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61250U - 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61250U
CN213461250U CN202022338842.1U CN202022338842U CN213461250U CN 213461250 U CN213461250 U CN 213461250U CN 202022338842 U CN202022338842 U CN 202022338842U CN 213461250 U CN213461250 U CN 213461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power transmission
intelligent monitoring
monitoring device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3884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佳易
韩迎军
张建民
杨艳芳
王晖南
弓俊才
卢建生
王薇蓉
张美玲
谭沛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keting Service Center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rketing Service Center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rketing Service Center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rketing Service Center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3884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61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61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61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6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属于电力监控技术领域,包括移动机构、采集机构、第一通讯单元和移动终端,通过移动机构的输电线路上移动和采集机构对输电线路外观质量信息进行采集和监控,在移动终端上可观看实时的质量信息,若发现存在缺陷,则此时停止移动机构移动,工作人员可标记此位置为具有缺陷的位置,若没发现缺陷,则移动机构继续沿输电线路移动,通过移动终端就可以移动机构,通过无线传输可实现在地面上监控,实现了在电力系统上对输电线路的智能监控,具有对输电线路监控省时省力,不用人工检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监控效率,可实现智能监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监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输变电是电力系统中的核心内容,其中输变电是通过输电线路或输电导线对电力进行输送的,在电力系统中,通过输电线路可以向千家万户中输送电能,从而便于用户使用各种电压的电源。一般情况下,对于输电线路,尤其是低压输电线路,通常会采用电缆作为输电线路,将电缆架设固定到电线杆上端的横担上,由于电缆在架设、与横担的连接过程中或被其他物体致伤后,电缆外层包裹导体的保护层就会被损伤,导体漏出,当工作人员不清楚某一段电缆上存在损伤时,当将电缆架设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后,极有可能在电缆的某一段上存在漏电的行为,漏电后危及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和造成电能的损失。
因此,需要当输电线路或电缆安装至电线杆上以后,还需要人工对安装的输电线路进行外观质量检查,以防止有损坏或划伤或断裂的现象存在,影响输电线路正常输电。电缆安装好以后,安装高度一般较高,人工用肉眼检查以上缺陷,劳动强度大,效率也低,往往需要多人往复检查才能确定该输电线路是否完好,人工检查有时还存在漏检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旨在解决对输电线路的外观质量用人工检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包括移动机构、采集机构、第一通讯单元和移动终端,移动机构设于输电线路上,可沿输电线路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位置可控;采集机构设于所述移动机构内部,用于监控并采集输电线路外观图像信息,所述采集机构在所述移动机构内可沿输电线路长度方向移动;第一通讯单元分别与所述移动机构和所述采集机构电性连接,可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所述采集机构采集的信息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发送;移动终端可手持,设有与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相互无线连接的第二通讯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采集机构所采集的信息并可控制所述移动机构移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架体、滚动组件、驱动组件和承托组件,所述架体长度方向平行于输电线路长度方向,在输电线路径向平面内所述架体呈门字型且可骑跨输电线路;滚动组件转动设于所述架体内部,与输电线路滚动摩擦接触抵接并可沿输电线路移动;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架体内部,与所述滚动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滚动组件在输电线路上移动,所述驱动组件的启动和停止均受控于所述移动终端;承托组件设于所述架体下端,用于包绕承托输电线路,所述架体、所述滚动组件和所述承托组件围成用于容纳输电线路的封闭腔。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滚动组件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架体内部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辊外壁为内凹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内弧形与输电线路的外弧形相适配,且所述转动辊可与输电线路滚动摩擦接触。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和供电器,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架体内,用于产生动力且受控于所述移动终端;减速器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滚动组件通过联轴器连接;供电器设于所述架体内,所述供电器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承托组件包括托板和托辊,托板设于与输电线路相适配的内凹弧形结构,一端与所述架体底端一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架体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托板用于包绕承托输电线路,在所述托板上设有用于防止输电线路从所述托板内滑脱的防脱钩;托辊为多个,均布在所述托板内凹弧形结构上,用于滚动接触输电线路,所述滚动组件在输电线路上移动时,多个所述托辊在输电线路上转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采集机构包括伸缩杆、撑杆和采集探头,伸缩杆呈竖向状设置,上端与所述移动机构内部滑接、下端朝向输电线路,可在输电线路径向上伸缩;撑杆呈水平状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的下端,所述撑杆的高度借助于所述伸缩杆调节;采集探头为多个且均设于所述撑杆上,用于采集输电线路外观图像信息,所述采集探头与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电连接,且与输电线路之间距离借助所述伸缩杆调节。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采集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撑杆下端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形状与输电线路外圆弧形状匹配,多个所述采集探头分别沿输电线路圆周方向设于所述弧形板底端,多个所述采集探头围成弧形且可采集输电线路圆周方向连续的图像。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架体上还设有用于接收所述采集机构采集到图像的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与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接收器上设有信号转换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上设有相互连接的显示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二通讯单元电连接,所述显示器上可接收显示所述采集机构采集到的图像,所述移动终端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启动和停止动作的驱动按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滚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承托组件均为两套,且分别并列设于所述架体内部两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通过移动机构的输电线路上移动和采集机构对输电线路外观质量信息进行采集和监控,在移动终端上可观看实时的质量信息,若发现存在缺陷,则此时停止移动机构移动,工作人员可标记此位置为具有缺陷的位置,若没发现缺陷,则移动机构继续沿输电线路移动,通过移动终端就可以移动机构,通过无线传输可实现在地面上监控,实现了在电力系统上对输电线路的智能监控,解决了对输电线路的外观质量用人工检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具有对输电线路监控省时省力,不用人工检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监控效率,可实现智能监控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的侧视图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的采集机构侧视图。
图中:1、移动机构;11、架体;12、滚动组件;121、转动辊;122、防滑垫;13、驱动组件;131、驱动电机;132、供电器;14、承托组件;141、托板;142、托辊;143、防脱钩;144、螺栓;
2、采集机构;21、伸缩杆;22、撑杆;23、采集探头;24、弧形板;
3、第一通讯单元;
4、移动终端;
5、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竖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进行说明。所述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包括移动机构1、采集机构2、第一通讯单元3和移动终端4,移动机构1设于输电线路上,可沿输电线路长度方向移动,移动机构1的移动位置可控;采集机构2设于移动机构1内部,用于监控并采集输电线路外观图像信息,采集机构2在移动机构1内可沿输电线路长度方向移动;第一通讯单元3分别与移动机构1和采集机构2电性连接,可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采集机构2采集的信息通过第一通讯单元3发送;移动终端4可手持,设有与第一通讯单元3相互无线连接的第二通讯单元,用于接收采集机构2所采集的信息并可控制移动机构1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通过移动机构1的输电线路上移动和采集机构2对输电线路外观质量信息进行采集和监控,在移动终端4上可观看实时的质量信息,若发现存在缺陷,则此时停止移动机构1移动,工作人员可标记此位置为具有缺陷的位置,若没发现缺陷,则移动机构1继续沿输电线路移动,通过移动终端4就可以移动机构1,通过无线传输可实现在地面上监控,实现了在电力系统上对输电线路的智能监控,解决了对输电线路的外观质量用人工检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具有对输电线路监控省时省力,不用人工检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监控效率,可实现智能监控的技术效果。
输电线路上的缺陷为凹坑、划痕、长条形凹槽,折断等,通过该采集机构2就可以实时看到线路状态,为后期的维修等处理提供帮助,通过采取本监控装置后,就不用人工攀爬电线杆,省去很大一部分劳动力,可实现智能监控。
第一通讯单元3和第二通讯单元之间的无线通讯可以采用无线网连接的方式进行,如3G或4G的无线网络连接,两者的相互通讯方式已属现有技术手段,故在此不再详细阐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移动机构1包括架体11、滚动组件12、驱动组件13和承托组件14,架体11长度方向平行于输电线路长度方向,在输电线路径向平面内架体11呈门字型且可骑跨输电线路;滚动组件12转动设于架体11内部,与输电线路滚动摩擦接触抵接并可沿输电线路移动;驱动组件13设于架体11内部,与滚动组件12连接,用于驱动滚动组件12在输电线路上移动,驱动组件13的启动和停止均受控于移动终端4;承托组件14设于架体11下端,用于包绕承托输电线路,架体11、滚动组件12和承托组件14围成用于容纳输电线路的封闭腔。架体11骑跨在输电线路上,一般情况下是位于输电线路上方,当采集机构2采集图像不全面时,可以在输电线路径向平面内旋转移动机构1,则采集机构2就可以在输电线路圆周方向上采集图像,实现对输电线路的全面采集和监控。驱动组件13是产生动力的组件,滚动组件12是主要行走部件,可以沿输电线路滚动或移动,一边移动一边采集,可对输电线路实时监控。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滚动组件12包括转动设于架体11内部的转动辊121,转动辊12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架体11转动连接,转动辊121外壁为内凹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内弧形与输电线路的外弧形相适配,且转动辊121可与输电线路滚动摩擦接触。架体11内设有空腔,用于放置滚动组件12、驱动组件13和采集机构2。
具体的,在转动辊121外壁上粘接有防滑垫122,防滑垫122直接与输电线路外壁接触,可起到防滑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驱动组件13包括驱动电机131、减速器和供电器132,驱动电机131设于架体11内,用于产生动力且受控于移动终端4;减速器的一端与驱动电机13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滚动组件12通过联轴器连接;供电器132设于架体11内,供电器132的电源输出端连接驱动电机131。
具体的,供电器132为蓄电池,可以充放电,为驱动电机131供电,通过移动终端4就可以控制驱动电机131的启动和停止,进而可控制移动该机构的移动和停止。供电器132与架体11可拆卸连接,没电时可将供电器132拆卸下来充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承托组件14包括托板141和托辊142,托板141设于与输电线路相适配的内凹弧形结构,一端与架体11底端一侧铰接、另一端与架体11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托板141用于包绕承托输电线路,在托板141上设有用于防止输电线路从托板141内滑脱的防脱钩143;托辊142为多个,均布在托板141内凹弧形结构上,用于滚动接触输电线路,滚动组件12在输电线路上移动时,多个托辊142在输电线路上转动。托辊142转动连接在托板141上,且转动方向在输电线路径向平面上,当转动辊121在输电线路上移动时,可此时多个托辊142也转动,有效降低托板141与输电线路之间摩擦。
具体的,可拆卸连接包括多个可实现托板141与架体11之间可拆卸的螺栓144,防脱钩143为设于托板141一端且能与架体11侧部挂接的挂钩,当托板141与架体11连接后,然后将防脱钩143挂在架体11上,进而可实现对托板141防脱的双保险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采集机构2包括伸缩杆21、撑杆22和采集探头23,伸缩杆21呈竖向状设置,上端与移动机构1内部滑接、下端朝向输电线路,可在输电线路径向上伸缩;撑杆22呈水平状设置在伸缩杆21的下端,撑杆22的高度借助于伸缩杆21调节;采集探头23为多个且均设于撑杆22上,用于采集输电线路外观图像信息,采集探头23与第一通讯单元3电连接,且与输电线路之间距离借助伸缩杆21调节。当采集探头23与输电线路之间距离不合适时,可调节伸缩杆21的长度,即可实现调节,便于对不同直径的输电线路进行采集和监控。伸缩杆21的下端设有抱箍,通过抱箍抱紧撑杆22,且抱箍可拆卸,抱紧撑杆22的位置可调节,撑杆22为一呈水平状的杆体。
具体的,采集探头23为摄像头,可以实时采集图像,并可实时无线连接传递到移动终端4上。伸缩杆21为电动推杆或电动伸缩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采集机构2还包括设于撑杆22下端的弧形板24,弧形板24形状与输电线路外圆弧形状匹配,多个采集探头23分别沿输电线路圆周方向设于弧形板24底端,多个采集探头23围成弧形且可采集输电线路圆周方向连续的图像。连续的图像,是指在输电线路圆周向上可连续采集的图像,将多个图像对接后,可显示输电线路外圆周向上整体外观图像。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架体11上还设有用于接收采集机构2采集到图像的接收器5,接收器5与第一通讯单元3电性连接,接收器5上设有信号转换器。其中,信号转换器为现有技术产品,是实现信号转换的设备,其转换原理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移动终端4上设有相互连接的显示器和控制器,控制器还与第二通讯单元电连接,显示器上可接收显示采集机构2采集到的图像,移动终端4上还设有用于控制移动机构1启动和停止动作的驱动按钮。通过手动按压该驱动按钮,可以控制移动机构1的行走和停止动作,方便采集机构2进行采集和工人对具有缺陷的位置进行记录和维修等。其中控制器可为CPU,显示器为显示屏,可以显示画面(图片和录像)。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滚动组件12、驱动组件13和承托组件14均为两套,且分别并列设于架体11内部两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机构,设于输电线路上,可沿输电线路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位置可控;
采集机构,设于所述移动机构内部,用于监控并采集输电线路外观图像信息,所述采集机构在所述移动机构内可沿输电线路长度方向移动;
第一通讯单元,分别与所述移动机构和所述采集机构电性连接,可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所述采集机构采集的信息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发送;以及
移动终端,可手持,设有与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相互无线连接的第二通讯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采集机构所采集的信息并可控制所述移动机构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长度方向平行于输电线路长度方向,在输电线路径向平面内所述架体呈门字型且可骑跨输电线路;
滚动组件,转动设于所述架体内部,与输电线路滚动摩擦接触抵接并可沿输电线路移动;
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架体内部,与所述滚动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滚动组件在输电线路上移动,所述驱动组件的启动和停止均受控于所述移动终端;以及
承托组件,设于所述架体下端,用于包绕承托输电线路,所述架体、所述滚动组件和所述承托组件围成用于容纳输电线路的封闭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件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架体内部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辊外壁为内凹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内弧形与输电线路的外弧形相适配,且所述转动辊可与输电线路滚动摩擦接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架体内,用于产生动力且受控于所述移动终端;
减速器,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滚动组件通过联轴器连接;以及
供电器,设于所述架体内,所述供电器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组件包括:
托板,设于与输电线路相适配的内凹弧形结构,一端与所述架体底端一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架体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托板用于包绕承托输电线路,在所述托板上设有用于防止输电线路从所述托板内滑脱的防脱钩;以及
托辊,为多个,均布在所述托板内凹弧形结构上,用于滚动接触输电线路,所述滚动组件在输电线路上移动时,多个所述托辊在输电线路上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机构包括:
伸缩杆,呈竖向状设置,上端与所述移动机构内部滑接、下端朝向输电线路,可在输电线路径向上伸缩;
撑杆,呈水平状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的下端,所述撑杆的高度借助于所述伸缩杆调节;以及
采集探头,为多个且均设于所述撑杆上,用于采集输电线路外观图像信息,所述采集探头与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电连接,且与输电线路之间距离借助所述伸缩杆调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撑杆下端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形状与输电线路外圆弧形状匹配,多个所述采集探头分别沿输电线路圆周方向设于所述弧形板底端,多个所述采集探头围成弧形且可采集输电线路圆周方向连续的图像。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上还设有用于接收所述采集机构采集到图像的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与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接收器上设有信号转换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上设有相互连接的显示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二通讯单元电连接,所述显示器上可接收显示所述采集机构采集到的图像,所述移动终端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启动和停止动作的驱动按钮。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承托组件均为两套,且分别并列设于所述架体内部两端。
CN202022338842.1U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 Active CN213461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8842.1U CN213461250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8842.1U CN213461250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61250U true CN213461250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92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38842.1U Active CN213461250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612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1291A (zh) * 2021-08-23 2021-12-14 曾庆波 一种智能电网监测终端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1291A (zh) * 2021-08-23 2021-12-14 曾庆波 一种智能电网监测终端系统
CN113791291B (zh) * 2021-08-23 2023-11-10 广东信通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网监测终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61250U (zh) 一种电力系统智能监控装置
CN206890024U (zh) 红外测温移动式升降云台
CN112258776A (zh) 一种智慧工厂安全监测系统
CN107328859A (zh) 一种电缆质量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1692474B (zh) 一种楼宇自控系统用识别人像的监控设备
CN105846544B (zh) 高压电线远程监控系统
CN203788404U (zh) 变电站室内巡视系统
CN213543810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架空线路红外测温装置
CN112682641B (zh) 一种电力配网自动巡检设备和方法
CN112557850A (zh) 一种新型高压电缆绝缘监测设备
CN111830124A (zh) 一种针对密集型楼道消防安全用消防钢瓶检测装置
CN204155126U (zh) 一种变电站智能监控装置
CN104410827B (zh) 用于滑触线接口检查的视频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144713A (zh) 一种输电线路电缆绝缘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9542050U (zh) 用于电线塔上导线架空的检测装置
CN112072550B (zh) 一种配网工程监管抢修系统
CN112858589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及方法
CN209861039U (zh) 基于流媒体的电表、互感器影像采集系统
CN213581214U (zh)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安全报警装置
CN201163913Y (zh) 温棚卷帘机
CN208953465U (zh) 线缆检修梳理架
CN215552762U (zh) 具有压力感应式热成像测温功能的交通运输车厢内拉手
CN218428335U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巡查机器人
CN216918102U (zh) 一种电力基建工程用电力通信线缆处理装置
CN219227282U (zh)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智能电网监控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