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26069U - 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26069U
CN213526069U CN202022323980.2U CN202022323980U CN213526069U CN 213526069 U CN213526069 U CN 213526069U CN 202022323980 U CN202022323980 U CN 202022323980U CN 213526069 U CN213526069 U CN 213526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upuncture
patient
mainboard
board
traditional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2398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32398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26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26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26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涉及针灸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板,所述主板内开设有竖直向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插设支板,所述支板的顶部铰接有撑板,所述主板上安装有用于支撑和调节撑板和支板角度的支撑调节组件,所述主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板在滑槽内上下滑动的滑动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组件和支撑调节组件的设置,使得患者的腿部放在撑板上后可以根据医生的需求来对患者腿部的高度和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使得患者的腿部调节到合适医生针灸的高度和倾斜角度,方便了医生对患者腿部的针灸,使得患者的康复能够顺利的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对患者下肢进行针灸时,由于不同患者的病理不同使得所要针灸的部位不同,传统的针灸辅助装置由于结构的固定式,当患者的腿部放在针灸辅助装置上进行针灸时不能根据医生的需求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角度和高度进行调节,导致医生在针灸过程中不方便扎针,从而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所以这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包括主板,所述主板内开设有竖直向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插设支板,所述支板的顶部铰接有撑板,所述主板上安装有用于支撑和调节撑板和支板角度的支撑调节组件,所述主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板在滑槽内上下滑动的滑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呈L型且滑槽开设在主板的纵板内,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开设在主板纵板两侧的活动槽,所述主板横板的两侧均铰接有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均安装有连杆且两个连杆分别活动穿过对应的活动槽并分别与支板的两侧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调节组件包括开设在主板的纵板一侧的开口且支板的一侧通过开口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内转动贯穿有丝杆,所述丝杆位于固定盒外的一部分螺纹套设有套筒,所述撑板的底部开设有移动槽且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套筒的顶端与滑块铰接,所述固定盒上安装有通过手动驱动丝杆转动的转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贯穿在固定盒上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固定盒内的一端固定有蜗杆,所述丝杆上固定套设有与蜗杆啮合的蜗轮。
进一步地,所述撑板的外表面固定有软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组件和支撑调节组件的设置,使得患者的腿部放在撑板上后可以根据医生的需求来对患者腿部的高度和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使得患者的腿部调节到合适医生针灸的高度和倾斜角度,方便了医生对患者腿部的针灸,使得患者的康复能够顺利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A方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主板;2、滑槽;3、支板;4、撑板;5、支撑调节组件;51、固定板;52、固定盒;53、丝杆;54、套筒;55、移动槽;56、滑块;57、转动组件;571、转动杆;572、蜗杆;573、蜗轮;6、滑动组件;61、活动槽;62、电动伸缩杆;63、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包括主板1,主板1内开设有竖直向上的滑槽2,滑槽2内滑动插设支板3,支板3的顶部铰接有撑板4,主板1上安装有用于支撑和调节撑板4和支板3角度的支撑调节组件5,主板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板3在滑槽2内上下滑动的滑动组件6;在使用时,患者首先坐在病床上,此时再将患者的腿部放在撑板4上,这时可以通过滑动组件6的设置,通过滑动组件6带动着支板3沿着主板1内开设的滑槽2向上移动,此时边带动着撑板4向上移动,反之也可通过滑动组件6带动着撑板4向下移动,通过将撑板4调节到合适的高度使得带动了患者的的腿部调节到合适的高度,通过将患者的腿部调节到合适的高度,从而方便了医生对患者腿部的针灸治疗,再通过支撑调节组件5的设置,通过支撑调节组件5对撑板4和支板3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撑板4的一端可以向下或者向上旋转,从而使得患者的腿部以及脚部放在撑板4上后,可以根据医生的需求使得患者的腿部进行一定程度的斜放,从而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腿部进行针灸,整个装置通过滑动组件6和支撑调节组件5的设置,使得患者的腿部放在撑板4上后可以根据医生的需求来对患者腿部的高度和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使得患者的腿部调节到合适医生针灸的高度和倾斜角度,方便了医生对患者腿部的针灸,使得患者的康复能够顺利的进行。
如图2所示,公开了滑动组件6的具体结构以及使用方法,主板1呈L型且滑槽2开设在主板1的纵板内,这里将主板1设计成L型通过L型的横端放在地面上,从而能够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滑动组件6包括开设在主板1纵板两侧的活动槽61,主板1横板的两侧均铰接有电动伸缩杆62,两个电动伸缩杆62的伸缩端相对的一侧均安装有连杆63且两个连杆63分别活动穿过对应的活动槽61并分别与支板3的两侧铰接,当电动伸缩杆62的伸缩端向外伸时,此时与电动伸缩杆62安装的连杆63会沿着电动伸缩杆62伸缩端外伸的方向移动,由于连杆63受活动槽61的限制,从而使得连杆63会沿着活动槽61向上滑动,使得电动伸缩杆62进行旋转,当连杆63向上移动时便会带动着支板3向上移动,从而使撑板4升高,使得放在撑板4上的患者的腿部升高,从而方便了医生对患者腿部的治疗。
如图1、图5所示,公开了支撑调节组件5的具体结构以及使用方法,支撑调节组件5包括开设在主板1的纵板一侧的开口且支板3的一侧通过开口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1,固定板51的顶部固定有固定盒52,固定盒52内转动贯穿有丝杆53,丝杆53位于固定盒52外的一部分螺纹套设有套筒54,撑板4的底部开设有移动槽55且移动槽55内滑动连接有滑块56,套筒54的顶端与滑块56铰接,固定盒52上安装有通过手动驱动丝杆53转动的转动组件57,首先通过转动组件57驱动丝杆53转动,当丝杆53转动时由于套筒54螺纹套设在丝杆53上,所以此时套筒54会沿着丝杆53的长度方向向上移动,此时便会推动着撑板4向上移动,由于撑板4的一端与支板3铰接,所以此时撑板4的一端会向上旋转,使得套筒54会推动着滑块56沿着移动槽55移动,当撑板4的一端向上旋转从而使得患者的腿部能够进行一定角度的倾斜,从而方便了医生的针灸,其中固定板51和固定盒52用于支撑丝杆53。
如图5所示,公开了转动组件57的具体结构以及使用方法,转动组件57包括转动贯穿在固定盒52上的转动杆571,转动杆571位于固定盒52内的一端固定有蜗杆572,丝杆53上固定套设有与蜗杆572啮合的蜗轮573,当用手转动转动杆571,此时转动杆571会带动着蜗杆572转动,当蜗杆572转动时便会带动着蜗轮573转动,当蜗轮573转动时便会带动着丝杆53转动,从而实现对撑板4的角度调节。
如图3所示,为了使患者针灸时较为舒服,撑板4的外表面固定有软垫,这里在撑板4的外表面固定软垫是为了使患者腿部放在撑板4上更加的舒服。

Claims (5)

1.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1),所述主板(1)内开设有竖直向上的滑槽(2),所述滑槽(2)内滑动插设支板(3),所述支板(3)的顶部铰接有撑板(4),所述主板(1)上安装有用于支撑和调节撑板(4)与支板(3)角度的支撑调节组件(5),所述主板(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板(3)在滑槽(2)内上下滑动的滑动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呈L型且滑槽(2)开设在主板(1)的纵板内,所述滑动组件(6)包括开设在主板(1)纵板两侧的活动槽(61),所述主板(1)横板的两侧均铰接有电动伸缩杆(62),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62)的伸缩端均安装有连杆(63)且两个连杆(63)分别活动穿过对应的活动槽(61)并分别与支板(3)的两侧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调节组件(5)包括开设在主板(1)纵板一侧的开口且支板(3)的一侧通过开口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1),所述固定板(51)的顶部固定有固定盒(52),所述固定盒(52)内转动贯穿有丝杆(53),所述丝杆(53)位于固定盒(52)外的一部分螺纹套设有套筒(54),所述撑板(4)的底部开设有移动槽(55)且移动槽(55)内滑动连接有滑块(56),所述套筒(54)的顶端与滑块(56)铰接,所述固定盒(52)上安装有通过手动驱动丝杆(53)转动的转动组件(5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57)包括转动贯穿在固定盒(52)上的转动杆(571),所述转动杆(571)位于固定盒(52)内的一端固定有蜗杆(572),所述丝杆(53)上固定套设有与蜗杆(572)啮合的蜗轮(57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4)的外表面固定有软垫。
CN202022323980.2U 2020-10-18 2020-10-18 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 Active CN213526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23980.2U CN213526069U (zh) 2020-10-18 2020-10-18 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23980.2U CN213526069U (zh) 2020-10-18 2020-10-18 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26069U true CN213526069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98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23980.2U Active CN213526069U (zh) 2020-10-18 2020-10-18 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260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3371B (zh) 一种儿童腰椎体位固定床的工作方法
CN213526069U (zh) 一种中医康复科用针灸辅助装置
CN112603681B (zh) 一种护栏病床
CN211884829U (zh) 一种儿科医疗临床手部固定装置
CN215778972U (zh) 一种医用骨科辅助牵引装置
CN216777436U (zh) 一种卧床病人用下肢抬高装置
CN212490602U (zh) 一种小儿手足外科专用手术床
CN213217988U (zh) 一种医疗骨科用的牵引架
CN210250441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术床
CN210962736U (zh) 一种浴床
CN114587830A (zh) 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
CN220213179U (zh) 一种可调节式下肢牵引支架
CN218740068U (zh) 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设备
CN214806391U (zh) 一种神经患者输液护理装置
CN112426288A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支撑装置
CN214858767U (zh) 一种私密整形用体位架装置
CN218685151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拐杖
CN114176946B (zh) 一种卧床用脚部防压疮护理器具
CN219306792U (zh) 一种改良的硬脊膜神经根拉钩
CN218391327U (zh) 一种新型钳夹脊柱牵张装置
CN211885204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
CN215652240U (zh) 一种患者转移设备
CN113476087B (zh) 一种肝胆外科用手术辅助装置
CN211985452U (zh) 桡动脉采血支架
CN213345976U (zh) 一种麻醉临床器具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