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85990U - 一种温室大棚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室大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85990U
CN213485990U CN202020897905.4U CN202020897905U CN213485990U CN 213485990 U CN213485990 U CN 213485990U CN 202020897905 U CN202020897905 U CN 202020897905U CN 213485990 U CN213485990 U CN 213485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enhouse
canopy
control box
inlayer
suppor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979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卸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Jinghe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elong Family Farm Kecheng District Quzhou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elong Family Farm Kecheng District Quzhou City filed Critical Jielong Family Farm Kecheng District Quzhou City
Priority to CN20202089790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85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85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859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室大棚,包括内层棚和外层棚,内层棚的周向内侧形成内棚室,内层棚周向外侧与外层棚周向内侧之间形成外棚室,内层覆盖物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将内棚室与外棚室相连通,温室大棚配备有温度调节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包括通入外棚室内的送风管道和位于外层棚外部并与送风管道相连的引风机,外棚室内位于送风管道相对侧具有出风管道,出风管道上设置有风阀,其特征在于:内棚室内底部安装有灭虫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去除害虫、使用简单方便且便于应对不同高度灭杀害虫的温室大棚。

Description

一种温室大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棚,具体涉及一种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温室(greenhouse),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如专利号为 201820209841.7公开了一种双屋面温室大棚,其包括内层棚和外层棚,内层棚包括内层棚架和内层覆盖物,外层棚包括外层棚架和外层覆盖物,内层棚周向内侧形成内棚室,内层棚周向外侧与外层棚周向内侧之间形成外棚室,内层覆盖物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将内棚室与外棚室相连通,温室大棚配备有温度调节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包括通入外棚室内的送风管道和位于外层棚外部并与送风管道相连的引风机,外棚室内位于送风管道的相对侧具有出风管道,出风管道上设置有风阀。上述的双屋面温室大棚结构简单,具有保温通风效果好等优点。然而上述的温室大棚在使用过程中,在温室大棚内部的农作物上极易出现害虫,害虫在温室的条件下滋生对农作物的影响更大,而上述结构的温室大棚中灭杀害虫的手段单一,若使用化学农药则会导致农作物质量下降,由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去除害虫、使用简单方便且便于应对不同高度灭杀害虫的温室大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温室大棚,包括内层棚和外层棚,所述的内层棚包括内层棚架和内层覆盖物,所述外层棚包括外层棚架和外层覆盖物,所述内层棚的周向内侧形成内棚室,所述内层棚周向外侧与外层棚周向内侧之间形成外棚室,所述内层覆盖物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将内棚室与外棚室相连通,所述温室大棚配备有温度调节系统,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包括通入外棚室内的送风管道和位于外层棚外部并与送风管道相连的引风机,所述外棚室内位于送风管道相对侧具有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上设置有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棚室内底部安装有灭虫装置,所述灭虫装置包括支撑座以及设置在支撑座上的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下部侧壁固定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顶部设置有承接盘,所述承接盘上方设置有固定挡板,所述承接盘和固定挡板之间通过固定柱连接,所述承接盘和固定挡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吸引害虫的灯管,所述灯管外周固定有高压电网,所述承接盘底部贯通控制箱顶部设置有吸入口,所述控制箱内部安装有电源,所述控制箱内部且位于吸入口下方设置有收集筒,所述收集筒顶部开口处设置有风扇,所述收集筒下端贯穿控制箱底部并可拆卸连接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下端端口处设置有滤网,所述电源分别与高压电网、风扇及灯管电连接,所述支撑座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座上下升降以调整灯管高度来杀灭害虫的高度调节支撑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内层棚和外层棚,内层棚包括内层棚架和内层覆盖物,外层棚包括外层棚架和外层覆盖物,采用双层屋面提高了大棚的保温效果,内层棚的周向内侧形成内棚室,内层棚周向外侧与外层棚周向内侧之间形成外棚室,内层覆盖物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将内棚室与外棚室相连通,温室大棚配备有温度调节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包括通入外棚室内的送风管道和位于外层棚外部并与送风管道相连的引风机,外棚室内位于送风管道相对侧具有出风管道,出风管道上设置有风阀,直接采用自然环境中的空气对大棚进行降温,简化大棚的结构,在内棚室内底部安装有灭虫装置,利用灭虫装置来灭杀大棚内种植的农作物上的害虫,从而提高了大棚内农作物种植的质量,防止虫害的发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控制箱内部的电源对高压电网及灯管进行供电,通电后,灯管发出亮光吸引附近的害虫,害虫靠近高压电网后被杀灭在高压电网处,当积累了过多的害虫需要进行清理时,用毛刷等工具将害虫从高压电网上清扫下来,向下掉落到承接盘中,此时电源对风扇进行供电,风扇打开,害虫的尸体在风扇的工作状态下,从承接盘底部贯通控制箱顶部的吸入口向下,并通过风扇及收集筒后,进入到收集管中,在收集管下端端口处设置有滤网,害虫尸体被过滤在滤网处,收集管可拆卸连接在收集筒下端,从而积累了一定量的害虫尸体后,拆下收集管即可对其内部及滤网继续清洗,完成清洗除去害虫尸体后重新安装上,继续进行害虫的灭杀收集,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大棚内部不同高度农作物上的害虫进行对应的充分灭杀,在支撑座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座上下升降以调整灯管高度来杀灭害虫的高度调节支撑装置,以提高灭虫装置对温室大棚内不同高度农作物上的害虫的灭虫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去除害虫、使用简单方便且便于应对不同高度灭杀害虫的温室大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度调节支撑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升降控制箱,所述升降控制箱内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沿竖直方向连接有旋转螺杆,所述支撑座下表面沿中部对称设置有两根固定杆,两根固定杆分别沿竖直方向滑动贯穿升降控制箱顶部后延伸入升降控制箱内部,所述主支撑杆下端沿高度方向开设有内孔,所述旋转螺杆远离旋转电机的一端贯穿升降控制箱顶部并旋转贯穿支撑座后延伸入内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调整支撑座来调整灭杀害虫高度时,旋转电机通电工作,其驱动输出端连接的旋转螺杆旋转,旋转螺杆远离旋转电机的一端贯穿升降控制箱顶部并旋转贯穿支撑座后延伸入内孔中,支撑座下表面沿中部对称设置有两根固定杆,两根固定杆分别沿竖直方向滑动贯穿升降控制箱顶部后延伸入升降控制箱内部,从而在旋转螺杆旋转过程中,支撑座在两根固定杆的导向作用下上下升降,同时,旋转螺杆上端也在内孔中相对升降,完成对支撑座支撑高度的调节,相对于现有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对大棚内部不同高度农作物上的害虫进行对应的充分灭杀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源和旋转电机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减少外接供电电源的麻烦,将电源和旋转电机电连接用于供电旋转电机运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源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源电连接,用于在白天收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电至太阳能电池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管上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收集筒下端设置有与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当积累了过多的害虫需要进行清理时,用毛刷等工具将害虫从高压电网上清扫下来,向下掉落到承接盘中,此时电源对风扇进行供电,风扇打开,害虫的尸体在风扇的工作状态下,从承接盘底部贯通控制箱顶部的吸入口向下,并通过风扇及收集筒后,进入到收集管中,在收集管下端端口处设置有滤网,害虫尸体被过滤在滤网处,积累了一定量的害虫尸体后,风扇停止,随后反向旋转收集管,将收集管拆下即可对其内部及滤网继续清洗,完成清洗除去害虫尸体后重新安装上,继续进行害虫的灭杀收集,使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灭虫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室大棚,包括内层棚1和外层棚2,所述的内层棚1包括内层棚架和内层覆盖物,所述外层棚包括外层棚架和外层覆盖物,所述内层棚1的周向内侧形成内棚室3,所述内层棚1周向外侧与外层棚2周向内侧之间形成外棚室4,所述内层覆盖物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将内棚室3与外棚室4相连通,所述温室大棚配备有温度调节系统,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包括通入外棚室4内的送风管道5和位于外层棚2外部并与送风管道相连的引风机6,所述外棚室4内位于送风管道5相对侧具有出风管道7,所述出风管道7上设置有风阀,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内棚室3内底部安装有灭虫装置,所述灭虫装置包括支撑座11以及设置在支撑座11上的主支撑杆12,所述主支撑杆12顶部设置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下部侧壁固定有控制箱 14,所述控制箱14顶部设置有承接盘15,所述承接盘15上方设置有固定挡板16,所述承接盘15和固定挡板16之间通过固定柱17连接,所述承接盘15和固定挡板16之间设置有用于吸引害虫的灯管18,所述灯管18外周固定有高压电网19,所述承接盘15底部贯通控制箱14顶部设置有吸入口20,所述控制箱 14内部安装有电源21,所述控制箱14内部且位于吸入口20下方设置有收集筒 22,所述收集筒22顶部开口处设置有风扇23,所述收集筒22下端贯穿控制箱 14底部并可拆卸连接有收集管24,所述收集管24下端端口处设置有滤网25,所述电源21分别与高压电网19、风扇23及灯管18电连接,所述支撑座11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座11上下升降以调整灯管18高度来杀灭害虫的高度调节支撑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内层棚1和外层棚2,内层棚1包括内层棚架和内层覆盖物,外层棚包括外层棚架和外层覆盖物,采用双层屋面提高了大棚的保温效果,内层棚1的周向内侧形成内棚室3,内层棚1周向外侧与外层棚2 周向内侧之间形成外棚室4,内层覆盖物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将内棚室3与外棚室 4相连通,温室大棚配备有温度调节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包括通入外棚室4内的送风管道5和位于外层棚2外部并与送风管道相连的引风机6,外棚室4内位于送风管道5相对侧具有出风管道7,出风管道7上设置有风阀,直接采用自然环境中的空气对大棚进行降温,简化大棚的结构,在内棚室3内底部安装有灭虫装置,利用灭虫装置来灭杀大棚内种植的农作物上的害虫,从而提高了大棚内农作物种植的质量,防止虫害的发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控制箱14内部的电源21对高压电网19及灯管18进行供电,通电后,灯管18发出亮光吸引附近的害虫,害虫靠近高压电网19后被杀灭在高压电网19处,当积累了过多的害虫需要进行清理时,用毛刷等工具将害虫从高压电网19上清扫下来,向下掉落到承接盘15中,此时电源21对风扇23进行供电,风扇23打开,害虫的尸体在风扇23的工作状态下,从承接盘15底部贯通控制箱14顶部的吸入口20 向下,并通过风扇23及收集筒22后,进入到收集管24中,在收集管24下端端口处设置有滤网25,害虫尸体被过滤在滤网25处,收集管24可拆卸连接在收集筒22下端,从而积累了一定量的害虫尸体后,拆下收集管24即可对其内部及滤网25继续清洗,完成清洗除去害虫尸体后重新安装上,继续进行害虫的灭杀收集,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大棚内部不同高度农作物上的害虫进行对应的充分灭杀,在支撑座11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座11上下升降以调整灯管18高度来杀灭害虫的高度调节支撑装置,以提高灭虫装置对温室大棚内不同高度农作物上的害虫的灭虫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去除害虫、使用简单方便且便于应对不同高度灭杀害虫的温室大棚。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支撑装置包括底座31以及设置在底座31上的升降控制箱32,所述升降控制箱32内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33,所述旋转电机33的输出端沿竖直方向连接有旋转螺杆34,所述支撑座11下表面沿中部对称设置有两根固定杆35,两根固定杆35分别沿竖直方向滑动贯穿升降控制箱32顶部后延伸入升降控制箱32内部,所述主支撑杆12下端沿高度方向开设有内孔36,所述旋转螺杆34远离旋转电机33的一端贯穿升降控制箱32 顶部并旋转贯穿支撑座11后延伸入内孔36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调整支撑座11来调整灭杀害虫高度时,旋转电机33通电工作,其驱动输出端连接的旋转螺杆34旋转,旋转螺杆34远离旋转电机33的一端贯穿升降控制箱32顶部并旋转贯穿支撑座11后延伸入内孔 36中,支撑座11下表面沿中部对称设置有两根固定杆35,两根固定杆35分别沿竖直方向滑动贯穿升降控制箱32顶部后延伸入升降控制箱32内部,从而在旋转螺杆34旋转过程中,支撑座11在两根固定杆35的导向作用下上下升降,同时,旋转螺杆34上端也在内孔36中相对升降,完成对支撑座11支撑高度的调节,相对于现有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对大棚内部不同高度农作物上的害虫进行对应的充分灭杀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源21和旋转电机33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减少外接供电电源的麻烦,将电源21和旋转电机33电连接用于供电旋转电机33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3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26,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6和电源21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支撑架13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26,太阳能电池板26和电源21电连接,用于在白天收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电至太阳能电池板26。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管24上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收集筒22下端设置有与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当积累了过多的害虫需要进行清理时,用毛刷等工具将害虫从高压电网19上清扫下来,向下掉落到承接盘15中,此时电源 21对风扇23进行供电,风扇23打开,害虫的尸体在风扇23的工作状态下,从承接盘15底部贯通控制箱14顶部的吸入口20向下,并通过风扇23及收集筒 22后,进入到收集管24中,在收集管24下端端口处设置有滤网25,害虫尸体被过滤在滤网25处,积累了一定量的害虫尸体后,风扇23停止,随后反向旋转收集管24,将收集管24拆下即可对其内部及滤网25继续清洗,完成清洗除去害虫尸体后重新安装上,继续进行害虫的灭杀收集,使用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温室大棚,包括内层棚(1)和外层棚(2),所述的内层棚(1)包括内层棚架和内层覆盖物,所述外层棚包括外层棚架和外层覆盖物,所述内层棚(1)的周向内侧形成内棚室(3),所述内层棚(1)周向外侧与外层棚(2)周向内侧之间形成外棚室(4),所述内层覆盖物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将内棚室(3)与外棚室(4)相连通,所述温室大棚配备有温度调节系统,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包括通入外棚室(4)内的送风管道(5)和位于外层棚(2)外部并与送风管道相连的引风机(6),所述外棚室(4)内位于送风管道(5)相对侧具有出风管道(7),所述出风管道(7)上设置有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棚室(3)内底部安装有灭虫装置,所述灭虫装置包括支撑座(11)以及设置在支撑座(11)上的主支撑杆(12),所述主支撑杆(12)顶部设置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下部侧壁固定有控制箱(14),所述控制箱(14)顶部设置有承接盘(15),所述承接盘(15)上方设置有固定挡板(16),所述承接盘(15)和固定挡板(16)之间通过固定柱(17)连接,所述承接盘(15)和固定挡板(16)之间设置有用于吸引害虫的灯管(18),所述灯管(18)外周固定有高压电网(19),所述承接盘(15)底部贯通控制箱(14)顶部设置有吸入口(20),所述控制箱(14)内部安装有电源(21),所述控制箱(14)内部且位于吸入口(20)下方设置有收集筒(22),所述收集筒(22)顶部开口处设置有风扇(23),所述收集筒(22)下端贯穿控制箱(14)底部并可拆卸连接有收集管(24),所述收集管(24)下端端口处设置有滤网(25),所述电源(21)分别与高压电网(19)、风扇(23)及灯管(18)电连接,所述支撑座(11)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座(11)上下升降以调整灯管(18)高度来杀灭害虫的高度调节支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支撑装置包括底座(31)以及设置在底座(31)上的升降控制箱(32),所述升降控制箱(32)内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33),所述旋转电机(33)的输出端沿竖直方向连接有旋转螺杆(34),所述支撑座(11)下表面沿中部对称设置有两根固定杆(35),两根固定杆(35)分别沿竖直方向滑动贯穿升降控制箱(32)顶部后延伸入升降控制箱(32)内部,所述主支撑杆(12)下端沿高度方向开设有内孔(36),所述旋转螺杆(34)远离旋转电机(33)的一端贯穿升降控制箱(32)顶部并旋转贯穿支撑座(11)后延伸入内孔(36)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21)和旋转电机(3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3)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26),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6)和电源(21)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24)上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收集筒(22)下端设置有与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CN202020897905.4U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温室大棚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485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7905.4U CN213485990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温室大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7905.4U CN213485990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温室大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85990U true CN213485990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379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9790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485990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温室大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859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70122A (zh) 一种农业用太阳能灭虫灯
CN109168787A (zh) 一种智能化园林育苗辅助系统
CN213485990U (zh) 一种温室大棚
CN112753449B (zh) 一种可调节式农业种植用育苗装置
CN211241035U (zh) 一种应用于苗房的温湿度调节装置
CN212971331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灭虫装置
CN207476455U (zh) 一种用于蔬菜种植保护的诱捕装置
CN217957959U (zh) 一种蔬菜虫害防治用隔离培育装置
CN219478986U (zh) 一种植物防治培育装置
CN210868984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高效种植装置
CN219069239U (zh) 一种瓜果种植用果树防虫保护装置
CN213819095U (zh) 一种恒温恒湿智能温室大棚
CN220476461U (zh) 蔬菜种植培育的防虫害装置
CN213663246U (zh) 一种玫瑰花种植地除虫装置
CN218278017U (zh) 一种大棚蔬菜种植用智能温度调控设备
CN220823861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杀虫灯
CN217065111U (zh) 一种稻田病虫害绿色诱虫装置
CN109168758A (zh) 一种立体种植装置
CN218456840U (zh) 一种农作物幼苗种植培育装置
CN219108300U (zh) 一种林业绿化工程用育苗箱
CN217217596U (zh) 一种用于玉米育种的温室大棚
CN220777130U (zh) 一种害虫收集器
CN115380739B (zh) 一种生态农业种植大棚
CN210580619U (zh) 一种林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
CN217160871U (zh) 农作物光谱仪增产防控虫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4

Address after: No. 6, Jinghe Avenue, Beijing Industrial Park, Hotan City, Hotan Prefectur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48000

Patentee after: Xinjiang Jinghe Text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4000 3rd floor, 171 yujiashantou village, Wantian Township, Kecheng District, Q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elong family farm, Kecheng District, Quzhou C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