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50764U - 短睡眠辅助工具 - Google Patents

短睡眠辅助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50764U
CN213550764U CN202022631036.3U CN202022631036U CN213550764U CN 213550764 U CN213550764 U CN 213550764U CN 202022631036 U CN202022631036 U CN 202022631036U CN 213550764 U CN213550764 U CN 213550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hole
appurtenance
draw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310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旺贤
吕叶辉
孙宇汉
王安琦
邢乐
钱睿卿
孙弋乔
陆晨舟
湛洋
杨智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226310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50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50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50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短睡眠辅助工具,包括辅助工具主体,所述辅助工具主体的后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下调节杆,所述下调节杆的一侧设置有下调节孔,所述下调节杆的一侧设置有上调节杆,所述上调节杆的一侧设置有上调节孔,所述上调节孔的内侧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而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侧设置有限位螺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短睡眠辅助工具,通过设置调节螺栓和伸缩杆,可以伸缩的调节杆连接上部的改良U型枕,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可以根据不同椅背的宽度调节而固定在椅背上,增加辅助工具主体的适用范围,提高使用者的睡眠质量。

Description

短睡眠辅助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睡眠辅助工具领域,特别涉及短睡眠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当学生身处教室时,午睡只有趴在桌子小憩,趴在桌子上午睡会带来诸多的健康问题,造成头颈部发育不对称及腰椎问题等不良影响;现有的睡眠辅助工具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没有支撑头部和身体的受力点,在睡眠中头部和身体会不自觉地前后左右倾倒,影响睡眠,其次,辅助工具无法固定,且适用范围小,环境限制较大,为此,我们提出短睡眠辅助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短睡眠辅助工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短睡眠辅助工具,包括辅助工具主体,所述辅助工具主体的后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下调节杆,所述下调节杆的一侧设置有下调节孔,所述下调节杆的一侧设置有上调节杆,所述上调节杆的一侧设置有上调节孔,所述上调节孔的内侧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而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侧设置有限位螺栓。
优选的,所述辅助工具主体与支撑架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上调节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U型枕,所述U型枕为U形结构,所述U型枕由棉材料制成,所述U型枕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遮阳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U型枕可以支撑使用者,遮阳板可以避免光线影响睡眠质量。
优选的,所述下调节杆与上调节杆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下调节杆的中轴线与上调节杆的中轴线平行,所述下调节杆的横截面积小于上调节杆的横截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在使用时为使用者的的头部提供支撑力。
优选的,所述下调节孔贯穿于下调节杆的一侧外表面,所述下调节孔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下调节孔呈阵列排布,所述上调节孔贯穿于上调节杆的一侧外表面,所述上调节孔的横截面积与下调节孔的横截面积相等,所述调节螺栓的中轴线垂直于上调节杆的中轴线,所述下调节孔和上调节孔均与调节螺栓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调节高度,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和睡姿。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与支撑架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中轴线垂直于下调节杆的中轴线,所述卡槽与伸缩杆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卡槽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卡槽呈对称排布,所述卡槽为U形结构,所述卡槽的一侧贯穿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限位螺栓之间为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调节宽度,可以固定在不同的椅子上,增加实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短睡眠辅助工具,在使用时,使用者首先通过伸缩杆可以调节宽度,当宽度大于椅子的靠背宽度时,收缩伸缩杆,收缩的过程中卡槽的凹槽对准靠背,直至靠背进入卡槽,到达轨迹终点,停止移动,在限位孔作为支撑作用下,限位螺栓可以由后向前运动,直至到达轨迹终点,停止运动,卡槽和限位螺栓可以将辅助工具主体固定在靠背上,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体参数找到最舒适的姿势,提高睡眠的质量,辅助工具主体安装完成后,使用者在下调节孔和上调节孔作为撑作用下,调节螺栓可以由前向后运动,直至脱离上调节孔,使用者根据自身的数据,可以调节上调节杆的高度,直至到达所需高度,将上调节孔与下调节孔对齐,调节螺栓可以由后向前运动,直至到达轨迹终点,停止运动,使用者可以将头颈部贴合在U型枕内,拉下遮阳板,进行睡眠,调节高度可以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身高的人群,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整个短睡眠辅助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短睡眠辅助工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短睡眠辅助工具的后视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短睡眠辅助工具的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短睡眠辅助工具的卡槽和限位螺栓的爆炸视图。
图中:1、辅助工具主体;2、支撑架;3、下调节杆;4、下调节孔;5、上调节杆;6、上调节孔;7、调节螺栓;8、U型枕;9、遮阳板;10、伸缩杆;11、卡槽;12、限位孔;13、限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短睡眠辅助工具,包括辅助工具主体1,辅助工具主体1的后端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一侧设置有下调节杆3,下调节杆3的一侧设置有下调节孔4,下调节杆3的一侧设置有上调节杆5,上调节杆5的一侧设置有上调节孔6,上调节孔6的内侧设置有调节螺栓7,支撑架2的一侧而设置有伸缩杆10,伸缩杆10的一侧设置有卡槽11,卡槽1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孔12,限位孔12的内侧设置有限位螺栓13。
辅助工具主体1与支撑架2之间为固定连接,上调节杆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U型枕8,U型枕8为U形结构,U型枕8由棉材料制成,U型枕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遮阳板9,U型枕8可以套在使用者脖子上,增加睡眠舒适度,遮阳板9可以避免光线影响睡眠,辅助工具主体1与支撑架2之间通过橡胶材质软性固定连接,方便在使用时可以自由的进行角度调节。
下调节杆3与上调节杆5之间为活动连接,下调节杆3的中轴线与上调节杆5的中轴线平行,下调节杆3的横截面积小于上调节杆5的横截面积,下调节杆3和上调节杆5可以为U型枕8提供支撑力,避免错误睡姿影响健康。
下调节孔4贯穿于下调节杆3的一侧外表面,下调节孔4的数量为若干组,下调节孔4呈阵列排布,上调节孔6贯穿于上调节杆5的一侧外表面,上调节孔6的横截面积与下调节孔4的横截面积相等,调节螺栓7的中轴线垂直于上调节杆5的中轴线,下调节孔4和上调节孔6均与调节螺栓7相匹配,调节螺栓7可以在不同的调节孔内使用,从而调节高度,使辅助工具主体1适用于不同的人群。
伸缩杆10与支撑架2之间为固定连接,伸缩杆10的中轴线垂直于下调节杆3的中轴线,卡槽11与伸缩杆10之间为固定连接,卡槽11的数量为两组,卡槽11呈对称排布,卡槽11为U形结构,卡槽11的一侧贯穿有限位孔12,限位孔12与限位螺栓13之间为螺纹连接,卡槽11和限位螺栓13作为固定作用,使辅助工具主体1可以固定在不同的环境中,增加辅助工具主体1的适用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短睡眠辅助工具,通过设置下调节杆3、下调节孔4、上调节杆5、上调节孔6和调节螺栓7,在使用时,使用者在下调节孔4和上调节孔6作为支撑作用下,调节螺栓7可以由前向后运动,直至调节螺栓7脱离上调节孔6,停止运动,使用者根据个人身体参数,可以将上调节杆5沿下调节杆3的方向进行上下调节,直至到达所需高度,将上调节孔6与下调节孔4对齐,在上调节孔6和下调节孔4作为支撑作用下,调节螺栓7可以由后向前运动,直至到达轨迹终点,停止运动,使用者将脖颈部位放入U型枕8内,拉下遮阳板9,可以开始睡眠,调节不同的高度可以使辅助工具主体1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可以为使用者的脖颈提供支撑,保护使用者的健康,通过设置伸缩杆10、卡槽11、限位孔12和限位螺栓13,当需要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将伸缩杆10进行伸长,直至伸缩杆10的宽度大于座椅靠背的宽度,将靠背对准卡槽11进行收缩,直至靠背的外表面与卡槽11的内侧外表面贴合,停止移动,在限位孔12作为支撑作用下,限位螺栓13可以由后向前运动,直至限位螺栓13的前端与靠背贴合,停止移动,固定辅助工具主体1,需要拆卸时,在限位孔12作为支撑作用下,限位螺栓13可以由前向后运动,直至脱离靠背,再将伸缩杆10延长,直至卡槽11脱离靠背,可以将辅助工具主体1取下,辅助工具主体1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座椅,安装拆卸步骤简单,整个短睡眠辅助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较为实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短睡眠辅助工具,包括辅助工具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工具主体(1)的后端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一侧设置有下调节杆(3),所述下调节杆(3)的一侧设置有下调节孔(4),所述下调节杆(3)的一侧设置有上调节杆(5),所述上调节杆(5)的一侧设置有上调节孔(6),所述上调节孔(6)的内侧设置有调节螺栓(7),所述支撑架(2)的一侧而设置有伸缩杆(10),所述伸缩杆(10)的一侧设置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孔(12),所述限位孔(12)的内侧设置有限位螺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睡眠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工具主体(1)与支撑架(2)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上调节杆(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U型枕(8),所述U型枕(8)为U形结构,所述U型枕(8)由棉材料制成,所述U型枕(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遮阳板(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睡眠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调节杆(3)与上调节杆(5)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下调节杆(3)的中轴线与上调节杆(5)的中轴线平行,所述下调节杆(3)的横截面积小于上调节杆(5)的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睡眠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调节孔(4)贯穿于下调节杆(3)的一侧外表面,所述下调节孔(4)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下调节孔(4)呈阵列排布,所述上调节孔(6)贯穿于上调节杆(5)的一侧外表面,所述上调节孔(6)的横截面积与下调节孔(4)的横截面积相等,所述调节螺栓(7)的中轴线垂直于上调节杆(5)的中轴线,所述下调节孔(4)和上调节孔(6)均与调节螺栓(7)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睡眠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0)与支撑架(2)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10)的中轴线垂直于下调节杆(3)的中轴线,所述卡槽(11)与伸缩杆(10)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卡槽(11)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卡槽(11)呈对称排布,所述卡槽(11)为U形结构,所述卡槽(11)的一侧贯穿有限位孔(12),所述限位孔(12)与限位螺栓(13)之间为螺纹连接。
CN202022631036.3U 2020-11-14 2020-11-14 短睡眠辅助工具 Active CN213550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31036.3U CN213550764U (zh) 2020-11-14 2020-11-14 短睡眠辅助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31036.3U CN213550764U (zh) 2020-11-14 2020-11-14 短睡眠辅助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50764U true CN213550764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37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31036.3U Active CN213550764U (zh) 2020-11-14 2020-11-14 短睡眠辅助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507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61000U (zh) 办公椅升降靠背的弹性倚靠复位装置
CN213550764U (zh) 短睡眠辅助工具
CN207979352U (zh) 一种坐垫可调节的椅子
CN205358917U (zh) 一种椅子
KR20200110966A (ko) 의자의 요추지지부 구조
CN212139797U (zh) 一种多功能矫姿学生座椅
CN207870635U (zh) 人体工程学座椅
CN206414044U (zh) 坐姿矫正椅
CN201585688U (zh) 一种可调节靠背的链带休闲椅
CN211154658U (zh) 一种多功能沙滩休闲椅
CN2920009Y (zh) 可调式电脑椅
CN209677891U (zh) 一种折叠式休闲椅
CN208692654U (zh) 坐姿校正椅
CN203168669U (zh) 一种u型便携助眠枕
CN202698436U (zh) 一种折叠椅
CN207754885U (zh) 一种新型办公椅
CN205625333U (zh) 一种智能可调节沙发
CN206880469U (zh) 多功能办公椅
CN204743342U (zh) 倾斜式靠枕
CN210227354U (zh) 一种校正坐姿的座椅
CN201011962Y (zh) 一种水上休闲躺椅
CN212939021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办公椅靠枕装置
CN218419043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躺椅
CN216602198U (zh) 一种设有腰部支撑加固结构的折叠座椅
CN209171807U (zh) 一种便于调节坐姿的儿童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