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90015U - 一种三角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角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90015U
CN213490015U CN202021439898.XU CN202021439898U CN213490015U CN 213490015 U CN213490015 U CN 213490015U CN 202021439898 U CN202021439898 U CN 202021439898U CN 213490015 U CN213490015 U CN 213490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rame body
frame
telescopic
triang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398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萍
邱红艳
陈瑜
李容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Luohu District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Luohu District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Luohu District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Luohu District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14398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90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90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90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角垫,其中,所述三角垫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与所述第一架体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转动连接的相对一侧设置伸缩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设置转动连接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并在转轴的相对一侧设置伸缩构件,从而用于对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角度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调整三脚架中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的角度,从而使患者手部放置更为舒适。

Description

一种三角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三角垫。
背景技术
三角垫是各类医院、诊室中常见的医疗辅助器械,其形状通常设置为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体,一侧直角边放置在桌面或病床上,从而使患者的手部能够倾斜放置于斜面上,以便于患肢抬高,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及疼痛。
现有技术中,三角垫的形状固定,角度无法改变,因此不同病情的患者进行手部放置时并不能通适,即容易造成病患患肢肿胀,疼痛加重,舒适度减低。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三角垫形状固定,角度无法改变,容易造成病患患肢肿胀,疼痛加重,舒适度减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角垫,其中,所述三角垫包括:
第一架体;
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与所述第一架体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设置转轴的相对一侧设置伸缩构件。
所述的三角垫,其中,所述伸缩构件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至少设置一个。
所述的三角垫,其中,所述伸缩杆包括:
第一杆体;
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体外侧的第二杆体;
所述第一杆体上设置与所述第二杆体配合的锁扣。
所述的三角垫,其中,所述锁扣为半球形,所述锁扣一端卡合在所述第二杆体上设置的卡合槽中。
所述的三角垫,其中,所述卡合槽设置有多个,且所述卡合槽的直径小于所述锁扣的直径。
所述的三角垫,其中,所述锁扣的另一端设置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将所述锁扣弹性卡合到所述卡合槽中。
所述的三角垫,其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平衡板,所述平衡板与所述锁扣连接;
与所述平衡板滑动连接的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平衡板嵌合;
设置在所述导轨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平衡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体的内壁连接。
所述的三角垫,其中,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一架体连接的一端设置第一转向件,所述第一转向件与所述第一杆体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二架体连接的一端设置第二转向件,所述第二转向件与所述第二杆体转动连接。
所述的三角垫,其中,所述第二架体设置伸缩构件的反面设置防滑垫。
所述的三角垫,其中,所述第一架体设置伸缩构件的反面设置柔性放置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设置转动连接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并在转轴的相对一侧设置伸缩构件,从而用于对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角度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调整三角架中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的角度,从而使患者手部放置更为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三角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三角垫的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三角垫的A节点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三角垫的第二架体反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4中:100,第一架体;110,第一转向件;120,柔性放置垫;200,第二架体;210,第二转向件;220,防滑垫;300,伸缩构件;310,第一杆体;320,第二杆体;321,卡合槽;330,锁扣;331,平衡板;332,导轨;333,弹簧;40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所述“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现有技术中,三角垫的形状固定,角度无法改变,因此不同病情的患者进行手部放置时并不能通适,即容易造成病患患肢肿胀,疼痛加重,舒适度减低。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角垫,如图1所示,所述三角垫包括:第一架体100;第二架体200,所述第二架体200与所述第一架体100一侧通过转轴40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架体100与所述第二架体200设置转轴400的相对一侧设置伸缩构件300。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设置转动连接的第一架体100和第二架体200,并在转轴400的相对一侧设置伸缩构件300,从而用于对第一架体100和第二架体200的角度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调整三角架中第一架体100和第二架体200之间的角度,从而使患者手部放置更为舒适。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架体100和第二架体200采用具有一定刚性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属、ABS、PP、PVC或POM等,在第一架体100和第二架体200之间,设置有转轴400,转轴400的合页一端与第一架体100连接固定,转轴400合页的另一端与第二架体200连接固定,因此第一架体100和第二架体200之间可通过转轴400进行预设角度的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转轴400在实现锐角(0°-90°)之间的转动范围即可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设置的需求选取适合的转轴进行替换。
进一步地,第一架体100和第二架体200上,设置转轴400的相对一侧设置伸缩构件300,伸缩构件300起到将第一架体100和第二架体200分离支撑的作用,例如在图1所示中,伸缩构件300将第一架体100和第二架体200之间支撑出预定的角度,从而在外观上形成与传统三角垫相似的结构,其中,第二架体200贴合放置在水平面上,第一架体100在伸缩构件300的支撑下产生预设的角度,第一架体100可供用户进行手部放置,在第一架体100的角度不适合患者放置手部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可通过对伸缩构件300进行调整,改变伸缩构件300的长度,以实现增大/减小第一架体100与第二架体200之间角度的效果,从而对患者手部放置的角度进行调整,使患者使用更为舒适。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上述伸缩构件300为伸缩杆,伸缩杆包括:第一杆体310;套设在第一杆体310外侧的第二杆体320;第一杆体310上设置与第二杆体320配合的锁扣330。在本实施例中,伸缩构件300是以伸缩杆的形式进行设置的,采用伸缩杆的好处在于伸缩杆外形圆润,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握持,并对伸缩杆进行调整,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伸缩杆包括第一杆体310和第二杆体320,其中,第二杆体320设置为空心,套设连接在第一杆体310的外侧,第一杆体310和第二杆体320之间可相互滑动,以进行伸缩杆长度的调节,更加具体地,当操作人员将第一杆体310向第二杆体320的内部进行推送时,伸缩杆的长度缩短,在该状态下,上述第一架体100和第二架体200之间的角度减小;当操作人员将第一杆体310向第二杆体320的内部向外进行抽拉时,伸缩杆的长度增长,在该状态下,上述第一架体100和第二架体200之间的角度增大。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固定第一杆体310和第二杆体320之间的长度缩短/拉伸的距离,在第一杆体310上设置锁扣330,对第一杆体310和第二杆体320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以实现使调整后的三角垫更加稳固的效果。
优选地,上述伸缩杆至少设置为1个,在实际设置的过程中,优选设置2个伸缩杆,且设置的两个伸缩杆分别置于第一架体100和第二架体200靠近外侧的位置上,即如图1所示的位置,两个伸缩杆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有利于提高三角垫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患者放置手部后,三角垫侧翻的情况发生。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锁扣330被设置为半球形,设置在第一杆体310上的锁扣330被卡合在第二杆体320上设置的卡合槽321中,其中,卡合槽321在第二杆体320上设置有多个,多个卡合槽321形成多个档位,用于直观体现第一杆体310在第二杆体320内伸缩长度的同时,对第一杆体310的位置进行锁定。为实现上述多个档位的快速调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锁扣330的另一端设置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对锁扣330进行弹性支撑,在第一杆体310和第二杆体320相互连接时,锁扣330受弹性组件的弹性支撑作用,受到向第一杆体310外侧的力,当球形的锁扣330对应第二杆体320中的卡合槽321时,球形的锁扣330与卡合槽321相互结合,从而实现了卡合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卡合槽321设置有5个,其中,卡合槽321由上到下分别对应90°、75°、60°、45°和30°这五种角度,当设置在第一杆体310上的锁扣330与75°位置的卡合槽321对应卡合时,此时第一架体100和第二架体200之间的角度为75°,当设置在第一杆体310上的锁扣330更改为与30°位置的卡合槽321进行卡合时,第一杆体310伸入第二杆体320内部的距离增大,即第一杆体310与第二杆体320之间结合后的总长度减小,因此第一架体310和第二架体320之间的角度由75°减小到30°,即实现了预定角度的变换,在实际制造的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使用需求自由设定卡合槽321的数量以及多个卡合槽321分别对应的角度,一切合理替换都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中,卡合槽321的直径小于锁扣330的直径,因此锁扣330被限制在第二杆体320的内部,当操作人员需要对锁扣330进行移动时,沿第二杆体320上卡合槽321的位置按下锁扣330,锁扣330对弹性组件形成压缩,使第一杆体310可以在第二杆体320内自由移动,当用户调整第一杆体310和第二杆体320的长度适宜时,将锁扣330与该位置对应的卡合槽321进行组合,即实现了第一杆体310和第二杆体320之间位置的锁定。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弹性组件包括:平衡板331,平衡板331与锁扣330连接;平衡板331具体为一板件,用于将锁扣330固定,其中,锁扣330的下端通过粘接剂固定在平衡板331上,平衡板331的两侧设置有导轨332,导轨332具体为设置在第一杆体310内部的两个横截构件,在实际设置的过程中,导轨332对平衡板331进行夹合,并设置有一定的配合结构以确保平衡板331在导轨332中滑动时不会产生侧倾,例如:在导轨332上可设置凸槽,在平衡板331上与导轨332配合的部位设置与上述凸槽配合的凹槽,从而实现平衡板331在导轨332中滑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侧倾的情况发生,提高平衡板331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导轨332之间还设置有弹簧333,弹簧333的一端与平衡板331连接固定,另一端与第一杆体310的内壁连接,在实际使用时,当操作人员推动锁扣330,使其进入到第一杆体310内部时,平衡板331在导轨332中滑动,并对弹簧333进行压缩,弹簧333压缩积聚一定的弹性势能,当操作人员将第一杆体310调整到适当位置后,松开锁扣330后,弹簧333的弹性势能得以释放,将弹簧333压入此时第一杆体310对应的第二杆体320上对应的卡合槽321内,实现第一杆体310和第二杆体320的位置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杆体310与第一架体100进行连接设置时,相互连接的一端设置第一转向件110,第一转向件110具体为夹合第一杆体310,并使第一杆体310在第一转向件110中自由转动的组件;与第一转向件110相互对应地,第二杆体320与第二架体200连接的一端设置第二转向件210,第二转向件310的结构与第一转向件110相同,实现夹合第二杆体320,并使第二杆体320在第二转向件210中自由转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转向件110和第二转向件210的目的是使第一杆体310和第二杆体320组合后的长度进行变化时,在第一架体100和第二架体200中能够自动调节转动角度,以适应第一架体100和第二架体200之间角度的改变,使伸缩杆始终保持承接第一架体100上方施力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二架体200设置伸缩构件的反面上(即三角垫下方)设置有防滑垫220,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第二架体200通常会作为基座,与水平面贴合放置,为避免三角垫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移动,本实用新型对第二架体200与水平面接触的部位设置防滑垫220,防滑垫220由橡胶等摩擦系数较高的材料制成,还可在防滑垫220上设置多重纹路,以进一步增强摩擦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架体100设置伸缩构件的反面(即三角垫上方)设置有柔性放置垫120,如图1所示,第一架体100对应位置与柔性放置垫120对应贴合固定,柔性放置垫120可采用乳胶或棉布等柔软舒适的材料制成,在三角垫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患者将手部放置在柔性放置垫120上,以供医护人员进行问诊及治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柔性放置垫120由放置部和延伸部两部分构成,其中放置部即上述与第一架体100对应贴合的部位,在实际使用时,该放置部用于放置患者的小臂,延伸部的形状与放置部相同,水平放置在桌面上,且延伸部与放置部转动连接,即当放置部随第一架体100进行角度变化时,与桌面贴合放置的延伸部与角度变化的放置部自由转动,延伸部用于放置用户的手肘部位,能够给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放置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三角垫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如图1所示,将三角垫中以第二架体200贴合放置面,第一架体100朝向上方的方式进行放置,患者在进行放置手腕时,将手腕放置在第一架体100上设置的柔性放置垫120上,以供医护人员进行问诊及治疗。
在当前三角垫的角度不适用某些患者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可根据病患的需求对三角垫的角度进行调整,操作人员推动设置在第一杆体310上的锁扣330,使其进入到第一杆体310内部,平衡板331在导轨332中滑动,并对弹簧333进行压缩,弹簧333压缩积聚一定的弹性势能,当操作人员将第一杆体310调整到适当位置后,松开锁扣330后,弹簧333的弹性势能得以释放,将弹簧333压入此时第一杆体310对应的第二杆体320上对应的卡合槽321内,实现第一杆体310和第二杆体320的位置重新固定。此时,由于伸缩杆的长度发生了变化,使得第一架体100和第二架体200之间的角度产生了变化,当需要角度增大时,将伸缩杆(第一杆体310与第二杆体320组合)的长度调长,当需要角度减小时,将伸缩杆的长度调短,以实现三角垫对病人不同需求的适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角垫,其中,所述所述三角垫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与所述第一架体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转动连接的相对一侧设置伸缩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设置转动连接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并在转轴的相对一侧设置伸缩构件,从而用于对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角度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调整三脚架中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的角度,从而使患者手部放置更为舒适。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属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三角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垫包括:
第一架体;
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与所述第一架体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设置转轴的相对一侧设置伸缩构件;
所述第二架体设置伸缩构件的反面设置防滑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构件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至少设置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包括:
第一杆体;
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体外侧的第二杆体;
所述第一杆体上设置与所述第二杆体配合的锁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角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为半球形,所述锁扣一端卡合在所述第二杆体上设置的卡合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角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槽设置有多个,且所述卡合槽的直径小于所述锁扣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角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的另一端设置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将所述锁扣弹性卡合到所述卡合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角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平衡板,所述平衡板与所述锁扣连接;
与所述平衡板滑动连接的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平衡板嵌合;
设置在所述导轨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平衡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体的内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角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一架体连接的一端设置第一转向件,所述第一转向件与所述第一杆体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二架体连接的一端设置第二转向件,所述第二转向件与所述第二杆体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设置伸缩构件的反面设置柔性放置垫。
CN202021439898.XU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三角垫 Active CN213490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9898.XU CN213490015U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三角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9898.XU CN213490015U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三角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90015U true CN213490015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35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39898.XU Active CN213490015U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三角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900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03730B2 (en)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patient in a prone position during diagnostic imaging
US7676869B2 (en)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patient in a prone position during diagnostic imaging
US6435186B1 (en) Anterior support device
US5765790A (en) Ergonomic mouse pad
JPH05503229A (ja) 人間工学スタンドとその使用方法
US5000168A (en) Portable multi-positional human limb supporter
US2927329A (en) Patient lifts
CN213490015U (zh) 一种三角垫
US20190335909A1 (en) Lower extremity jack
CN214967313U (zh) 一种伸缩式膝关节辅助支具
CN214860097U (zh) 一种儿童四肢输液固定板
CN214761944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膝关节固定支架
CN209284666U (zh) 一种适用于座椅的活动支撑体连接结构
US11852289B2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KR20120002156A (ko) 다리베개용 지지구
CN220588502U (zh) 一种可调节俯卧位通气垫
CN219538610U (zh) 一种拇指外翻矫正支架
CN220714222U (zh) 一种带有防足下垂和下肢压疮的足圈
CN218010235U (zh) 血管造影术后腕部辅助支架
CN215652208U (zh) 一种偏瘫病人用体位枕
CN213911196U (zh) 多功能医用下肢体位垫
CN210750033U (zh) 一种急诊护理用的捆绑支架
CN213346470U (zh) 一种半卧位患者用辅助支撑装置
CN213722977U (zh) 一种精神科患者护理椅
CN216985334U (zh) 一种急救颈部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