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90670U - 按摩贴及发热贴 - Google Patents

按摩贴及发热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90670U
CN213490670U CN202020457273.XU CN202020457273U CN213490670U CN 213490670 U CN213490670 U CN 213490670U CN 202020457273 U CN202020457273 U CN 202020457273U CN 213490670 U CN213490670 U CN 213490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ask
moisture
heat
p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572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英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inda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inda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2020190001370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490410Y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2020190004268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491961Y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kinda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indaum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90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90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贴,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述按摩贴可包括:面膜,将附着于皮肤,包含水分及有效成分;以及至少一个发热贴,附着于上述面膜上的规定位置,基于在上述规定位置产生的热量来使气血循环,促进上述面膜的一部分水分及有效成分传递到上述皮肤。

Description

按摩贴及发热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妆及美容产品,更详细地,涉及按摩贴及发热贴。
背景技术
通常使用的基础化妆品有水、乳、精华、霜及眼霜等的多种产品。作为使面部和身体更美丽的方法,当皮肤变得粗糙或被阳光晒伤时或者为了通过快速供给营养来使上述皮肤富有弹力,将在洗净面部后往上述皮肤涂抹这种基础化妆品,从而使皮肤吸收。
但是,由于受空气中的氧化、蒸发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包含在上述基础化妆品的多种有效成分因其皮肤渗透力低而存在即使使用包含优秀成分的化妆品也导致保持及改善皮肤健康的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为了对这种问题进行改善,广泛使用如下的片,即,将多种上述有效成分含在片来以与上述皮肤的曲线相符合的方式供给营养成分或有效成分,以防止在空气中出现氧化或蒸发。
并且,为了更有效地向皮肤传递上述片中的有效成分,出现了通过提高皮肤的温度来提高有效成分的皮肤吸收度的化妆用装置或家庭用设备。但是,这种装置或设备因其尺寸大、费用高,很难实现商用化。
作为其他方法,还有将具有发热功能的成分包含在化妆品来使用的方法。但是,包含上述具有发热功能的成分的化妆品不仅发热温度高,还长时间持续发热,可导致有效成分变质和/或劣化,或可导致皮肤干燥或产生不必要的热刺激。因此,上述具有发热功能的成分反而具有有害皮肤健康的严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得到改善的按摩贴,即,通过使接触部位的水分蒸发最小化来防止有效成分的变质和/或劣化,以不产生皮肤干燥及过度热刺激的方式提高按摩效果并能够以考虑皮肤美容的方式向皮肤有效地传递有效成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发热贴,即,能够以有效地向皮肤传递有效成分的方式通过提高上述皮肤的温度来提高吸收度。
(二)技术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按摩贴可包括:面膜,附着于皮肤,包含水分及有效成分;以及至少一个发热贴,附着于上述面膜上的规定位置,基于在上述规定位置产生的热量来使气血循环,从而促进上述面膜的一部分水分及有效成分传递到上述皮肤。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规定位置包括穴位,上述穴位可包括印堂穴、瞳子穴、颧髎穴、承浆穴、攒竹穴、太阳穴、瞳子髎穴、睛明穴、承泣穴、听宫穴、迎香穴、水沟穴、地仓穴、天容穴、巨髎穴及丝竹空穴中的至少一个。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发热贴可包括:下部层,配置于上述面膜的表面,提供用于对上述面膜的剩余水分进行吸收的通路;粉层,配置于上述下部层上,基于通过上述下部层吸收的水分来引起发热反应,通过上述面膜上的规定位置来向上述皮肤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提供通过上述发热反应产生的热量;以及上部层,配置于上述粉层上,用于防止外部的水分被吸收到上述粉层。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下部层和上述上部层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具有气孔的可吸收及防水的无纺布。在再一实施例中,上述气孔的情况及上述无纺布的吸收及防水处理程度可如下,即,当上述下部层或上述上部层沾有水分时,水分在浮着5秒钟至20秒钟之后在40秒钟至3分钟内渐渐被上述下部层或上述上部层吸收,优选地,水分在浮着8秒钟至15秒钟之后在1分钟内被吸收。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无纺布可包括吸水性纤维层和在上述纤维层的表面上涂敷的非亲水性聚合物。
在一实施例中,按摩贴还可包括配置于上述下部层与上述粉层之间来上述发热贴与上述面膜的表面相粘结的粘结层。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粉层的组成物包含5重量百分比至15重量百分比的含硅酸矿物粒子、60重量百分比至80重量百分比的金属粒子、5重量百分比至15重量百分比的催化剂以及10重量百分比至25重量百分比的氧化剂,上述含硅酸矿物粒子包含碱金属氧化物及碱土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以上,上述碱金属氧化物为Li、Na、K、Rb、Cs或Fr的氧化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上述碱土金属氧化物为Be、Mg、Ca、Sr、Ba或Ra的氧化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上述含硅酸矿物粒子为火山土或泡沸石(Zeilote),上述金属粒子为铁或氧化铁粒子,上述催化剂为碳化合物,上述碳化合物为活性炭、白炭或黑炭,上述氧化剂可包含氯化钠水溶液。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粘结层可包含热熔胶粘结剂、橡胶类粘结剂、环氧树脂类粘结剂、聚氨酯树脂类粘结剂以及硅酮树脂类粘结剂中的一种以上。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发热贴的半径大小可以为0.5cm至2.0cm。在再一实施例中,上述粉层的温度可处于35℃至45℃的范围。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规定位置可以为在上述面膜的表面上标记的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面膜和上述至少一个发热贴可分别收容于一个封装包装纸的分隔开的区域。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发热贴包括:下部层,使用时将配置于含水分面膜的表面上;粉层,配置于上述下部层上,引起基于水分的发热反应;以及上部层,覆盖上述粉层的上部,并与上述下部层一同包围整个上述粉层,上述水分通过上述下部层或上述上部层中的至少一个来从上述面膜被供给到上述粉层。在再一实施例中,上述上部层的边缘部能够以覆盖上述下部层的侧面的方式延伸并与上述面膜的表面相接触。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上部层的边缘部能够以覆盖上述下部层的侧面及上述下部层的下部面中的至少一个部分的方式延伸。在还有一实施例中,上述上部层的下部面的边缘部可与上述下部层的上部面的边缘部相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还可包括配置于上述下部层与上述粉层之间的第一粘结层。在再一实施例中,还可包括配置于上述面膜的表面与上述下部层之间的第二粘结层。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粘结层可具有形成使上述水分通过的多个通孔所需的图案。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多个通孔的形状可包括圆形、椭圆形、缝隙形、多边形或它们的组合。在再一实施例中,上述图案可以为网眼图案或无纺布图案。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按摩贴可包括:面膜,附着于皮肤,包含水分及有效成分;以及发热贴,包括下部层、粉层以及上部层,上述下部层将在使用时配置于含水分面膜的表面上,上述粉层配置于上述下部层上,引起基于水分的发热反应,上述上部层覆盖上述粉层的上部,并与上述下部层一同包围整个上述粉层,上述水分通过上述下部层或上述上部层中的至少一个来从上述面膜被供给到上述粉层。在再一实施例中,上述上部层的边缘部可包括以覆盖上述下部层的侧面的方式延伸并与上述面膜的表面相接触的上部层。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上部层的边缘部能够以覆盖上述下部层的侧面及上述下部层的下部面中的一部分的方式延伸。在还有一实施例中,上述上部层的下部面的边缘部可与上述下部层的上部面的边缘部相接触。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利用至少一个发热贴,来使接触部位的水分蒸发最小化并防止有效成分的变质和/或劣化,以不产生皮肤干燥及过度热刺激的方式提高按摩效果并能够以考虑皮肤美容的方式向皮肤有效地传递有效成分,上述发热贴通过附着于面膜上的规定位置并基于在上述规定位置产生的热量来使气血循环,促进上述面膜的一部分水分及有效成分传递到上述皮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通过在从含水分面膜吸收水分的下部层上形成通过对上述水分进行吸收并引起发热反应的粉层,而且通过将发热贴配置在面膜上的简单方法来向上述粉层供给水分来引起发热反应,由此以与周围湿度和/或温度无关的方式根据面膜的有效水分含量来决定发热温度及发热量,从而可提高产品可靠性,可通过上述发热反应来使气血循环,从而可促进向皮肤传递上述面膜中的有效成分。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c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多种按摩贴的图。
图2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按摩贴的包装的图。
图3a至图3d为本实用新型多种实施例的发热贴的剖视图。
图4a至图4c为本实用新型多种实施例的发热贴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按摩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于向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下实施例可变形为多种其他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反而,这些实施例用于使本公开的内容更加充分、完整,向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完整地传递本实用新型的思想。
并且,为了说明的便捷性及明确性,可夸张显示以下附图中的各层的厚度或大小,附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要素。如本说明书中的内容,术语“和/或”包括所列举的项目中的一个及一个以上的所有组合。
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用于说明特定实施例,而不是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本说明书中的内容,只要未在文脉上明确指出其他情况,单数形态可包括复数形态。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包括(comprise)”和/或“包括的(comprising)”并不特定所涉及的形状、步骤、数字、动作、部件、要素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并不排除一个以上的其他形状、步骤、数字、动作、部件、要素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附加。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连接”不仅意味着多个部件直接连接,还意味着在多个部件之间还设置其他部件来实现间接连接。
图1a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多种按摩贴100的图,图1b至图1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摩贴100A、100B的剖视图。
参照图1a,按摩贴100可包括:面膜10,附着于皮肤S,包含水分及有效成分;以及至少一个发热贴20,附着于面膜10上的规定位置,基于在上述规定位置产生的热量来使气血循环,从而促进面膜10的水分及有效成分传递到皮肤S。
在一实施例中,皮肤S可包括人的面部,上述规定位置可包括面部的穴位。上述面部的穴位可包括印堂穴、瞳子穴、颧髎穴、承浆穴、攒竹穴、太阳穴、瞳子髎穴、睛明穴、承泣穴、听宫穴、迎香穴、水沟穴、地仓穴、天容穴、巨髎穴及丝竹空穴中的至少一个。在本实用新型中,穴位并不限定于面部的穴位。例如,可适用于胳膊、腿、胸部、大腿、腹部、手部、手腕、手指、肩部、颈部等的人体的所有穴位。
在下表1中记载了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各个面部穴位的特征。
表1
穴位的名称 位置 特征
攒竹穴 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 皮肤弹性和眼部疲劳
太阳穴 耳廓前面,前额两侧 头痛和面部疲劳
瞳子髎穴 瞳子髎穴末端 排毒、缓解肿胀
睛明穴 眼睛内侧边缘凹陷处 改善皱纹和皮肤弹性
承泣穴 瞳孔直下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 缓解肌肉僵硬、改善气色
听宫穴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处 缓解肌肉僵硬、改善气色
巨髎穴 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 提高面颊弹性和面部轮廓
迎香穴 鼻翼外缘中点旁 改善鼻梁和法令纹
水沟穴 人中 改善嘴角皱纹、排毒
承浆穴 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刺激面部所有穴位
地仓穴 口角外侧末端 嘴角皱纹
天容穴 耳后凹陷处 增强面部及颈部轮廓
穴位中的印堂穴对眉间皱纹有功效,通过缓解心情来对失眠症、抑郁症及焦虑症有很好的功效。并且,对慢性疲劳、蓄脓症、鼻炎有功效,对经期不调和痛经的预防和治疗有功效。穴位中的瞳子穴为重中之重,增强面部轮廓消除肿胀、排出毒素,对眼部肿胀、黑眼圈有功效,对面部痛症、斑、痤疮、牙痛有功效。并且,上述瞳子穴有助于预防头痛及眼角皱纹。穴位中的听宫穴是所有神经的必经之路,有助于改善神经和血液的流动,由于与小肠有关联,因而有助于解决肥胖问题。并且,上述听宫穴对防止面颊下垂、预防面部肿胀及预防双下巴有功效。穴位中的承浆穴使面部及生殖器的气血变得顺畅,使肤色变亮有活力,使面部线条优美,具有预防嘴部周围疲劳和皱纹以及使脸部变小的效果。穴位中的水沟穴增强轮廓、使脸部变小,消除肿胀、排出毒素,对形成V字脸有功效。穴位中的睛明穴增强面部的轮廓,对消除肿胀、排出毒素有功效。穴位中的承泣穴对调节食欲、消除鼻塞有功效,通过提高面部血液循环来对减掉面颊肉有功效。穴位中的攒竹穴缓解眼部周围的肌肉和神经,使眼睛明亮有精神,有助于缓解眼部皱纹及防止眼部抖动。
面膜10可含有水分和有效成分,例如,维生素等的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老化的美容性、药理性或医学性功效的诸多物质或它们的混合物。可防止面膜10中的上述水分、有效成分或它们的混合物轻易被氧化或轻易在空气中被蒸发。除此之外,可通过在面膜10所含有的水分中包含有效成分来防止有效成分的变质和/或劣化。并且,由于面膜10以符合皮肤S曲线的方式紧贴,因而可增加面膜10与皮肤S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上述水分和有效成分或它们的混合物可有效地渗透到皮肤S。
在一实施例中,面膜10可使浆料、卡拉胶(carrageenan)、琼脂(agar)、明胶(gelatin)、低甲氧基果胶(low methoxyl pectin)、冷胶(gellan gum)、海藻酸(alginicacid)、豆角胶(locust bean gum)、瓜尔胶(guar gum)、黄原胶(xanthan gum)、普朗尼克(pluronic)、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及葡甘聚糖(glucomannan)或它们的混合物成为面膜10的支撑体。这仅属于例示,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
在一实施例中,面膜10在100重量份中包含40重量百分比至90重量百分比的水分。若上述水分的含量小于40重量百分比,则面膜10中的水分无法充足地用到发热贴20生成反应热量。并且,若上述水分的含量小于40重量百分比,则有可能导致因被皮肤S吸收而使有效成分传递的性能下降。而且,若上述水分的含量大于90重量百分比,则还有可能在面膜10的上述水分与面膜10的支撑体之间产生相分离,并且,由于水分含量过多,有可能导致皮肤S与面膜10之间无法充分紧贴。
详细地,在面膜10中的100重量份的上述水分中,10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的范围可被发热贴20吸收并生成反应热量。并且,在面膜10中的100重量份的上述水分中,30重量百分比至60重量百分比的范围可被上述皮肤S吸收。
在另一实施例中,面膜10的水分不被发热贴20吸收,可在面膜10中的100重量份的上述水分中,使90%以上供给到上述皮肤S。在此情况下,发热贴20的反应热量可通过外部空气中的水分或发热贴20自身中的水分来产生。
面膜10中的上述有效成分可包含天然提取物及功能性添加剂或它们的混合物。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天然提取物可为植物提取物、动物提取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在100重量份的面膜10中,可包含0.0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的提取物。若上述天然提取物的含量小于0.001重量份,则天然提取物的效果甚微,若上述天然提取物的含量大于10重量份,则有可能导致随着含量增加引起的效果的提升甚微。
上述植物提取物为绿茶提取物、甘草提取物、构树提取物、桑白皮提取物、黄芩提取物、葛属提取物、红参提取物、杏子提取物、黄瓜提取物、橙子提取物、柠檬提取物、竹子提取物、番石榴提取物、迷迭香提取物、山茱萸提取物、灵芝提取物、银杏提取物、玉容西施散提取物、滋阴丹提取物、木瓜提取物、白莲草提取物、彩椒提取物、芦荟提取物、丝瓜提取物、海草提取物、胡萝卜提取物、大豆提取物、西柚提取物、葡萄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石榴提取物、人参提取物、桃子提取物、川芎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黄春菊提取物、紫草根提取物、苦参提取物、当归提取物、薄荷提取物、三白草提取物、鱼腥草提取物、芍药提取物、蒲公英提取物、金盏花提取物、黄柏皮提取物、枸橘提取物、黄芩提取物、茴香提取物、聚合草提取物、栗皮提取物、生地黄提取物、石菖蒲提取物、紫草提取物、蓝莓提取物、黑莓提取物、阿萨伊浆果提取物、树莓提取物、草莓提取物、欧洲越橘果实提取物、蔓越莓果实提取物、金缕梅提取物及黄柏的提取物。并且,上述动物提取物可以为鱼子提取物、蜗牛提取物、卵黄提取物、牛奶提取物及动物胎盘提取物。关于上述植物提取物或上述动物提取物的以上列举事项仅属于例示,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
并且,在100重量份的面膜10中,功能性添加剂的含量可在0.0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的范围。若上述功能性添加剂的含量小于0.001重量份,则功能性添加剂所带来的效果甚微,若上述功能性添加剂的含量大于10重量份,则有可能导致随着含量增加引起的效果的提升甚微。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功能性添加剂可以为丙三醇、泛酰醇、透明质酸、羟基酸、神经酰胺、β-葡聚糖、熊果苷、维生素C、美白祛斑因子、松香油、弹性蛋白、胶原蛋白、辅酶Q10、双甲苯喘定、蜂胶、尿囊素、植物激素、免疫因子、天然生育酚、维生素E、维生素B、自由基去除剂、消炎物质、晒黑(tanning)物质、消脂肪团(anti-cellulite)物质、剥离物质、痤疮治疗物质、紫外线阻隔物质、美白物质及抗菌物质。关于上述功能性添加剂的以上列举事项仅属于例示,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
进而,还可向面膜10添加可向上述皮肤传递的芳香剂及尼古丁、支气管扩张剂、胰岛素剂等的药理物质。关于上述芳香剂及药理物质的以上列举的事项仅属于例示,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
优选地,面膜10可包含净化水、丙三醇、丁二醇、1-2-己二醇、甘油醇-26、PEG/PPG-17/6共聚物、甜菜碱、PEG-60氢化蓖麻油、卡波姆、精氨酸、尿囊素、羟乙基纤维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透明质酸钠、泛酰醇、西班牙甘草根提取物、燕麦仁提取物、卡瓦胡椒根提取物、水解胶原蛋白、聚甘油-10月桂酸酯、辛乙二醇、Caffeoyl Tripeptide-1、棕榈酸五胜肽-4、三肽-1、棕榈酰三肽-1、六肽-9、六肽-11、苯氧乙醇、氯苯甘醚、香料。
面膜10的厚度可在0.5mm至2mm的范围内。若上述厚度小于0.5mm,则面膜10所包含的上述水分不充分,有可能导致无法充分利用到发热贴20的发热反应。并且,若上述厚度小于0.5mm,则有可能导致因被吸收到皮肤S并传递有效成分的性能下降。除此之外,若上述厚度小于0.5mm,则有可能难以对面膜10进行操作。而且,若面膜10的厚度大于2.0mm,则因水分吸收量过多而导致小型发热贴无法发热,在发热贴20产生的反应热量很难对面膜10产生影响。因此,有可能因上述反应热量而导致向皮肤S传递有效成分的性能下降。
在一实施例中,面膜10可形成如下的层叠结构,即,包括:基础水凝胶层,将与皮肤S相接触;低密度水凝胶层,形成于基础水凝胶层上;以及高密度水凝胶层,形成于上述低密度水凝胶层上。与上述低密度水凝胶层及上述高密度水凝胶层相比,上述基础水凝胶层包含相对多的明胶成分,与上述高密度水凝胶层相比,上述低密度水凝胶层可包含相对少的凝胶化高分子成分。
这种三重水凝胶层的特征在于,通过调节凝胶化高分子的含量来形成高密度水凝胶,起到皮肤与空气层之间的阻隔膜(Barrier)作用,防止皮肤中的水分蒸发,对水凝胶层起到保湿剂作用,并起到皮肤调节剂作用,通过抑制皮肤有效成分的流失并调节凝胶化高分子的含量,来形成低密度水凝胶,起到包含在横向连接(Cross link)的凝胶之间的保湿剂作用、皮肤调节剂作用,以使向皮肤传递皮肤有效成分的低密度水凝胶层被皮肤温度溶化的方式调节明胶浓度,可对与皮肤接触后溶化并向皮肤中传递所包含的皮肤有效成分的明胶水溶液进行凝胶化(Gellation)。
在一实施例中,可通过使发热贴20附着于面膜10上,来使反应热量传递到面膜10,由此可缓解贴面膜10的部位的冰凉感,另一方面,贴面膜10的皮肤S部位的温度将上升,使得贴面膜10的皮肤S的毛孔扩大,从而可使面膜10的水分、营养成分及有效成分通过皮肤S的毛孔被快速吸收。
参照图1b,发热贴20可包括下部层20a、粉层20b及上部层20c。下部层20a配置于面膜10的表面,提供用于对面膜10的一部分水分进行吸收的通路,粉层20b配置于下部层a上,基于通过下部层20a吸收的面膜10的一部分第一水分来引起发热反应,可通过面膜10上的规定位置来向皮肤S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提供通过上述发热反应产生的热量。上部层20c配置于粉层20b上,用于防止外部的第二水分被吸收到粉层20c。
在一实施例中,下部层20a和上部层20c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具有气孔的能够吸收及防水的无纺布。上述气孔的情况及上述无纺布的吸收及防水处理程度如下,即,当下部层20a或上部层20c的表面沾有水分时,水分在浮着5秒钟至20秒钟之后在40秒钟至3分钟内渐渐被下部层20a或上部层20c吸收,优选地,水分在浮着8秒钟至15秒钟之后在1分钟内被吸收。上述无纺布可包括吸水性纤维层和在上述纤维层的表面上涂敷的非亲水性聚合物。上述无纺布的材质可在维持吸湿性材质的吸湿性的情况下具有表面防水性。
上述稀释性纤维可以为从将具有亲水性官能基的丙烯酸单体包括在内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得到的纤维。上述具有亲水性官能基的丙烯酸单体可包含选自由丙烯酸(acrylicacid,AA)、甲基丙烯酸(methacrylic acid,MMA)、肉桂酸(cinnamic acid)、马来酸(maleicacid)、富马酸(fumaric acid)或它们的碱性盐、铵盐及胺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上述非亲水性聚合物可以为从选自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低熔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low-melting 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LM-PET)、聚乙烯(polyethylene,PE)及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聚合物得到的纤维。
本实用新型中的可吸收及防水的无纺布可在维持吸湿性纤维所具有的原有的吸湿量的情况下具有防水性。并且,通过使形成可吸收及防水的无纺布的无纺布面料包含非吸湿性纤维,从而能够以不变形的方式稳定地维持形状。
上述粉层20b通过与通过下部层20a吸收的面膜10的一部分水分产生反应来生成热量(以下统称为反应热量),向面膜10的规定位置传递上述热量,从而可向皮肤S有效地传递有效成分。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反应热量可在35℃至45℃的范围内。若反应热量的温度小于35℃,则上述反应热量轻微,无法向接触部位传递热量,若反应热量大于45℃,则由于上述反应热量的温度过高,有可能导致接触部位受灼伤。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发热贴20的粉层20b为了生成上述反应热量而利用之前所述的面膜10的水分来生成反应热量,因此,能够以与外部湿度的高低无关的方式恒定地生成上述反应热量。具体地,上述反应热量的温度及反应热量的维持时间可根据之前所述的面膜10的水分含量来得到调节。
根据一实施例,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粉层20b的组成物,可包含5重量份至15重量份的含硅酸矿物粒子、60重量份至80重量份的金属粒子、5重量份至15重量份的催化剂以及5重量份至25重量份的氧化剂。上述含硅酸矿物粒子、上述金属粒子及上述催化剂能够以粒子形态混合,上述氧化剂能够以溶液或凝胶形态与上述含硅酸矿物粒子、上述金属粒子及上述催化剂混合。并且,粉层20b的组成物可被均匀地混合。
上述含硅酸矿物粒子为包含混合硅、氧及氢而成的化合物的矿物粒子,可以为碱金属氧化物及碱土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以上。或者,可包含上述硅酸的氢置换为上述碱金属氧化物和/或碱土金属氧化物的金属原子的硅酸盐。上述碱金属氧化物可以为Li、Na、K、Rb、Ca或Fr的氧化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上述碱土金属氧化物可以为Be、Mg、Ca、Sr、Ba或Ra的氧化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若上述碱金属氧化物及上述碱土金属氧化物与水分相接触,则在进行水化(hydration)的同时生成上述反应热量(水化热量)。如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中,可通过粉层20b的组成物所包含的上述碱金属氧化物及上述碱土金属氧化物来产生如下的发热反应。
反应式1
M2O+H2O→2M(OH)+Energy
NO+H2O→N(OH)2+Energy
上述M为碱金属,上述N为碱土金属。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含硅酸矿物粒子可以为火山土或泡沸石(Zeilote)。上述火山土或上述泡沸石为结晶质铝硅酸盐矿物,可包含碱金属氧化物和/或碱土金属氧化物,在上述碱金属氧化物和/或上述碱土金属氧化物与水分相接触的情况下,能够以上述反应式1的方式产生反应热量(水化热量)。
上述火山土为微细地粉碎火山喷射时产生的石灰化石的只在全世界五个国家(韩国、印度、意大利、美国、马来西亚)生成的水硬性粉末,包含SiO2、Al2O3、Fe2·O3、CaO及MgO中的一种以上。上述火山土不仅通过如上所述的发热反应来提供热量,还作为多孔性岩石来具有如同海面般的吸附物体的特性,包含大量的天然矿物质、远红外线及锗成分。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按摩贴100可通过向皮肤S提供热量来提高基于远红外线和锗成分的皮肤改善效果。
相对于发热组成物,上述含硅酸矿物粒子的含量可在5重量份至15重量份的范围。若上述含硅酸矿物粒子的含量小于5重量份,则发热反应甚微,因此无法向接触部位传递热量,若含量大于15重量份,则因发热温度过高而可导致接触部位被灼伤。
上述金属粒子可以为碳钢、合金钢、铸铁等的铁金属粒子以及铝、镁、锌或它们的氧化物,只要是成分对人体无害的金属,则不受限制。在一实施例中,上述金属粒子可通过与氧化剂发生反应来产生氧化热量,将在后述内容中对此进行说明。相对于粉层20b的组成物,上述金属粒子的含量在60重量份至80重量份的范围,若上述金属粒子的含量小于60重量份,则粉层20b很难发热到适当的温度,若上述金属粒子的含量大于80重量份,则存在粉层20b与皮肤相接触时产生刺激的忧虑。
上述催化剂可以为碳化合物,上述碳化合物可以为从木材、褐炭、泥炭、木炭等的炭生成的活性炭、白炭或黑炭。由于上述碳化合物的吸附性强,因而可吸附通过下部层20a吸收的水分,由此可促进上述含硅酸矿物中所包含的上述碱金属氧化物和/或上述碱土金属氧化物的发热反应,可通过使上述金属粒子氧化来增加氧化热量的生成。
相对于粉层20b的组成物,上述催化剂的含量可在5重量份至15重量份的范围。若上述催化剂的含量小于5重量份,则对于上述含硅酸矿物的水化反应产生的影响甚微,若上述催化剂的含量大于15重量份,则存在因上述含硅酸矿物的发热温度过高而受到灼伤的危险。
并且,上述氧化剂可以为包含用于使上述金属粒子氧化的盐类及水分的化合物。上述氧化剂可以为氯化钠水溶液,但只要是对人体无害的成分,则并不受此限制。相对于上述发热组成物,上述氧化剂的含量在10重量份至25重量份的范围。若上述氧化剂的含量小于10重量份,则对于上述金属粒子的氧化反应产生的影响甚微,若上述氧化剂的含量大于25重量份,则存在因产生大量的上述金属粒子的氧化热量而受到灼伤的危险。
发热贴20将附着于面膜10的规定区域,尤其附着于面部的特定穴位,通过利用反应热量来刺激上述穴位,由此可帮助气血循环,从而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液的流动,使代谢物的排出变得顺畅,不仅使面部富有光泽,还消除肿胀和毒素,对预防皱纹(例如,眼角、嘴角)、重塑皮肤以及皮肤弹性有帮助。
在一实施例中,发热贴20的半径大小可在0.5cm至2.0cm的范围,可形成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多种形状。若发热贴20的半径小于0.5cm,则因用于刺激穴位的区域小而使得气血循环的效果甚微,若发热贴20的半径大于2cm,则相对于发热贴20的大小的气血循环效果上升甚微,有可能导致制造成本上升。
参照图1c,发热贴20可包括下部层20a、粉层20b、上部层20c,还可选择性地包括配置于下部层20a与粉层20b之间的粘结层20d。只要不矛盾,图1c中的下部层20a、粉层20b及上部层20c可参照图1b中的下部层20a、粉层20b、上部层20c的说明。
粘结层20d可使发热贴20粘结于面膜10的表面。粘结层20d可包含热熔胶粘结剂、橡胶类粘结剂、环氧树脂类粘结剂、聚氨酯树脂类粘结剂及硅酮树脂类粘结剂中的一种以上。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以上材料。
图2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按摩贴100的封装包装200的图。
参照图2,按摩贴100的包装纸200可包括第一支撑膜部件210及第二支撑膜部件220。第一支撑膜部件210用于提供以密封状态收容至少一个面膜10的第一空间,包括上部支撑部件和下部支撑部件,可在上述上部支撑部件与上述下部支撑部件之间配置至少一个面膜10来密封。上述第一空间可具有能够折叠至少一个面膜10来叠放一个面膜10的一个体积空间,或可具有按阵列形态配置并收容至少一个面膜10的多个空间体积。第二支撑膜部件220用于提供以密封状态收容多个发热贴20的第二空间,包括上部支撑部件和下部支撑部件,可在上述上部支撑部件与上述下部支撑部件之间配置多个发热贴20来密封。上述第二空间可具有能够折叠多个发热贴20来叠放一个发热贴20的一个体积空间,或可具有按阵列形态配置并收容多个发热贴20的多个空间体积。
第一支撑膜部件210及第二支撑膜部件220可通过切取线230分离,使用人员可从分离后的第一支撑膜部件210取出面膜10来将面膜10很好地贴于面部,之后可从第二支撑膜部件220取出发热贴20来附着于面膜10中的穴位位置并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在面膜10的表面标记有多个面部穴位。由此,使用人员可在即使没有额外的对于穴位的知识也可轻松、便捷地使发热贴20附着于面膜上的穴位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面膜10和发热贴20可分别被单独独立包装来被销售。
如上所述,通过利用位于面膜10上的穴位来引起反应热量并刺激上述穴位的发热贴20,因而皮肤保湿、皮肤镇定、营养供给、赋予活力等的皮肤改善效果卓越。并且,通过从发热贴20中所包含的济州天然火山土等的含硅酸矿物粒子诱发的远红外线、锗、离子的功能,不仅能够美容,还可有助于皮肤健康。并且,即使不使用用于使整个面膜10发热的大小与面膜10相似的发热贴,也可通过规定大小的发热贴20附着于穴位等必要位置,从而能够以没有皮肤干燥机过度热刺激的方式提高按摩效果,考虑到皮肤美容,可促进面膜10的一部分水分及有效成分向皮肤S传递。
对于以上所述的按摩贴100的形状和大小的上述列举事项仅属于例示,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按摩贴100可具有形状和大小不受限制的面膜10,还可具有大小大于面膜10的发热贴20,也可具有大小小于面膜10的发热贴20。
图3a至图3d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实施例的发热贴100a~100d的剖视图。
参照图3a,一实施例的发热贴100a可包括:下部层110;粉层120,配置于下部层110上;以及上部层130,覆盖粉层120的上部。下部层110可在使用时配置于含水分面膜(图3a中的200)的表面上,下部层110可起到通过对面膜200所包含的水分的一部分进行吸收来向粉层120供给r2的通路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上部层130覆盖粉层120的上部,可与下部层110一同包围整个粉层120。为了引起粉层120的发热反应,向粉层120供给的水分可通过下部层110或上部层130中的至少一个来向粉层120供给。在一实施例中,上部层130的边缘部e1能够以覆盖下部层110的侧面的方式延伸并与面膜200的表面相接触。上部层130的边缘部e1可通过吸收面膜200的水分来向粉层120供给r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下部层110吸收水分,来向粉层120供给水分,通过上部层130吸收水分,来向粉层120追加供给水分,可通过以双轨道(2track)进行水分供给,来迅速地通过下部层110及上部层130来供给水分。并且,通过迅速供给上述水分,从在发热贴100a配置于面膜200上后开始进行发热反应为止所消耗的时间可被缩短。并且,可产生大小上可充分发挥发热贴100a的按摩效果和/或皮肤S美容效果的反应热量。并且,上部层130和/或下部层110中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可通过与水分产生反应来增加与面膜200表面之间的粘结力,从而可使发热贴100以不脱离面膜200表面的方式稳定地附着。并且,可通过向上部层130供给水分,来不仅向粉层120的组成物中的靠近面膜200的下部层110侧的组成物供给水分,还可向上部层130侧的组成物均匀地供给水分,从而可有效地产生发热反应。
参照图3b,在一实施例中,上部层130的边缘部e2能够以覆盖下部层110的侧面及下部层110的下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延伸。上部层130的边缘部e2可覆盖下部层110的整个下部面的边缘,或可仅覆盖上述下部面的边缘中的至少一部分。在另一实施例中,上部层130的边缘部e2与上述下部层110的下部面的边缘可通过粘结剂粘结,或被热封(heatsealing),或被绗缝粘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使上部层130的边缘部e2与下部层110的下部面的边缘相接触,来可与下部层110稳定地附着,可防止因发热贴100受损或缺陷而使发热贴100内部的组成物向外部露出并导致使用人员受到灼伤或导致上述组成物进入到眼睛的事故。
在一实施例中,上部层130的边缘部e2覆盖下部层110的下部面的边缘的区域的宽度可在3mm至9mm的范围。若上述宽度小于3mm,则上部层130的边缘部e2无法与下部层110的下部面牢固地接合,使用时有可能会因分离而导致发热贴100从面膜200脱离。若上述宽度大于9mm,则有可能会因上部层130的边缘部e2的厚度而在下部层110与面膜200表面之间形成间隙并有可能会因下部层110与面膜200表面分离而对水分的吸收产生影响。
参照图3c,在一实施例中,上部层130的下部面的边缘部e3可与下部层110的上部面的边缘部e4相接触。上述下部面的边缘部e3和上述上部面的边缘部e4可通过粘结剂粘结,或被热封,或被绗缝粘结。这属于非限定性的例示,可参考能够提供粘结力或固定力的多种公知的技术。在一实施例中,通过下部层110吸收的水分将被供给r3到上部层130,上述水分可通过上部层130传递到粉层1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部层130并不延伸到下部层110的侧面,仅配置于下部层110的上部面,因此无需进行用于将上部层130的边缘部固定于下部层110的侧面或下部面的精密的制造工序,可通过使上部层130的下部面的边缘部e3和下部层110的上部面的边缘部e4相接合的简单的工序来进行制造。
参照图3d,上部层130的边缘部e3能够以覆盖下部层110的边缘部e4及下部层110的侧面的方式延伸并与面膜200的表面相接触。面膜200的水分可被上部层130的边缘部e3吸收r1来向粉层120传递,或可被下部层110的边缘部e4吸收r3来传递到上部层130并在这之后向粉层120传递,或可被下部层110吸收r2来向粉层120传递。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面膜200的水分可通过由上部层130的边缘部e3、下部层110的边缘部e4、上部层130及下部层110组成的三轨道(3track)来被吸收并到达粉层120,由此使水分的吸收率和/或供给率增加,在粉层120的组成物中,除了下部层110附近的组成物之外,还可向上部层130附近的组成物均匀地供给水分,从而可提供发热效率被极大化的发热贴100d。
与上部层130、下部层110及粉层120相关的详细说明可参照图1a至图2中示出的事项。
图4a至图4c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实施例的发热贴100e~100g的剖视图。
参照图4a,一实施例的发热贴100e还可包括配置于下部层110与粉层120之间的第一粘结层140。第一粘结层140能够以不使粉层120从下部层110脱离的方式使下部层110固定于粉层120上。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层140能够以使构成粉层120的组成物或上述组成物的多个粒子部分的方式实现固定,当因发热贴100e受损或缺陷而导致上部层130和下部层110分离时,可防止因上述组成物向发热贴100外部露出而发生事故。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层140可包括用于形成多个通孔h的图案。上述多个通孔h可形成圆形、椭圆形、缝隙形、多边形或它们的组合。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图案可以为网眼图案或无纺布图案。关于第一粘结层140的图案的详细说明可参照图4c中后述的关于第二粘结层150′的公开事项。
参照4b,一实施例的发热贴100f可包括配置于面膜200的表面与下部层110之间的第二粘结层150。在第二粘结层150配置于下部层110的下部面或使上部层130的边缘部与面膜200相接触的情况下,下部层110及上部层130的边缘部能够以覆盖至少一部分的方式提供。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通过借助第二粘结层150来使发热贴100f固定于面膜200的表面上,即使在使发热贴100配置于面膜200上后使用人员进行移动或改变姿势,发热贴100f也不会脱离,因此提高了使用上的便捷性,增加了发热贴100f可收容的粉层120内的组成物的重量,从而具有可在粉层120的内部包含具有多种功能的组成物的优点。
参照图4c,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粘结层150′可包括形成使从面膜200吸收的水分通过的多个通孔h所需的图案。上述多个通孔h可包括圆形、椭圆形、缝隙形、多边形或它们的组合。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图案可为网眼图案或无纺布图案。例如,第二粘结层150′可以为涂敷粘结剂的网眼形态的结构体,或以线性涂敷的粘结剂以随机方向得到涂敷的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面膜200的水分通过第二粘结层150′的多个通孔h来被下部层110和/或上部层130吸收,可防止因第二粘结层150而使得上述水分的移动路径被阻隔的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层140或第二粘结层150可包含粘结剂。上述粘结剂可以为天然粘结剂。例如,上述天然粘结剂可以为从自然成分中提取的具有粘结性的物质。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粘结剂可包含热熔胶粘结剂、橡胶类粘结剂、环氧树脂类粘结剂、聚氨酯树脂类粘结剂及硅酮树脂类粘结剂中的一种以上。以上物质为非限定性例示,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这些材料。
在再一实施例中,上述粘结剂在干燥时的粘结力小,在供给水分的情况下,可增加粘结力。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粘结剂可以为涂敷水溶性物质的粘结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热贴100e~100g在使用前的粘结力低,使用时配置于面膜200上来吸收水分并由此增加粘结力,因而在从包装中分离发热贴100e~100g的情况下,便于分离,在配置于面膜200上之后,由于无法从面膜200脱离,因而可提高使用便捷性。
重新参照图3a,在一实施例中,上部层130配置于粉层120上,可防止外部的水分被吸收到粉层120。上部层130可包括:第一面,与粉层120相接触;以及第二面,与上述第一面相向,朝向外部露出。在一实施例中,可在上部层130的第二面上涂敷防水物质。由此,可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在使用发热贴100之前被吸收到粉层120来产生发热反应。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按摩贴1000的剖视图。
参照图5,一实施例的按摩贴1000包括:面膜200,附着于皮肤S,包含水分及有效成分;以及发热贴100,包括下部层110、粉层120以及上部层130,上述下部层110将在使用时配置于面膜200的表面上,上述粉层120配置于下部层110上,引起基于水分的发热反应,上述上部层130覆盖粉层120的上部,并与下部层110一同包围整个粉层120,水分通过下部层110或上部层130中的至少一个来从面膜200被供给到粉层1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发热贴100将附着于面膜200上的规定位置,基于在上述规定位置产生的热量来使气血循环,并可促进面膜200的水分及有效成分传递到皮肤。对于发热贴100的详细说明可参照图1a至图4c中示出的公开事项。
在一实施例中,面膜200可包含水分、有效成分(例如营养成分)或它们的混合物。可防止面膜200中的上述水分、有效成分或它们的混合物轻易被氧化、轻易蒸发到空气中。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在面膜200中的水分中包含有效成分来防止有效成分的变质和/或劣化。并且,由于面膜200以符合皮肤S的曲线的方式紧贴,因而可增加面膜200与皮肤S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上述水分、有效成分或它们的混合物可有效地渗透到皮肤S。对于面膜200、发热贴100及按摩贴1000的详细说明可参照图1a至图4c中示出的公开事项。
以上说明的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及附图,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实施多种置换、变形及变更,这对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不言而喻的。

Claims (18)

1.一种按摩贴,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膜,附着于皮肤,包含水分及有效成分;以及
至少一个发热贴,附着于上述面膜上的规定位置,基于在上述规定位置产生的热量来使气血循环,从而促进上述面膜的一部分水分及有效成分传递到上述皮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贴,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位置包括穴位,
上述穴位包括印堂穴、瞳子穴、颧髎穴、承浆穴、攒竹穴、太阳穴、瞳子髎穴、睛明穴、承泣穴、听宫穴、迎香穴、水沟穴、地仓穴、天容穴、巨髎穴及丝竹空穴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贴,其特征在于,上述发热贴包括:
下部层,配置于上述面膜的表面,提供用于对上述面膜的剩余水分进行吸收的通路;
粉层,配置于上述下部层上,基于通过上述下部层吸收的水分来引起发热反应,通过上述面膜上的规定位置来向上述皮肤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提供通过上述发热反应产生的热量;以及
上部层,配置于上述粉层上,用于防止外部的水分被吸收到上述粉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贴,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部层和上述上部层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具有气孔的能够吸收及防水的无纺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贴,其特征在于,上述无纺布包括吸水性纤维层和在上述纤维层的表面上涂敷的非亲水性聚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贴,其特征在于,上述发热贴的半径大小为0.5cm至2.0c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贴,其特征在于,上述粉层的温度处于35℃至45℃的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贴,其特征在于,上述规定位置为在上述面膜的表面上标记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贴,其特征在于,上述面膜和上述至少一个发热贴分别收容于一个封装包装纸的分隔开的区域。
10.一种发热贴,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下部层,使用时将配置于含水分面膜的表面上;
粉层,配置于上述下部层上,引起基于水分的发热反应;以及
上部层,覆盖上述粉层的上部,并与上述下部层一同包围整个上述粉层,
上述水分通过上述下部层或上述上部层中的至少一个来从上述面膜被供给到上述粉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上述上部层的边缘部以覆盖上述下部层的侧面的方式延伸并与上述面膜的表面相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上述上部层的边缘部以覆盖上述下部层的侧面及上述下部层的下部面中的至少一个部分的方式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上述上部层的下部面的边缘部与上述下部层的上部面的边缘部相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于上述下部层与上述粉层之间的第一粘结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于上述面膜的表面与上述下部层之间的第二粘结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粘结层具有形成使上述水分通过的多个通孔所需的图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热贴,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通孔的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缝隙形、多边形或它们的组合。
18.一种按摩贴,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膜,附着于皮肤,包含水分及有效成分;以及
发热贴,包括下部层、粉层以及上部层,上述下部层将在使用时配置于含水分面膜的表面上,上述粉层配置于上述下部层上,引起基于水分的发热反应,上述上部层覆盖上述粉层的上部,并与上述下部层一同包围整个上述粉层,上述水分通过上述下部层或上述上部层中的至少一个来从上述面膜被供给到上述粉层。
CN202020457273.XU 2019-04-03 2020-04-01 按摩贴及发热贴 Active CN21349067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2019-0001370 2019-04-03
KR2020190001370U KR200490410Y1 (ko) 2019-04-03 2019-04-03 마사지 패치
KR2020190004268U KR200491961Y1 (ko) 2019-10-22 2019-10-22 발열 패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마사지 패치
KR20-2019-0004268 2019-10-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90670U true CN213490670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378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57273.XU Active CN213490670U (zh) 2019-04-03 2020-04-01 按摩贴及发热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906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3786A (zh) * 2019-12-24 2020-10-09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抗衰老美白面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3786A (zh) * 2019-12-24 2020-10-09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抗衰老美白面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73906B1 (ko) 미세전류 마스크팩
CN103540404B (zh) 一种蕲艾复方精油
KR200400424Y1 (ko) 천연 광물질을 이용한 마스크 팩
CN213490670U (zh) 按摩贴及发热贴
CN107596574A (zh) 一种用于祛寒暖宫和调理痛经用的护理片
CN109646182A (zh) 一种中药护眼热敷眼罩及其药包配方
CN102988128A (zh) 精油理疗暖贴
CN102440940A (zh) 一种具有减肥及滋润肌肤功能的浴盐
KR20160051066A (ko) 토르마린 탄소 마스크팩의 제조방법
CN109602776B (zh) 一种制氢中药包及其制备方法
KR200491961Y1 (ko) 발열 패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마사지 패치
KR200490410Y1 (ko) 마사지 패치
KR102037509B1 (ko) 유효 성분 전달 키트
CN101647757B (zh) 一种纳米磁能量面/眼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1416455B1 (ko) 화장품용 화산토 발열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발열패치
KR102413394B1 (ko) 멍제거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피부 외용재
CN107661535A (zh) 竹纤维卫生巾芯片及竹纤维卫生巾
CN1977937A (zh) 预防乳腺疾病磁疗保健中药软袋
CN206715044U (zh) 智能修复面膜
KR20140102967A (ko) 피부 테라피용 패치
CN210583150U (zh) 一种中药面膜
CN102551574A (zh) 野香花(罗勒)精油香料湿巾
KR102201134B1 (ko) 튼살 및 시림 방지 기능이 함유된 선택 부착 타입의 피부 개선용 기능성 발열 패치
CN108185056A (zh) 一种医用保健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CN215607816U (zh) 一种多功能离子导入凝胶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