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38823U - 一种新型生态蓄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生态蓄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38823U
CN213538823U CN202022417778.6U CN202022417778U CN213538823U CN 213538823 U CN213538823 U CN 213538823U CN 202022417778 U CN202022417778 U CN 202022417778U CN 213538823 U CN213538823 U CN 213538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servoir
water storage
clean
storag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177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揭保如
揭建刚
龚福根
何鑫
章志刚
占罗龙
刘�文
陶武金
陈玉春
李志明
徐晓霞
姚志辉
万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 He Ying Zao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g He Ying Zao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 He Ying Zao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ng He Ying Zao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177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38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38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38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水系统,尤其是一种集宜居、康养、旅游、防灾的新型生态蓄水系统。一种新型生态蓄水系统,采用非截流的方式,修建于江河湖外侧,用于在汛期储存水资源,在旱期利用;其包括依次连通的一级净水库、二级净水库和蓄水库,一级净水库通过引水渠与江河湖连通;江河湖水通过引水渠进入一级净水库,进行初次沉淀,然后进入二级净水库,再次沉淀后进入蓄水库,旱期时,通过抽水机组将蓄水库内的水补给到江河湖;在蓄水系统的圩堤上方修建有生活系统。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可达到人类宜居的标准;2、可以给江河湖治理水污染,也可以将蓄水库中的水变成活水;3、储存的水可以缓解江河湖水情;4、蓄水库周边可以建设成生活圈。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生态蓄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水系统,尤其是一种集宜居、康养、旅游、防灾的新型生态蓄水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发展需要,能源消耗爆炸式增长,而大多数能量来源又是化石燃料,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不断上升,气温也屡破新高,厄尔尼诺现象日趋严重,洪水强度和干旱持续时间也是屡屡突破历史记录。现有水利工程通常是以截流型大坝为主,截流型大坝虽有着强大的蓄洪能力,但也会对航运和水生物的繁衍带来重大影响,易造成库区泥沙堆积,兴建时需要大量移民等,而且在下游平原无法建造截流型大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对航运和水生物的繁衍没有任何影响,且可减少对中下游造成损失的新型生态蓄水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生态蓄水系统,采用非截流的方式,修建于江河湖外侧,用于在汛期储存水资源,在旱期利用;其包括依次连通的一级净水库、二级净水库和蓄水库,一级净水库通过引水渠与江河湖连通;江河湖水通过引水渠进入一级净水库,进行初次沉淀,然后进入二级净水库,再次沉淀后进入蓄水库,旱期时,通过抽水机组将蓄水库内的水补给到江河湖;在蓄水系统的圩堤上方修建有生活系统。
优选的,在一级净水库、二级净水库和蓄水库的圩堤内均修建有闸门,分别用于连通引水渠与一级净水库、一级净水库与二级净水库、二级净水库与蓄水库。
优选的,闸门的底部位于旱期警戒线上方,其顶部超过汛期警戒线。
优选的,抽水机组安装于引水渠与一级净水库之间的圩堤上,且位于汛期警戒线之上。
优选的,还包括发电机组,其安装于引水渠与一级净水库之间的圩堤上,其底部位于旱期警戒线上方,顶部超过汛期警戒线。
优选的,在二级净水库与蓄水库之间的圩堤上修建有泄洪闸,泄洪闸的底部位于河床之下,顶部位于河床之上。
优选的,一级净水库、二级净水库均位于蓄水库内,且分别通过圩堤隔离。
优选的,圩堤包括基础和上层坝体,基础为现浇结构,修建于河床之下;上层坝体位于基础上方,其外层坝体采用预制装配式构件在现场组装浇筑,内部填充有黏土或混凝土。
优选的,在两两相对的外层坝体之间安装有预制钢筋砼拉结梁。
原理:汛期时,将江河湖水引入净水库,通过净水库将江河湖水净化到蓄水库的水质要求后,再将水蓄入蓄水库中,旱期时,可以将蓄水库中的水补给到江河湖。非截流型的方式,对航运和水生物的繁衍没有任何影响,可以作为中下游水坝的补充方案,即使洪水的量超出了蓄水库的御洪能力,凭借蓄水库的容积也能起到平缓洪峰的能力,使洪水平稳通过,极大的减少中下游人民遭受的损失,使因汛期被水淹没而绝收的农田村庄变成鱼米之乡,丰产稳产的胜地;另外,坝体上方设有绿化、健身、超市、医院、种植等用地,另有游览设施、水陆运动项目和酒店式公寓,蓄水库中也可适当养些水产品,可解决居住在其上人口的生活所需,适宜居住康养,还能为当地旅游事业做出贡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引入的江河湖水通过净化库净化后,可达到人类宜居的标准,而且防止水在蓄水库中变质;
2、蓄水系统既可以引入江河湖水,也可以将净化后的水排入江河湖,这样既可以给江河湖治理水污染,也可以将蓄水库中的水变成活水;
3、蓄水库如果做成大容量的,在江河湖水丰富时期可以储存一定量的水,当江河湖到了枯水期时,储存的水可以缓解江河湖水情;
4、蓄水库周边可以建设成生活圈,形成生活和旅游的好去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视图;
图2a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2b是图2的b部放大图;
图2c是图2的c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B-B视图;
图4是图1中B-D区立面图;
图5是图1中一级净水库圩堤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二级净水库圩堤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圩堤上层坝体装配结构图(其中,a为蓄水库坝体;b为一级净水库坝体);
图8是图7中第一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第二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第三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7中第四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7中第五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7中第六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7中第七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7中第八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7中第九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级净水库;2、二级净水库;3、蓄水库;4、引水渠;5、七榀钢桁架梁;6、堤坝道路;7、观光电梯;8、人行道;9、车道公路;10、酒店式公寓;11、水闸;12、圩堤;12-1、预制钢筋混凝土墙;12-2、填充层;12-3、桩基础;13、抽水机组;14、发电机组;15、泄洪涵道;16、生活区;17、河床;12-1-1、第一构件;12-1-2、第二构件;12-1-3、第三构件;12-1-4、第四构件;12-1-5、第五构件;12-1-6、第六构件;12-1-7、第七构件;12-1-8、第八构件;12-1-9、第九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方位词“上”、“下”、“顶”、“底”等均是依照附图所示进行描述,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1-16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一种新型生态蓄水系统,采用非截流的方式,修建于江河湖外侧,用于在汛期储存水资源,在旱期利用;如图1所示,其包括依次连通的一级净水库1、二级净水库2和蓄水库3,一级净水库1通过引水渠4与江河湖连通;江河湖水通过引水渠4进入一级净水库1,进行初次沉淀,然后进入二级净水库2,再次沉淀后进入蓄水库3,旱期时,通过抽水机组13将蓄水库3内的水补给到江河湖;在蓄水系统的圩堤12上方修建生活系统,生活系统包括生活区16、观光旅游区等,例如:建造在圩堤顶部的人行道8、车道公路9、酒店式公寓10等,人们或车辆可以通过建造在外圈坝体上的观光电梯7到达圩堤顶部,进行观光旅游,当然,车辆也可以通过修建在引水渠4两侧的堤坝道路6进入车道公路9,圩堤上方还可以设有绿化、健身、超市、医院、牌楼、种植等用地,另有游览设施、水陆运动项目,蓄水库中也可适当养些水产品,可解决居住在其上人口的生活所需,适宜居住康养,还能为当地旅游事业做出贡献。
如图1-3所示,一级净水库1、二级净水库2均位于蓄水库3内,且分别通过圩堤隔离。具体结构为:一级净水库1的圩堤设置在蓄水库3内,且与蓄水库靠近引水渠4的圩堤围合,从而形成一级净水库1;二级净水库2的圩堤设置在蓄水库3内,且与一级净水库1的圩堤、蓄水库的部分圩堤围合,从而形成二级净水库2;靠近引水渠4的蓄水库圩堤与一级净水库1的圩堤之间、一级净水库1的圩堤与二级净水库2的圩堤之间均安装固定七榀钢桁架梁5,用于加固蓄水库圩堤、一级净水库圩堤及二级净水库圩堤间的结构;圩堤12包括桩基础12-3和上层坝体,桩基础12-3为现浇结构,修建于河床17之下;上层坝体位于基础上方,其坝体为预制钢筋混凝土墙12-1,采用预制装配式构件在现场组装浇筑,内部设置填充层12-2,填充层内填充黏土或细石混凝土。
如图4-6所示,在一级净水库1、二级净水库2和蓄水库3的圩堤内均修建有水闸11,分别用于连通引水渠4与一级净水库1、一级净水库1与二级净水库2、二级净水库2与蓄水库3,水闸11的底部位于旱期警戒线上方,其顶部超过汛期警戒线;抽水机组13安装于引水渠4与一级净水库1之间的圩堤上,且位于汛期警戒线之上,当江河湖水位低于蓄水库3水位时,通过抽水机组将蓄水库中的水引入到江河湖中;由于蓄水库中的水流入江河湖时有一定的流速,因此在引水渠4与一级净水库1之间的圩堤上可以安装发电机组14,发电机组14底部位于旱期警戒线上方,顶部超过汛期警戒线,当水流通过水力发电机时发电,为生活区提供电力。如图6所示,在二级净水库2与蓄水库3之间的圩堤上修建有泄洪涵道15,泄洪涵道15的底部位于河床之下,顶部位于河床之上。
如图7-16所示,预制钢筋混凝土墙12-1由多组预制构件装配而成,在预制构件上均有吊装环或吊环,以方便吊装,包括第一构件12-1-1、第二构件12-1-2、第三构件12-1-3、第四构件12-1-4、第五构件12-1-5、第六构件12-1-6、第七构件12-1-7、第八构件12-1-8、第九构件12-1-9;如图8所示,第一构件12-1-1的顶部设置向上凸起的榫头,底部设置凹槽,榫头与凹槽匹配,当第一构件上下装配时,榫头插入凹槽内,第一构件12-1-1的两侧分别设置T形凹槽,T形凹槽与第七构件12-1-7(其结构为工字型榫卯构件)匹配;如图7a所示,第七构件将相邻第一构件连接固定,细缝中填充细石混凝土,上下榫头、凹槽对齐安装,并预留水闸洞口,形成蓄水库坝体的内层及外层坝体。
如图9所示,一级净水库1的坝体采用第二构件12-1-2,第二构件12-1-2的顶部设置向上凸起的榫头,底部设置凹槽,榫头与凹槽匹配,当第二构件上下装配时,榫头插入凹槽内,第二构件12-1-2的两侧分别设置T形凹槽,T形凹槽与第七构件12-1-7(其结构为工字型榫卯构件)匹配;如图7b所示,第七构件将相邻第二构件连接固定,细缝中填充细石混凝土,上下榫头、凹槽对齐安装,并预留水闸洞口,形成一级净水库1坝体的内层及外层坝体。二级净水库2坝体与一级净水库1坝体采用的构件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内层坝体与外层坝体位置相对,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的相对面均设置凸台,用于放置第三构件12-1-3(即预制钢筋砼拉结梁)及第九构件12-1-9(预制板),对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的预留钢筋及第三构件、第九构件进行二次浇捣,从而固定内层坝体与外层坝体,上下第九构件间形成的空腔用黏土填充分层压实,最终形成预制钢筋混凝土墙12-1;水闸洞口由第四构件12-1-4及第五构件12-1-5组成,第四构件置于多个第一构件之间,第五构件位于第四构件下方,水闸洞口分别设置在内层坝体与外层坝体的相对位置,从而形成水流通道;一级净水库圩堤结构与蓄水库圩堤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蓄水库圩堤的顶部两侧安装第八构件12-1-8,相邻第八构件之间采用第七构件12-1-7连接,从而在蓄水库的顶部形成防浪板;在一级净水库圩堤的顶部安装第六构件12-1-6,第六构件的顶部设置不锈钢栏杆。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该理解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引申、变形等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生态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非截流的方式,修建于江河湖外侧,用于在汛期储存水资源,在旱期利用;其包括依次连通的一级净水库、二级净水库和蓄水库,一级净水库通过引水渠与江河湖连通;江河湖水通过引水渠进入一级净水库,进行初次沉淀,然后进入二级净水库,再次沉淀后进入蓄水库,旱期时,通过抽水机组将蓄水库内的水补给到江河湖;在蓄水系统的圩堤上方修建有生活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一级净水库、二级净水库和蓄水库的圩堤内均修建有闸门,分别用于连通引水渠与一级净水库、一级净水库与二级净水库、二级净水库与蓄水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生态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闸门的底部位于旱期警戒线上方,其顶部超过汛期警戒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抽水机组安装于引水渠与一级净水库之间的圩堤上,且位于汛期警戒线之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电机组,其安装于引水渠与一级净水库之间的圩堤上,其底部位于旱期警戒线上方,顶部超过汛期警戒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二级净水库与蓄水库之间的圩堤上修建有泄洪闸,泄洪闸的底部位于河床之下,顶部位于河床之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级净水库、二级净水库均位于蓄水库内,且分别通过圩堤隔离。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新型生态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圩堤包括基础和上层坝体,基础为现浇结构,修建于河床之下;上层坝体位于基础上方,其外层坝体采用预制装配式构件在现场组装浇筑,内部填充有黏土或混凝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生态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两两相对的外层坝体之间安装有预制钢筋砼拉结梁。
CN202022417778.6U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新型生态蓄水系统 Active CN213538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7778.6U CN213538823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新型生态蓄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7778.6U CN213538823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新型生态蓄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38823U true CN213538823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500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17778.6U Active CN213538823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新型生态蓄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38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15048B2 (en) Method for river/lake level regul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system
CN102587320B (zh) 一种库池组合式多功能海堤
CN102912762B (zh) 桩群透水框架坝及其施工方法
CN213538823U (zh) 一种新型生态蓄水系统
RU2374387C1 (ru) Гидроузел на многолетнемерзлых грунтах
CN114263152B (zh) 一种进口可移动的岸坡嵌入式过鱼系统
CN202482819U (zh) 一种库池组合式多功能海堤
CN202989858U (zh) 桩群透水框架坝
CN210660035U (zh) 一种水上自浮式环保泥浆池
CN107165128A (zh) 一种适用于山溪性河道的双层河道结构
CN211079871U (zh) 水力插板防风浪桥及设有该桥的高效养殖区
CN112726772A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湿塘系统及其净化雨水的方法
CN220433729U (zh) 一种具备补水功能的悬臂式生态挡墙
CN113502781A (zh) 一种旧河道的修理及中长期河道的维护方法
CN113373865A (zh) 一种框架式堤塘结构
CN108017228B (zh) 一种应用于封闭河流补水的污水厂尾水净化旁路复合系统
CN108457365B (zh) 一种快速施工的隐形排涝泵站
CN215977098U (zh) 一种结合鱼道、亲水游步道可快速施工的预制挡墙结构
CN109577161B (zh) 一种装配式多功能桥梁及其装配方法
CN205116140U (zh) 层叠装配式导流墩结构
CN217203841U (zh) 插板型预制错位过水井生态护岸
CN220978069U (zh) 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造景堆山加固件
CN213538834U (zh) 一种生态导流堤结构型式
CN102234993A (zh) 高位溢流堰海水单向流动工程
CN218861467U (zh) 河底桁架式内撑预制桩墙河道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