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6699U - 一种智能安防监控立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安防监控立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76699U
CN213476699U CN202021853001.8U CN202021853001U CN213476699U CN 213476699 U CN213476699 U CN 213476699U CN 202021853001 U CN202021853001 U CN 202021853001U CN 213476699 U CN213476699 U CN 2134766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rod
box
control unit
intelligent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530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祁凯
左严
汤斌
杨萍萍
王正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new hop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New Ho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New Hop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New Ho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530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766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766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766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安防监控立杆,包括一固定在底面的立杆,立杆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板和天线,立杆的表面设有带电动滑块的检修导轨,电动滑块上设有带GPS定位卡片的摄像机,立杆的内部设有智能控制箱和锂电池,立杆的下部设有检修窗口;智能控制箱内含有综合控制单元、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单元和分别与综合控制单元连接的光纤通信单元、无线网络传输单元、箱内温度传感器和散热风扇,天线、光纤电缆、太阳能电板和市电电缆分别通过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单元与无线网络传输单元、光纤通信单元、锂电池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防盗防雷、防断网断电、易检修等优点,可以有效防止重要设备被盗,降低监控设备的检修难度和安全风险,保证监控完整度。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安防监控立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安防监控立杆。
背景技术
现如今,在交通道路,十字路口,河道,学校,医院,政府机关,小区,工厂,边防,机场等地方都会见到各式各样的监控立杆。监控立杆是由安防系统的发展引入,距现在已有将近20个年头,监控立杆的使用提高了城市安全防范,是居民生活的有效保障。
但是现有的监控立杆大多存在以下几个缺陷:
(1)用于控制摄像机以及负责对外通信的控制箱通常安装在立杆的外部,容易被盗;
(2)常用市电进行实时供电,当遇到断电等特殊情况很容易中断监控,导致监控信息缺失;
(3)摄像机是固定安装在立杆顶部,每次检修都需要工作人员爬上立杆或采用云梯才能完成,工作难度大,且存在安全风险;
(4)监控功能较为单一,使用场景有限;
(5)摄像机不具备可追踪功能,一旦被盗无法立刻找回。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安防监控立杆,以提升智能化,改善防盗措施,降低检修难度及风险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安防监控立杆,包括一根中空的立杆,所述立杆的底端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立杆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板和天线,所述立杆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条竖直的检修导轨,所述检修导轨的上端接近所述立杆的顶部,所述检修导轨的下端接近所述立杆的底部,每条所述检修导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上下滑动的电动滑块,其中一个所述电动滑块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拍摄所述立杆周围环境的摄像机,所述摄像机内设置有一块用于定位追踪的GPS定位卡片,所述立杆的内部设置有智能控制箱和锂电池,所述立杆的下部表面设置有检修窗口;
所述智能控制箱的箱体内至少含有综合控制单元、无线网络传输单元、光纤通信单元、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单元、箱内温度传感器和散热风扇,所述综合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锂电池、所述无线网络传输单元、所述光纤通信单元、所述箱内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风扇、所述电动滑块和所述摄像机电连接,所述锂电池通过所述综合控制单元向所有与之电连接的用电设备供电;所述无线网络传输单元通过所述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单元与所述天线连接,所述光纤通信单元通过所述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单元与光纤电缆连接,所述锂电池通过所述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单元分别与为其充电的所述太阳能电板和市电电缆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箱的箱体外部设置有接地铜排,所述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单元的接地端与所述接地铜排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箱的箱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上均设置有防蚊网。
进一步的,所述立杆的顶端设置有避雷针,所述避雷针的底部通过位于所述立杆内部的接地线与所述接地铜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箱的箱体采用防水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机通过一个独立云台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电动滑块上,所述独立云台与所述综合控制单元电连接,受所述综合控制单元控制,以实现度拍摄。
进一步的,所述立杆上通过所述检修导轨和所述电动滑块的配合还设置有环境监测装置,所述环境监测装置与所述综合控制单元电连接,受所述综合控制单元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监测装置为PM2.5监测仪、分贝监测仪、有害气体监测仪或风速风向监测仪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立杆上直接或通过所述检修导轨和所述电动滑块的配合设置有至少一盏路灯,所述路灯与所述综合控制单元电连接,受所述综合控制单元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立杆上直接或通过所述检修导轨和所述电动滑块的配合设置有道路指示牌。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箱的箱体内设置有箱内湿度传感器,所述箱内湿度传感器与所述综合控制单元电连接,以监测所述智能控制箱的箱体内是否漏水。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箱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源插座,所述电源插座与所述综合控制单元电连接,以便外接检修设备取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导轨与电动滑块的方式将摄像机等监控设备安装到立杆的顶部,从而在每次检修时,工作人员只需打开检修窗口操控电动滑块带动监控设备下降,即可完成对摄像机在内的监控装置的检修,无需工作人员进行爬高作业,大大降低了检修难度及安全风险。
2、本实用新型在电源方面采用市电、太阳能和锂电池三元供电的方式,在通信方面采用光纤和无线网络双管齐下,从而避免当遇到断电或断网等情况而导致的中断监控的问题,确保了监控信息的完整性。
3、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控制箱位于立杆内,且摄像机内安装有具有追踪定位功能的GPS定位卡片,两者均具有一定的防盗功能,避免智能控制箱被盗,同时可以精准定位摄像机的所在位置,以便在被盗后可以即刻追回。
4、本实用新型的立杆上可以直接或通过导轨安装有多种监控设备及指示设备,而且所增添的设备可以直接通过对应的接口与智能控制箱连接,不仅功能强大,可以实现“多杆合一”,并且具有信息化、联网化的特点,使用场景多样,而且可以快速对设备进行更换或恢复,运维效率极高,符合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
5、本实用新型的立杆顶部设有避雷针,同时智能控制箱采用防水设计结构,并在其内部设置有防雷单元、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散热风扇,使得本立杆具有防漏电、防雷和防水功能,安全防护较高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安防监控立杆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安防监控立杆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安防监控立杆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安防监控立杆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安防监控立杆的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安防监控立杆的第六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安防监控立杆的电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此处所作说明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参见图1所示,一种智能安防监控立杆,包括一根中空的立杆1,所述立杆1的底端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立杆1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板2和天线3,所述立杆1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条竖直的检修导轨4,所述检修导轨4的上端接近所述立杆1的顶部,所述检修导轨4的下端接近所述立杆1的底部,每条所述检修导轨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上下滑动的电动滑块5,其中一个所述电动滑块5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拍摄所述立杆1周围环境的摄像机6,所述摄像机6内设置有一块用于定位追踪的GPS定位卡片7,所述立杆1的内部设置有智能控制箱8和锂电池9,所述立杆1的下部表面设置有检修窗口10;
参见图7所示,所述智能控制箱8的箱体内至少含有综合控制单元801、无线网络传输单元802、光纤通信单元803、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单元804、箱内温度传感器805和散热风扇806,所述综合控制单元801分别与所述锂电池9、所述无线网络传输单元802、所述光纤通信单元803、所述箱内温度传感器805、所述散热风扇806、所述电动滑块5和所述摄像机6电连接,所述锂电池9通过所述综合控制单元801向所有与之电连接的用电设备供电;所述无线网络传输单元802通过所述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单元804与所述天线3连接,所述光纤通信单元803通过所述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单元804与光纤电缆16连接,所述锂电池9通过所述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单元804分别与为其充电的所述太阳能电板2和市电电缆17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箱8的箱体外部设置有接地铜排18,所述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单元804的接地端与所述接地铜排18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箱8的箱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上均设置有防蚊网。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见图2和图7所示,所述立杆1的顶端设置有避雷针11,所述避雷针11的底部通过位于所述立杆1内部的接地线与所述接地铜排18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智能控制箱8的箱体采用防水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见图3和7所示,所述摄像机6通过一个独立云台12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电动滑块5上,所述独立云台12与所述综合控制单元801电连接,受所述综合控制单元801控制,以实现360度拍摄和观察。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见图4和7所示,所述立杆1上通过所述检修导轨4和所述电动滑块5的配合还设置有环境监测装置13,所述环境监测装置13与所述综合控制单元801电连接,受所述综合控制单元801控制,可实现对所述立杆1周围环境质量的实时在线监测。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环境监测装置13为PM2.5监测仪、分贝监测仪、有害气体监测仪或风速风向监测仪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见图5和7所示,所述立杆1上直接或通过所述检修导轨4和所述电动滑块5的配合设置有至少一盏路灯14,所述路灯14与所述综合控制单元801电连接,受所述综合控制单元801控制。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见图6所示,所述立杆1上直接或通过所述检修导轨4和所述电动滑块5的配合设置有道路指示牌15。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见图6所示,所述智能控制箱8的箱体内设置有箱内湿度传感器807,所述箱内湿度传感器807与所述综合控制单元801电连接,以监测所述智能控制箱8的箱体内是否漏水。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在所述智能控制箱8上,所述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单元804的所有输入端、锂电池连接输出端和接地端、连接所述摄像机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独立云台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环境监测装置1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路灯1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动滑块5的输入端等连接口均设计成快速接口的形式,方便设备的快速更换、检修和恢复。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见图6所示,所述智能控制箱8上设置有至少一个220V电源插座808,所述220V电源插座808与所述综合控制单元801电连接,以便外接检修设备取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平日正常工作时,立杆内的锂电池优先通过太阳能电板为锂电池充电,并且通过智能控制箱内的综合控制单元为立杆内外的各个用电设备供电,当遇到无具备光伏发电的情况时,锂电池也可以通过电中获取能力,当同时遇到停电和太阳能不供电的情况时,锂电池内所储存的电力可以继续维持立杆内外的各个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具有防断电功能。
监控后台可以通过光纤和无线网络与立杆进行远程通信,向立杆发送控制指令或接受立杆的回传数据,任何一种通信模式受到干扰或中断,均可以选用另一种通信模式与监控后台继续保持通信,具有防断网功能。智能控制箱内的综合控制单元接受来自监控后台的控制指令,控制独立云台的转动和摄像头的拍摄,拍摄的画面会由综合控制单元回传至监控后台,从而实现对于立杆周围环境的360度观察。同时,位于立杆上的环境监测装置会对立杆周围的环境质量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并且会将采集到的环境数据会由综合控制单元通过无线网络单元回传至监控后台。
摄像机内所安装的GPS定位卡片具有定位追踪的功能,可以使后台准确获知该摄像机的安装位置或被盗后的具体位置,具有一定的防盗作用。同时,智能控制箱安装在立杆的内部,并且采用防水设计,这样既可以起到防盗的作用,又具备防水功能。
智能控制箱内安装了温度传感器、散热风扇和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调节智能控制箱内的温湿度,当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探测值大于设定值时,综合控制单元会立刻打开散热风扇,将智能控制箱内的热量和湿气通过进出风口排出,如果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探测值大于告警值时,综合控制单元会向监控后台发出报警信号。
立杆的表面开设有检修窗口,当立杆上的摄像机或环境监测装置需要检修时,只需打开检修窗口,通过操作综合控制器控制电动滑块带动摄像机和环境监测装置从检修导轨的高处滑落,即可完成对摄像机和环境监测装置的检修,无需工作人员进行爬高作业,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士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安防监控立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中空的立杆(1),所述立杆(1)的底端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立杆(1)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板(2)和天线(3),所述立杆(1)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条竖直的检修导轨(4),所述检修导轨(4)的上端接近所述立杆(1)的顶部,所述检修导轨(4)的下端接近所述立杆(1)的底部,每条所述检修导轨(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上下滑动的电动滑块(5),其中一个所述电动滑块(5)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拍摄所述立杆(1)周围环境的摄像机(6),所述摄像机(6)内设置有一块用于定位追踪的GPS定位卡片(7),所述立杆(1)的内部设置有智能控制箱(8)和锂电池(9),所述立杆(1)的下部表面设置有检修窗口(10);
所述智能控制箱(8)的箱体内至少含有综合控制单元(801)、无线网络传输单元(802)、光纤通信单元(803)、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单元(804)、箱内温度传感器(805)和散热风扇(806),所述综合控制单元(801)分别与所述锂电池(9)、所述无线网络传输单元(802)、所述光纤通信单元(803)、所述箱内温度传感器(805)、所述散热风扇(806)、所述电动滑块(5)和所述摄像机(6)电连接,所述锂电池(9)通过所述综合控制单元(801)向所有与之电连接的用电设备供电;所述无线网络传输单元(802)通过所述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单元(804)与所述天线(3)连接,所述光纤通信单元(803)通过所述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单元(804)与光纤电缆(16)连接,所述锂电池(9)通过所述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单元(804)分别与为其充电的所述太阳能电板(2)和市电电缆(17)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箱(8)的箱体外部设置有接地铜排(18),所述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单元(804)的接地端与所述接地铜排(18)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箱(8)的箱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上均设置有防蚊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防监控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的顶端设置有避雷针(11),所述避雷针(11)的底部通过位于所述立杆(1)内部的接地线与所述接地铜排(1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防监控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箱(8)的箱体采用防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防监控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6)通过一个独立云台(12)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电动滑块(5)上,所述独立云台(12)与所述综合控制单元(801)电连接,受所述综合控制单元(801)控制,以实现360度拍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防监控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上通过所述检修导轨(4)和所述电动滑块(5)的配合还设置有环境监测装置(13),所述环境监测装置(13)与所述综合控制单元(801)电连接,受所述综合控制单元(801)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安防监控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装置(13)为PM2.5监测仪、分贝监测仪、有害气体监测仪或风速风向监测仪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防监控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上直接或通过所述检修导轨(4)和所述电动滑块(5)的配合设置有至少一盏路灯(14),所述路灯(14)与所述综合控制单元(801)电连接,受所述综合控制单元(801)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防监控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上直接或通过所述检修导轨(4)和所述电动滑块(5)的配合设置有道路指示牌(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防监控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箱(8)的箱体内设置有箱内湿度传感器(807),所述箱内湿度传感器(807)与所述综合控制单元(801)电连接,以监测所述智能控制箱(8)的箱体内是否漏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防监控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箱(8)上设置有至少一个220V电源插座(808),所述220V电源插座(808)与所述综合控制单元(801)电连接,以便外接检修设备取电。
CN202021853001.8U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智能安防监控立杆 Active CN2134766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3001.8U CN213476699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智能安防监控立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3001.8U CN213476699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智能安防监控立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76699U true CN213476699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416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53001.8U Active CN213476699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智能安防监控立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766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74607U (zh) 智能变电站自动巡检机器人系统
CN102288153A (zh) 基于振动发电的高压线风偏在线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CN203014486U (zh) 一种直流接地极在线监测系统
CN102722160B (zh) 一种铁塔的监控系统
CN202158870U (zh)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状态监测系统
CN105187769A (zh) 高压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
CN110082638A (zh) 一种电力配网自动巡检设备和方法
CN105554451A (zh) 一种具有人流统计功能的图像探测器
CN205540176U (zh) 一种通信塔远程监控系统
CN213476699U (zh) 一种智能安防监控立杆
CN208707801U (zh) 一种多方监管工地出入口自动监测环境监视移动设备
CN203932833U (zh) 一种架空高压输电线路机器人巡检系统
CN111915831A (zh) 一种智能森林草原防火及救援方法
CN110146132B (zh) 一种架空线路通道环境参数采集装置
CN114915031A (zh) 一种移动指挥车的无人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8421135U (zh) 配网线路状态显示设备
CN114675662A (zh) 一种用于风电场线路的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
CN207869275U (zh) 双频互济无线传输装置
CN220645421U (zh) 一种一体化立杆监测设备
CN205912126U (zh) 多业务接入控制器
CN213402105U (zh) 一种多功能供电设备箱
CN206834610U (zh) 电力架空线路自动巡线装置
CN217426228U (zh) 野外风光互补远程控制光纤围栏报警系统
CN216198009U (zh) 井口一体化数据采集装置
CN214278460U (zh) 轻型先进边防监测瞭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building 6, No.10 Lishe lane, Changzhou Road, Gusu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new hop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building 6, No.10 Lishe lane, Changzhou Road, Gusu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New Hope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