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81783U - 一种泥浆取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泥浆取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81783U
CN213481783U CN202022637523.0U CN202022637523U CN213481783U CN 213481783 U CN213481783 U CN 213481783U CN 202022637523 U CN202022637523 U CN 202022637523U CN 213481783 U CN213481783 U CN 213481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stack shell
mud
barrel body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375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宁
陈潋
张一�
彭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Huado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Huado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Huado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375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81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81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81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泥浆取浆装置,属于桩基、地连墙施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底盘、筒身和测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的轴向的两端开口设置,所述筒身轴向的一端面安装有盖体,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测绳穿设在连接孔内,所述底盘位于筒身远离盖体的一端,所述测绳穿过连接孔的一端与底盘固定连接,所述底盘的直径大于筒身的外径。本申请具有使取出的泥浆试样更能准确反映待测深度位置处泥浆的真实性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泥浆取浆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桩基、地连墙施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泥浆取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富水软弱地层桩基、地连墙施工中,由于地质原因无法进行干孔成桩,因此采用泥浆护壁施工,施工过程槽内泥浆的质量直接影响成桩、成墙的安全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泥浆受地下水、地质、深度等因素影响其泥浆性能为变化量,为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及成桩、成墙质量需进行多次、不同位置、深度取泥浆,以测定泥浆的性能。
相关的泥浆取浆装置包括筒身、底盘和测绳,筒身与底盘固定连接,测绳的一端与筒身固定连接,取浆时将该取浆装置从浆液上表面下放,直至取浆装置移动到待测位置,随后通过提拉测绳将该取浆装置从浆液中取出。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使用上述取浆装置取出的泥浆试样为从浆面至取浆位置的混合浆液,难以保证取浆的真实性,即取出的泥浆试样难以代表取浆位置泥浆的真实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取出的泥浆试样难以代表取浆位置泥浆的真实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泥浆取浆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泥浆取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泥浆取浆装置,包括底盘、筒身和测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的轴向的两端开口设置,所述筒身轴向的一端面安装有盖体,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测绳穿设在连接孔内,所述底盘位于筒身远离盖体的一端,所述测绳穿过连接孔的一端与底盘固定连接,所述底盘的直径大于筒身的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使用该取浆装置进行取浆时,通过测绳将底盘下放至泥浆待测深度的位置,随后再将筒身下放到泥浆中,筒身沿测绳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朝向底盘移动,当筒身的下端与底盘接触后,拉动测绳,测绳带动底盘向上移动,底盘再带动筒身向上移动,在提升过程中,外界的泥浆不易进入筒身内,从而使得取出的泥浆试样更能准确反映待测深度位置处泥浆的真实性能。
可选的,所述底盘靠近筒身的一面竖直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部套设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导向管与筒身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管与连接孔共轴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筒身向靠近底盘的方向的移动时,导向管沿导向杆的轴向进行滑动,导向管和导向杆的设置对筒身和底盘的连接起到导向的作用,并使得筒身不易侧翻。
可选的,所述导向杆竖直设置于底盘的中心上,所述导向管与筒身共轴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筒身和底盘之间进行连接时不易错位,结构更加合理,在提升该取浆装置时,筒身内的泥浆不易从筒身和底盘连接处的错位间隙中掉落出来。
可选的,所述筒身内设置有若干定位杆,所述定位杆长度方向的两端与筒身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管的外壁与定位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杆用于将导向管和筒身进行固定连接,提高了导向管和筒身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底盘靠近筒身的一面的边沿固定设置有环形的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与底盘共轴线,所述橡胶垫圈上开设有垫圈凹槽,所述筒身靠近底盘的一端位于垫圈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筒身和底盘之间连接的密封性,使得筒身内的泥浆不易从筒身和底盘间连接处的泄露出来。
可选的,所述筒身的外周面上固定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与筒身共轴线,所述法兰靠近底盘的一面与橡胶垫圈远离底盘的一面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筒身与底盘连接的密封性,使得在将该取浆装置从泥浆中取出时,筒身内的泥浆不易从筒身与底盘连接处泄露出来。
可选的,所述法兰距离筒身下边沿的距离小于垫圈凹槽的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筒身靠近底盘的一端位于垫圈凹槽内时,若法兰距离筒身下边沿的距离小于垫圈凹槽的深度,则筒身靠近底盘的一端处悬空状态,此时在筒身的重力作用下,法兰与橡胶垫圈紧密接触来连接筒身和底盘,保证筒身和底盘间良好的密封性。
可选的,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连接板,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位于连接板长度方向的两侧,所示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与连接板相铰接,所述连接板长度方向的两端与筒身远离底盘的一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可以同时打开,在下放筒身时,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在泥浆的作用力下处于打开状态,筒身处于两端贯通的状态,从而使得筒身下放更加顺畅,减少对泥浆的搅动;在将该取浆装置从泥浆中提升出来时,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在上方泥浆的压力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减少外界泥浆进入筒身内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筒身和底盘之间分体设置,且测绳与底盘进行连接,使得取出的泥浆试样更能准确反映待测深度位置处泥浆的真实性能;
2.通过设置导向杆各和导向管,使得筒身和底盘的连接起到导向定位作用;
3.通过设置橡胶垫圈和垫圈凹槽,提高筒身和底盘连接处的密封性,使得泥浆不易从两者连接处泄露出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泥浆取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盘;11、导向杆;12、橡胶垫圈;13、垫圈凹槽;14、吊环;2、筒身;21、导向管;22、定位杆;23、法兰;3、盖体;31、第一盖板;32、第二盖板;33、连接板;34、连接孔;5、测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泥浆取浆装置。参照图1,一种泥浆取浆装置包括底盘1、筒身2、盖体3和测绳5,筒身2轴向的两端开口设置,底盘1和筒身2之间分体设置,底盘1设置于筒身2轴向的一端处,盖体3设置于筒身2远离底盘1的一端,盖体3与筒身2固定连接。测绳5的一端穿过盖体3并与底盘1连接。
参照图2和图3,底盘1与筒身2共轴线,底盘1的直径大于筒身2的直径。底盘1靠近筒身2的一面中心处竖直设置有导向杆11,导向杆11与底盘1焊接固定,导向杆11的表面上设置有镀锌涂层,使得导向杆11不易生锈。导向杆11远离底盘1的一端焊接固定有吊环14,测绳5与吊环14连接,测绳5由钢丝制成,不易断裂。底盘1靠近筒身2的一面的四周边沿处粘结固定有环形的橡胶垫圈12,该橡胶垫圈12与底盘1的共轴线,橡胶垫圈12远离底盘1的表面上开设有垫圈凹槽13,垫圈凹槽13沿橡胶垫圈12的周向延伸开设成环形,该垫圈凹槽13的槽宽大于筒身2靠近底盘1的一端处的壁厚,筒身2靠近底盘1的一端位于垫圈凹槽13内。
参照图2和图3,筒身2内设置有导向管21,导向管21位于筒身2的中轴线上,导向管21套设在导向杆11外且与导向杆11滑动连接。筒身2内设置有若干定位杆22,若干定位杆22可以是两个,两个定位杆22水平设置,定位杆22长度方向的两端与筒身2的内壁焊接固定,定位杆22的中部与导向管21焊接固定。筒身2的靠近底盘1的一端的外壁上焊接固定有法兰23,法兰23距离筒身2的下边沿的距离小于垫圈凹槽13的深度。当筒身2靠近底盘1的一端位于垫圈凹槽13内时,法兰23与橡胶垫圈12相贴合。
参照图1和图2,盖体3的中心开设有连接孔34,连接孔34的直径大于导向杆11的直径,连接孔34与导向管21共轴线。盖体3的直径大于筒身2的直径。盖体3包括第一盖板31、第二盖板32和连接板33,连接板33长度方向的两侧与筒身2远离底盘1的端面焊接固定,第一盖板31通过合页铰接在连接板33长度方向的一侧,第二盖板32通过合页铰接在连接板33长度方向的另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泥浆取浆装置的实施原理为:根据现场需要测定深度泥浆位置,首先通过测绳5将底盘1下放至需要去将深度位置,在底盘1的下放过程中,筒身2和盖体3均位于浆液面以上;底盘1下放到位后,随后下放筒身2和盖体3,在筒身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测绳5朝向底盘1移动,在筒身2的下放过程,盖体3由于泥浆压力的作用处于打开的状态。不断下放筒身2,直至导向管21沿着导向杆11下落,筒身2下边沿插入垫圈凹槽13内,法兰23与橡胶垫圈12相贴合,则筒身2下方到位,随后开始提升测绳5,底盘1带动筒身2向上移动,在提升过程中由于泥浆的压力使得盖体3处于关闭状态,外界泥浆无法进入到筒身2内,使得筒身2内的泥浆即为待测深度处的泥浆,之后不断提升测绳5直至取出该取浆装置,最后对取出的泥浆进行测定。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泥浆取浆装置,包括底盘(1)、筒身(2)和测绳(5),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2)的轴向的两端开口设置,所述筒身(2)轴向的一端面安装有盖体(3),所述盖体(3)上开设有连接孔(34),所述测绳(5)穿设在连接孔(34)内,所述底盘(1)位于筒身(2)远离盖体(3)的一端,所述测绳(5)穿过连接孔(34)的一端与底盘(1)固定连接,所述底盘(1)直径大于筒身(2)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浆取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靠近筒身(2)的一面竖直固定设置有导向杆(11),所述导向杆(11)的外部套设有导向管(21),所述导向管(21)与导向杆(11)滑动连接,所述导向管(21)与筒身(2)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管(21)与连接孔(34)共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泥浆取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1)竖直设置于底盘(1)的中心上,所述导向管(21)与筒身(2)共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泥浆取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2)内设置有若干定位杆(22),所述定位杆(22)长度方向的两端与筒身(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管(21)的外壁与定位杆(2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浆取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靠近筒身(2)的一面的边沿固定设置有环形的橡胶垫圈(12),所述橡胶垫圈(12)与底盘(1)共轴线,所述橡胶垫圈(12)上开设有垫圈凹槽(13),所述筒身(2)靠近底盘(1)的一端位于垫圈凹槽(1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泥浆取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2)的外周面上固定设置有法兰(23),所述法兰(23)与筒身(2)共轴线,所述法兰(23)靠近底盘(1)的一面与橡胶垫圈(12)远离底盘(1)的一面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泥浆取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23)距离筒身(2)下边沿的距离小于垫圈凹槽(13)的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浆取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包括第一盖板(31)、第二盖板(32)和连接板(33),所述第一盖板(31)和第二盖板(32)位于连接板(33)长度方向的两侧,所示第一盖板(31)和第二盖板(32)均与连接板(33)相铰接,所述连接板(33)长度方向的两端与筒身(2)远离底盘(1)的一面固定连接。
CN202022637523.0U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泥浆取浆装置 Active CN213481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37523.0U CN213481783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泥浆取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37523.0U CN213481783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泥浆取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81783U true CN213481783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55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37523.0U Active CN213481783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泥浆取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817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47833U (zh) 测量和监测地下水压力装置
CN207336153U (zh) 一种活塞式水样分层采集装置
CN106120877B (zh) 一种用于确保钻孔灌注桩中超声波正常检测的预处理方法
CN104406568A (zh) 深水区地表沉降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09930580B (zh) 适用于浅海区域的静力触探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213481783U (zh) 一种泥浆取浆装置
CN201305846Y (zh) 双层低位真空预压加固装置
CN209416775U (zh) 一种用于浅水的采样器
CN209606283U (zh) 一种用于测定土层渗透系数的自动化试验装置
CN112629723B (zh) 一种高精度多深度气囊式土压力计
WO2021013186A1 (zh) 一种用于模拟填土注浆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212110728U (zh) 一种桩孔孔底泥浆取样装置
CN102914454A (zh) 一种钻孔取水器及取水方法
CN111551399B (zh) 一种桩孔孔底泥浆取样装置
CN211954758U (zh) 一种土壤环境检测用土壤收集装置
CN112629916B (zh) 一种超软土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
CN109736285B (zh) 一种近海远程水下地基沉降自动监测系统
CN87209011U (zh) 软体直通全密闭式水深采水器
CN211472477U (zh) 灌注桩二次灌注的施工工具
CN2924491Y (zh) 一种真空预压地基加固区内水位测量装置
CN213268022U (zh) 一种底部泥浆的提筒
CN107012898B (zh) 稳定承压水条件下单桩竖向静载试验的测试装置
CN110185075B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泥浆取样器
CN218157014U (zh) 海上风电植入嵌岩桩灌浆密实度取样装置
CN205475285U (zh) 基坑降水计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