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85641U - 一种光伏固定支架及光伏固定支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固定支架及光伏固定支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85641U
CN213585641U CN202022980346.6U CN202022980346U CN213585641U CN 213585641 U CN213585641 U CN 213585641U CN 202022980346 U CN202022980346 U CN 202022980346U CN 213585641 U CN213585641 U CN 213585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photovoltaic module
connecting piece
cross beam
purl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803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东�
刘飞鹏
任华卫
康玥
何邵华
吴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Priority to CN2020229803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85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85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85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站结构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固定支架及光伏固定支架系统,包括立柱、桩基础以及横梁;立柱一端连接桩基础,另一端上设置连接件,连接件与横梁连接,横梁上设置若干间隔分布的檩条;使用状态时,光伏组件位于相邻檩条之间,且檩条与光伏组件的侧面连接。通过立柱、横梁、檩条和连接件共同组成光伏组件的承重体系,承重体系通过立支撑杆在桩基础上,实现光伏组件的稳定支撑,檩条的侧面与光伏组件的侧面直接连接,保证了光伏组件与檩条连接,其后正及反面都没有遮挡,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受力合理,易于施工实现,适应能力强。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固定支架及光伏固定支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站结构设计领域,涉及一种光伏固定支架及光伏固定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应用广泛的新能源,光伏电站项目具有安全可靠、施工周期短等优势,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光伏电站的安装方式主要有固定式、平单轴跟踪式、斜单轴跟踪式、双轴跟踪式和固定可调式这五种,工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固定式、平单轴和固定可调式三种,固定式支架由于造价低、运行可靠,仍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光伏板可以分为双面组件和单面组件,双面组件背面可以利用地面发射光和空间散射光发电,提高发电量约30%。
但是,传统光伏支架结构的背面檩条对组件背面有遮挡,在双面组件的光伏发电系统中,双面组件背面会存在遮挡现象,背面遮挡不仅会影响被遮挡组件,影响背面发电效率,还会由于失配损失,导致整个组串的发电量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传统光伏支架结构的背面檩条对组件背面有遮挡,导致的发电量下降缺点,提供一种光伏固定支架及光伏固定支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一种光伏固定支架,包括立柱、桩基础以及横梁;立柱一端连接桩基础,另一端上设置连接件,连接件与横梁连接,横梁上设置若干间隔分布的檩条;使用状态时,光伏组件位于相邻檩条之间,且檩条与光伏组件的侧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光伏固定支架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所述连接件包括横杆,横杆的一侧上间隔设置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横梁位于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且横杆与横梁之间留有安装间隙。
还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一端连接立柱的侧面,另一端与檩条底面连接。
所述支撑杆设置两个,且两个支撑杆分别位于立柱两侧。
所述立柱、横梁、檩条和支撑杆均采用型钢制作。
所述支撑杆与立柱和檩条均为螺栓连接。
所述横梁与檩条螺栓连接,连接件一端与立柱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横梁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一种光伏固定支架系统,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光伏固定支架列,各光伏固定支架列均间隔设置若干上述的光伏固定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固定支架,通过立柱、横梁、檩条和连接件共同组成光伏组件的承重体系,承重体系通过立柱支撑杆在桩基础上,实现光伏组件的稳定支撑,采用成品连接件连接横梁和立柱,便于安装。在使用状态时,光伏组件位于相邻檩条之间,且檩条与光伏组件直接连接,且檩条沿着横梁可以任意间距的设置,保证了光伏组件与檩条连接后,其正面及反面都没有遮挡,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同时,本使用新型结构简单,受力合理,易于施工实现,适应能力强。
进一步的,连接件包括横杆,横杆的一侧上间隔设置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横梁位于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且横杆与横梁之间留有安装间隙,进而可以调节地形或施工带来的纵向桩顶安装误差,提升光伏固定支架的适应力。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一端连接立柱的侧面,另一端与檩条底面连接,起到对檩条的支撑作用,保证整个光伏固定支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立柱、横梁、檩条和支撑杆均采用型钢制作施工快,造价低,受力合理,施工简单,适应能力强。
进一步的,支撑杆与立柱和檩条均为螺栓连接,横梁与檩条螺栓连接,连接件与横梁螺栓连接,螺栓连接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固定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固定支架系统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立柱;2-桩基础;3-横梁;4-檩条;5-连接件;6-支撑杆;7-光伏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即便于施工又经济实用,且能满足光伏组件7背面无遮挡要求的光伏固定支架。
具体的,该光伏固定支架包括立柱1、桩基础2、横梁3、若干檩条4和连接件5;通过立柱1、横梁3、和檩条4连接件5共同组成光伏组件7的承重体系,承重体系通过立柱1支撑在桩基础2上。
桩基础2一端伸入底面进行固定,另一端与立柱1的一端连接,立柱1的另一端连接连接件5的一端,连接件5的另一端连接横梁3的一端,横梁3的另一端与若干檩条4均连接,若干檩条4在横梁3上间隔设置,且间隔距离可调,使用状态时,光伏组件7位于相邻檩条4之间,且檩条4与光伏组件7的侧面连接。
其中,相邻檩条4之间的间距可以设置的和光伏组件7的宽度相同。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杆6,支撑杆6一端连接立柱1的侧面,另一端与檩条 4底面连接,起到对檩条4的支撑作用,保证整个光伏固定支架的稳定性。
优选的,支撑杆6与立柱1及檩条4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便于进行檩条4倾斜角度的调节。
本实施例中,支撑杆6设置两个,且两个支撑杆6的一端分别与立柱1上正对的两侧面连接,另一端均与檩条4连接。
其中,立柱1、横梁3、檩条4和支撑杆6都采用型钢制作的成品钢结构,基础采用桩基础2,施工快、造价低。连接件5为成品钢构件,一端与立柱1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横梁3螺栓连接,横梁3与檩条4螺栓连接,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便于进行檩条4倾斜角度的调节,以实现支撑的光伏组件7的倾角调节。
优选的,参见图3,连接件5包括横杆,横杆的一侧上间隔设置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横梁3位于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且横杆与横梁3之间留有安装间隙,进而可以调节地形或施工带来的纵向桩顶安装误差,提升光伏固定支架的适应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固定支架,通过立柱1、横梁3、檩条4和连接件5共同组成光伏组件7的承重体系,承重体系通过立柱1支撑杆在桩基础2 上,实现光伏组件7的稳定支撑,使用状态时,檩条4的侧面与光伏组件7的侧面直接连接,横梁3上间隔设置了若干个檩条4,进而保证了光伏组件7与檩条 4连接后,其正面及反面都没有遮挡,有效提高了光伏组件7的发电效率。同时,本使用新型结构简单,受力合理,易于施工实现,适应能力强。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光伏固定支架系统,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光伏固定支架列,各光伏固定支架列均间隔设置若干光伏固定支架,实现光伏固定支架的阵列分布,完成整个光伏电站的支架系统的设计。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光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桩基础(2)以及横梁(3);立柱(1)一端连接桩基础(2),另一端上设置连接件(5),连接件(5)与横梁(3)连接,横梁(3)上设置若干间隔分布的檩条(4);
使用状态时,光伏组件(7)位于相邻檩条(4)之间,且檩条(4)与光伏组件(7)的侧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包括横杆,横杆的一侧上间隔设置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横梁(3)位于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且横杆与横梁(3)之间留有安装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6),支撑杆(6)一端连接立柱(1)的侧面,另一端与檩条(4)底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设置两个,且两个支撑杆(6)分别位于立柱(1)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横梁(3)、檩条(4)和支撑杆(6)均采用型钢制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与立柱(1)和檩条(4)均为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与檩条(4)螺栓连接,连接件(5)一端与立柱(1)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横梁(3)螺栓连接。
8.一种光伏固定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光伏固定支架列,各光伏固定支架列均间隔设置若干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固定支架。
CN202022980346.6U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光伏固定支架及光伏固定支架系统 Active CN213585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0346.6U CN213585641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光伏固定支架及光伏固定支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0346.6U CN213585641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光伏固定支架及光伏固定支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85641U true CN213585641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49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80346.6U Active CN213585641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光伏固定支架及光伏固定支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856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34096U (zh) 新型光伏组件柔性支架
CN110011598B (zh) 一种预应力双层悬索光伏支架
CN213661514U (zh) 用于光伏电站的柔性支架系统及光伏电站
CN213585641U (zh) 一种光伏固定支架及光伏固定支架系统
CN211908706U (zh) 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及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9896964U (zh) 鱼塘式光伏发电支架系统
CN201788985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安装装置
CN217883275U (zh) 一种大跨度预应力索桁架光伏支架系统
CN215682184U (zh) 山地复杂地形用柔性光伏支架
CN214315151U (zh) 一种在边坡上配合光伏板使用的可调角度的支撑架
CN214959376U (zh) 一种大跨距钢缆悬索高空光伏支架
CN213879701U (zh) 一种檩条支撑结构及适用于双面光伏组件的支架
CN209731157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可调节支撑装置
CN211959136U (zh) 一种装配式柔性连接的高架光伏电站
CN210405160U (zh) 一种装配式光伏支架
CN208461748U (zh) 一种光伏支架
CN212695935U (zh) 一种适用于双面半片组件的光伏支架
CN220421697U (zh) 一种用于畜牧业的光伏支架
CN219394730U (zh) 一种山地专用的柔性支架光伏板
CN220475661U (zh) 一种承插式光伏支架
CN221227402U (zh) 一种路肩杆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
CN214380745U (zh) 一种可提高双面光伏组件发电效率的支架及光伏发电架
CN218301279U (zh) 一种具有稳定索杆机构的大跨距光伏支架
CN117081488B (zh) 一种大跨度平单轴跟踪式柔性光伏支架系统
CN218499105U (zh) 一种用于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组串逆变器的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