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39275U - 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抗震建筑 - Google Patents

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抗震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39275U
CN213539275U CN202021832684.9U CN202021832684U CN213539275U CN 213539275 U CN213539275 U CN 213539275U CN 202021832684 U CN202021832684 U CN 202021832684U CN 213539275 U CN213539275 U CN 2135392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r wall
earthquake
shear
building
resistant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3268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匡政
张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ner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ner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ner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ner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3268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392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39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392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及建筑。该剪力墙用于抗震建筑中,剪力墙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0mm,剪力墙的高厚比为4‑8,相邻剪力墙在抗震建筑中的间距为D,抗震建筑的柱跨为d,D/d≤3,D≤20m;其中,任一剪力墙的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小于或等于抗震建筑的底部承担的水平总剪力的15%;该框架‑剪力墙结构包括设置在抗震建筑外周的用于形成外框架结构的外框柱、外框梁和第一剪力墙;设置在抗震建筑内部的用于形成内框架结构的内框柱、内框梁和第二剪力墙;采用本方案的剪力墙或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可以具有更好的抗侧移及抗扭刚度、施工简单和成本经济的优点。

Description

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抗震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抗震建筑。
背景技术
随着地震等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的出现,我国对建筑物的抗震要求明显提升,但是传统的建筑结构难以满足在高烈度地区的地震力要求,因此更安全、更有效的抗震建筑结构势必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地震八度区或八度以上地区的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结构中,通常会采用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第一种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这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常是根据竖向承载力确定柱截面的大小,对于柱跨相同的柱构件,其柱截面基本相同;当层间位移角不够时,可通过统一增加柱截面大小及梁截面大小来满足要求。然而,采用统一增加梁柱截面来增加其抗侧移刚度,会导致原结构的自振周期变短,刚度变大,地震力也相应加大,从而导致新的结构侧移刚度不足;即,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难以满足高烈度区的计算要求。
第二种是隔震和减震结构,此类结构能有效降低地震效应,解决地震力过大的问题,但是隔震和减震结构的造价较高,建造专业性要求高,比普通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复杂。
第三种是带支撑的钢框架结构,该类型的结构自重轻,刚度相对较小,钢结构的延性好,能有效降低地震效应,但造价偏高,且建造专业性要求很高。
由此可见,目前的几种结构形式均存在一定问题,无法同时满足高烈度区的结构计算要求、较便捷的施工以及合理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抗震建筑,适用于地震八度区或八度以上地区,且具有良好的抗侧移及抗扭刚度、施工便捷和成本经济的优点。
第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剪力墙,所述剪力墙用于抗震建筑中,所述剪力墙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0mm,所述剪力墙的高厚比为4-8,相邻所述剪力墙在所述抗震建筑中的间距为D,所述抗震建筑的柱跨为d,D/d≤3,D≤20m;
其中,任一所述剪力墙的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小于或等于所述抗震建筑的底部承担的水平总剪力的15%。
进一步地,所述剪力墙的厚度为300-800mm。
进一步地,所述剪力墙为L型剪力墙、T型剪力墙或槽型剪力墙。
进一步地,所述剪力墙设置在所述抗震建筑的周边、楼梯间、电梯间或平面结构具有形状变化的部位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
可选地,所述剪力墙设置在所述楼梯间时,所述剪力墙与所述楼梯间的抗侧力结构配合设置;和/或,所述剪力墙设置在所述电梯间处时,所述剪力墙与所述电梯间的抗侧力结构配合设置;
可选地,所述剪力墙设置在所述平面结构具有形状变化的部位时,所述平面结构包括平面结构主体以及从所述平面结构主体向外凸出形成的凸出结构,所述剪力墙设置在所述凸出结构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剪力墙贯通所述抗震建筑的全高;和/或,所述剪力墙设置在所述抗震建筑的主轴的不同侧,以使所述抗震建筑的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相同或相近。和/或,所述剪力墙设有若干洞口,若干所述洞口在沿所述抗震建筑的高度方向上对齐设置。
第二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框架-剪力墙结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抗震建筑外周的用于形成外框架结构的外框柱、外框梁和所述剪力墙;
设置在所述抗震建筑内部的用于形成内框架结构的内框柱、内框梁和所述剪力墙;
进一步地,所述剪力墙为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剪力墙。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柱的柱截面大于或等于所述内框柱的柱截面;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梁的梁截面大于所述内框梁的梁截面,且所述外框梁的梁截面的抗弯刚度与所述内框梁的梁截面的抗弯刚度比值为3:1至5:1。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梁跨高比小于5时,所述外框梁形成为连梁。
进一步地,所述剪力墙为钢剪力墙或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所述外框柱和所述内框柱为钢骨混凝土柱或钢筋混凝土柱;所述外框梁和所述内框梁为钢骨混凝土梁或钢筋混凝土梁。
第三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建筑,所述抗震建筑中设置有如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剪力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更有效的保证高烈度地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本申请实施例,发明人发现,采用剪力墙的高厚比为4-8,剪力墙厚度大于300mm,相比现有技术的高厚比更小,墙短而厚,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剪力墙具有吸收内力小、抗剪性能佳和延性较强的特点;且在抗震建筑中使用该剪力墙时,剪力墙的间距小于或等于3个柱跨,且小于或等于20m,任一剪力墙的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小于或等于该抗震建筑的底部承担的水平总剪力的15%,这样的设计会使得剪力墙在抗震建筑中的分布较为分散、且数量较多,可更有效的分散地震剪力、以及平均分担较小的地震力,从而本申请实施例的剪力墙能够在抗震建筑中体现良好的抗侧移及抗扭刚度,保证了建筑在抗击地震冲击时的安全性。
(2)施工简单,易于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剪力墙以及使用该剪力墙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与普通的框架结构(如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等)相比,只是在墙截面大小比例及配筋大小上有所区别,在施工方式上与普通框架结构相同或相近,所以施工简单,易于实施。
(3)成本经济。本申请实施例的剪力墙以及使用该剪力墙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与普通的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一致,相比专门的隔震结构、减震结构和带支撑的钢框架结构,不需要专业公司介入和专业的技术工人施工,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在成本上更加经济实用,也更适于推广应用。
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抗震性能优异、施工简单和成本经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抗震建筑中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L型剪力墙的墙肢截面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T型剪力墙的墙肢截面图;
图4是图1中A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框架-剪力墙结构、10-外框架、11-剪力墙、12-外框梁、13-外框柱、20-内框架、21-内框梁、22-内框柱、31-次梁、A-凸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震建筑,该抗震建筑具有良好的抗侧移及抗扭刚度,可用于地震八度区或八度以上地区的建筑,也可以用于地震八度区以下但对抗震要求较高的地区。
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该抗震建筑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平面示意图,该抗震建筑中设有框架-剪力墙结构100,该框架-剪力墙结构100包括设置在抗震建筑外周用于形成建筑外框架10的若干剪力墙11、若干外框梁12和若干外框柱13,以及设置在抗震建筑内部用于形成建筑内框架20的若干剪力墙11、若干内框梁21和若干内框柱22。
其中,在抗地震时,剪力墙11作为第一道抗震防线,剪力墙1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0mm,剪力墙11的高厚比为4-8,相邻剪力墙11在抗震建筑中的间距为D,抗震建筑的柱跨为d,D/d≤3,D≤20m;其中,任一剪力墙11的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小于或等于抗震建筑的底部承担的水平总剪力的1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剪力墙1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0mm,剪力墙11的高厚比为4-8,相比现有技术中剪力墙的高厚比更小,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剪力墙11为短厚剪力墙——墙短而厚,这种剪力墙11具有吸收内力小、抗剪性和延性优的特点,该剪力墙11用于抗震建筑中时,同时保证剪力墙11的间距小于或等于3个柱跨,剪力墙11的间距小于20m,任一剪力墙11的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小于或等于该抗震建筑的底部承担的水平总剪力的15%,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剪力墙11在抗震建筑中的数量更多、分布更均匀,从而每个剪力墙11承担较小的地震剪力,进而提高了抗震建筑整体的抗侧移和抗扭刚度,保证了震建筑的安全。
需要理解的是,在抗震建筑中,剪力墙11短而厚时,单个剪力墙11所能承受的抗侧移刚度就越大,所能吸收的地震力就越多,且当这种短而厚的剪力墙11数量比较多时,每个剪力墙11所承受的地震力就越少且均匀,因此,该抗震建筑整体的抗侧移刚度及抗扭刚度就越好,其抗震性能就很好。
还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剪力墙11的高厚比指的剪力墙11的长度与剪力墙11厚度之比,当抗震建筑所处地区的烈度越高时,该剪力墙11在上述规定的范围中,剪力墙11的厚度取值越大,剪力墙11的长度取值越小,相邻剪力墙11之间的间距取值越小;反之,当抗震建筑所处地区的烈度越低时,该剪力墙11在上述规定的范围中,剪力墙11的厚度取值越小,剪力墙11的长度取值越大,相邻剪力墙11之间的间距取值越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剪力墙11厚度大于或等于300mm,可以理解的是,剪力墙11的厚度可以为300mm、400mm、800mm、900mm、1000mm等;剪力墙11的高厚比为4-8,可以理解的是,剪力墙11的高厚比可以为4、5、6、7、8等。D/d≤3,表示相邻剪力墙11在抗震建筑中的间距最好设置为小于或者等于3个柱跨,不宜设置成大于3个柱跨以上的间距,例如相邻剪力墙11在抗震建筑中的间距为2个柱跨或者3个柱跨。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的剪力墙11厚度为300-800mm,剪力墙11的高厚比为4-8,可以理解的是,剪力墙11的长度为1200-6400mm,该范围内的剪力墙11长度可以满足绝大部分抗震建筑的使用,且当剪力墙11的厚度大于800mm时,在施工时会浪费较多的材料,且会占用较多的建筑内部空间,不利于建筑空间内部的后期设计,因此,剪力墙11的厚度在300-800mm时,剪力墙既能保证良好的抗震性能、又能保证较合理的经济成本。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剪力墙11为L型剪力墙、T型剪力墙或槽型剪力墙结构。例如图2所示,该剪力墙11为L型剪力墙;例如图3所示,该剪力墙11为T型剪力墙。
在抗震建筑结构中,抗震建筑的各个方向均存在地震剪力,如果剪力墙11为单向剪力墙,单向剪力墙仅能对剪力墙长度方向的地震剪力起到抗侧移和抗扭作用,不利于抗震建筑的整体抗侧移及抗扭性能,从而导致该抗震建筑的抗震性能不佳。将剪力墙11组成T形、L形、槽型等非单向剪力墙结构时,剪力墙11之间可以互相支撑或牵制,剪力墙11的稳定性更高,能保证剪力墙11自身的抗侧移刚度和抗扭刚度,从而使抗震建筑整体的抗侧移刚度和抗扭刚度更好。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剪力墙11设置在抗震建筑的周边、楼梯间、电梯间或平面结构具有形状变化的部位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
可选地,将剪力墙11设置在建筑的周边附近,一方面可以使剪力墙11发挥自身的抗扭作用,减少抗震建筑整体结构的扭转周期,另一方面由于剪力墙11比较厚且设置在建筑的四周,能起到隔热的作用,可以减小建筑内部受室外温度变化的不利影响;优选地,在建筑的四个角处设置L型剪力墙结构,建筑的四个角一般为直角,一方面建筑的四个角与L型剪力墙匹配,另一方面,L型剪力墙布置在建筑的四个角可以使剪力墙11更加分散,也可使建筑不会发生偏心,从而使建筑结构更稳定。
可选地,其中,剪力墙11设置在楼梯间和/或电梯间处。当剪力墙11设置在楼梯间时,剪力墙11与楼梯间的抗侧力结构结合布置;剪力墙11设置在电梯间处时,剪力墙11与电梯间的抗侧力结构配合设置。由于楼梯间或电梯间没有楼板作为连接,因此楼梯间或电梯间的抗侧向刚度比有楼板的部位较弱,不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将剪力墙11与楼梯间或电梯间的结构柱等抗侧力结构连接,使得剪力墙11与结构柱等抗侧力结构形成整体,一方面可保证楼梯间和电梯间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提高了楼梯间或电梯间的抗侧移刚度,使楼梯间或电梯间的侧移刚度与建筑其他部位的侧移刚度相同或接近,避免了侧移刚度突变造成的建筑破坏。
可选地,将剪力墙11设置在建筑平面结构具有形状变化的部位,在建筑平面结构具有形状变化时,建筑平面结构变化的部位受力较为薄弱,剪力墙11设置在平面结构具有变化的部位时,一方面可以作为承重结构来支撑平面结构变化的部位,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平面结构变化的部位的抗侧移刚度和抗扭刚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抗震建筑的平面结构包括平面结构主体以及平面结构主体向外凸出形成的凸出结构A,剪力墙11设置在凸出结构A的端部。可以理解的是,剪力墙11设置在凸出结构A的端部,剪力墙11在框架-剪力墙结构100中的位置更加分散,且剪力墙11也可作为凸出结构A的支撑结构,使得框架-剪力墙结构100整体稳定性更高。
进一步地,在本请申请实施例中,剪力墙11贯通抗震建筑的全高;剪力墙11自下而上的贯通整个建筑,抗震建筑整体的抗侧移、抗扭刚度更加均匀,避免了因剪力墙11未贯通建筑全高而引起刚度突变,从而使抗震建筑的抗震性能降低。
进一步地,剪力墙11设置在抗震建筑中,使抗震建筑的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相同或相近。在抗震建筑中当需要承受地震冲击时,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相同或相近,整个建筑受力均匀,不会发生局部刚度突变,各主轴方向的自振周期相近,抗震建筑的抗震性能更好。
进一步地,剪力墙11上设有洞口,洞口在沿抗震建筑的高度方向上对齐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剪力墙11上需要开设门窗洞口、管道洞口或专门释放内应力的洞口时,所开的洞口应在抗震建筑的高度方向上下对其,洞口对齐的剪力墙11的传力、受力钢筋容易布置,且剪力墙11受力均匀,剪力墙11上的洞口的边角处不会产生明显的集中应力,因此,抗震建筑的抗震性能更好。
除了上述剪力墙11可以作为抗震建筑的第一抗震防线,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抗震建筑中,还能够依靠剪力墙11与外框梁12、外框柱13、内框梁21、内框柱22互相连接形成整体的框架-剪力墙结构100,该框架-剪力墙结构100作为第二抗震防线。这样整个抗震建筑通过两道抗震防线,能够起到更好的抗震作用。
进一步地,剪力墙11在框架-剪力墙结构100的周边左右两侧为槽型设置,在框架-剪力墙结构100的周边上下两侧为L型剪力墙和T型剪力墙,能保证框架-剪力墙结构100从不同方向承担地震剪力;剪力墙11均匀、分散、且较多的设置在框架-剪力墙结构100周边,相邻两个剪力墙11之间的间距小于三个柱跨且小于20m,较多剪力墙11的分散设置,使得每一个剪力墙11能够承受较小的地震剪力,可以减少抗震建筑整体结构的扭转周期,降低整体结构的周期比,提升抗震建筑的整体抗侧移刚度及抗扭刚度,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可选地,框架-剪力墙结构100的自振周期小于或等于0.85,可以理解的是,框架-剪力墙结构100的自振周期也可以为0.85、0.75、0.7、0.65、0.6、0.55、0.5、0.45、0.4、0.35、0.3等。
优选地,框架-剪力墙结构100的自振周期为0.8。框架-剪力墙结构100的自振周期与地震周期不接近,共振发生的概率就很小,框架-剪力墙结构100遭到共振破坏的可能性就越小,框架-剪力墙结构100就更安全。
进一步地,外框柱13的柱截面大于或等于内框柱22的柱截面外框梁12的梁截面大于内框梁21的梁截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外框柱13的柱截面大于内框柱22截面,外框梁12的梁截面大于内框梁21的梁截面,是由于外框柱13在框架-剪力墙结构100中所承担的载荷大于内框柱所承担的载荷,外框梁12所承受的载荷大于内框梁所承担的载荷,可以理解的是,在能够满足其所承受的载荷要求时,内框柱22的截面可以设计的小一些,既可以节约施工材料,还可以提高抗震建筑内部空间的利用率,进而方便建筑空间内部的功能配置。
进一步地,外框梁12的梁截面的抗弯刚度与内框梁21的梁截面的抗弯刚度比值宜为3:1至5:1。优选地,该外框梁12的梁截面的抗弯刚度与内框梁21的梁截面的抗弯刚度比值为4:1左右,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的外框梁12的梁截面抗弯刚度与内框梁21的梁截面抗弯刚度可以为3:1、3.5:1、4.5:1、5:1等。
进一步地,该外框梁12的跨高比小于5时,外框梁形成连梁。由于连梁具有跨度小、截面大等优点,因此当该外框梁12设计为连梁时,能够有效增强框架-剪力墙结构100的刚度。
需要得知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100的剪力墙11可以为刚剪力墙或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外框梁12和内框梁21可以为钢骨混凝土梁或钢筋混凝土梁,外框柱13和内框柱22可以为钢骨混凝土柱或钢筋混凝土柱。
还需要得知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框架-剪力墙结构100还包括若干连接建筑外部结构10和建筑内部结构20的若干次梁31以及若干楼板结构(未图示),次梁31可以为钢筋混凝土梁或钢梁,楼板结构可以为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空心楼板结构或组合楼板结构。
同时,本申请实施例的剪力墙11和框架-剪力墙结构100相比普通的框架结构只是在墙截面大小比例及配筋大小上有所区别,在施工实施上与普通框架结构相同或接近,所以施工简单,易于实施。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剪力墙以及使用该剪力墙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与普通的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一致,相比专门的隔震结构、减震结构和带支撑的钢框架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不需要专业公司介入和专业的技术工人施工,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在成本上更加经济实用,也更适于推广应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抗震建筑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用于抗震建筑中,所述剪力墙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0mm,所述剪力墙的高厚比为4-8,相邻所述剪力墙在所述抗震建筑中的间距为D,所述抗震建筑的柱跨为d,D/d≤3,D≤20m;
其中,任一所述剪力墙的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小于或等于所述抗震建筑的底部承担的水平总剪力的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的厚度为300-8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为L型剪力墙、T型剪力墙或槽型剪力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设置在所述抗震建筑的周边、楼梯间、电梯间或平面结构具有形状变化的部位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设置在所述楼梯间时,所述剪力墙与所述楼梯间的抗侧力结构配合设置;和/或,所述剪力墙设置在所述电梯间处时,所述剪力墙与所述电梯间的抗侧力结构配合设置;
所述剪力墙设置在所述平面结构具有形状变化的部位时,所述平面结构包括平面结构主体以及从所述平面结构主体向外凸出形成的凸出结构,所述剪力墙设置在所述凸出结构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贯通所述抗震建筑的全高;
和/或,所述剪力墙设置在所述抗震建筑的主轴的不同侧,以使所述抗震建筑的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相同或相近;
和/或,所述剪力墙设有若干洞口,若干所述洞口在沿所述抗震建筑的高度方向上对齐设置。
7.一种框架-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所述抗震建筑外周的用于形成外框架结构的外框柱、外框梁和所述剪力墙;
设置在所述抗震建筑内部的用于形成内框架结构的内框柱、内框梁和所述剪力墙;
所述剪力墙为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剪力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柱的柱截面大于或等于所述内框柱的柱截面;
所述外框梁的梁截面大于所述内框梁的梁截面,且所述外框梁的梁截面的抗弯刚度与所述内框梁的梁截面的抗弯刚度比值为3:1至5: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梁跨高比小于5时,所述外框梁形成为连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为钢剪力墙或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所述外框柱和所述内框柱为钢骨混凝土柱或钢筋混凝土柱;所述外框梁和所述内框梁为钢骨混凝土梁或钢筋混凝土梁。
11.一种抗震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建筑中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剪力墙。
CN202021832684.9U 2020-08-25 2020-08-25 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抗震建筑 Active CN213539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2684.9U CN213539275U (zh) 2020-08-25 2020-08-25 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抗震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2684.9U CN213539275U (zh) 2020-08-25 2020-08-25 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抗震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39275U true CN213539275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89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32684.9U Active CN213539275U (zh) 2020-08-25 2020-08-25 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抗震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392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4015A (zh) * 2021-06-29 2021-08-24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烈度区的特高压换流站辅控楼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4015A (zh) * 2021-06-29 2021-08-24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烈度区的特高压换流站辅控楼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72268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双层钢板组合剪力墙
CN102127941B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双层钢板组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2704595B (zh) 钢管混凝土柱间嵌“型钢柱-钢梁-钢撑”剪力墙及作法
CN102587692B (zh) 混合连体超高层结构体系
CN107489212B (zh) 免承重力防剪切屈曲钢板剪力墙
CN206091045U (zh) 一种波腹芯板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复合墙
CN104895229A (zh) 预制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板柱结构及其吊装方法
CN213539275U (zh) 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抗震建筑
CN103362208B (zh) 无内筒超高层建筑结构
CN115012554B (zh) 一种多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及装配方法
CN214833397U (zh) 箱板装配式组合结构
CN210117965U (zh) 一种越层越跨控力防屈曲偏心支撑结构
CN110206371B (zh) 一种越层越跨控力防屈曲偏心支撑结构
CN110206370B (zh) 一种越跨控力防屈曲偏心支撑结构
CN209779872U (zh) 一种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CN211286107U (zh) 一种具有抗震减震机构的房屋建筑
CN114250899A (zh) 一种单斜撑大跨楼面结构系统
CN102936930B (zh) 内藏型钢柱-格构密梁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作法
CN110206368B (zh) 一种越跨控力防屈曲中心支撑结构
CN221920403U (zh) 一种历史建筑维护结构
CN212427553U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JP2004052494A (ja) Rc系梁ダンパー
CN108360671B (zh) 一种建筑框架结构
CN221372615U (zh) 一种钢筋网片单向密肋空心叠合楼板
CN218479355U (zh) 一种与填充墙门洞构造结合的减震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