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21701U - 一种高效率的开关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率的开关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21701U
CN213521701U CN202020725883.3U CN202020725883U CN213521701U CN 213521701 U CN213521701 U CN 213521701U CN 202020725883 U CN202020725883 U CN 202020725883U CN 213521701 U CN213521701 U CN 213521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apacitor
circuit
power supply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258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苟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Daqiy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Daq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Daqiy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Daq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258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21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21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217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开关电源,交流输入电源所输入的交流电通过输入整流滤波电路进行整流滤波后传输至DC/DC变换电路;经DC/DC变换电路进行电压转换后的直流电经过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进行整流滤波处理后输出;反馈调节电路可以对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电压进行检测并发送给PWM控制电路;PWM控制电路中的MOS驱动电路使用图腾柱式的驱动方式驱动MOS管;提高了电源效率;DC/DC变换电路中的变压器在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之间设置了屏蔽绕组,减小了漏感,增加了电源的效率;也就提高了开关电源的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率的开关电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开关电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效率的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力电子设备与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而电子设备都离不开稳定可靠的电源。直流稳压电源主要分为开关电源和线性电源两大类。从成本来说,开关电源和线性电源的成本都是随着输出功率的增长而增长,但是二者增长速度不同。在某一输出功率点上,线性电源成本反而要高于开关电源,这就是成本反转点。目前市场上的开关电源普遍存在着转换效率低的问题。所以需要提供一种方案以提高开关电源的转换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开关电源,用以实现提高开关电源转换效率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开关电源,包括与交流输入电源连接的EMC抑制电路;与所述EMC抑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输入整流滤波电路;与所述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DC/DC变换电路;与所述 D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输出整流滤波电路;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连接的反馈调节电路;与所述EMC抑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PWM控制电路;所述反馈调节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PWM控制电路的电压反馈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PWM控制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DC/DC变换电路连接;所述PWM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和MOS驱动电路;所述MOS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稳压二极管、第一MOS管和采样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电源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均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所述控制芯片的电压反馈输入端与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DC/DC变换电路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屏蔽绕组和第一二极管;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屏蔽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屏蔽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次级绕组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MOS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MOS管和预留开关;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预留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 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预留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屏蔽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EMC抑制电路包括压敏电阻、共模电感、X电容;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火线连接;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零线连接;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X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X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EMC抑制电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火线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跳线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跳线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跳线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跳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控制器、热敏电阻、控制开关、继电器、第五二极管、第一电容、整流桥、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大容值滤波电容和第二大容值滤波电容;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继电器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火线连接;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继电器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一大容值滤波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大容值滤波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接地;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大容值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大容值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续流二极管、第二续流二极管和LC滤波电路;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的第一输入端均与所述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的公共端、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的公共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LC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均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LC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的第二输入端均与所述次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LED指示灯、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均与所述LC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LED 指示灯的正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LED指示灯的负极、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均与所述LC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反馈调节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模块、第二运算放大模块、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线性光耦、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均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模块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模块的负极和所述线性光耦的负极均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电压反馈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模块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模块的反相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模块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模块的同相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线性光耦的正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反馈调节电路还包括可调电阻;所述可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线性光耦的负极连接;所述可调电阻的调节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本申请能够实现的有益效果是:交流输入电源所输入的交流电通过输入整流滤波电路进行整流滤波后传输至DC/DC变换电路;经DC/DC变换电路进行电压转换后的直流电经过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进行整流滤波处理后输出;反馈调节电路可以对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检测并发送检测信号给PWM控制电路;PWM控制电路中的MOS驱动电路使用图腾柱式的驱动方式驱动MOS管;提高了电源效率;DC/DC变换电路中的变压器在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之间设置了屏蔽绕组,减小了漏感进而提高了开关电源的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电源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芯片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OS驱动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MC抑制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出整流滤波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馈调节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标:10-开关电源;100-EMC抑制电路;200-输入整流滤波电路; 300-DC/DC变换电路;400-输出整流滤波电路;500-反馈调节电路; 600-PWM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看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电源的拓扑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芯片拓扑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OS驱动电路原理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电源10包括与交流输入电源连接的EMC抑制电路100;与EMC抑制电路100的输出端连接的输入整流滤波电路200;与输入整流滤波电路200的输出端连接的DC/DC变换电路300;与DC/DC 变换电路300的输出端连接的输出整流滤波电路400;与输出整流滤波电路 400连接的反馈调节电路500;与EMC抑制电路100的输出端连接的PWM控制电路600;反馈调节电路500的输出端与PWM控制电路600的电压反馈信号输入端连接;PWM控制电路600的控制端与DC/DC变换电路300 连接。
PWM控制电路600包括控制芯片和MOS驱动电路;MOS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7、第二三极管Q6、稳压二极管ZD3、第一MOS管Q4和采样电阻R0;第一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的电源引脚(VCC)连接;第二三极管Q6的发射极、第一MOS管Q4的栅极和稳压二极管ZD3的负极均与第一三极管Q7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稳压二极管ZD3的正极接地;第一MOS管Q4的源极和控制芯片的电压反馈输入端与采样电阻R0的第一端连接;采样电阻R0的第二端接地。具体的第一三极管Q7的集电极通过串联的电阻R46和J22后与控制芯片的电源引脚(VCC)连接。
DC/DC变换电路300包括变压器T1A;该变压器T1A包括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屏蔽绕组和第一二极管D3;初级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一二极管 D3的负极与输入整流滤波电路200的输出端连接;初级绕组的第二端接地;屏蔽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屏蔽绕组的第二端与第一 MOS管Q4的漏极连接;次级绕组与输出整流滤波电路400的输入端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MOS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MOS管Q1和预留开关;第二MOS管Q1的栅极与第一三极管Q7的发射极连接;第二MOS管Q1 的源极与采样电阻R0的第一端连接;预留开关J6的第一端与第二MOS管 Q1的漏极连接;预留开关J6的第二端与屏蔽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示例性地,控制芯片可以选用TL3845P;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可以选用FMH07N90E型N沟道管子,漏源电压VDS为900V,连续漏极电流为±7A,封装为TO-3,便于加装散热片。
请参看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MC抑制电路100原理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EMC抑制电路100包括压敏电阻ZNR1、共模电感LF1、X电容C2;压敏电阻ZNR1的第一端和共模电感LF1的第一输入端与交流输入电源的火线(AC_L)连接;压敏电阻ZNR1的第二端和共模电感LF1的第二输入端与交流输入电源的零线(AC_N)连接;共模电感LF1的第一输出端与输入整流滤波电路20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共模电感LF1的第二输出端与输入整流滤波电路20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X电容C2的第一端与共模电感LF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X电容C2的第二端与共模电感LF1 的第二输出端连接。通过上述电路可以抑制交流电引起的浪涌电压、雷击等脉冲信号,将干扰信号过滤干净。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EMC抑制电路100还包括第一电容 C9、第二电容C6、第三电容C8和第四电容C7;第一电容C9的第一端与交流输入电源的火线(AC_L)连接;第一电容C9的第二端与交流输入电源的跳线(PG)连接;第二电容C6的第一端与交流输入电源的零线(AC_N)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交流输入电源的跳线(PG)连接;第三电容C8的第一端与共模电感LF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三电容C8的第二端与交流输入电源的跳线连接;第四电容C7的第一端与共模电感LF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四电容C7的第二端与交流输入电源的跳线(PG)连接。通过上述电路,可以进一步对EMC抑制电路100的输入和输出进行滤波处理。
请参看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原理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整流滤波电路200包括控制器、热敏电阻 RTH1、控制开关SW1、继电器RY1、第五二极管D1、第一电容C39、整流桥BD1、第一电阻R3、第二电阻R1、第一大容值滤波电容C5和第二大容值滤波电容C3;热敏电阻RTH1的第一端和继电器RY1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与交流输入电源的火线(AC_L)连接;热敏电阻RY1的第二端和继电器 RY1的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整流桥BD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整流桥BD1 的第二输入端与交流输入电源的零线(AC_N)连接;第一大容值滤波电容C5 的第一端和第一电阻R3的第一端与整流桥BD1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二大容值滤波电容C3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1的第一端和整流桥BD1的负极输出端接地;控制开关SW1的第一端与热敏电阻RTH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大容值滤波电容C5的第二端、第二大容值滤波电容C3的第二端、第一电阻R3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R1的第二端均与控制开关SW1的第二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1的负极、第一电容C39的第一端和继电器RY1的线圈的第一端与控制器连接;第五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一电容C39的第二端和继电器RY1的线圈的第二端接地。通过上述电路可以对直流电压的输出进行控制。
请参看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出整流滤波电路原理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出整流滤波电路400包括第三电阻R19、第四电阻R17、第三电容C38、第四电容C36、第一续流二极管D15、第二续流二极管D16和LC滤波电路;第一续流二极管D15的第一输入端、第三电阻R19的第一端和第二续流二极管D16的第一输入端均与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8的第一端与第三电阻R19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续流二极管D15的公共端、第二续流二极管D16的公共端、第四电容C36的第一端和LC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均与第三电容C38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阻R17的第一端与第四电容C36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阻R17的第二端、 LC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第一续流二极管D15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二续流二极管D16的第二输入端均与次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示例性地,第一续流二极管D15和第二续流二极管D16可以选用型号为ESAD92-02封装TO-3的共阴极快恢复二极管,IF为20A,连续工作电压为200V。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LC滤波电路包括储能电感L2和多个并联的大容值滤波电容(例如图6中的C17、C25、C31和C30);储能电感L2的第一端与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大容值滤波电容并联在储能电感的第二端和第一续流二极管D15的公共端之间。
进一步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400还包括第五电阻R9、第六电阻R12、第七电阻R53、LED指示灯LED1、第五电容C35和第六电容C21;第五电阻R9的第一端、第六电阻R12的第一端、第七电阻R53的第一端、第五电容C35的第一端和第六电容C21的第一端均与LC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LED指示灯LED1的正极与第七电阻R53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R9的第二端、第六电阻R12的第二端、LED指示灯LED1的负极、第五电容C35的第二端和第六电容C21的第二端均与LC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在输出整流滤波电路400的末端还设置了上述电路,一方面可以对电源的正常运行进行指示,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断电时快速释放电容存储的电量。
请参看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馈调节电路原理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馈调节电路500包括第一运算放大模块U1A、第二运算放大模块U1B、第二二极管D5、第三二极管D14、第四二极管 D13、线性光耦U3B、第八电阻R58、第九电阻R51、第十电阻R59、第十一电阻R60;第八电阻R58的第一端、第九电阻R51的第一端和第二二极管D5的正极均与输出整流滤波电路400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二二极管 D5的负极与第一运算放大模块U1A的正极连接;第十电阻R59的第一端、第十一电阻R60的第一端、第一运算放大模块U1A的负极和线性光耦U3B 的负极均与控制芯片的电压反馈输入端连接;第八电阻R58的第二端、第九电阻R51的第二端、第十电阻R59的第二端和第十一电阻R60的第二端均与第一运算放大模块U1A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模块U1A 的反相输入端和第二运算放大模块U1B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整流滤波电路 400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模块U1B的同相输入端接地;第三二极管D14的正极与第一运算放大模块U1A的输出端连接;第四二极管 D13的正极与第二运算放大模块U1B的输出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14的负极和第三二极管D13的负极与线性光耦U3B的正极连接。为了保证反馈信号的准确性,降低误差,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馈调节电路还包括三端稳压管SHR1和大容量滤波电容C18。三端稳压管SHR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输出整流滤波电路400的负极输出端连接;三端稳压管SHR1 的接地端接地。大容量滤波电容C18的第一端与输出整流滤波电路400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第一端接地。为了对线路进行保护,还可以在第二运算放大模块U1B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整流滤波电路400的负极输出端之间设置限流电阻(并联的电阻R34、R35和R36)和电阻R27。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馈调节电路500还包括可调电阻SVR1;可调电阻SVR1的第一端与第十电阻R59的第一端连接;可调电阻 SVR1的第二端与线性光耦U3B的负极连接;可调电阻SVR1的调节端与第十一电阻R60的第一端连接。
为了对元器件进行保护,还可以在各个元器件之间上设置保护电阻。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开关电源,包括与交流输入电源连接的EMC抑制电路;与EMC抑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输入整流滤波电路;与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DC/DC变换电路;与 D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输出整流滤波电路;与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连接的反馈调节电路;与EMC抑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PWM控制电路;反馈调节电路的输出端与PWM控制电路的电压反馈信号输入端连接; PWM控制电路的控制端与DC/DC变换电路连接;PWM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和MOS驱动电路;MOS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稳压二极管、第一MOS管和采样电阻;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的电源引脚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MOS管的栅极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均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接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控制芯片的电压反馈输入端与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采样电阻的第二端接地;DC/DC变换电路包括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屏蔽绕组和第一二极管;初级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初级绕组的第二端接地;屏蔽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屏蔽绕组的第二端与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次级绕组与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通过上述电路提高了开关电源的转换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高效率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交流输入电源连接的EMC抑制电路;与所述EMC抑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输入整流滤波电路;与所述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DC/DC变换电路;与所述D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输出整流滤波电路;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连接的反馈调节电路;与所述EMC抑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PWM控制电路;所述反馈调节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PWM控制电路的电压反馈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PWM控制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DC/DC变换电路连接;
所述PWM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和MOS驱动电路;所述MOS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稳压二极管、第一MOS管和采样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电源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均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所述控制芯片的电压反馈输入端与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DC/DC变换电路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屏蔽绕组和第一二极管;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屏蔽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屏蔽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次级绕组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MOS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MOS管和预留开关;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预留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预留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屏蔽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EMC抑制电路包括压敏电阻、共模电感、X电容;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火线连接;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零线连接;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X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X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EMC抑制电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火线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跳线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跳线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跳线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跳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控制器、热敏电阻、控制开关、继电器、第五二极管、第一电容、整流桥、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大容值滤波电容和第二大容值滤波电容;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继电器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火线连接;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继电器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一大容值滤波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大容值滤波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接地;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大容值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大容值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续流二极管、第二续流二极管和LC滤波电路;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的第一输入端均与所述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的公共端、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的公共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LC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均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LC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的第二输入端均与所述次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LED指示灯、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均与所述LC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LED指示灯的正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LED指示灯的负极、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均与所述LC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调节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模块、第二运算放大模块、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线性光耦、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均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模块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模块的负极和所述线性光耦的负极均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电压反馈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模块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模块的反相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模块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模块的同相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线性光耦的正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调节电路还包括可调电阻;所述可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线性光耦的负极连接;所述可调电阻的调节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CN202020725883.3U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高效率的开关电源 Active CN213521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25883.3U CN213521701U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高效率的开关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25883.3U CN213521701U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高效率的开关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21701U true CN213521701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379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25883.3U Active CN213521701U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高效率的开关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217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72209B2 (en) LED actuating device and method
CN201986215U (zh) 大功率led隔离式驱动电源
CN201550318U (zh) 一种高性能的数字化led驱动电源
CN204290349U (zh) 高功率输电线路感应取能装置
CN106304500A (zh) 一种用于led照明电源管理的驱动芯片与驱动电路
CN106921303B (zh) 一种开关电源变压器
CN108123624B (zh) 一种高精度的激光遥感数控电源电路
CN107529249B (zh) 一种智能型大功率led诱鱼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3521701U (zh) 一种高效率的开关电源
CN211267174U (zh) 一种具备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地铁用led灯驱动电源
CN203504839U (zh) 一种采用初级检测和调控的led灯驱动电源
CN109039030A (zh) 改善功率开关温升的控制电路和方法、以及电饭煲
CN114286472A (zh) 一种微波感应恒压恒流led驱动电路
CN208597019U (zh) 改善功率开关温升的控制电路、以及电饭煲
CN208316590U (zh) 一种新型lwd主机pfc校正稳压电源系统
CN216217651U (zh) 一种具有过功率保护功能的led驱动电源电路
CN212115735U (zh) 一种基于驱动芯片易受干扰的保护线路
CN220985900U (zh) 一种调光驱动电路
CN219577309U (zh) 一种led灯及其控制电路
CN116639341B (zh) 一种铝箔封口机加热控制电路
CN219612087U (zh) 一种中央供电应急照明系统
CN216927412U (zh) 一种利用交流电波谷能量的直流稳压电路
CN218336510U (zh) 一种兼容性可控硅调光电路
CN212515504U (zh) 低成本温湿度控制器
CN211820034U (zh) 具有过流检测的风扇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