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25980U - 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及轮椅牵引车头 - Google Patents

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及轮椅牵引车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25980U
CN213525980U CN202022125006.5U CN202022125006U CN213525980U CN 213525980 U CN213525980 U CN 213525980U CN 202022125006 U CN202022125006 U CN 202022125006U CN 213525980 U CN213525980 U CN 213525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chair
handle
connecting rod
head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250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进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ongjie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ongjie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ongjie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ongjie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250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25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25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25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及轮椅牵引车头,包括用于与轮椅的前支杆相连接的快夹装置、对接连杆装置和伸缩结构,对接连杆装置的第一端与车头的头管主体可转动连接,对接连杆装置的第二端与快夹装置连接,伸缩结构的第一端与对接连杆装置可转动连接,伸缩结构的第二端与头管主体可转动连接,伸缩结构与对接连杆装置和头管主体呈角度连接,伸缩结构伸长时,头管主体带动对接连杆装置向上转动以提升轮椅的前万向轮;伸缩结构缩短时,头管主体带动对接连杆装置向下转动使轮椅的前万向轮接触地面。通过快夹装置将轮椅的前支杆与车头连接,拆装方便,安全实用,通过控制伸缩结构的伸缩来抬起和放下轮椅的前万向轮,省力舒适。

Description

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及轮椅牵引车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轮椅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及轮椅牵引车头。
背景技术
很多下肢伤残的人因为行动不便给生活带来很多困难,轮椅的发明使残友们能够自由活动,能够短距离的出行和社交,解决看护人的辛苦。轮椅是由轮圈,座位,脚踏,靠背,扶手和万向轮等,通过焊接和交连的形式组成一个整体,但对出行半径很受限制,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轮椅牵引车头,但是车头对接轮椅以后要通过残友自身体力,通过操纵杆把轮椅前面的方向轮提升,对于肢体伤残失去重心的残友很难使用,对于腰椎损伤的残友就无法使用。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车头对接轮椅以后需要通过残友自身体力将轮椅前端的方向轮提升而肢体伤残失去重心的残友或腰椎损伤的残疾人难以使用甚至无法使用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及轮椅牵引车头,其能够解决现有车头对接轮椅以后需要通过残友自身体力将轮椅前端的方向轮提升而肢体伤残失去重心的残友或腰椎损伤的残疾人难以使用甚至无法使用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包括有用于与轮椅的前支杆相连接的快夹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快夹装置上下转动的对接连杆装置和用于驱动头管主体转动的伸缩结构,所述对接连杆装置的第一端与车头的所述头管主体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对接连杆装置的第二端与快夹装置相连接,伸缩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对接连杆装置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伸缩结构的第二端与所述头管主体可转动地连接,且所述伸缩结构与所述对接连杆装置和所述头管主体均呈角度连接,当所述伸缩结构伸长时,所述头管主体向上转动并带动所述对接连杆装置向上转动、以提升所述轮椅的前万向轮;当所述伸缩结构缩短时,所述头管主体向下转动并带动所述对接连杆装置向下转动、以使所述轮椅的前万向轮接触地面。
优选地,所述快夹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快夹装置分别用于与所述轮椅的两个前支杆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对接连杆装置包括有两个对接连杆和第一端与所述头管主体可转动连接的连接轴,两个所述对接连杆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快夹装置相连接,两个所述对接连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连接轴相连接,且所述伸缩结构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对接连杆装置包括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头管主体可转动地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快夹装置相连接,所述伸缩结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伸缩结构的第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杆可转动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对接连杆包括有第一端与所述连接轴可转动连接的前连接杆和第一端与所述前连接杆可转动连接的后连接杆,所述后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快夹装置相连接,所述前连接杆能够水平转动,所述后连接杆能够竖直转动。
优选地,所述快夹装置包括有用于与所述轮椅的前支杆连接的夹爪和用于锁紧所述夹爪的保险装置,所述夹爪与所述对接连杆装置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保险装置包括有用于勾住所述夹爪的套圈、用于带动所述套圈移动的手柄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对接连杆装置上的固定件,所述手柄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件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手柄靠近第一端的位置能够与所述固定件的第一端相卡合。
优选地,所述快夹装置还包括有与所述夹爪相连接的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包括有与所述夹爪相连接且外壁设置有外螺纹的连接管和用于锁紧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对接连杆装置的锁紧螺母,所述对接连杆装置的第二端设置有供所述连接管伸入的螺纹孔,所述锁紧螺母设置在所述对接连杆装置的第二端外。
优选地,所述手柄包括有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件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手柄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手柄上,且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相连接,所述固定件的第一端设置有卡片,所述第二手柄的第二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片能够嵌入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伸缩结构为电动推杆或伸缩杆。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轮椅牵引车头,包括有车头主体和与所述车头主体相连接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及轮椅牵引车头,包括有快夹装置、对接连杆装置和伸缩结构,对接连接杆装置的第一端与车头的头管主体可转动地连接,对接连杆装置的第二端与快夹装置相连接,伸缩结构的第一端与对接连杆装置可转动地连接,伸缩结构的第二端与头管主体可转动地连接,并且快夹装置用于与轮椅的前支杆相连接,以将轮椅与牵引车头连接为一体。伸缩结构与对接连杆装置和头管主体均呈角度连接,伸缩结构能够驱动头管主体上下转动,从而使对接连杆装置带动快夹装置上下转动。当伸缩结构伸长时,伸缩结构向上顶起头管主体,使头管主体向上转动,从而带动对接连杆装置向上转动,使快夹装置带动轮椅的前支杆向上移动,从而将轮椅的前万向轮抬起,使轮椅的前万向轮不再与地面接触,使前万向轮可以顺利通过障碍物,使车头和轮椅通过连接装置组合成一个可拆卸的三轮车;当伸缩结构缩短时,伸缩结构向下拉动头管主体,使头管主体向下转动并带动对接连杆装置向下转动,使快夹装置带动轮椅的前支杆向下移动,以使轮椅的前万向轮能够与地面接触,以便于将车头和轮椅拆卸。
如此设置,本连接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快夹装置将轮椅的前支杆与车头连接,拆装方便,安全实用,通过控制伸缩结构的伸缩来抬起和放下轮椅的前万向轮,省力舒适。解决了现有车头对接轮椅以后需要通过残友自身体力将轮椅前端的方向轮提升而肢体伤残失去重心的残友或腰椎损伤的残疾人难以使用甚至无法使用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方式的轮椅牵引车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方式的对接连杆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保险装置的分解图;
图4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夹爪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方式的对接连杆装置的分解图;
图6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伸缩杆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夹爪的俯视图;
图8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前圆形凸部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后连接关节的平面图;
图10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后圆形凸部的平面图。
图中:
1、车把;2、头管主体;3、前叉;4、轮胎;5、动力电池; 6、仪表;7、支撑架;8、电动推杆;9、连接轴;10、横杆;11、前连接杆;12、后连接杆;13、第一夹爪;14、第二夹爪;15、套圈;16、固定件;17、第一手柄;18、第二手柄;19、环杆; 20、连接部;21、卡片;22、第二侧边;23、片状凸起;24、连接板;25、前圆形凸部;26、后圆形凸部;27、内杆;28、外管; 29、弹簧销;30、弹簧销固定座;31、第一销孔;32、第二销孔; 33、卡槽;34、连接管;35、螺杆;36、锯齿;37、弹簧;38、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参考图1-图10,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包括有快夹装置、对接连杆装置和伸缩结构,对接连接杆装置的第一端与车头的头管主体2可转动地连接,对接连杆装置的第二端与快夹装置相连接,伸缩结构的第一端与对接连杆装置可转动地连接,伸缩结构的第二端与头管主体2可转动地连接,并且快夹装置用于与轮椅的前支杆相连接,以将轮椅与牵引车头连接为一体。
并且,伸缩结构与对接连杆装置和头管主体2均呈角度连接,伸缩结构能够驱动头管主体2上下转动,从而使对接连杆装置带动快夹装置上下转动。当伸缩结构伸长时,伸缩结构向上顶起头管主体2,使头管主体2向上转动,从而带动对接连杆装置向上转动,使快夹装置带动轮椅的前支杆向上移动,从而将轮椅的前万向轮抬起,使轮椅的前万向轮不再与地面接触,使前万向轮可以顺利通过障碍物,使车头和轮椅通过连接装置组合成一个可拆卸的三轮车;当伸缩结构缩短时,伸缩结构向下拉动头管主体2,使头管主体2向下转动并带动对接连杆装置向下转动,使快夹装置带动轮椅的前支杆向下移动,以使轮椅的前万向轮能够与地面接触,以便于将车头和轮椅拆卸。
如此设置,本连接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快夹装置将轮椅的前支杆与车头连接,拆装方便,安全实用,通过控制伸缩结构的伸缩来抬起和放下轮椅的前万向轮,省力舒适。解决了现有车头对接轮椅以后需要通过残友自身体力将轮椅前端的方向轮提升而肢体伤残失去重心的残友或腰椎损伤的残疾人难以使用甚至无法使用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快夹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快夹装置分别用于与轮椅的两个前支杆相连接,以提高轮椅与车头连接的稳固性和提高轮椅的平衡性。
第一种方式中,如图1所示,对接连杆装置包括有两个对接连杆和连接轴9,两个对接连杆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快夹装置相连接,两个对接连杆的第一端均与连接轴9相连接,连接轴9的第一端与头管主体2可转动地连接,以将两个对接连杆与头管主体2 连接,其中,伸缩结构的第二端与头管主体2可转动地连接,伸缩结构的第一端与连接轴9可转动地连接,并且伸缩结构的第一端连接在连接轴9靠近其第二端的位置,以便于伸缩结构能够驱动头管主体2上下转动从而带动连接轴9上下转动。
当伸缩结构伸长时,伸缩结构顶起头管主体2,使头管主体2 向上转动,从而带动连接轴9向上转动,则连接轴9带动两个对接连杆向上转动,从而将轮椅的前万向轮抬起;当伸缩结构缩短时,伸缩结构向下拉动头管主体2,使头管主体2向下转动,从而带动连接轴9向下转动,则连接轴9带动两个对接连杆向下转动,从而使轮椅的前万向轮与地面接触。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对接连杆均包括有前连接杆 11和后连接杆12,两个前连接杆11的第一端均与连接轴9相连接,两个后连接杆12的第一端分别与两个前连接杆11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两个快夹装置分别安装在两个后连接杆12的第二端,两个后连接杆12能够相对于两个前连接杆11竖直转动(即上下转动),以便于使用者调节快夹装置与轮椅的连接位置。
具体地,如图5所示,两个后连接杆12通过后连接关节分别与两个前连接杆11可转动地连接,后连接关节包括有与前连接杆 11呈一体式结构的前圆形凸部25、与前圆形凸部25相匹配的后圆形凸部26和用于连接前圆形凸部25与后圆形凸部26的调节件,并且前圆形凸部25和后圆形凸部26的轴线均与水平线平行。如此,两个后连接杆12能够实现上下转动。
如图8-图10所示,前圆形凸部25和后圆形凸部26相接触的一面上均设置有一圈锯齿36,两圈锯齿36分别环绕前圆形凸部 25和后圆形凸部26的边缘设置,调节件包括有第一端与后圆形凸部26的内壁相连接的螺杆35和位于前圆形凸部25外侧的并与螺杆35相配合的旋钮,前圆形凸部25上设置有第三通孔38,螺杆 35的第一端穿过第三通孔38伸入到旋钮内并与旋钮螺纹配合。当旋紧旋钮时,前圆形凸部25和后圆形凸部26相锁紧,不能相对转动;当拧松旋钮时,前圆形凸部25和后圆形凸部26能够相分离,从而能够相对转动。
为了使前圆形凸部25和后圆形凸部26能够快速分离,在前圆形凸部25和后圆形凸部26之间设置有弹簧37,当旋紧旋钮时,前圆形凸部25和后圆形凸部26将弹簧37压紧,使弹簧37被压缩发生形变;当拧松旋钮时,弹簧37恢复形变,使前圆形凸部25 和后圆形凸部26快速分开,从而便于前圆形凸部25和后圆形凸部26相对转动。
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前连接杆11通过横杆10连接在连接轴9上,横杆10连接在连接轴9的中部,并且两个前连接杆11 与横杆10的两端通过前连接关节可转动地连接,以使两个前连接杆11能够相对于横杆10水平转动,两个前连接杆11向外转动时,能够带动两个后连接杆12相向转动,使两个后连接杆12的间距增大,从而能够用于连接较宽的轮椅;两个前连接杆11向内转动时,能够带动两个后连接杆12相对转动,使两个后连接杆12的间距缩小,从而能够用于连接较窄的轮椅。这样,以便于本连接装置与不同宽度的轮椅相连接,提高本连接装置的通用性。
这里,如图5所示,前连接关节包括有位于横杆10端部的片状凸起23、位于前连接杆11的第一端的两个连接板24和用于连接片状凸起23与两个连接板24的第二销轴,两个连接板24之间留有供片状凸起23嵌入的间隙,并且两个连接板24上设置有供第二销轴穿过的第一通孔,在片状凸起23上设置有供第二销轴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对设置,以使第二销轴能够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第二销轴的两端设置有锁紧螺母,以将第二销轴锁紧在两个连接板24上,从而避免第二销轴从第一通孔脱落。并且片状凸起23和两个连接板24与水平面相平行,如此,能够实现前连接杆11能够相对与横杆10水平转动。
第二种方式中,对接连杆装置包括有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第一端与头管主体2可转动地连接,两个连接杆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快夹装置相连接,并且伸缩结构设置有两个,两个伸缩结构的第二端均与头管主体2可转动地连接,两个伸缩结构的第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可转动地连接,并且伸缩结构的第一端连接在连接靠近第二端的位置,以便于伸缩结构驱动头管主体2上下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上下转动,从而带动快夹装置上下转动,以将轮椅的前万向轮抬起或放下。
具体地,两个伸缩结构的第二端通过第一横杆与头管主体2 可转动地连接,两个连接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横杆与头管主体2 可转动地连接,即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中部固定连接在头管主体2上,两个伸缩结构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横杆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两个连接杆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横杆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如此,以实现两个连接杆和两个伸缩结构与头管主体2可转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方式中,如图1所示,伸缩结构可以为电动推杆8,以实现自动控制对接连杆装置的转动,省时省力。当然,为了节省成本,也可以将伸缩结构设置为伸缩杆,如图6 所示,具体地,伸缩杆包括有内杆27、外管28和用于锁紧内杆 27与外管28的弹簧销29,其中,内杆27的顶端与头管主体2可转动地连接,外管28的底端与对接连杆装置可转动地连接,并且在外管28上设置有弹簧销固定座30,弹簧销固定座30设置有供弹簧销29伸入的通孔,在内杆27上设置有供弹簧销29伸入的多个凹槽,多个凹槽并排设置并且沿内杆27的轴向分布,弹簧销29 伸入凹槽内时能够将内杆27与外管28相锁紧,使内杆27和外管 28不再继续相对滑动,通过弹簧销29与不同凹槽的配合作用,能够调节伸缩杆的长短,从而实现轮椅的前万向轮的抬起和放下。这里,将弹簧销29向外拔动即可使弹簧销29与凹槽分离,将内杆27与外管28解锁。
内杆27的顶端通过销轴与头管主体2相连接,即在内杆27 的顶端设置有供销轴穿过的第一销孔31,外管28的底端通过销轴与对接连杆装置相连接,即在外管28的底端设置有供销轴穿过的第二销孔32。
伸缩结构的第一端通过上固定座与头管主体2可转动地连接,伸缩结构的第二端通过下固定座与连接杆或连接轴9可转动地连接。
本实施例中,快夹装置包括有夹爪和保险装置,夹爪用于与轮椅的前支杆连接,保险装置用于锁紧夹爪,使夹爪紧固在轮椅的前支杆上。
其中,如图3所示,保险装置包括有套圈15、手柄和固定件 16,套圈15用于勾住夹爪,以将夹爪锁紧;手柄用于带动套圈15 移动,以控制套圈15将夹爪锁紧或松开;固定件16固定连接在对接连杆装置上,并且手柄的第二端与固定件16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通过手柄的转动能够使套圈15将夹爪锁紧或松开;手柄靠近第一端的位置能够与固定件16的第一端相卡合,以将手柄固定在固定件16上,避免手柄受力发生转动,从而使套圈15松开而无法将夹爪锁紧。
具体地,如图4所示,夹爪包括有与对接连杆装置的第二端相连接的第一夹爪13和第一侧边与第一夹爪13的第一侧边通过第三销轴可转动连接的第二夹爪14,第二夹爪14的第二侧边22 背向第一夹爪13弯曲,以便于第二夹爪14的第二侧边22勾住套圈15。当套圈15勾住第二夹爪14的第二侧边22后,转动手柄使手柄的第一端靠近固定件16的第一端,直至手柄与固定件16相卡合,则手柄与固定件16固定连接,套圈15被锁紧,位于第一夹爪13和第二夹爪14之间的轮椅前支杆不会从第一夹爪13和第二夹爪14之间的缝隙中脱出,从而实现快夹装置与轮椅前支杆的连接,并且在行驶过程中有很好的稳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夹爪13和第二夹爪14的第二侧边22之间的缝隙小于轮椅前支杆的外径,优选地,第一夹爪13和第二夹爪14的第二侧边22之间的缝隙为零,即第一夹爪13和第二夹爪 14的第二侧边22相接触。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手柄包括有第一手柄17和第二手柄18,第一手柄17的第二端与固定件16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手柄18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手柄17可转动地连接,并且在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手柄17 和第二手柄18相连接,以便于在第二手柄18相对于第一手柄17 转动后还能够回复到初始位置。其中,固定件16的第一端设置有卡片21,第二手柄18的第二端设置有卡槽33,卡片21能够嵌入到卡槽33内,以使第二手柄18与卡片21相卡合,从而实现手柄与固定件16的卡合。
如图3所示,固定件16包括有与对接连杆装置相连接的固定板和与固定板呈一体式结构的连接部20,连接部20垂直于固定板设置,第一手柄17通过第二转轴与连接部20可转动地连接,卡片21连接在固定板远离连接部20的位置,并且卡片21与固定板呈一体式结构。这里,卡片21与对接连杆装置之间设置有缝隙,第二手柄18的卡槽33靠近对接连杆装置的槽壁能够伸入缝隙内,以与卡片21形成卡合。
优选地,快夹装置还包括有旋转件,旋转件与夹爪相连接,具体地旋转件包括有与夹爪相连接的连接管34和用于锁紧连接管 34与对接连杆装置的锁紧螺母,对接连杆装置的第二端设置有螺纹孔,以供连接管34伸入,即在后连接杆12或连接杆的第二端设置有螺纹孔,如图4和图7所示,在连接管34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外螺纹,并且锁紧螺母套设在对接连杆装置的第二端外,即锁紧螺母套设在后连接杆12或连接杆的第二端外,以将后连接杆或连接杆与连接管34相锁紧,以使连接管34不能转动。连接管34能够相对于对接连杆装置旋转,以带动夹爪旋转,以使夹爪能够夹在轮椅的前支杆的竖杆或横杆上。连接管34与第一夹爪13可以呈一体式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件16通过环杆19套设在对接连杆装置上,以使固定件16能够配合夹爪转动,从而能够将夹爪锁紧。
本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轮椅牵引车头,轮椅牵引车头包括有车头主体和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与车头主体相连接,这里的连接装置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该轮椅牵引车头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与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的有益效果相同,这里则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车头主体包括有头管主体2、连接在头管主体2 上方的车把1、连接在头管主体2下方的前叉3、位于前叉3内的轮胎4、用于驱动轮胎4转动的轮毂电机、用于给轮毂电机供电的动力电池5和用于控制轮毂电机工作的电路板,连接装置设置在头管主体2上,动力电池5和电机控制电路板位于头管主体2背向连接装置的一侧(即头管主体2的前侧),并且在车把1上设置有仪表6和控制轮毂电机和电动推杆8的控制开关,仪表6和控制开关均与电路板电连接,并且电动推杆8与电路板电连接,以使电路板控制电动推杆8工作。这样,便于使用者监测和操作。
车头主体还包括有支撑架7,支撑架7的第一端与头管主体2 呈角度连接,第二端悬空设置,当车头在运行过程中,支撑架7 的第二端悬空,以避免与地面发生摩擦而影响车头的前进,当车头在不工作的状态下,支撑架7的第二端能够与地面接触,以支撑车头主体,避免车头主体倾倒。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表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等词语,不是对具体顺序的限制,仅仅只是用于区分各个部件或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与轮椅的前支杆相连接的快夹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快夹装置上下转动的对接连杆装置和用于驱动头管主体(2)转动的伸缩结构,所述对接连杆装置的第一端与车头的头管主体(2)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对接连杆装置的第二端与快夹装置相连接,伸缩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对接连杆装置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伸缩结构的第二端与所述头管主体(2)可转动地连接,且所述伸缩结构与所述对接连杆装置和所述头管主体(2)均呈角度连接,当所述伸缩结构伸长时,所述头管主体(2)向上转动并带动所述对接连杆装置向上转动、以提升所述轮椅的前万向轮;当所述伸缩结构缩短时,所述头管主体(2)向下转动并带动所述对接连杆装置向下转动、以使所述轮椅的前万向轮接触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夹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快夹装置分别用于与所述轮椅的两个前支杆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连杆装置包括有两个对接连杆和第一端与所述头管主体(2)可转动连接的连接轴(9),两个所述对接连杆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快夹装置相连接,两个所述对接连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连接轴(9)相连接,且所述伸缩结构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轴(9)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连杆装置包括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头管主体(2)可转动地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快夹装置相连接,所述伸缩结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伸缩结构的第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杆可转动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连杆包括有第一端与所述连接轴(9)可转动连接的前连接杆(11)和第一端与所述前连接杆(11)可转动连接的后连接杆(12),所述后连接杆(12)的第二端与所述快夹装置相连接,所述前连接杆(11)能够水平转动,所述后连接杆(12)能够竖直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夹装置包括有用于与所述轮椅的前支杆连接的夹爪和用于锁紧所述夹爪的保险装置,所述夹爪与所述对接连杆装置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保险装置包括有用于勾住所述夹爪的套圈(15)、用于带动所述套圈(15)移动的手柄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对接连杆装置上的固定件(16),所述手柄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件(16)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手柄靠近第一端的位置能够与所述固定件(16)的第一端相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夹装置还包括有与所述夹爪相连接的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包括有与所述夹爪相连接且外壁设置有外螺纹的连接管(34)和用于锁紧所述连接管(34)与所述对接连杆装置的锁紧螺母,所述对接连杆装置的第二端设置有供所述连接管(34)伸入的螺纹孔,所述锁紧螺母设置在所述对接连杆装置的第二端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有第一手柄(17)和第二手柄(18),所述第一手柄(17)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件(16)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手柄(18)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手柄(17)上,且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手柄(17)和所述第二手柄(18)相连接,所述固定件(16)的第一端设置有卡片(21),所述第二手柄(18)的第二端设置有卡槽(33),所述卡片(21)能够嵌入所述卡槽(33)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为电动推杆(8)或伸缩杆。
10.一种轮椅牵引车头,包括有车头主体和与所述车头主体相连接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
CN202022125006.5U 2020-09-24 2020-09-24 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及轮椅牵引车头 Active CN213525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5006.5U CN213525980U (zh) 2020-09-24 2020-09-24 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及轮椅牵引车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5006.5U CN213525980U (zh) 2020-09-24 2020-09-24 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及轮椅牵引车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25980U true CN213525980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94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25006.5U Active CN213525980U (zh) 2020-09-24 2020-09-24 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及轮椅牵引车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25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90213B1 (en) Maneuverable self-propelled cart
US4909525A (en) Convertible personal vehicle having a take-apart frame
CA2807173C (en) Knee walker
US6530445B1 (en) Variable wheelbase personal mobility vehicle
US4993732A (en) Detachable manual propulsion system
MXPA06004922A (es) Dispositivo maniobrable para transportar cargas sobre una superficie.
US8696017B2 (en) Chair with a height-adjustable seat
US5927730A (en) Scooter cart
IL91588A (en) Electric drive attachment for wheelchairs
US3017199A (en) Wheelchair steering arrangement
GB2124985A (en) Steerable drive unit for wheelchair
CA2820031C (en) Knee walker
WO2022224238A1 (en) Scooter convertible to push-cart
US8177248B2 (en) Wheelchair with manual lift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CN213525980U (zh) 轮椅牵引车头的连接装置及轮椅牵引车头
JP2009011372A (ja) 電動車椅子
EP1166741B1 (de) Gehbehinderten-Hebe- und Transportgerät (GHT)
JP2001170113A (ja) 車椅子の起立補助装置及び起立補助装置を有する車椅子
US20030167567A1 (en) Invalid lifting apparatus
WO2013009933A2 (en) Manual wheelchair lift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US20240092448A1 (en) Scooter convertible to push-cart
WO2022223408A1 (en) Device for the movement of people
CN215081067U (zh) 一种高度可调式电动轮椅锁定解锁机构
IT201900016526A1 (it) Carrozzina a spinta assistita per disabili e apparecchiatura di assistenza alla spinta per carrozzine per disabili
CA1304103C (en) Base clam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