服电机内部的控制单元,将伺服电机启动进而带动顶部的传动轴与顶部的嵌套柱,进行转动,更好的使光伏组件朝向太阳的一面,而底部的防潮垫可很好的放置水汽渗入装置内,调节机构提高了装置主体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串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的收缩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数控液压柱;3、光伏组件;4、连接块;5、固定块;6、连接套;7、电线;8、凹形连接套;9、逆光器;10、伸缩柱;11、伺服电机;12、传动轴;13、嵌套柱;14、防潮垫;15、太阳能板外壳;16、嵌入柱;17、保护垫;18、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包括装置主体1、数控液压柱2和光伏组件3,装置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控液压柱2,装置主体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光伏组件3,光伏组件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连接块4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固定块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套6,连接套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电线7,电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凹形连接套8,凹形连接套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逆光器9,数控液压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柱10,伸缩柱10的顶部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12,传动轴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嵌套柱13,嵌套柱13的下方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潮垫14,防潮垫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外壳15。
优选的,嵌套柱13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嵌入柱16,大多光伏组件在长时间使用时,容易被老化,进而需要进行更换,但在拆卸时,不便于工作人员拆卸进行更换,通过设置嵌入柱16,在嵌套柱13的内部设置嵌入柱16,进而可便于工作人员将光伏组件3拆卸,便于更换,嵌入柱16提高了装置主体1 的便捷性。
优选的,装置主体1的内部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垫17,现有的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因底部的尖锐物体或其他赃物将其损坏腐蚀,进而导致装置内的设备损坏,通过设置保护垫17,在装置主体1的内部底部设置保护垫17,可很好的保护装置,避免被尖锐物体导致损坏,更好的保护装置,保护垫17提高了装置的保护能力。
优选的,嵌套柱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8,在将光伏组件安装在装置上时,容易因装置调节转动时,导致光伏组件晃动,同时也容易因外界因素导致其晃动,通过设置支撑块18,在嵌套柱13的一侧设置支撑块18,可很好的将光伏组件3进行稳固,更好的将其稳定,支撑块18提高了装置主体 1的稳定性。
优选的,装置主体1上方的光伏组件3,光伏组件3底部的连接块4,连接块4底部两侧的固定块5,固定块5下方的连接套6,连接套6下方的电线 7,电线7一侧的凹形连接套8,凹形连接套8一侧的逆光器9共同组成串接机构,现有的光伏组串接线结构大多顺次串联形成的,整个电池方阵的逆变效率不受影响。但当电池方阵因照射不均匀、部分遮挡等原因使部分光伏组串工作状况不良时,会影响到所有组串及整个系统的逆变效率,通过设置串接机构,工作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可先将电线7底部的连接套6进行连接,进而使光伏组件3的之间串联起来,再通过一侧的凹形连接套8将光伏组件3 底部两侧的电线7连接起来,进而与逆光器9进行连接,而连接块4与固定块5可很好的使电线7进行固定与传输电力,串接机构提高了装置主体1的实用性。
优选的,装置主体1内部的数控液压柱2,数控液压柱2顶部的伸缩柱10,伸缩柱10顶部内部的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11顶部的传动轴12,传动轴12顶部的嵌套柱13,嵌套柱13下方内部的防潮垫14共同组成调节机构,现有的光伏组串接线结构大多设置结构,进而减小照射不均匀、部分遮挡的影响,但是大多只是将其进行减弱影响,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该问题,进而局限性较大,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工作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可很好的通过控制端操控装置主体1内部的数控液压柱2,进而带动顶部的伸缩柱10向上伸缩,同时也可通过伺服电机11内部的控制单元,将伺服电机11启动进而带动顶部的传动轴12与顶部的嵌套柱13,进行转动,更好的使光伏组件3朝向太阳的一面,而底部的防潮垫14可很好的放置水汽渗入装置内,调节机构提高了装置主体1的适应性。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设置嵌入柱16,在嵌套柱13的内部设置嵌入柱 16,进而可便于工作人员将光伏组件3拆卸,便于更换,嵌入柱16提高了装置主体1的便捷性;
然后,通过设置保护垫17,在装置主体1的内部底部设置保护垫17,可很好的保护装置,避免被尖锐物体导致损坏,更好的保护装置,保护垫17提高了装置的保护能力;
接着,通过设置防滑套18,在装置支撑杆3的底部设置防滑套18,可很好的保护装置支撑杆3不被磨损,同时也能稳固装置,防滑套18提高了装置主体1的实用性;
紧接着,通过设置串接机构,工作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可先将电线7底部的连接套6进行连接,进而使光伏组件3的之间串联起来,再通过一侧的凹形连接套8将光伏组件3底部两侧的电线7连接起来,进而与逆光器9进行连接,而连接块4与固定块5可很好的使电线7进行固定与传输电力,串接机构提高了装置主体1的实用性;
最后,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工作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可很好的通过控制端操控装置主体1内部的数控液压柱2,进而带动顶部的伸缩柱10向上伸缩,同时也可通过伺服电机11内部的控制单元,将伺服电机11启动进而带动顶部的传动轴12与顶部的嵌套柱13,进行转动,更好的使光伏组件3朝向太阳的一面,而底部的防潮垫14可很好的放置水汽渗入装置内,调节机构提高了装置主体1的适应性,这就是该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包括装置主体(1)、数控液压柱(2)和光伏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控液压柱(2),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光伏组件(3),所述光伏组件(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套(6),所述连接套(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电线(7),所述电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凹形连接套(8),所述凹形连接套(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逆光器(9),所述数控液压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柱(10),所述伸缩柱(10)的顶部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12),所述传动轴(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嵌套柱(13),所述嵌套柱(13)的下方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潮垫(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垫(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外壳(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套柱(13)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嵌入柱(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垫(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套柱(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上方的光伏组件(3),光伏组件(3)底部的连接块(4),连接块(4)底部两侧的固定块(5),固定块(5)下方的连接套(6),连接套(6)下方的电线(7),电线(7)一侧的凹形连接套(8),凹形连接套(8)一侧的逆光器(9)共同组成串接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的数控液压柱(2),数控液压柱(2)顶部的伸缩柱(10),伸缩柱(10)顶部内部的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11)顶部的传动轴(12),传动轴(12)顶部的嵌套柱(13),嵌套柱(13)下方内部的防潮垫(14)共同组成调节机构。
CN202022821669.0U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 Active CN213585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1669.0U CN213585660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1669.0U CN213585660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85660U true CN213585660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44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21669.0U Active CN213585660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856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02566U (zh) 一种具有遮阳功能的太阳能照明路灯
CN105889866A (zh) 一种单轴跟踪太阳能路灯
CN210421669U (zh) 一种具有太阳能发电功能的绿色建筑屋顶
CN213585660U (zh) 一种新型光伏组串接线结构
KR101195627B1 (ko) 가변형 피뢰침이 구비된 수상 태양광 발전시설
CN209517021U (zh) 一种可调角度的光伏电板固定装置
CN208226954U (zh) 一种双轴跟踪式光伏发电装置
CN216048435U (zh) 一种太阳能板防护支架
CN210717309U (zh) 一种led路灯
CN109067350B (zh) 一种农业光伏系统
CN209562447U (zh)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基站控制装备
CN206363713U (zh) 显示装置
CN205423071U (zh) 圆柱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航标
CN205882732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CN211860026U (zh) 一种并网太阳能发电系统
CN220307153U (zh) 一种便于适应农村屋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
CN214799371U (zh) 一种光伏发电板安装施工平台
CN214546063U (zh) 一种种植大棚用顶部遮阳装置
CN218183272U (zh) 一种电力新能源的光伏发电装置
CN204392138U (zh) 一种风光一体机
CN212226913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
CN204615722U (zh) 一种新型墓地光伏支架
CN218243411U (zh) 一种透光率高的太阳能光伏组件
CN204425230U (zh) 室外自供电监控的护罩
CN220022689U (zh) 一种防风稳固型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