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38966U - 用于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38966U
CN213538966U CN202021969129.0U CN202021969129U CN213538966U CN 213538966 U CN213538966 U CN 213538966U CN 202021969129 U CN202021969129 U CN 202021969129U CN 213538966 U CN213538966 U CN 213538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rod
rotary drilling
pile foundation
arc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691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剑甲
郎泽俊
周玖利
张彦云
阮志能
肖腾
章万成
涂捷
肖志龙
史鹏飞
周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filed Critical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to CN2020219691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38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38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38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包括:卡箍,其可拆卸卡合于旋挖钻钻杆的下部;横杆,其通过端部水平固定于所述卡箍上;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其均与所述旋挖钻钻杆平行并垂直间隔固定设置于所述横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位于同一铅垂面内且上端均设置有圆棱镜,其均对准全站仪,所述全站仪自由设置位置并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可提高测量放样的工作效率,保障人员作业的安全。

Description

用于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测量定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施工领域基础桩基施工工艺因旋挖钻施工周期短、工序转换方便的特点而广泛采用,但桩基放样对测量人员来说任务是比较繁琐的。在对桩基桩位和护筒埋设位置进行定位作业任务时一般需要参与3-4次:第一次,在原地面将桩基位置进行定位放样,做好标记并埋设护桩;第二次,护筒埋设好后对护筒中心进行偏差校正,并对护桩进行有效固定;第三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护筒偏移、倾斜或者下沉时需要再次对护筒中心偏位进行确认(若反复出现偏移、倾斜或者下沉时,相应的测量次数也增加);第四次,对于桩基施工精度要求高的情况,在下放钢筋笼时需要对桩基中心偏位进行纠正。如此的反复测量定位,不仅大大增加了测量的工作任务量,而且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如何有效的规避安全风险,快速高质量的完成桩基定位成为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提高测量放样的工作效率,保障人员作业的安全。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包括:卡箍,其可拆卸卡合于旋挖钻钻杆的下部;横杆,其通过端部水平固定于所述卡箍上;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其均与所述旋挖钻钻杆平行并垂直间隔固定设置于所述横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位于同一铅垂面内且上端均设置有圆棱镜,其均对准全站仪,所述全站仪自由设置位置并固定安装。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横杆上且距离旋挖钻钻杆100-150mm,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横杆的外端部且距离旋挖钻钻杆300-400mm,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高度。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高度为150-200mm,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高度为50-100mm。
优选的是,所述卡箍由优弧件和劣弧件构成圆环形结构,所述优弧件和劣弧件的内端铰接、外端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所述横杆的端部固定于优弧件上。
优选的是,所述优弧件外端设置有卡合件,其具有向下的凹槽,所述劣弧件外端设置有卡条,其恰好卡合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的是,所述卡箍内壁设置有多个凸起,其分别一一对应所述旋挖钻钻杆外表面的卡槽。
优选的是,所述卡箍的厚度为10-20mm,高度为30-50mm。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在旋挖钻桩基施工中心点测量定位过程中,通过使用该定位装置,有效的减少了测量定位次数,优化了施工过程环节,主要提高旋挖钻桩基施工中心点放样的快速性及安全性,达到测量放样定位的高效、精确和安全。
1、使用该装置,无需司镜人员,只需一名仪器观测人员,省掉了在前场作业的人员,只需将该装置固定在旋挖钻钻杆的下端,安全、快速、简便的就可完成测量作业任务,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也有效的规避了安全风险。
2、使用该装置,无需再对原地面桩基位置初放和护筒中心校核,只需对旋挖钻钻杆中心位置进行确认,钻机位置锁定后进行桩基施工,有效的减少了测量作业次数。
3、使用该装置,其圆棱镜可以360°无死角进行观测,有效的解决了因施工机械和堆土带来的通视条件受限问题,测量人员可以根据现场地形,结合角度及距离要求选择全站仪自由设站的方法,进行测量定位放样,大大提高了现场的设站选择性和测量效率。
综上所述结合实际情况,在进行旋挖钻桩基施工测量定位过程中,采用该定位装置不仅能有效的减少测量作业次数、提高测量工作效率、保障测量人员安全,同时在满足测量精度的前提下,测量人员能更灵活的选择测量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箍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旋挖钻钻杆,2、卡箍,3、横杆,4、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圆棱镜,7、优弧件,8、劣弧件,9、卡合件,10、卡条,1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包括:
卡箍2,其可拆卸卡合于旋挖钻钻杆1的下部;
横杆3,其通过端部水平固定于所述卡箍2上;
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其均与所述旋挖钻钻杆1平行并垂直间隔固定设置于所述横杆3上,所述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位于同一铅垂面内且上端均设置有圆棱镜6,其均对准全站仪,所述全站仪自由设置位置并固定安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卡箍2用于将横杆3和第一连接杆4以及第二连接杆5位置固定,也就是将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上的圆棱镜6位置固定且位置与旋挖钻钻杆1的中心位置保持不变,通过圆棱镜6位置合理设置全站仪的安装位置,结合角度及距离要求选择全站仪自由设站的方法,或者根据全站仪合适的固定位置,合理安装圆棱镜6的安装角度,由于卡箍2为卡拆卸式,圆棱镜6可以360°无死角进行安装观测。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杆4位于横杆3上且距离旋挖钻钻杆100-150mm,所述第二连接杆5位于所述横杆3的外端部且距离旋挖钻钻杆300-400mm,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杆5的高度。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高度为150-200mm,所述第二连接杆5的高度为50-100mm。钻杆的直径一般为30-40c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的情况确定各结构的具体尺寸,横杆3或连接杆太长都会影响水平度,从而影响最终的测量准确性。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高度和位置均相互错开以保证不会互相遮挡视线。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卡箍2由优弧件7和劣弧件8构成圆环形结构,所述优弧件7和劣弧件8的内端铰接、外端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所述横杆3的端部固定于优弧件7上。所述优弧件7外端设置有卡合件9,其具有向下的凹槽,所述劣弧件8外端设置有卡条10,其恰好卡合于所述凹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卡箍2通过铰接的内端实现安装和拆卸,外端通过卡条10和凹槽的紧密配合实现固定。由于整个定位装置相对较轻,因此卡箍2的位置相对稳定。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卡箍2内壁设置有多个凸起11,其分别一一对应所述旋挖钻钻杆1外表面的卡槽。按照旋挖钻钻杆1的卡槽形状加工卡箍2的外形。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卡箍2的厚度为10-20mm,高度为30-50mm。
具体实施例
1、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按照上述所述结构及尺寸进行加工,横杆3及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的尺寸应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的情况确定,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均与横杆3保持垂直,并在同一铅垂面内。
2、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快速定位装置加工过程中,首先按照旋挖钻钻杆1的形状加工卡箍2的卡槽外形,厚度一般为10-20mm,高度为30-50mm,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以及横杆3安装固定成为一个整体,然后与卡箍2进行连接固定。
3、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的使用
旋挖钻桩基施工中心点测量放样定位时,将装置卡箍2固定在旋挖钻钻杆1的下端,安装两个圆棱镜A和B,然后将两个圆棱镜6方向对准全站仪仪器。定位过程中,全站仪测量上下两个圆棱镜A和B中心的三维坐标,根据装置横杆3的长度反算出待放样桩基中心点的平面坐标,通过与桩基位置的设计坐标比较进行归化,指导现场进行中心位置定位。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用于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卡箍,其可拆卸卡合于旋挖钻钻杆的下部;
横杆,其通过端部水平固定于所述卡箍上;
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其均与所述旋挖钻钻杆平行并垂直间隔固定设置于所述横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位于同一铅垂面内且上端均设置有圆棱镜,其均对准全站仪,所述全站仪自由设置位置并固定安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横杆上且距离旋挖钻钻杆100-150mm,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横杆的外端部且距离旋挖钻钻杆300-400mm,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高度为150-200mm,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高度为50-1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由优弧件和劣弧件构成圆环形结构,所述优弧件和劣弧件的内端铰接、外端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所述横杆的端部固定于优弧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弧件外端设置有卡合件,其具有向下的凹槽,所述劣弧件外端设置有卡条,其恰好卡合于所述凹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内壁设置有多个凸起,其分别一一对应所述旋挖钻钻杆外表面的卡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的厚度为10-20mm,高度为30-50mm。
CN202021969129.0U 2020-09-10 2020-09-10 用于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 Active CN213538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9129.0U CN213538966U (zh) 2020-09-10 2020-09-10 用于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9129.0U CN213538966U (zh) 2020-09-10 2020-09-10 用于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38966U true CN213538966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91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69129.0U Active CN213538966U (zh) 2020-09-10 2020-09-10 用于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389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25402U (zh) 一种用于高精度跨海三角高程测量的棱镜安装装置
CN105973141A (zh)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错台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4034319A (zh) 一种高层建筑测量控制点投射定位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3538966U (zh) 用于旋挖钻桩基施工快速定位装置
CN205858357U (zh) 盾构区间控制测量强制对中用托架的安装结构
CN205957883U (zh) 一种狭长空间内壁垂直度测量仪和测量装置
CN205175346U (zh) 一种配合激光跟踪仪靶球的点位测量装置
CN209181722U (zh) 一种锚管定位测偏及垂直度检测设备
CN210108333U (zh) 基于精密激光测距仪的拱顶沉降测量装置
CN110900529A (zh) 一种具有辅助定位钻孔功能的电锤
CN207763695U (zh) 可单人操作的水准测量装置
CN111663786A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厚度控制的施工辅助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9590970A (zh) 一种电力设备线夹安装孔定位方法
CN104165576A (zh) 一种具有表观变形测量功能的深部变形监测装置
CN109520426A (zh) 一种锚管定位测偏及垂直度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205785203U (zh) 一种用于基坑监测的水准尺
CN209459561U (zh) 一种用于检测桩径与桩位偏差的测量工具
RU2469268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ъемки сечений камерных выработок
CN201964889U (zh) 盾构隧道内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
CN205537646U (zh) 一种可横向使用的测量棱镜装置
CN211121237U (zh) 一种工程测量用自发光标杆
CN213579084U (zh) 一种边坡孔洞组合测量尺
CN212512753U (zh) 一种桩基微爆破用具
CN114353764B (zh) 一种护筒参数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215725612U (zh) 便携式建筑工程造价专用测量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