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5544U - 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75544U CN213475544U CN202022431293.2U CN202022431293U CN213475544U CN 213475544 U CN213475544 U CN 213475544U CN 202022431293 U CN202022431293 U CN 202022431293U CN 213475544 U CN213475544 U CN 2134755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eration
- water
- ship body
- water quality
- sh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包括船体、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可调节式曝气系统、泥水分离系统、曝气输出系统和动力船,动力船设置在船体的尾端,动力船与船体连接后用于驱动船体在水域中行驶;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和可调节式曝气系统安装在船体上,可调节式曝气系统与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连接,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和可调节式曝气系统均用于向水底进行曝气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泥水分离系统安装在船体内,泥水分离系统用于将水底的泥水混合抽进行抽吸后对其进行泥水分离。该清淤船主要用于水域水质的净化,具有水质净化效果好的优点,满足水底净化的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域清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
背景技术
现在水系统流域的生态功能和调节功能随着工业发展、人类活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遭到严重破坏,形成污染水体,甚至形成黑臭水体。水体黑臭主要是水体缺氧造成的,同时也与水体富营养化和底泥沉积有关。国家重大水专项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当溶解氧低到2.0mg/L时,水体将处于缺氧状态。当溶解氧为3mg/L~5mg/L时,水体中有机物和氨氮含量一般也会超过地表V类标准,呈现有色有味状态,但有水生生物存在;当溶解氧大于6mg/L时,水体处于有氧状态,有机物降解和氨氮氧化速率显著增加,水体开始具有自净能力。
当水体被污染后,部分污染物日积月累,通过沉降作用或随着颗粒物吸附作用进入到水体底泥中。在酸性、还原条件下,污染物和氨氮从底泥中释放,厌氧发酵产生的甲烷及氮气导致底泥上浮也是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实际的使用中一般采用清淤船来实现对水域的清理;清淤船,即清除水底沉积物的工具。动力一般有柴油机,电机两种。船体即浮体,采用拼装箱型结构。有清淤装置,动力装置,传送装置等。由动力驱动清淤装置清除水底沉积物,由传送装置送出到指定位置。
现有技术中的清淤船主要是针对漂浮物进行设计,缺少对水底及水质净化的功能,为了更好的实现对水域的清理以及水质的净化,研制一款清淤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该清淤船主要用于水域水质的净化,具有水质净化效果好的优点,满足水底净化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包括船体、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可调节式曝气系统、泥水分离系统、曝气输出系统和动力船,动力船设置在船体的尾端,动力船与船体连接后用于驱动船体在水域中行驶;
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和可调节式曝气系统安装在船体上,可调节式曝气系统与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连接,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和可调节式曝气系统均用于向水底进行曝气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泥水分离系统安装在船体内,泥水分离系统用于将水底的泥水混合抽进行抽吸后对其进行泥水分离;曝气输出系统安装在船体上且与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连接,曝气输出系统用于向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及可调节式曝气系统提供气源。
其中,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在船体首端的低压储气罐、用于安装在船体尾端的高压储气罐,高、低压储气罐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船体上;曝气输出系统与高压储气罐连接,高压储气罐与低压储气罐通过一管道相互连接;
在低压储气罐上设置有低压曝气装置,在高压储气罐上设置有高压曝气装置,低压曝气装置及高压曝气装置均包括主管道、支管、阀门、输气管和曝气盘,主管道与高压储气罐或者低压储气罐连通,在主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主管道上设置有若干所述支管,每一个支管上均连接有第一阀门,输气管与支管连接,曝气盘连接在输气管上。
进一步优化,曝气盘包括支架和纳米曝气管,纳米曝气管设置在支架上,曝气管首尾相连,曝气管与输气管连接。
进一步优化,支架通过一拉绳与船体连接,其中一部分输气管连接有浮筒,浮筒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输气管,每一个第一输气管上均连接有一所述曝气盘。
其中,可调节式曝气系统包括安装在船体尾端且能够伸进水底的曝气组件,以及安装在船体上用于驱动曝气组件转动的驱动组件,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与曝气组件连接;曝气组件包括第一钢管、第二钢管和连接管,第一钢管及第二钢管连接在所述连接管上,第一钢管、第二钢管及连接管连接后形成一U型结构,连接管转动安装在船体的尾端;驱动组件包括立柱、滑轮、导绳、U型连接架和卷绳机构,U型连接架的两支脚分别与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铰接,U型连接架的中部与导绳连接,滑轮安装在立柱上,立柱安装在船体上,导绳绕过滑轮后与安装在立柱上的所述卷绳机构连接。
其中,连接管通过轴承座安装在船体上,卷绳机构包括卷绳轮、转动把手和棘轮组件,卷绳轮转动安装在立柱上,转动把手与卷绳轮连接,导绳绕在卷绳轮上,棘轮组件设置在立柱上能够限制卷绳轮转动。
进一步优化,泥水分离系统包括设置在船体上的搅拌装置、安装在船体上用于将搅拌装置在水底搅拌后形成的泥水混合物进行抽吸的抽吸装置以及安装在船体上的泥水分离装置,泥水分离装置包括若干连接在一起的泥水分离器。
其中,曝气输出系统包括柴油发动机、变速箱、输出组件和鼓风机,柴油发动机及变速箱安装在一第一支架上,鼓风机安装在一第二支架上,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连接后整体形成一L型结构;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支座,每一个安装支座上均设置有缓冲垫块,柴油发动机压安装在缓冲垫块上后实现与第一支架的连接;柴油发动机的输出端与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变速箱的输出端通过一万向连接组件与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输出组件连接,输出组件通过皮带与鼓风机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在第一支架上设置有油箱安装支架,油箱安装支架上固定设置有油箱,油箱与柴油发动机连接;所述万向连接轴位于油箱下方;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通过枕木安装在船体上,鼓风机的输出端与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连接。
进一步限定,柴油发动机为六缸增压柴油发动机,变速箱为手动调节式变速箱。
进一步优化,缓冲垫块由橡胶材料制成,缓冲垫块的厚度为10-1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船体、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可调节式曝气系统、泥水分离系统、曝气输出系统和动力船组成,其在实际的使用中能够对深浅不同的水底进行曝气,快速提高水体的含氧量,改善水底条件,并且,能够使得空气中的氧气快速溶解在水体中,提高氧气的溶解效率,缩短曝气时间,能够有效的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和调节功能,降低了河道的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压曝气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曝气盘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式曝气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泥水分离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泥水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闸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船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曝气输出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9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船体;
2-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201-低压储气罐,202-高压储气罐,203-管道,204-低压曝气装置,205-高压曝气装置,206-主管道,207-支管,208-第一阀门,209-输气管,210-曝气盘,211-支架,212-曝气管,213-阀门,214-拉绳,215-浮筒,216-第一输气管;
3-可调节式曝气系统:301-驱动组件,302-曝气组件,303-第一钢管,304-第二钢管,305-连接管,306-立柱,307-滑轮,308-导绳,309-U型连接架,310-卷绳机构,311-轴承座;
4-泥水分离系统:401-泥水分离器,402-外壳,403-进水管,404-溢流管,405-进水口,406-溢流口,407-排泥口,408-隔板,409-第一区域,410-第二区域,411-出水口,412-引导斜面,413-导板,414-闸板,415-第一排泥管,416-手持部,417-封堵部;
5-曝气输出系统:501-柴油发动机,502-变速箱,503-输出组件,504-鼓风机,505-第一支架,506-第二支架,507-安装支座,508-缓冲垫块,509-油箱安装支架,510-油箱,511-安装支架,512-内皮带轮,513-外皮带轮,514-连接轴,515-万向连接组件,516-螺栓,517-第一安装杆,518-第二安装杆,519-滑槽,520-调节装置,521-固定座,522-螺杆,523-垫片,524-定位螺母,525-枕木;
6-液压减震防撞结构,601-外层防护层,602-夹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包括船体1、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2、可调节式曝气系统3、泥水分离系统4、曝气输出系统5和动力船,动力船设置在船体1的尾端,动力船与船体1连接后用于驱动船体1在水域中行驶;
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2和可调节式曝气系统3安装在船体1上,可调节式曝气系统3与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2连接,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2和可调节式曝气系统3均用于向水底进行曝气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泥水分离系统4安装在船体1内,泥水分离系统4用于将水底的泥水混合抽进行抽吸后对其进行泥水分离;曝气输出系统5安装在船体1上且与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2连接,曝气输出系统5用于向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2及可调节式曝气系统3提供气源。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下面对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2、可调节式曝气系统3、泥水分离系统4及曝气输出系统5做进一步阐述。
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2结构如下:
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2包括用于安装在船体1首端的低压储气罐201、用于安装在船体1尾端的高压储气罐202,高、低压储气罐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船体1上;曝气输出系统5与高压储气罐202连接,高压储气罐202与低压储气罐201通过一管道203相互连接;
在低压储气罐201上设置有低压曝气装置204,在高压储气罐202上设置有高压曝气装置205,低压曝气装置204及高压曝气装置205均包括主管道206、支管207、阀门213、输气管209和曝气盘210,主管道206与高压储气罐202或者低压储气罐201连通,在主管道206上设置有阀门213,主管道206上设置有若干所述支管207,每一个支管207上均连接有第一阀门208,输气管209与支管207连接,曝气盘210连接在输气管209上。
其中,阀门213为球阀或者蝶阀。
进一步优化,曝气输出系统5与高压储气罐202之间设置有空气过滤器,通过设置的过滤器能够对空气进行过滤,能够减少曝气输出系统5在压缩空气时产生的有害物质进入水中。
其中,曝气盘210包括支架211和纳米曝气管212,纳米曝气管212设置在支架211上,曝气管212首尾相连,曝气管212与输气管209连接。
进一步限定,曝气管212为纳米曝气管212;空气能够经过纳米曝气管212进行分散后,使得空气能够更加均匀的进入水中,能够使得空气与水更好的接触,提高空气中氧气的溶解效率,进而缩短曝气时间;
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曝气管212以涡状线方式设置在支架211上,曝气管212首尾相连,这样使得曝气管212长度能够更长,提高曝气效果。
进一步优化,支架211通过一拉绳214与船体1连接,其中一部分输气管209连接有浮筒215,浮筒215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输气管216,每一个第一输气管216上均连接有一所述曝气盘210。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纳米曝气管212,使得空气能够更加均匀的进入水中,能够使得空气与水更好的接触,提高空气中氧气的溶解效率,进而缩短曝气时间,快速提高水体的含氧量,改善水底条件;并且,通过设置的拉绳214能够将支架211与清淤进行连接,在下放或者提拉曝气盘210时,避免输气管209受力,能够对输气管209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的延长输气管209的使用寿命;通过将水底进行曝气,能够有效的改善水底的环境,能够将大量的氧气溶解在水中,能够有效的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和调节功能,降低了河道的处理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高压储气罐202及低压储气罐201与船体1构成一体式结构。
这样,在船体1的前后端分别设置低压储气罐201和高压储气罐202,能够提高船体1的浮力,便于船体1承载大型设备,提高清淤船在行使过程中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设置的低压储气罐201和高压储气罐202还能够起到防撞的目的。
可调节式曝气系统3结构如下:
可调节式曝气系统3安装在船体1尾端且能够伸进水底的曝气组件302,以及安装在船体1上用于驱动曝气组件302转动的驱动组件301,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2与曝气组件302连接;曝气组件302包括第一钢管303、第二钢管304和连接管305,第一钢管303及第二钢管304连接在所述连接管305上,第一钢管303、第二钢管304及连接管305连接后形成一U型结构,连接管305转动安装在船体的尾端;驱动组件301包括立柱306、滑轮307、导绳308、U型连接架309和卷绳机构310,U型连接架309的两支脚分别与第一钢管303和第二钢管304铰接,U型连接架309的中部与导绳308连接,滑轮307安装在立柱306上,立柱306安装在船体1上,导绳308绕过滑轮307后与安装在立柱306上的所述卷绳机构310连接。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连接管305通过轴承座311安装在船体1上。
其中,连接管305与所述高压储气罐202连接。
其中,卷绳机构310包括卷绳轮、转动把手和棘轮组件,卷绳轮转动安装在立柱306上,转动把手与卷绳轮连接,导绳308绕在卷绳轮上,棘轮组件设置在立柱306上能够限制卷绳轮转动。
这样是,在实际的使用中,即可通过转动所述转动把手来对导绳308进行卷绕,进而实现对U型连接架309的驱动,从而实现对曝气组件302的驱动。
作为一种选择,卷绳机构310为安装在立柱306上的卷绳机。
在实际的使用中,船体1航行在水面上,使得曝气组件302的第一钢管303、第二钢管304延伸进水底,通过空气压缩机鼓入高压气体,能够将水底沉积物,如枯叶等进行翻动,使得水底的腐叶能够上浮在水面上,便于船体1上设置的清淤组件进行打捞;同时,注入的高压空气能够有效的增加水体的含氧量,使得氧气能够溶解在水中,能够有效的恢复生态功能和调节功能,能够有效的改善水底环境;通过设置的驱动组件301,能够使得曝气组件302能够在未使用的时候离开水面,使用时伸进水底,使用的时候更加方便。
曝气输出系统5输出的高压气体经过高压储气罐202进行存储后,通过第一钢管303和第二钢管304能够压到100m左右的河床淤泥层,高压气体进入淤泥层后能够瞬间让底部的平方米左右的淤泥、腐叶上浮至水面,从而也带出了沉积在水底的多年的枯枝败叶,便于打捞清理,同时,也是移动曝气中最重要一环节,船体1在行使的过程中实现游走曝气,这种方式犹如旋耕机一般,将河底部旋耕一次,从而达到改善河道底部环境的目的。
泥水分离系统4的结构如下:
泥水分离系统4包括设置在船体1上的搅拌装置、安装在船体1上用于将搅拌装置在水底搅拌后形成的泥水混合物进行抽吸的抽吸装置以及安装在船体上的泥水分离装置,泥水分离装置包括若干连接在一起的泥水分离器401。
其中,泥水分离器401,包括外壳402、进水管403和溢流管404,外壳402上端呈圆柱状结构,外壳402下端呈圆台状结构,外壳402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405和溢流口406,溢流口406位于进水口405的下方,进水管403连接在进水口405上,溢流管404连接在溢流口406上;
外壳402下端设置有排泥口407,排泥口407处安装有用于调节排泥口407排泥量的调节装置520;外壳402内部设置有隔板408,隔板408将外壳402内部分为第一区域409和第二区域410,第一区域409为泥水减速区域,第二区域410为泥水沉淀区域,隔板408中部位置设置有出水口411,第一区域409与第二区域410通过该出水口411连通,进水口405与第一区域409连通,溢流口406与第二区域410连接,第二区域410内壁具有一引导斜面412;
在第一区域409的内部上设置有导板413,所述导板413呈螺旋上升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区域409的内壁上。
泥水分离器401主要由外壳402、进水管403和溢流管404等部件组成,高速的泥水混合物从进水管403处进入第一区域409内,由于持续的泥水混合物进入泥水分离装置,泥水混合物将会在第一区域409内旋转并在导板413的作用下达到减速的目的,并使得在第一区域409中心位置形成漩涡,此时将会在出水口411处形成吸力,经过减速的泥水混合物将会从出水口411进入第二区域410,经过减速的泥水混合物在第二区域410内,泥沙进行沉淀,而清水将会从溢流管404处流出,分离装置上部主要是用于对水流进行减速,下部实现泥水分离。其具有分离效果好,结构简单的优点,还具有体积小的优点。
并且,通过设置的调节装置520能够调节排泥口407的排泥量,进而保证在多个泥水分离器401配合使用的时候,提高泥水分离的效果。
进一步优化,进水管403和溢流管404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外壳402连接;使得进水管403、溢流管404与外壳402构一体式结构,使其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优化,外壳402、进水管403、溢流管404涂覆有防水油漆,设置的防水油漆在表面形成一防锈层,能够对其起到保护的作用。
其中,调节装置520包括阀门213,排泥口407设置有排泥管,所述阀门213安装在排泥管上。
作为一种选择,调节装置520包括闸板414,在排泥口407处连接有第一排泥管415,第一排泥管415侧壁设置有插口,所述闸板414铰接在第一排泥管415上后,闸板414能够穿过插口后延伸进第一排泥管415内。
其中,闸板414包括具有一个手持部416和一个封堵部417,封堵部417截面形状与第一排泥管415相匹配。
其中,闸板414通过转轴铰接在第一排泥管415上。
这样,在实际的使用中,即可通过扳动闸板414来控制排泥的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使用中,若干泥水分离器401连接在一起时,前一个泥水分离器401的溢流口406与后一个泥水分离器401的进水口405连接,位于首端的泥水分离器401进水口405与抽吸装置连接。
其中,搅拌装置用于搅动水底淤泥层,在水底形成泥水混合物;抽吸装置用于抽吸泥水混合物至泥水分离器401中进行泥水分离。
这样,在实际的使用中,泥水混合物将会依次流经各泥水分离器401,实现分级分离的目的,在实际的泥水分离中,其泥水分离效果更好。
其中,搅拌装置和抽吸装置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搅拌装置和抽吸装置,只需要实现水底淤泥层的搅拌和泥水混合物的抽吸即可。
在实际的使用中可以将泥水分离器401安装在岸边,然后使用管道203将泥水混合物抽吸在岸边,进行泥水分离后清水排放水浴中,而淤泥则可用作肥料。
在本实施例中,抽吸装置为潜水抽砂泵。
曝气输出系统5结构如下:
曝气输出系统5包括柴油发动机501、变速箱502、输出组件503和鼓风机504,柴油发动机501及变速箱502安装在一第一支架505上,鼓风机504安装在一第二支架506上,第一支架505与第二支架506连接后整体形成一L型结构;第一支架505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支座507,每一个安装支座507上均设置有缓冲垫块508,柴油发动机501压安装在缓冲垫块508上后实现与第一支架505的连接;柴油发动机501的输出端与变速箱502的输入端连接,变速箱502的输出端通过一万向连接组件515与安装在第一支架505上的输出组件503连接,输出组件503通过皮带与鼓风机504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在第一支架505上设置有油箱安装支架509,油箱安装支架509上固定设置有油箱510,油箱510与柴油发动机501连接;所述万向连接轴514位于油箱510下方;第一支架505及第二支架506通过枕木525安装在船体1上,鼓风机504的输出端与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2连接。
其中,柴油发动机501为六缸增压柴油发动机501,变速箱502为手动调节式变速箱502。
其中,缓冲垫块508由橡胶材料制成,缓冲垫块508的厚度为10-15cm;
进一步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垫块508的厚度为13cm。
其中,鼓风机504为罗茨鼓风机504。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组件503包括安装支架511、内皮带轮512、外皮带轮513和连接轴514,安装支架511安装在第一支架505上,连接轴514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511上,连接轴514一端安装所述内皮带轮512,另一端安装所述外皮带轮513,连接轴514安装内皮带轮512的一端与万向连接组件515连接,内皮带轮512通过皮带与鼓风机504的输入端连接,内皮带轮512直径小于外皮带轮513直径。
曝气输出系统5主要由柴油发动机501、变速箱502、输出组件503、鼓风机504、第一支架505、第二支架506等部件组成,在实际的使用中,通过柴油发动机501输出恒定动力,然后经过变速箱502调速后,将动力通过万向连接组件515输送至输出组件503上,然后输出组件503将动力传递至鼓风机504上,通过鼓风机504来实现提供曝气气源的目的;通过设置的缓冲垫块508能够在实际的使用中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能够有效的减小对清淤船的冲击;并且,通过设置的变速箱502实现了对输出转速的调节,进而实现对鼓风机504的输出功率的调节,能随时根据不同工作情况进行调整转速方式,从而大大增加了设备作业灵活性。
更重要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变速箱502与输出组件503通过一万向连接组件515连接,这样既可有效的分离柴油发动机501的冲击力,能够有效的延长各部件的使用寿命;且,连接轴514一端安装所述内皮带轮512,另一端安装所述外皮带轮513,连接轴514安装内皮带轮512的一端与万向连接组件515连接,内皮带轮512通过皮带与鼓风机504的输入端连接,内皮带轮512直径小于外皮带轮513直径,外皮带轮513能够形成一配重轮,在工作的时候能够吸收振动,减轻对清淤船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架505与第二支架506连接后整体形成一L型结构,在第一支架505上设置有油箱安装支架509,油箱安装支架509上固定设置有油箱510,油箱510与柴油发动机501连接;所述万向连接轴514位于油箱510下方,这样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紧凑,能够有效的减小其整体的占位体积。
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鼓风机504下方固定通过第一螺栓516连接有第一安装杆517和第二安装杆518,第二支架506上设置有滑槽519,第一安装杆517及第二安装杆518上设置有螺栓516,所述螺栓516插入滑槽519内,第一安装杆517与第二安装杆518通过螺栓516实现与第二支架506的连接。
这样通过设置的滑槽519,能够便于实现对鼓风机504的位置进行调节,由于输出组件503通过皮带与鼓风机504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在长时间的工作后,皮带会出现松动,便于实现对皮带的预紧力的调节。
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杆518上连接有调节装置520,调节装置520包括固定座521、螺杆522、垫片523和定位螺母524,固定座521安装在第二支架506上,固定座521上设置有螺纹孔,螺杆522一端穿过第二安装杆518且与第二安装杆518实现转动连接,螺杆522另一端与固定座521上设置的螺纹孔相互配合,垫片523、定位螺母524位于安装座与第二安装杆518之间且套在安装在螺杆522上。
这样在调节鼓风机504位置的时候更加的方便,对于皮带的预紧力的调节也更加方便;在实际的使用中,只需要将第一安装杆517及第二安装杆518与第二支架506的连接松开,此时,第一安装杆517及第二安装杆518上设置的螺栓516能够在滑槽519内滑动,实现限位的目的;然后,通过调节所述螺杆522,即可实心拉动第二安装杆518移动的目的,进而使得鼓风机504能够进行移动;这样,即可实现对皮带预紧力的调节,调节的时候更加简单的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船为驱动船提供动力,用于驱动船体1在水域中行驶。
进一步优化,在实际的使用中,可以在船体1搭载一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与高压储气罐202连接,在实际的使用中高压储气罐202与曝气输出系统5进行协同使用,在浅水域是采用空气压缩机进行供气,在深水域或者曝气水域面积较大时采用曝气输出系统5进行供气,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不同水域的要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船体1底部设置有液压减震防撞结构6,液压减震防撞结构6包括设置在船体1底部及船体1侧面的外层防护层601,以及外层防护层601与船体1之间形成的一夹层602,在夹层602内设置有液压油;
通过设置的外层防护层601,外层防护层601与船体1之间形成夹层602,并在夹层602内注入液压油,使其形成一液压减震防撞结构6,能够有效的提高船体1的减震效果,能够有效的吸收船体1上动力设备以及船体1在运动过程中带来的冲击力;船体1底部形成双层结构,能够使得船体1底部防撞性能更好,在复杂水域中行进的时候更加的安全;并且,通过注入的液压油部件能够起到支撑、减震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起到提示的作用,若船体1发生撞击后发生破损,首先会损坏外层防护层601,对船体1的底部起到保护的作用,而溢出的液压油将会浮在水面上,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本实用新型在行进的时候稳定性更佳,同时,也更加的安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外层防护层601有多层,相邻外层防护层601之间形成有第一夹层602,第一夹层602内填充有液压油。
这样既可在船体1的底部形成多层缓冲结构,进一步提高抗震缓冲的效果,同时,形成的多层结构也能够对船体1底部起到进一步的保护作用。能够对船体11的底部上起到加固的作用。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可调节式曝气系统、泥水分离系统、曝气输出系统和动力船,动力船设置在船体的尾端,动力船与船体连接后用于驱动船体在水域中行驶;
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和可调节式曝气系统安装在船体上,可调节式曝气系统与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连接,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和可调节式曝气系统均用于向水底进行曝气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泥水分离系统安装在船体内,泥水分离系统用于将水底的泥水混合抽进行抽吸后对其进行泥水分离;曝气输出系统安装在船体上且与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连接,曝气输出系统用于向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及可调节式曝气系统提供气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其特征在于: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在船体首端的低压储气罐、用于安装在船体尾端的高压储气罐,高、低压储气罐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船体上;曝气输出系统与高压储气罐连接,高压储气罐与低压储气罐通过一管道相互连接;
在低压储气罐上设置有低压曝气装置,在高压储气罐上设置有高压曝气装置,低压曝气装置及高压曝气装置均包括主管道、支管、阀门、输气管和曝气盘,主管道与高压储气罐或者低压储气罐连通,在主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主管道上设置有若干所述支管,每一个支管上均连接有第一阀门,输气管与支管连接,曝气盘连接在输气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其特征在于:曝气盘包括支架和纳米曝气管,纳米曝气管设置在支架上,曝气管首尾相连,曝气管与输气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其特征在于:支架通过一拉绳与船体连接,其中一部分输气管连接有浮筒,浮筒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输气管,每一个第一输气管上均连接有一所述曝气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其特征在于:可调节式曝气系统包括安装在船体尾端且能够伸进水底的曝气组件,以及安装在船体上用于驱动曝气组件转动的驱动组件,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与曝气组件连接;曝气组件包括第一钢管、第二钢管和连接管,第一钢管及第二钢管连接在所述连接管上,第一钢管、第二钢管及连接管连接后形成一U型结构,连接管转动安装在船体的尾端;驱动组件包括立柱、滑轮、导绳、U型连接架和卷绳机构,U型连接架的两支脚分别与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铰接,U型连接架的中部与导绳连接,滑轮安装在立柱上,立柱安装在船体上,导绳绕过滑轮后与安装在立柱上的所述卷绳机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其特征在于:连接管通过轴承座安装在船体上,卷绳机构包括卷绳轮、转动把手和棘轮组件,卷绳轮转动安装在立柱上,转动把手与卷绳轮连接,导绳绕在卷绳轮上,棘轮组件设置在立柱上能够限制卷绳轮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其特征在于:泥水分离系统包括设置在船体上的搅拌装置、安装在船体上用于将搅拌装置在水底搅拌后形成的泥水混合物进行抽吸的抽吸装置以及安装在船体上的泥水分离装置,泥水分离装置包括若干连接在一起的泥水分离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其特征在于:曝气输出系统包括柴油发动机、变速箱、输出组件和鼓风机,柴油发动机及变速箱安装在一第一支架上,鼓风机安装在一第二支架上,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连接后整体形成一L型结构;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支座,每一个安装支座上均设置有缓冲垫块,柴油发动机压安装在缓冲垫块上后实现与第一支架的连接;柴油发动机的输出端与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变速箱的输出端通过一万向连接组件与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输出组件连接,输出组件通过皮带与鼓风机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在第一支架上设置有油箱安装支架,油箱安装支架上固定设置有油箱,油箱与柴油发动机连接;所述万向连接轴位于油箱下方;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通过枕木安装在船体上,鼓风机的输出端与高压曝气水质净化系统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其特征在于:柴油发动机为六缸增压柴油发动机,变速箱为手动调节式变速箱。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其特征在于:缓冲垫块由橡胶材料制成,缓冲垫块的厚度为10-15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31293.2U CN213475544U (zh) | 2020-10-28 | 2020-10-28 | 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31293.2U CN213475544U (zh) | 2020-10-28 | 2020-10-28 | 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75544U true CN213475544U (zh) | 2021-06-18 |
Family
ID=76369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431293.2U Active CN213475544U (zh) | 2020-10-28 | 2020-10-28 | 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475544U (zh) |
-
2020
- 2020-10-28 CN CN202022431293.2U patent/CN21347554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25137B (zh) | 两栖式多功能水面漂浮物打捞装置 | |
CN112174349A (zh) | 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 | |
CN207330639U (zh) | 一种污水净化装置 | |
CN105948390B (zh) | 漂浮式河道底部污染物去除及净化装置及方法 | |
CN116332353B (zh) |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工艺 | |
CN113666487A (zh) | 一种小型河道用悬浮式转碟曝气机及其治理方法 | |
CN111362406A (zh) | 悬浮式太阳能一体化净水设备及净水方法 | |
CN213475544U (zh) | 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 | |
CN112960792B (zh) | 一种低碳环保的污水处理装置 | |
CN1180991C (zh) | 一种污水处理组合工艺及其装置 | |
CN201245502Y (zh) | 一种高效曝气增氧机 | |
CN215250237U (zh) | 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的装置 | |
CN200940112Y (zh) | 水下推流净化装置 | |
CN216336825U (zh) | 一种小型河道用悬浮式转碟曝气机 | |
CN102557280A (zh) | 船载水质净化增氧装置 | |
JP3184960B2 (ja) | 気液ポンプ装置 | |
CN111170447B (zh) | 一种基于复合脱硫菌的流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 |
CN211056915U (zh) | 一种船舶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8684687U (zh) |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装置 | |
CN2570260Y (zh) | 一种污水处理组合装置 | |
CN213569746U (zh) | 一种环保型清淤船的可调节式曝气系统 | |
CN205999240U (zh) | 一种叠加式污水处理设备 | |
CN1436739A (zh) | 太阳能净化设备 | |
CN211111265U (zh) | 一种低能耗抗污染的mbr装置 | |
CN2688693Y (zh) | 浮动污水净化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3 Address after: 629200 No. 25, 1st floor, No. 25, 2nd floor, building 2, anhejiayuan, Tuopai Avenue, Taihe street, Shehong City, Suini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Xuge min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5, 1st floor, building 25, 360 Huayang Nanhu Avenue, Tianfu New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bilan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