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53447U - 一种外助力骨骼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助力骨骼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553447U CN213553447U CN202020395277.XU CN202020395277U CN213553447U CN 213553447 U CN213553447 U CN 213553447U CN 202020395277 U CN202020395277 U CN 202020395277U CN 213553447 U CN213553447 U CN 2135534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ting member
- piece
- rotating
- wearing
- knee j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外助力骨骼,包括第一穿戴件、第二穿戴件、膝关节配合件以及助力件,所述膝关节配合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穿戴件、第二穿戴件连接,所述膝关节配合件包括至少两个转动件,两个转动件相互铰接,所述转动件上分别设有转向部,所述助力件的一端与外部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助力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转向部与所述第二穿戴件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外助力骨骼,能够对使用者膝关节弯曲提供柔性助力,减少使用者的能量输出,且穿戴方便不影响腿部正常活动,设置多个铰接连接的转动部,进而形成多个转动副,更加符合膝关节弯曲特点,不会对膝关节的弯曲产生限制,使用更加灵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外骨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助力骨骼。
背景技术
机械助力式外骨骼,可以通俗地理解成可穿戴机器人,它具有外骨骼肢体和外骨骼关节结构,外骨骼肢体由金属等刚性材料制造并由各外骨骼关节连接,在关节处的液压装置直接驱动作用下,外骨骼关节驱动外骨骼肢体带动穿戴者的肢体运动。随着社会老龄化人群的逐步增加,由人体自然衰老与疾病导致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影响了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与出行,因此针对老年人行走助力、辅助康复训练等开发的机械助力式外骨骼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对老年人的行走达到良好的助力效果;另一个方面,外助力骨骼也经常被用于极限运动爱好者,可以大大减少自身能量的损耗。
人体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为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损伤机会亦较多的关节;膝关节最主要的自由度为屈伸运动,其最大活动范围为0-145°,屈曲过程中,大腿骨和胫骨为变轴转动。现有的机械助力式外骨骼,要么将对应膝关节的弯曲拉伸结构简化为定轴运动不符合人体生理特征,要么该结构设置的过于简化,对能量的转化、力的转化不够充分,对膝关节弯曲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会对关节造成损害,具体可参见图 5;且大多采用采用液压缸作为驱动元件,液压系统成本昂贵,活动范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即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外助力骨骼,不仅可以摆脱传统的驱动方式,而且对膝关节配合件多段式弯曲设置,使得所述外助力骨骼能够更好地与膝关节活动配合,实现力的最大转化率,保护膝盖的健康同时减少成本投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助力骨骼,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助力骨骼,包括第一穿戴件、第二穿戴件、膝关节配合件以及助力件,所述膝关节配合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穿戴件、第二穿戴件连接,所述膝关节配合件包括至少两个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转动件铰接,所述转动件上分别设有转向部,所述助力件的一端与外部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助力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转向部与所述第二穿戴件连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铰接的一端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转动件向膝关节弯曲相反方向转动限位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部设于相对于膝盖正面的相邻面,所述转向部包括设于所述转动件上的销轴以及设于所述轴销上的轴承,所述助力件与所述轴承滑动连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助力件为与所述转向部配合转向的鲍登线,所述鲍登线包括线套和设于所述线套内的线芯,所述线芯的一端与外部动力装置输出端连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部设于所述转动件不铰接的两端同一侧,所述助力件包括第一助力件以及第二助力件,所述第一助力件以及所述第二助力件分别对应两端的转向部滑动连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的个数为五个,分别为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第三转动件、第四转动件以及第五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穿戴件连接,所述第五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穿戴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第三转动件、第四转动件以及第五转动件之间依次铰接,所述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第三转动件、第四转动件以及第五转动件上分别设有转向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铰接板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一铰接板上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转动件以及所述第四转动件均为方形板且四个角为圆角,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二转动件一圆角的位置设有一向内凹陷的限位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板铰接,所述第五转动件包括结构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结构相同的第三铰接板与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五转动件与所述第四转动件的连接关系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连接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连接关系相同,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四转动件之间设有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三转动件包括第二铰接板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二铰接板中央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四转动件各自与所述第二铰接板的两端铰接,所述第二限位板夹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四转动件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板不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以及所述第四转动件相邻的两端中一端的宽度大于相对端的宽度,较窄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设于同一侧。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侧壁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侧壁抵接,所述第四转动件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连接方式相同,所述第二铰接板的一端侧壁与所述第一铰接板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二铰接板的另一端侧壁与第三铰接板的一侧壁抵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件连接所述第一穿戴件的一端的板面上设有转向部,所述第五转动件连接所述第二穿戴件的一端的板面上设有转向部,所述第二转动件不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相邻的相对两端设有转向部,第三转动件、第四转动件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向部,且所述第三转动件、第四转动件上设置的转向部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设置的转向部位于同两侧,所述助力件为柔性弹力件,所述助力件的个数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助力件以及第二助力件,所述第一助力件以及所述第二助力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动力装置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助力件以及所述第二助力件的另一端各自贯穿两侧的转向部与所述第二穿戴件连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件以及所述第五转动件上各自设有四个转向部,所述外助力骨骼直立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件以及所述第五转动件上的所述转向部相对于地面水平排列;所述第二转动件、第四转动件的两侧分别各自设有两个转向部,所述第三转动件对应设有所述限位部的一侧设有一个转向部,另一侧设有两个转向部,所述外助力骨骼直立状态时所述第二转动件、第三转动件、第四转动件上设置的转向部不水平,呈倾斜状态。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穿戴件包括大腿支撑件以及大腿绑件,所述大腿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大腿绑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连接;所述第二穿戴件包括小腿支撑件以及小腿绑件,所述小腿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小腿绑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转动件连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膝关节配合件包括至少三个转动件。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外助力骨骼,能够对使用者膝关节弯曲提供柔性助力,减少使用者的能量输出,且穿戴方便不影响腿部正常活动,设置多个铰接连接的转动部,进而形成多个转动副,且助力件与所述转动件上的转向部配合能够更加精确的对所述转动块进行调节,更加符合膝关节弯曲特点,不会对膝关节的弯曲产生限制,使用更加灵活。
另,所述限位部的设置使得所述膝关节配合件只能往膝关节弯曲的方向弯曲转动,使整个产品结构更加稳定,进一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另,所述助力件的设置使得所述膝关节配合件的驱动变得更加简洁但是不影响其使用效果。
鲍登线的驱动简单,通过两个鲍登线的设置配合转向部的设置实现力的转换,结构相对于传统产品来说轻便简洁,大大减少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膝关节配合件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膝关节配合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助力骨骼直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助力骨骼完全弯曲状态示意图;
图5为背景技术详见对比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外助力骨骼,通过设置多个转动件形成多个转动副,达到是所述外助力骨骼使用更加灵活的目的。
请参考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在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一种外助力骨骼,包括第一穿戴件1、第二穿戴件2、膝关节配合件3、助力件4,所述膝关节配合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穿戴件1、第二穿戴件连接2,所述膝关节配合件3包括至少两个转动件30,所述转动件30与转动件30铰接,所述转动件30上分别设有转向部300,所述助力件4的一端与外部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助力件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转向部300与所述第二穿戴件2连接。
其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外助力骨骼工作原理,将所述第一穿戴件1 以及所述第二穿戴件2分别穿戴在小腿、大腿和或腰部上,通过安装在所述第一穿戴件1或第二穿戴件2上的或者单独存在的可背负或可穿戴的动力装置与所述助力件4配合为膝关节配合件3提供弯曲以及拉伸动力,所述动力装置工作时对所述助力件拉紧或者放松,使得所述助力件4存在拉伸力以及弹力,所述助力件4与所述转动件30上的转向部300接触,使得力的方向发生改变,进而实现对所述转动件30各自的转动方向实现调整,使得所述转动件30之间实现相互铰接转动,进而实现膝关节配合件3能够配合膝关节实现弯曲以及拉伸。能够对使用者膝关节弯曲提供柔性助力,减少使用者的能量输出,且穿戴方便不影响腿部正常活动,且助力件4与所述转动件30上的转向部配合能够更加精确的对所述转动块进行调节,更加符合膝关节弯曲特点,不会对膝关节的弯曲产生限制,所述动力装置可以设于所述第一穿戴件上,也可单独穿戴在腰间。
具体的,在本实施中,所述第一穿戴件穿1戴与大腿上,所述第二穿戴件 2穿戴与小腿上,所述膝关节配合件3设于膝关节的侧面,所述动力装置单独穿戴于腰部,所述动力装置可为电动伸缩杆、电机等,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电机端头部分别连接滚轮,所述助力件4的一端固定在滚轮上,电机带动滚轮旋转,拉动或者推动所述助力件4,设于所述第一穿戴件1上,所述助力件4可为带柔性外套的拉伸弹簧、鲍登线或者弹性绳等产品,所述转向部300设于所述转动件30的一侧上且所述助力件4穿设于所述转向部300 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30铰接的一端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转动件30向膝关节弯曲相反方向转动限位部301。具体的,所述限位部301可以为设于所述两转动件之间的限位挡件,或者通过结构上改进实现硬限位的限位部301等,使得所述膝关节配合件只能往膝关节弯曲的方向弯曲转动,使整个产品结构更加稳定,进一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转向部300设于相对于膝盖正面的相邻面,所述转向部300包括设于所述转动件30上的销轴3010以及设于所述轴销3010上的轴承3011,所述助力件4与所述轴承3011滑动连接。所述助力4件依次穿过两相邻转动件30之间的转向部300,通过所述轴销3010实现所述助力件4的方向转换,通过所述轴承3011实现助力件4以及所述转向部 300的滑动连接,实现对所述膝关节配合件的方向调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助力件4为与所述转向部300配合转向的鲍登线40,所述鲍登线40包括线套401和设于所述线套401内的线芯400,所述线芯400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输出端连接,通过对所述鲍登线 40的线芯400的拉伸,实现对所述鲍登线40的收缩以及放松。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30的个数为五个,分别为第一转动件30a、第二转动件30b、第三转动件30c、第四转动件30d以及第五转动件30f,所述第一转动件30a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穿戴件1连接,所述第五转动件30f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穿戴件2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30a、第二转动件30b、第三转动件30c、第四转动件30d以及第五转动件30f之间依次铰接,所述第一转动件30a、第二转动件30b、第三转动件30c、第四转动件30d以及第五转动件30f上分别设有转向部300。所述第一转动件30a、第二转动件30b、第三转动件30c、第四转动件30d以及第五转动件30f相当于人体骨骼,两两之间铰接形成多个转动副,分段式进行方向转动调节,同时通过所述助力件4相互制约。现有的定轴转动的产品用单转动副模拟膝关节屈伸运动时,外骨骼的屈伸角度与人体膝关节实际屈伸角度不匹配,导致穿戴部位受到额外的力,极端情况时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本实用新型产品通过设置多个转动副能避免上述的问题;使得所述转动件相较于现有技术来说,转动更加符合人体力学,转动也更加灵活。
具体的,所述第一转动件30a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件30b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动件30b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件30a以及第三转动件30c铰接,所述第三转动件30c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动件30b以及第四转动件30d 铰接,所述第四转动件30d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转动件30b以及第五转动件 30f铰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件30a包括第一铰接板 30a1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一铰接板30a1上的第一限位板30a2,所述第二转动件 30b以及所述第四转动件30d均为方形板且四个角为圆角,所述第一限位板30a2 的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二转动件30b一圆角的位置设有一向内凹陷的限位部301,所述第二转动件30b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板30a1铰接,所述第五转动件30f 包括结构与所述第一转动件30a结构相同的第三铰接板30f1与第三限位板 30f2,所述第五转动件30f与所述第四转动件30d的连接关系与所述第一转动件30a连接与所述第二转动件30b的连接关系相同,所述第二转动件30b与所述第四转动件30d之间设有第三转动件30c,所述第三转动件30c包括第二铰接板30c1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二铰接板30c1中央的第二限位板30c2,所述第二转动件30b与所述第四转动件30d各自与所述第二铰接板30d的两端铰接,所述第二限位板30c2夹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30b与所述第四转动件30d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板30c2不与所述第二转动件30b以及所述第四转动件30d相邻的两端中一端的宽度大于相对端的宽度,较窄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301设于同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动件30b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板30a2 的侧壁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板30c2的一侧壁抵接,所述第四转动件30b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二转动件30d的连接方式相同,所述第二铰接板30c1的一端侧壁与所述第一铰接板30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二铰接板30c1的另一端侧壁与第三铰接板30f1的一侧壁抵接。
具体的,当所述外助力骨骼直立状态时,所述第二转动件30b的一端侧壁与所述第一限位板30a2一侧壁抵接,所述第二转动件30b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板30c2的宽度较大的一端的抵接,所述第四转动件30d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限位板30f2一侧壁抵接,所述第四转动件30d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板30c2 宽度较大的一端抵接;当所述外助力骨骼配合膝关节全蹲状态时,所述第二转动件30b的所述一圆角与所述第一限位板30a2上的限位部301抵接,所述第二转动件30b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板30c2的宽度较小的一端的抵接,所述第四转动件30d的一端与所述第五限位板30c上设有凹陷的限位部301抵接,所述第四转动件30d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限位板30f2宽度较小的一端抵接,实现对所述转动件30之间的硬限位,保证所述各限位件30之间的灵活转动的同时,限制所述转动件30向膝关节弯曲相反方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接板30a1、所述第二铰接板30c1以及第三铰接板 30f1抵接处均为光滑的弧面,保证所述第一铰接板30a1、所述第二铰接板30c1 以及第三铰接板30f1之间能够进行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铰接板30a1与所述第二转动件30b铰接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5,所述第二转动件30b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铰接板30c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四安装孔和第五安装孔,所述第四转动件30d的两端分别设有的第六安装孔和第七安装孔,所述第三铰接板30f1与所述第四转动件30d铰接的一端设有第八安装孔,所述第一转动件30a的一端与第二转动件30b的一端叠设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第一旋转组件,所述第二转动件30b的另一端与第三转动件30c的一端叠设且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四安装孔位置对应,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四安装孔内设有第二旋转组件,所述第三转动件30c的另一端与第四转动件30d的一端叠设且所述第五安装孔与所述第六安装孔位置对应,所述第五安装孔与所述第六安装孔内设有第三旋转组件52,所述第四转动件30d的另一端与第五转动件30f的一端叠设且所述第七安装孔与所述第八安装孔位置对应,所述第七安装孔与所述第八安装孔内设有第四旋转组件,实现铰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组件、第二旋转组件,第三旋转组件52、第四旋转组件结构有相同均为子母铆钉51以及套设在所述子母铆钉上的轴承50,所述子母铆钉51实现所述转动件之间的连接固定,所述轴承50实现所述转动件30之间的相互转动,形成转动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件30a连接所述第一穿戴件1的一端的板面上设有转向部300,所述第五转动件30f连接所述第二穿戴件2的一端的板面上设有转向部300,所述第二转动件30b不与所述第一转动件30a相邻的相对两端设有转向部,第三转动件30c、第四转动件30d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向部300,且所述第三转动件30c、第四转动件30d上设置的转向部300与所述第二转动件30b上设置的转向部位300于同两侧,所述助力件4为柔性弹力件,所述助力件4的个数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助力件40a以及第二助力件40b,所述第一助力件40a以及所述第二助力件40b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动力装置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助力件40a以及所述第二助力件40b的另一端各自贯穿两侧的转向部300与所述第二穿戴件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助力件40a安装于所述膝关节配合件3不设有所述限位部301也就是靠近膝盖正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助力件40b靠近所述,膝关节配合件3设有所述限位部301的一侧,所述第一助力件40a以及所述第二助力件30b帮助实所述外助力骨骼的前伸以及后曲,当所述外助力骨骼配合所述膝关节进行前伸时,所述动力装置收缩所述第一助力件40a,放松所述第二助力件30b;当所述外助力骨骼配合所述膝关节进行后曲时,所述动力装置放松所述第一助力件 40a,收缩所述第二助力件40b,结构简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件30a以及所述第五转动件30f上各自设有四个转向部300,所述外助力骨骼直立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件30a以及所述第五转动件30f上的所述转向部300相对于地面水平排列;所述第二转动件30b、第四转动件30d的两侧分别各自设有两个转向部300,所述第三转动件30c对应设有所述限位部301的一侧设有一个转向部300,另一侧设有两个转向部300,所述外助力骨骼直立状态时所述第二转动件30b、第三转动件300c、第四转动件30d上设置的转向部不水平,呈倾斜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助力件40a为前伸鲍登线和后曲鲍登线,所述鲍登线与所述转动部的连接方式详见图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穿戴件1包括大腿支撑件11 以及大腿绑件10,所述大腿支撑件11的一端与所述大腿绑件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件30a连接;
所述第二穿戴件2包括小腿支撑件21以及小腿绑件20,所述小腿支撑件 21的一端与所述小腿绑件2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转动件30f连接。
具体的,所述大腿支撑件11以及所述小腿支撑件21用来对大腿以及小腿支撑,对所述膝关节配合件进行限位,使得所述膝关节配合件3的安装更加稳定,同时也对大腿以及小腿提供一定的助力,所述大腿绑件10以及小腿绑件20用于与大腿以及小腿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外助力骨骼,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穿戴件、第二穿戴件、膝关节配合件以及助力件,所述膝关节配合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穿戴件、第二穿戴件连接,所述膝关节配合件包括至少两个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转动件铰接,所述转动件上分别设有转向部,所述助力件的一端与外部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助力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转向部与所述第二穿戴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助力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铰接的一端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转动件向膝关节弯曲相反方向转动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助力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件为与所述转向部配合转向的鲍登线,所述鲍登线包括线套和设于所述线套内的线芯,所述线芯的一端与外部动力装置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助力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部设于所述转动件不铰接的两端同一侧,所述助力件包括第一助力件以及第二助力件,所述第一助力件以及所述第二助力件分别对应两端的转向部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助力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的个数为五个,分别为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第三转动件、第四转动件以及第五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穿戴件连接,所述第五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穿戴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第三转动件、第四转动件以及第五转动件之间依次铰接,所述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第三转动件、第四转动件以及第五转动件上分别设有转向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助力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铰接板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一铰接板上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转动件以及所述第四转动件均为方形板且四个角为圆角,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二转动件一圆角的位置设有一向内凹陷的限位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板铰接,所述第五转动件包括结构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结构相同的第三铰接板与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五转动件与所述第四转动件的连接关系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连接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连接关系相同,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四转动件之间设有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三转动件包括第二铰接板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二铰接板中央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四转动件各自与所述第二铰接板的两端铰接,所述第二限位板夹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四转动件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板不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以及所述第四转动件相邻的两端中一端的宽度大于相对端的宽度,较窄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设于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外助力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侧壁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侧壁抵接,所述第四转动件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连接方式相同,所述第二铰接板的一端侧壁与所述第一铰接板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二铰接板的另一端侧壁与第三铰接板的一侧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外助力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连接所述第一穿戴件的一端的板面上设有转向部,所述第五转动件连接所述第二穿戴件的一端的板面上设有转向部,所述第二转动件不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相邻的相对两端设有转向部,第三转动件、第四转动件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向部,且所述第三转动件、第四转动件上设置的转向部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设置的转向部位于同两侧,所述助力件为柔性弹力件,所述助力件的个数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助力件以及第二助力件,所述第一助力件以及所述第二助力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动力装置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助力件以及所述第二助力件的另一端各自贯穿两侧的转向部与所述第二穿戴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外助力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以及所述第五转动件上各自设有四个转向部,所述外助力骨骼直立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件以及所述第五转动件上的所述转向部相对于地面水平排列;所述第二转动件、第四转动件的两侧分别各自设有两个转向部,所述第三转动件对应设有所述限位部的一侧设有一个转向部,另一侧设有两个转向部,所述外助力骨骼直立状态时所述第二转动件、第三转动件、第四转动件上设置的转向部不水平。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助力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戴件包括大腿支撑件以及大腿绑件,所述大腿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大腿绑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连接;
所述第二穿戴件包括小腿支撑件以及小腿绑件,所述小腿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小腿绑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转动件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95277.XU CN213553447U (zh) | 2020-03-25 | 2020-03-25 | 一种外助力骨骼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95277.XU CN213553447U (zh) | 2020-03-25 | 2020-03-25 | 一种外助力骨骼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553447U true CN213553447U (zh) | 2021-06-29 |
Family
ID=76521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395277.XU Active CN213553447U (zh) | 2020-03-25 | 2020-03-25 | 一种外助力骨骼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553447U (zh) |
-
2020
- 2020-03-25 CN CN202020395277.XU patent/CN2135534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11939B (zh) | 一种单侧下肢残疾人士专用助力康复机器人 | |
US3902482A (en) | Mechanical joint for an orthopedic brace or prosthesis | |
US20200281745A1 (en) | Lower limb exoskeleton system having jump-down cushioning function and use method thereof | |
JP6533874B2 (ja) | ユーザに力支援を提供するモジュール式外骨格構造 | |
JP6588635B2 (ja) | ヒト外骨格のための汎用テンセグリティ関節 | |
KR101363834B1 (ko) | 족관절 보조장치 | |
CN211073587U (zh) | 一种被动式仿生脊柱外骨骼装置 | |
KR101641883B1 (ko) | 관절보조기구 | |
CN110300642B (zh) | 便于在行走或跑步时承载载荷的外骨骼结构的连接装置 | |
KR101486808B1 (ko) | 스프링을 이용한 외력의 적용범위 조절이 가능한 보행 보조장치 | |
CN113133898B (zh) | 一种含柔性关节的下肢康复外骨骼机构 | |
KR20190048130A (ko) | 운동 보조 장치 | |
CN111281744A (zh) | 一种模块化关节和可穿戴模块化关节外骨骼 | |
CN213553447U (zh) | 一种外助力骨骼 | |
KR102352338B1 (ko) | 연결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운동 보조 장치 | |
KR102012393B1 (ko) | 근력보조기 | |
CN111568704B (zh) | 基于绳索传动的下肢康复外骨骼 | |
CN220481714U (zh) | 一种无源负重的外骨骼机器人 | |
EP2299947B1 (en) | Assisting device for adopting the correct posture of lower limbs and for pursuing walking activity | |
CN111805512B (zh) | 一种膝关节外骨骼 | |
CN216496401U (zh) | 一种踝关节康复机器人 | |
CN213099174U (zh) | 基于绳索传动的下肢康复外骨骼 | |
CN210433909U (zh) | 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辅助锻炼器 | |
CN211272090U (zh) | 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 |
CN114571439A (zh) | 一种紧凑型关节制动下肢助力外骨骼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