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6909U - 张拉式内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张拉式内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76909U
CN213476909U CN202022092685.0U CN202022092685U CN213476909U CN 213476909 U CN213476909 U CN 213476909U CN 202022092685 U CN202022092685 U CN 202022092685U CN 213476909 U CN213476909 U CN 213476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eam
supporting
support
supporting beam
position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926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国威
袁伟
汪新平
赵晖
李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sheng Surve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sheng Hi Tech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sheng Hi Tech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sheng Hi Tech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9268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76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76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769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张拉式内支撑结构,本案中支护桩按场地的标高设为高位支护桩和低位支护桩,所述支撑梁对应支护桩的场地标高而设有高位支撑梁和低位支撑梁,且所述高位支撑梁端部侧面延伸形成有第一锁定部,所述低位支撑梁端部侧面延伸形成有第二锁定部。所述高位支撑梁包括至少一第一高位支撑梁和至少一第二高位支撑梁,所述低位支撑梁设于第一高位支撑梁和第二高位支撑梁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相互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位高不同的带有锁定部的支撑梁,实现位高不同的支护桩之间的支撑固定,有效支护桩的场地对侧标高不一致耳影响内支撑布置的问题。

Description

张拉式内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张拉式内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内支撑设计要求必须是水平布置,如果场地对侧标高变化较大,通常采用的措施是将高的一侧支护桩顶降低至对侧地面标高,或者增加腰梁,以适应不同标高支撑梁的布置。采用上述措施,则支护桩顶必须增加砼挡板或者放坡,其缺点是如果用地红线内空间有限,开挖桩头施工做冠梁时则不具备开挖条件,如采用增加腰梁就会占用基坑内空间,且腰梁拆除难度大。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张拉式内支撑结构,设置带锁定部的支撑梁用于支撑在场地对侧标高不一致的支护桩,通过拆除简易的方式提高支撑梁对场地的适应性,和节省对基坑内空间的占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张拉式内支撑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基坑支护桩的场地对侧标高不一致,影响内支撑的布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张拉式内支撑结构,包括支护桩、冠梁及支撑梁,所述冠梁设于支护桩上部,所述支撑梁固定连接支护桩或冠梁,所述支护桩按场地的标高设为高位支护桩和低位支护桩,所述支撑梁对应支护桩的场地标高而设有高位支撑梁和低位支撑梁,且所述高位支撑梁端部侧面延伸形成有第一锁定部,所述低位支撑梁端部侧面延伸形成有第二锁定部。所述高位支撑梁包括至少一第一高位支撑梁和至少一第二高位支撑梁,所述第一高位支撑梁和第二高位支撑梁的第一锁定部为相对朝向设置。所述低位支撑梁设于第一高位支撑梁和第二高位支撑梁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相互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位支护桩连接至少一所述第一高位支撑梁和至少一所述第二高位支撑梁,所述第一锁定部设于第一高位支撑梁和第二高位支撑梁靠近所述低位支护桩一端侧面,所述第一锁定部背离所述高位支护桩方向一侧面为平面状,面向所述高位支护桩方向一侧面为倾斜面状。
进一步地,所述低位支护桩连接至少一所述低位支撑梁,所述第二锁定部设于低位支撑梁靠近所述高位支护桩一端侧面,所述第二锁定部背离所述低位支护桩方向一侧面为平面状,面向所述低位支护桩方向一侧面为倾斜面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匹配设置,且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通过钢绞线按张拉力原理绑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高位支撑梁和第二高位支撑梁的第一锁定部分别配合连接至低位支撑梁的第二锁定部的不同侧;
或所述第一高位支撑梁和第二高位支撑梁的其中一第一锁定部与低位支撑梁的第二锁定部的一侧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钢绞线与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的平面状的间隙中嵌入锚垫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定部沿第一高位支撑梁和第二高位支撑梁径向单一侧面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定部沿低位支撑梁径向两侧面对称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高位支撑梁固定连接高位支护桩或高位侧的冠梁,并与高位侧的现状地面处于同一标高水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低位支撑梁固定连接低位支护桩或低位侧的冠梁,并与低位侧的现状地面处于同一标高水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张拉式内支撑结构的支护桩按场地的标高设为高位支护桩和低位支护桩,所述支撑梁对应支护桩的场地标高而设有高位支撑梁和低位支撑梁,且所述高位支撑梁端部侧面延伸形成有第一锁定部,所述低位支撑梁端部侧面延伸形成有第二锁定部。
所述高位支撑梁包括至少一第一高位支撑梁和至少一第二高位支撑梁,所述低位支撑梁设于第一高位支撑梁和第二高位支撑梁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相互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位高不同的带有锁定部的支撑梁,实现位高不同的支护桩之间的支撑固定,有效支护桩的场地对侧标高不一致耳影响内支撑布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张拉式内支撑结构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张拉式内支撑结构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实用新型提供张拉式内支撑结构,如图1所示,张拉式内支撑结构包括支护桩、冠梁21及支撑梁,所述冠梁21设于支护桩上部,所述支撑梁固定连接支护桩或冠梁21。所述支护桩按场地的标高设为高位支护桩11和低位支护桩12,所述高位支护桩11和低位支护桩12对应的现状地面b标高不一致,同时高位支护桩11和低位支护桩12的下端插入基坑底a中,所述支撑梁对应支护桩的场地标高而设有高位支撑梁和低位支撑梁41,且所述高位支撑梁端部侧面延伸形成有第一锁定部311,所述低位支撑梁41端部侧面延伸形成有第二锁定部411。所述高位支撑梁包括至少一第一高位支撑梁31和至少一第二高位支撑梁32,所述第一高位支撑梁31和第二高位支撑梁32的第一锁定部311为相对朝向设置。所述低位支撑梁41设于第一高位支撑梁31和第二高位支撑梁32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一锁定部311与第二锁定部411相互固定连接。
针对上述附图的对应方案,下面展开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
第一实施例
请参考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该张拉式内支撑结构的所述第一高位支撑梁31和第二高位支撑梁32的第一锁定部311,分别配合连接至低位支撑梁41 的第二锁定部411的不同侧。具体地说,由于支护桩场地的的位高不一致,因此支护桩按场地的标高可设为高位支护桩11和低位支护桩12,根据支护桩的位高自然地冠梁21也随即进行施工布置,所述冠梁21设于支护桩上部,冠梁21的布置与对应的标高的现状地面b的水平高度一致,相应地,依据支护桩和冠梁的布置情况同时对支撑梁进行相应的施工布置。或者说,所述第一高位支撑梁31 固定连接高位支护桩11或高位侧的冠梁21,并与高位侧的现状地面b处于同一标高水平面;所述低位支撑梁41固定连接低位支护桩12或低位侧的冠梁21,并与低位侧的现状地面b处于同一标高水平面。
所述高位支护桩11或高位一侧的冠梁21布置有至少一第一高位支撑梁31 和至少一第二高位支撑梁32,且所述第一高位支撑梁31和第二高位支撑梁32 远离高位支护11桩一端侧面设有第一锁定部311。所述第一锁定部311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高位支撑梁31和第二高位支撑梁32的端面相齐平,所述第一锁定部311 可以设于第一高位支撑梁31和第二高位支撑梁32的侧面上部或侧面下部,且第一锁定部311沿第一高位支撑梁31和第二高位支撑梁32径向侧面延伸一定的高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对第一锁定部的形状结构进行相应的改进,确切地说,将所述第一锁定部311背离所述高位支护桩11方向一侧面设为平面状,即是第一锁定部311的端面,而面向所述高位支护桩11方向一侧面为倾斜面状。倾斜的角度优选是45°,具体的倾斜角度不做严格要求,可根据施工情况而定。
所述低位支护桩12或低位一侧的冠梁21布置有至少一低位支撑梁41,且所述低位支撑梁41远离所述低位支护桩12一端侧面设有第二锁定部411。所述第二锁定部411的端面与所述低位支撑梁41的端面相齐平,所述第二锁定部411 对称设于所述低位支撑梁41的上下两侧面,且第二锁定部411沿低位支撑梁41 径向侧面延伸一定的高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对第二锁定部411的形状结构进行相应的改进,确切地说,将所述第二锁定部411背离所述低位支护桩12方向一侧面设为平面状,即是第二锁定部411的端面,而面向所述低位支护桩12方向一侧面为倾斜面状。倾斜的角度优选是45°,具体的倾斜角度不做严格要求,可根据第一锁定部311 的倾斜角度相匹配设置。在施工中,将所述第一高位支撑梁31和第二高位支撑梁32分别设于所述低位支撑梁41的上下两侧,呈现为低位支撑梁41是嵌入在其中间,然后使得第一锁定部311分别与低位支撑梁41的上下两侧面的第二锁定部411相互匹配勾接固定。
依据上述第一高位支撑梁31、第二高位支撑梁32和低位支撑梁41的设置,设于第一高位支撑梁31、第二高位支撑梁32的所述第一锁定部311与设于低位支撑梁41的第二锁定部411可通过钢绞线51按张拉力原理绑定连接。具体地说,在第一锁定部311与第二锁定部411的倾斜面相互匹配连接时再通钢绞线51进一步地捆绑固定,所述第一高位支撑梁31侧面下部的第一锁定部311与低位支撑梁41侧面上部的第二锁定部411相匹配捆绑固定,所述第二高位支撑梁32侧面上部的第一锁定部311与低位支撑梁41侧面下部的第二锁定部411相匹配捆绑固定。在使用钢绞线51对第一锁定部311和第二锁定部411进行捆绑过程中,还可以在所述钢绞线51与第一锁定部311和第二锁定部411的平面状的间隙中分别嵌入锚垫板61,用以加强钢绞线51捆绑的勒紧度。
第二实施例
请参考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张拉式内支撑结构的所述第一高位支撑梁31和第二高位支撑梁32的其中一第一锁定部311,与低位支撑梁41的第二锁定部411的一侧相连接。具体地说,根据现场施工要求,可以单独选用第一高位支撑梁31或第二高位支撑梁32与所述低位支撑梁41 相互匹配勾接,即可达到支护支撑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施工成本。即是,所述第一高位支撑梁31端面侧面下部的第一锁定部311与所述低位支撑梁 41侧面上部的第二锁定部411相互匹配勾接,在使用钢绞线51进行捆绑固定;或者所述第二高位支撑梁32端面侧面上部的第一锁定部311与所述低位支撑梁 41侧面下部的第二锁定部411相互匹配勾接,然后再使用所述钢绞线51进行捆绑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张拉式内支撑结构,包括支护桩、冠梁及支撑梁,所述冠梁设于支护桩上部,所述支撑梁固定连接支护桩或冠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按场地的标高设为高位支护桩和低位支护桩,所述支撑梁对应支护桩的场地标高而设有高位支撑梁和低位支撑梁,且所述高位支撑梁端部侧面延伸形成有第一锁定部,所述低位支撑梁端部侧面延伸形成有第二锁定部;
所述高位支撑梁包括至少一第一高位支撑梁和至少一第二高位支撑梁,所述第一高位支撑梁和第二高位支撑梁的第一锁定部为相对朝向设置;
所述低位支撑梁设于第一高位支撑梁和第二高位支撑梁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相互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式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支护桩连接至少一所述第一高位支撑梁和至少一所述第二高位支撑梁,所述第一锁定部设于第一高位支撑梁和第二高位支撑梁靠近所述低位支护桩一端侧面,所述第一锁定部背离所述高位支护桩方向一侧面为平面状,面向所述高位支护桩方向一侧面为倾斜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拉式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位支护桩连接至少一所述低位支撑梁,所述第二锁定部设于低位支撑梁靠近所述高位支护桩一端侧面,所述第二锁定部背离所述低位支护桩方向一侧面为平面状,面向所述低位支护桩方向一侧面为倾斜面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拉式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匹配设置,且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通过钢绞线按张拉力原理绑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张拉式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位支撑梁和第二高位支撑梁的第一锁定部同时分别配合连接至低位支撑梁的第二锁定部的不同侧,或,
所述第一高位支撑梁和第二高位支撑梁的其中一第一锁定部与低位支撑梁的第二锁定部的一侧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张拉式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绞线与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的平面状的间隙中嵌入锚垫板。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拉式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部沿第一高位支撑梁和第二高位支撑梁径向单一侧面延伸设置。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拉式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部沿低位支撑梁径向两侧面对称延伸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式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位支撑梁固定连接高位支护桩或高位侧的冠梁,并与高位侧的现状地面处于同一标高水平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式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位支撑梁固定连接低位支护桩或低位侧的冠梁,并与低位侧的现状地面处于同一标高水平面。
CN202022092685.0U 2020-09-22 2020-09-22 张拉式内支撑结构 Active CN213476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2685.0U CN213476909U (zh) 2020-09-22 2020-09-22 张拉式内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2685.0U CN213476909U (zh) 2020-09-22 2020-09-22 张拉式内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76909U true CN213476909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63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92685.0U Active CN213476909U (zh) 2020-09-22 2020-09-22 张拉式内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769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96187B1 (en) Guy anchor reinforcement
CN207092107U (zh) 一种利用地下连续墙的抗沉陷结构
KR101382609B1 (ko) 흙막이용 토류벽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213476909U (zh) 张拉式内支撑结构
KR20130010220A (ko) 프리캐스트 기초부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해상교량의 시공방법
CN208486272U (zh) 一种双管斜撑支护深基坑的施工结构
CN214832743U (zh) 一种稳定支撑的基坑支护结构
CN21647495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拉森钢板桩
CN109736295A (zh) 一种建筑结构竖向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5053066U (zh) 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装置
CN213805417U (zh) 一种用于临近桩基础的基坑开挖土体加固的防护结构
CN213897211U (zh) 装配式泥石流排导槽挡土墙
CN211973060U (zh) 重力式锚碇及悬索桥
JP2000120081A (ja) 斜面基礎構造
CN213894839U (zh) 一种施工电梯低位附着架
CN109208581B (zh) 一种h型钢板桩地连墙
CN208088318U (zh) 桩顶扶壁式挡墙支护结构
CN210430861U (zh) 过河用电缆桁架铺设结构
CN216689423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基坑支护装置
CN215253393U (zh) 便于安装的大型混凝土拱脚
CN221372452U (zh) 土石坝装配式混凝土观测房
CN219886952U (zh) 一种用于灌盖密封胶装置
CN216640649U (zh) 一种可快速施工的混凝土基桩
CN215760011U (zh) 一种具有不锈钢筋的海砂混凝土结构
CN215906868U (zh) 一种浅基础建筑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309, building G3, TCL International e city, Shuguang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asheng Surve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9, G3, TCL International e city, Shuguang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2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DASHENG HI-TECH ENGINEER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