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26535U - 一种杀菌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杀菌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526535U CN213526535U CN202021672284.6U CN202021672284U CN213526535U CN 213526535 U CN213526535 U CN 213526535U CN 202021672284 U CN202021672284 U CN 202021672284U CN 213526535 U CN213526535 U CN 2135265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phone
- cover
- sterilization system
- shading
- steriliz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杀菌袋,属于杀菌设备技术领域。该杀菌袋包括手机套、密封端盖和遮光盖,手机套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取放手机的开口,手机套的正面设有操作部,其余部分为遮光部,操作部用于触摸操作手机的屏幕,手机套上开设有手机透音孔;密封端盖铰接于手机套上,密封端盖用于封堵或打开开口,密封端盖上设置有紫外光线杀菌系统,紫外光线杀菌系统能够对手机进行杀菌;遮光盖铰接于手机套上,当遮光盖转动到遮盖操作部的第一状态时,紫外光线杀菌系统开启,当遮光盖转动到露出操作部的第二状态时,紫外光线杀菌系统关闭。该杀菌袋体积小巧易随身携带,随时可对手机和随身物品进行杀菌,且杀菌过程中不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杀菌袋。
背景技术
手机是现代社会常用的通讯工具,由于空气中具有各种各样的病毒和细菌,手机在户外暴露及在各种场所下的频繁使用,很容易将手机携带的病毒和细菌沾染在手部、耳部或脸部,从而对人体造成感染。
传统的手机杀菌方式一般为采用酒精湿巾或酒精喷雾对手机杀菌或将手机放入封闭式的UV灯杀菌盒子,但都不够便利。目前市面上的UV灯杀菌盒子只能在家庭及其它室内场所使用,无法完全解决在户外的杀菌需求;同时,目前的UV灯杀菌盒子一定要将手机完全放置在封闭的盒子内才能杀菌,但由于用户需要使用手机,所以能将手机置入杀菌盒子中进行杀菌的时间较短,且在杀菌过程中无法及时使用手机,导致用户体验差。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随身携带、随时杀菌且杀菌过程不影响手机正常使用的杀菌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杀菌袋,该杀菌袋体积小巧易随身携带,随时可对手机和随身物品进行杀菌,且杀菌过程中不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杀菌袋,包括:
手机套,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取放手机的开口,所述手机套的正面设有操作部,其余部分为遮光部,所述操作部用于触摸操作所述手机的屏幕,所述手机套上开设有手机透音孔;
密封端盖,铰接于所述手机套上,所述密封端盖用于封堵或打开所述开口,所述密封端盖上设置有紫外光线杀菌系统,所述紫外光线杀菌系统能够对所述手机进行杀菌;
遮光盖,铰接于所述手机套上,当所述遮光盖转动到遮盖所述操作部的第一状态时,所述紫外光线杀菌系统开启,当所述遮光盖转动到露出所述操作部的第二状态时,所述紫外光线杀菌系统关闭。
作为一种杀菌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遮光盖上设置有透明显示窗,所述透明显示窗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显示所述操作部的所述手机的信息。
作为一种杀菌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紫外光线杀菌系统包括紫外线灯管和电池,所述紫外线灯管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紫外线灯管朝向所述容纳腔照射。
作为一种杀菌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紫外线灯管外设置有保护罩。
作为一种杀菌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杀菌袋还包括感应开关组件,所述感应开关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所述感应开关组件与所述紫外光线杀菌系统通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紫外光线杀菌系统的开启或关闭。
作为一种杀菌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感应开关组件包括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用于检测射入所述容纳腔的光线强度,以控制所述紫外光线杀菌系统的开启或关闭。
作为一种杀菌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杀菌袋还包括手机固定调节组件,所述手机固定调节组件用于固定不同尺寸的手机。
作为一种杀菌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机固定调节组件包括滑轨和两个卡爪,所述滑轨固定于所述手机套上,所述卡爪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上,两个所述卡爪被配置为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以卡接或松开所述手机。
作为一种杀菌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遮光盖的四周设置有第一磁条,所述操作部的四周设置有第二磁条,所述第一磁条和所述第二磁条磁吸连接。
作为一种杀菌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紫外光线杀菌系统采用短波紫外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杀菌袋,该杀菌袋包括手机套、密封端盖和遮光盖,手机套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密封端盖上设置有紫外光线杀菌系统,当用户需要使用杀菌袋对手机杀菌时,用户将密封端盖打开,将手机通过开口放入容纳腔内,并使用密封端盖将开口封堵以防止紫外光线外漏;当遮光盖转动到遮盖操作部的第一状态时,紫外光线杀菌系统开启并对手机进行杀菌;当遮光盖转动到露出操作部的第二状态时,紫外光线杀菌系统关闭并停止对手机进行杀菌,用户通过操作部对手机进行触摸操作,杀菌袋随时可对手机和随身物品进行杀菌,且杀菌过程中不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杀菌时间更加灵活,提高用户的体验感,且杀菌袋体积小巧易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杀菌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杀菌袋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杀菌袋隐去遮光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杀菌袋隐去遮光盖和操作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杀菌袋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
1、手机套;11、手机透音孔;2、密封端盖;3、遮光盖、31、透明显示窗;4、紫外线灯管;5、手机固定调节组件;51、滑轨;52、卡爪;6、挂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杀菌袋,该杀菌袋包括手机套1、密封端盖2和遮光盖3,其中,手机套1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取放手机的开口,手机套1的正面设有操作部,其余部分为遮光部,操作部用于触摸操作手机屏幕,手机套1上开设有手机透音孔11;密封端盖2铰接于手机套1上,密封端盖2用于封堵或打开开口,密封端盖2上设置有紫外光线杀菌系统,紫外光线杀菌系统能够对手机进行杀菌;遮光盖3铰接于手机套1上,当遮光盖3转动到遮盖操作部的第一状态时,紫外光线杀菌系统开启,当遮光盖3转动到露出操作部的第二状态时,紫外光线杀菌系统关闭。
用户使用该杀菌袋对手机进行杀菌时,需要将手机通过开口放入容纳腔内,并使用密封端盖2对开口进行封堵,防止紫外光线泄露对用户的眼部和皮肤长时间的照射产生损伤;为不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当用户不使用手机时,用户可使遮光盖3处于第一状态,遮光盖3遮挡于操作部的正上方,紫外光线杀菌系统开启并对手机进行杀菌,防止紫外光线泄露对用户造成伤害;当用户需要使用手机时,用户可使遮光盖3处于第二状态,遮光盖3敞开并露出操作部,用户通过操作部对手机进行触摸操作,手机可进行长时间杀菌,且杀菌时间灵活,杀菌过程中无需取出手机也可使用手机,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手机透音孔11的设置可保证用户能够正常接听电话,避免将手机反复从杀菌袋中取出,如果用户采用无线耳机,可在手机透音孔11的外部设置密封盖,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杀菌袋设计较为小巧,所以方便用户携带以在户外进行使用。紫外光线杀菌系统的杀菌原理是现有技术中较为成熟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操作部的材料是透明的且可触摸操作手机屏幕的材料,以满足用户的触屏使用;遮光部的材料是遮光屏蔽材料,以防止紫外光线泄露对用户的皮肤等部位造成伤害。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紫外光线杀菌系统采用短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的波长介于200nm~275nm,又称为短波灭菌紫外线,其穿透能力最弱,无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及塑料。采用短波紫外线杀菌消毒,属于纯物理消毒方法,具有广谱高效、快速彻底、无需添加化学药剂、不存在抗药性及无二次污染的优点。
可选地,遮光盖3上设置有透明显示窗31,透明显示窗31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状态时显示操作部的手机消息。具体地,当遮光盖3处于第一状态时,遮光盖3闭合遮挡于操作部的正上方,此时透明显示窗31位于操作部的正上方,用户可通过透明显示窗31查看操作部上显示的手机信息;当遮光盖3处于第二状态时,遮光盖3敞开并露出操作部,用户可直接通过操作部查看手机的信息或对手机进行触摸操作。透明显示窗31设置于远离紫外光线杀菌系统的一端,其能够帮助用户快速的看到时间以及信息提示消息,避免手机因杀菌导致用户无法查看时间和信息的情况发生。
可选地,紫外光线杀菌系统包括紫外线灯管4和电池,紫外线灯管4与电池电连接,紫外线灯管4朝向容纳腔照射。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端盖2中设置有电池容纳槽,电池卡接于电池容纳槽中。紫外线灯管4设置于密封端盖2封堵开口的侧壁上,当密封端盖2封堵开口时,紫外线灯管4能够伸入容纳腔中对手机进行杀菌。为方便紫外线灯管4的更换,将设置有紫外线灯管4的密封端盖2的侧壁的四周设置软胶条进行密封,防止紫外光线泄露。进一步地,紫外线灯管4外设置有保护罩,避免密封端盖2打开或关闭时容易对紫外线灯管4磕碰,进而造成紫外线灯管4的损坏。更进一步地,保护罩可拆卸连接于紫外线灯管4的外侧,当需要对紫外线灯管4进行更换时,只需将保护罩打开即可。
优选地,电池可为普通的五号电池、七号电池或纽扣电池,还可采用锂电池或蓄电池。当采用蓄电池时,密封端盖上2上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与蓄电池电连接,可通过外接电源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进一步地,蓄电池还可作为移动电源对手机进行应急充电。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还可在密封端盖2上设置无线充电模块,无线充电模块与蓄电池电连接,将手机放入容纳腔内,外部电源通过无线充电模块既可对蓄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又可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无线充电的具体实现方式是现有技术中较为成熟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密封端盖2上设置有电量显示灯,紫外光线杀菌系统工作过程中,电量显示灯可显示电池的电量。除此之外,当为蓄电池充电时,电量显示灯通过闪烁提示用户蓄电池正在充电,且电量显示灯还可显示充电过程中蓄电池的电量。
可选地,杀菌袋还包括感应开关组件,感应开关组件设置于容纳腔的侧壁上,感应开关组件与紫外光线杀菌系统通讯连接,用于控制紫外光线杀菌系统的开启或关闭。具体地,感应开关组件能够感应遮光盖3的打开或关闭,进而控制紫外光线杀菌系统的开启与关闭。感应开关组件的设置能够避免用户每次使用遮光盖3打开或遮挡操作部时,都需要手动操作关闭紫外光线杀菌系统,使用更省时省力,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具体地,感应开关组件包括光线传感器,光线传感器设置于容纳腔内,光线传感器用于检测射入容纳腔的光线强度,以控制紫外光线杀菌系统的开启或关闭。具体地,当遮光盖3转动到遮挡闭合于操作部上方时,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光线强度低于光线强度预设值时,紫外光线杀菌系统自动开启;当遮光盖3转动到敞开并露出操作部时,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光线强度高于光线强度预设值时,紫外光线杀菌系统自动关闭。由于在遮光盖3上设置了透明显示窗31,因此,光线传感器设置于容纳腔内部不与透明显示窗31正对的区域,防止光线传感器设置于透明显示窗31正对的容纳腔的区域时,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时时都高于光线强度预设值,导致光线传感器无法起到感应开关的作用。在其它实施例中,光线传感器设置的位置主要依据能对遮光盖3的关闭和打开起到感应开关的作用为准。可选地,在其它实施例中,选用磁吸感应开关的原理控制紫外光线杀菌系统的开启与关闭,磁吸感应开关的原理是现有技术中较为成熟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密封端盖2上可设置电源开关按钮,电源开关按钮与紫外光线杀菌系统电连接。具体地,电源开关按钮具有两种操作方式,按动一下电源开关按钮,紫外光线杀菌系统处于待机状态,紫外光线杀菌系统的开启与关闭由感应开关组件控制,再次按动一下电源开关按钮,紫外光线杀菌系统处于关机状态;长按电源开关按钮,紫外光线杀菌系统开启,紫外光线杀菌系统不受感应开关组件控制。在其它实施例中,电源开关按钮可设置其它的操作方式,在现有技术中,电源开关按钮的使用方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具体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电源开关按钮可选用拨动按钮或按动按钮。
如图4和图5所示,杀菌袋还包括手机固定调节组件5,手机固定调节组件5用于固定不同尺寸的手机,能够提高杀菌袋对市场上存在的各种型号的手机的普适性。
具体地,手机固定调节组件5包括滑轨51和两个卡爪52,滑轨51固定于手机套1上,卡爪52滑动连接于滑轨51上,两个卡爪52被配置为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以卡接或松开手机。具体地,滑轨51为开设于手机套1背板上的条形孔,卡爪52滑动连接于条形孔上,卡爪52一端设置有卡接部,另一端设置有调节部,卡接部位于手机套1内用于卡接手机,调节部位于手机套1的外部,用户在手机套1外掰动调节部可调节两个卡接部之间的间距以卡接不同尺寸的手机。在其它实施例中,两个卡爪52中的一个固定,另一个滑动连接于滑轨51上。
可选地,遮光盖3的四周设置有第一磁条,操作部的四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第二磁条,第一磁条和第二磁条磁吸连接,能够保证遮光盖3对操作部的紧密遮挡,完全遮蔽光源,防止紫外光线泄露。进一步地,遮光盖3的四周还设置有密封胶条,且凹槽内还设置有软胶塞,密封胶条和软胶塞的配合,可进一步减小遮光盖3与操作部的四周的连接处的缝隙。
优选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杀菌袋,除了可对手机进行杀菌消毒,还可将口罩等随身物品放入杀菌袋中进行杀菌消毒,拓宽了杀菌袋的使用范围;本实施例中的杀菌袋还可设置为防水结构,既能保护手机又能在水下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杀菌袋还可采用长按电源开关按钮使紫外线灯管4处于长亮的状态,同时将遮光盖3打开使操作部处于敞开的状态,悬挂起来进而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杀菌,需要注意的是,当杀菌袋对周围的环境杀菌时,人不能长时间处于亮灯环境中,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杀菌袋的外形可设置为两端较宽,中间较窄的形状,可提高用户的握感以及握持的稳定性,具体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优选地,杀菌袋的握持部表面可设置防滑条,进一步提高握持稳定性。
如图1~图5所示,杀菌袋还包括挂绳6,挂绳6与手机套1连接或与密封端盖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挂绳6优选为与手机套1连接。挂绳6的设置更加方便用户携带。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杀菌袋,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机套(1),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取放手机的开口,所述手机套(1)的正面设有操作部,其余部分为遮光部,所述操作部用于触摸操作所述手机的屏幕,所述手机套(1)上开设有手机透音孔(11);
密封端盖(2),铰接于所述手机套(1)上,所述密封端盖(2)用于封堵或打开所述开口,所述密封端盖(2)上设置有紫外光线杀菌系统,所述紫外光线杀菌系统能够对所述手机进行杀菌;
遮光盖(3),铰接于所述手机套(1)上,当所述遮光盖(3)转动到遮盖所述操作部的第一状态时,所述紫外光线杀菌系统开启,当所述遮光盖(3)转动到露出所述操作部的第二状态时,所述紫外光线杀菌系统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盖(3)上设置有透明显示窗(31),所述透明显示窗(31)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显示所述操作部的所述手机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线杀菌系统包括紫外线灯管(4)和电池,所述紫外线灯管(4)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紫外线灯管(4)朝向所述容纳腔照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管(4)外设置有保护罩。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杀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袋还包括感应开关组件,所述感应开关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所述感应开关组件与所述紫外光线杀菌系统通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紫外光线杀菌系统的开启或关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开关组件包括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用于检测射入所述容纳腔的光线强度,以控制所述紫外光线杀菌系统的开启或关闭。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杀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袋还包括手机固定调节组件(5),所述手机固定调节组件(5)用于固定不同尺寸的手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杀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固定调节组件(5)包括滑轨(51)和两个卡爪(52),所述滑轨(51)固定于所述手机套(1)上,所述卡爪(52)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51)上,两个所述卡爪(52)被配置为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以卡接或松开所述手机。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杀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盖(3)的四周设置有第一磁条,所述操作部的四周设置有第二磁条,所述第一磁条和所述第二磁条磁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杀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线杀菌系统采用短波紫外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72284.6U CN213526535U (zh) | 2020-08-12 | 2020-08-12 | 一种杀菌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72284.6U CN213526535U (zh) | 2020-08-12 | 2020-08-12 | 一种杀菌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526535U true CN213526535U (zh) | 2021-06-25 |
Family
ID=76488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672284.6U Active CN213526535U (zh) | 2020-08-12 | 2020-08-12 | 一种杀菌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526535U (zh) |
-
2020
- 2020-08-12 CN CN202021672284.6U patent/CN21352653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284639B1 (ko) | 자외선 엘이디를 이용한 살균 휴대폰 케이스 | |
CN205007306U (zh) | 一种多功能手机消毒器 | |
KR20110083073A (ko) |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살균 및 충전 장치 | |
WO2007046585A1 (en) | Intraoral illuminating apparatus | |
CN206896536U (zh) | 一种便携式紫外线消毒设备 | |
MXPA01007048A (es) | Metodo y aparato esterilizador de microtelefono. | |
CN203677572U (zh) | 一种便携式手机消毒充电设备 | |
CN213526535U (zh) | 一种杀菌袋 | |
KR20210044421A (ko) | Uv램프가 구비된 휴대폰 충전기 | |
KR20130006662U (ko) | 휴대폰 살균충전기 | |
KR20050051536A (ko) | 이동통신 단말기용 살균/충전 장치 | |
CN208511546U (zh) | 一种手机消毒器 | |
CN208864879U (zh) | 一种角膜接触镜消毒器 | |
KR20070096431A (ko) | 자외선 살균수단을 구비한 이동통신단말기 | |
CN216294797U (zh) | 智能移动终端消毒器 | |
CN212996239U (zh) | 马桶紫外杀菌消毒装置 | |
CN213311911U (zh) | 一种便携杀菌灯 | |
KR200363321Y1 (ko) | 살균기능을 갖는 휴대폰 충전기 | |
CN210020878U (zh) | 一种新型的手持式杀菌仪 | |
CN210807595U (zh) | 一种紫外杀菌耳机收纳盒 | |
US20170020379A1 (en) | Protective laryngoscope housing with light source sterilization | |
KR100606389B1 (ko) | 이동통신 단말기용 살균/충전 장치 | |
CN213096561U (zh) | 一种具有紫外灯消毒功能的手袋 | |
KR200439969Y1 (ko) | 휴대폰 살균장치 | |
CN216091540U (zh) | 一种带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消毒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