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53055U - 骨科用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骨科用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53055U
CN213553055U CN202022554948.5U CN202022554948U CN213553055U CN 213553055 U CN213553055 U CN 213553055U CN 202022554948 U CN202022554948 U CN 202022554948U CN 213553055 U CN213553055 U CN 213553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upporter
bevel gear
bed body
fix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549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治民
李建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5549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53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53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530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骨科用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骨科固定器较多的为夹板类的,固定效果不好,并且不能将患者下肢固定后支撑起来,不能加快患者下肢肿胀的消除,导致康复时间较长的问题,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后部上端互动连接有两个可前后移动的支撑体,两个支撑体左右对称排布,支撑内部滑动连接有可升降的滑块,支撑体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两个伸缩杆左右对称排布,伸缩杆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夹紧杆,所述夹紧杆随着滑块向下移动而向内侧移动,夹紧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夹紧环。

Description

骨科用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骨科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在对骨科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要对骨头进行钻孔固定,并通过外部石膏和固定装置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防止骨折处再次受到伤害,在骨折之后,骨折的断端会出现明显的肿胀,骨折有断端出血或者软组织损伤,会导致肢体严重的肿胀,患肢抬高之后可以促进肿胀的消除,促进血液的回流,现有的骨科固定器较多的为夹板类的,固定效果不好,并且不能将患者下肢固定后支撑起来,最后致使,骨头恢复情况达不到最初的预期效果,并且致使患处恢复缓慢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骨科用固定装置,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骨科固定器较多的为夹板类的,固定效果不好,并且不能将患者下肢固定后支撑起来,不能加快患者下肢肿胀的消除,导致康复时间较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后部上端互动连接有两个可前后移动的支撑体,两个支撑体左右对称排布,支撑内部滑动连接有可升降的滑块,支撑体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两个伸缩杆左右对称排布,伸缩杆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夹紧杆,所述夹紧杆随着滑块向下移动而向内侧移动,夹紧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夹紧环。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后端铰接有两个弯杆,两个弯杆左右对称排布,弯杆的上端和对应的夹紧杆后端互相铰接,弯杆的中部前侧铰接有套筒,套筒的下端后侧铰接有连杆,连杆的上端和夹紧杆的后侧互相铰接,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斜杆,斜杆固定连接于支撑体内部底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体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曲柄,曲柄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前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的上方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支撑体中部,第二锥齿轮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和上端的滑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体的下端外侧螺纹连接有紧固螺钉,紧固螺钉和床体的外侧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床体的前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枕头,床体的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骨科固定器较多的为夹板类的,固定效果不好,并且不能将患者下肢固定后支撑起来,不能加快患者下肢肿胀的消除,导致康复时间较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体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纹杆和两个夹紧环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床体、2-枕头、3-支撑体、4-紧固螺钉、5-支撑架、6-曲柄、7-第一锥齿轮、 8-第二锥齿轮、9-支撑板、10-螺纹杆,11-滑块、12-弯杆、13-斜杆、14-套筒、15-连杆、17-夹紧杆、18-夹紧环、19-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的后部上端互动连接有两个可前后移动的支撑体3,两个支撑体3左右对称排布,支撑内部滑动连接有可升降的滑块11,支撑体3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19,两个伸缩杆19左右对称排布,伸缩杆19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夹紧杆17,所述夹紧杆17随着滑块11向下移动而向内侧移动,夹紧杆1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夹紧环18。
当患者对患者的下肢进行固定的时候,此时患者躺在床体1的上端,然后根据患者身高来调整支撑体3的位置,患者将双腿放在支撑体3的上端缺口内,此时支撑体3内部的滑块 11开始向下移动,当滑块11向下移动的时候会带动支撑体3内的两个夹紧杆17同时向内侧移动,伸缩杆19可以限制夹紧杆17水平向内侧移动,同时带动两个夹紧环18向内侧移动,对患者的脚踝处进行固定,并且支撑体3有一定的高度,可以将患者的下肢支撑起来,加快血液回流,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所述滑块11的后端铰接有两个弯杆12,两个弯杆12左右对称排布,弯杆12的上端和对应的夹紧杆17后端互相铰接,弯杆12的中部前侧铰接有套筒14,套筒14的下端后侧铰接有连杆15,连杆15的上端和夹紧杆17的后侧互相铰接,套筒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斜杆13,斜杆13固定连接于支撑体3内部底面。
当滑块11向下移动的时候会带动弯杆12的上端铰接点向下移动,此时会带动弯杆12的上端向上翻转,此时弯杆12的外端、连杆15、套筒14和夹紧杆17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带动夹紧杆17开始水平向内侧偏移,但是此时由于伸缩杆19的限位,保证夹紧杆17只能水平向内侧移动,此时会带动连杆15和弯杆12的下端铰接点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套筒14在斜杆13上开始向下滑动。
所述支撑体3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曲柄6,曲柄6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第一锥齿轮7的前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8的上方转动连接有支撑板9,支撑板9固定连接于支撑体3中部,第二锥齿轮8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和上端的滑块11固定连接。
转动曲柄6带动前端的第一锥齿轮7转动,第一锥齿轮7带动啮合的第二锥齿轮8进行转动,由于第二锥齿轮8在支撑板9下端转动连接,并且螺纹杆10是固定不动的,此时第二锥齿轮8转动就会实现螺纹杆10的升降,进而带动滑块11向下移动。
所述支撑体3的下端外侧螺纹连接有紧固螺钉4,紧固螺钉4和床体1的外侧壁滑动连接。
当根据人身高不同调节支撑体3不同的位置后,此时转动紧固螺钉4开始向内侧转动,当紧固螺钉4的内侧和床体1的外侧壁接触后,此时可以限制住支撑体3不再移动。
床体1的前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枕头2,床体1的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
患者躺在床体1上枕头2可以提供舒适性,并且支撑架5内可以放置患者的病历以及用药等信息本,方便医生查看。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患者对患者的下肢进行固定的时候,患者先躺在床体1上端,然后根据人身高不同调节支撑体3不同的位置后,此时转动紧固螺钉4开始向内侧转动,当紧固螺钉4的内侧和床体1的外侧壁接触后,此时可以限制住支撑体3不再移动,转动曲柄6 带动前端的第一锥齿轮7转动,第一锥齿轮7带动啮合的第二锥齿轮8进行转动,由于第二锥齿轮8在支撑板9下端转动连接,并且螺纹杆10是固定不动的,此时第二锥齿轮8转动就会实现螺纹杆10的升降,进而带动滑块11向下移动,当滑块11向下移动的时候会带动弯杆 12的上端铰接点向下移动,此时会带动弯杆12的上端向上翻转,此时弯杆12的外端、连杆 15、套筒14和夹紧杆17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带动夹紧杆17开始水平向内侧偏移,但是此时由于伸缩杆19的限位,保证夹紧杆17只能水平向内侧移动,此时会带动连杆15和弯杆 12的下端铰接点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套筒14在斜杆13上开始向下滑动,当滑块11向下移动的时候会带动支撑体3内的两个夹紧杆17同时向内侧移动,伸缩杆19可以限制夹紧杆17 水平向内侧移动,同时带动两个夹紧环18向内侧移动,对患者的脚踝处进行固定,并且支撑体3有一定的高度,可以将患者的下肢支撑起来,加快血液回流,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骨科固定器较多的为夹板类的,固定效果不好,并且不能将患者下肢固定后支撑起来,不能加快患者下肢肿胀的消除,导致康复时间较长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骨科用固定装置,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后部上端互动连接有两个可前后移动的支撑体(3),两个支撑体(3)左右对称排布,支撑内部滑动连接有可升降的滑块(11),支撑体(3)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19),两个伸缩杆(19)左右对称排布,伸缩杆(19)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夹紧杆(17),所述夹紧杆(17)随着滑块(11)向下移动而向内侧移动,夹紧杆(1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夹紧环(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1)的后端铰接有两个弯杆(12),两个弯杆(12)左右对称排布,弯杆(12)的上端和对应的夹紧杆(17)后端互相铰接,弯杆(12)的中部前侧铰接有套筒(14),套筒(14)的下端后侧铰接有连杆(15),连杆(15)的上端和夹紧杆(17)的后侧互相铰接,套筒(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斜杆(13),斜杆(13)固定连接于支撑体(3)内部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3)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曲柄(6),曲柄(6)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第一锥齿轮(7)的前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8)的上方转动连接有支撑板(9),支撑板(9)固定连接于支撑体(3)中部,第二锥齿轮(8)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和上端的滑块(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3)的下端外侧螺纹连接有紧固螺钉(4),紧固螺钉(4)和床体(1)的外侧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床体(1)的前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枕头(2),床体(1)的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
CN202022554948.5U 2020-11-06 2020-11-06 骨科用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553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4948.5U CN213553055U (zh) 2020-11-06 2020-11-06 骨科用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4948.5U CN213553055U (zh) 2020-11-06 2020-11-06 骨科用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53055U true CN213553055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35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5494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553055U (zh) 2020-11-06 2020-11-06 骨科用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530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3403A (zh) 一种泌尿外科护理支撑装置
CN111759642A (zh) 一种大型医疗设备用治疗床
CN111759607A (zh) 一种心血管科用术后护理装置
CN213553055U (zh) 骨科用固定装置
CN206044891U (zh) 一种骨伤外科用腿部护理装置
CN215740385U (zh) 一种普外科护理装置
CN215839539U (zh) 一种骨科关节专用定位装置
CN213552755U (zh) 一种骨科手术用双上肢约束装置
CN211985849U (zh) 一种泌尿术后护理支撑装置
CN208926734U (zh) 小儿股骨可调式杠杆牵引支架
CN110801362B (zh) 一种可将患肢调节至患者舒适处换药的骨科护理换药装置
CN209137160U (zh) 一种骨科用腿部固定装置
CN110946732A (zh) 肾病血液透析床
CN215193349U (zh) 一种髋关节脱位石膏复位支撑装置
CN21613613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骨科临床关节整复装置
CN218075526U (zh) 一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辅助用功能位组合垫
CN112426305B (zh) 一种整形外科植皮后康复装置
CN215915406U (zh) 一种骨科临床护理支架
CN215307817U (zh) 一种神经外科诊疗装置
CN210185924U (zh) 动静脉内瘘功能垫
CN212235055U (zh) 一种骨关节外科护理支架
CN208823161U (zh) 人类位石膏操作架
CN219375095U (zh) 一种可调式下肢骨折固定器
CN212699448U (zh) 一种骨折腿部支撑装置
CN209933252U (zh) 一种用于骨科康复用的护理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9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