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46562U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46562U
CN213446562U CN202021812055.XU CN202021812055U CN213446562U CN 213446562 U CN213446562 U CN 213446562U CN 202021812055 U CN202021812055 U CN 202021812055U CN 213446562 U CN213446562 U CN 2134465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pipe
sewage treatment
reaction tank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120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书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pt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pt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pt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pt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120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465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465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465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包括反应池、离子净化器和卡槽,所述反应池的右侧设置有水管,且水管的右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侧设置有过滤池,且过滤池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外侧设置有螺栓,所述过滤池的内部设置有拉杆,且拉杆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该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设置有水管,且水管与水泵之间为固定连接,水管的一端安装在反应池上,水管的另一端安装在水泵上,水管的内部呈网状,启动电机带动水泵运转,通过水管将反应后的水输送到过滤池内,网状的水管在输送水的过程中,对水进行过滤,将一部分含有异味的物质隔离开,从而增加对水的净化作用,达到除臭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主要来源于污水和污泥的处理单元,其中厌氧池是污水处理单元产生恶臭的主要场所,而污泥脱水房是污泥处理单元恶臭产生的主要场所,但是市场上的很多除臭装置存在除臭效果不佳的问题,对此我们进行一定改善。
市场上的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在使用中水池内的水位难以控制,污水过多造成污水净化不达标,并且水池内的空气中异味严重,易造成水中气味难以去除,使得污水净化后不达标不利于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在使用中水池内的水位难以控制,污水过多造成污水净化不达标,并且水池内的空气中异味严重,易造成水中气味难以去除,使得污水净化后不达标不利于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包括反应池、离子净化器和卡槽,所述反应池的右侧设置有水管,且水管的右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侧设置有过滤池,且过滤池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外侧设置有螺栓,所述过滤池的内部设置有拉杆,且拉杆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方设置有密封垫,且密封垫的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反应池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撑板的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且活性炭吸附层的上方设置有水位感应器,所述水位感应器的左侧设置有离子净化器,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上方设置有废水入口,且废水入口的上方设置有除臭剂入口,所述水泵的上方设置有电机,所述伸缩杆的右侧设置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与水管之间相连通,且水管与水泵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通过螺栓与过滤池构成螺纹结构,且出水口内部呈网状型分布。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的外部外壁与盖板的内部内壁之间紧密贴合,且盖板通过螺栓与过滤池构成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与水位感应器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水位感应器呈垂直状。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与离子净化器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伸缩杆通过卡槽与反应池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的内部内壁与活性炭吸附层的外部外壁之间为紧密贴合,且活性炭吸附层与支撑板之间相互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设置有水管,且水管与水泵之间为固定连接,水管的一端安装在反应池上,水管的另一端安装在水泵上,水管的内部呈网状,启动电机带动水泵运转,通过水管将反应后的水输送到过滤池内,网状的水管在输送水的过程中,对水进行过滤,将一部分含有异味的物质隔离开,从而增加对水的净化作用,达到除臭的效果;
反应池与水位感应器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水位感应器呈垂直状,水位感应器安装正在反应池的内部池壁上方,垂直状的水位感应器在水位上涨速度过快时,便于使用者提前发现水位上涨的速度,从而增加使用者进行应对的时间,减少污水过多造成的净化不达标的问题;
伸缩杆与离子净化器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伸缩杆通过卡槽与反应池构成卡合结构,离子净化器安装在伸缩杆上,伸缩杆通过卡槽安装在反应池内部,使得伸缩杆支撑起离子净化器,便于离子净化器对水池内的空气进行全方位净化,降低水池内空气的异味,从而减少污水的异味,达到除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池;2、支撑板;3、水管;4、水泵;5、出水口;6、螺栓;7、拉杆;8、伸缩杆;9、密封垫;10、盖板;11、过滤池;12、水位感应器;13、离子净化器;14、除臭剂入口;15、废水入口;16、活性炭吸附层;17、限位块;18、电机;19、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包括反应池1、支撑板2、水管3、水泵4、出水口5、螺栓6、拉杆7、伸缩杆8、密封垫9、盖板10、过滤池11、水位感应器12、离子净化器13、除臭剂入口14、废水入口15、活性炭吸附层16、限位块17、电机18、卡槽19,反应池1的右侧设置有水管3,且水管3的右侧设置有水泵4,水泵4的右侧设置有过滤池11,且过滤池11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口5,出水口5的外侧设置有螺栓6,过滤池11的内部设置有拉杆7,且拉杆7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8,伸缩杆8的上方设置有密封垫9,且密封垫9的上方设置有盖板10,反应池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17,且限位块17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2,撑板2的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6,且活性炭吸附层16的上方设置有水位感应器12,水位感应器12的左侧设置有离子净化器13,活性炭吸附层16的上方设置有废水入口15,且废水入口15的上方设置有除臭剂入口14,水泵4的上方设置有电机18,伸缩杆8的右侧设置有卡槽19。
反应池1与水管3之间相连通,且水管3与水泵4之间为固定连接,水管3的一端安装在反应池1上,水管3的另一端安装在水泵4上,水管3的内部呈网状,启动电机18带动水泵4运转,通过水管3将反应后的水输送到过滤池11内,网状的水管3在输送水的过程中,对水进行过滤,将一部分含有异味的物质隔离开,从而增加对水的净化作用,达到除臭的效果;
出水口5通过螺栓6与过滤池11构成螺纹结构,且出水口5内部呈网状型分布,出水口5通过螺栓6安装在过滤池11上,内部呈网状的出水口5在排水时,对水进行过滤,增加净化水的效果,在排水效率降低时,通过螺栓6将出水口5拆卸下来进行清理,达到便于清理的作用;
密封垫9的外部外壁与盖板10的内部内壁之间紧密贴合,且盖板10通过螺栓6与过滤池11构成拆卸结构,密封垫9贴合在盖板10上,盖板10安装在过滤池11上,通过密封垫9的密封作用达到缓解水池内的异味向外散发,在水池内活性炭吸附层16需要更换时,通过拆卸盖板10,从而将活性炭吸附层16取出进行更换,达到便于更换的作用;
反应池1与水位感应器1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水位感应器12呈垂直状,水位感应器12安装正在反应池1的内部池壁上方,垂直状的水位感应器12在水位上涨速度过快时,便于使用者提前发现水位上涨的速度,从而增加使用者进行应对的时间,减少污水过多造成的净化不达标的问题;
伸缩杆8与离子净化器1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伸缩杆8通过卡槽19与反应池1构成卡合结构,离子净化器13安装在伸缩杆8上,伸缩杆8通过卡槽19安装在反应池1内部,使得伸缩杆8支撑起离子净化器13,便于离子净化器13对水池内的空气进行全方位净化,降低水池内空气的异味,从而减少污水的异味,达到除臭的效果;
反应池1的内部内壁与活性炭吸附层16的外部外壁之间为紧密贴合,且活性炭吸附层16与支撑板2之间相互贴合,活性炭吸附层16安装在反应池1的内部,支撑板2安装在活性炭吸附层16的下方,支撑板2将活性炭吸附层16支撑在反应池1的中部位置,从而使得活性炭吸附层16吸附污水中异味的面积增加,达到增加除臭效率的作用。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首先通过废水入口15将污水输送到反应池1内,将除臭剂从除臭剂入口14放入反应池1内,从而对污水进行除臭,然后伸缩杆8支撑起离子净化器13,便于离子净化器13对水池内的空气进行全方位净化,降低水池内空气的异味,从而减少污水的异味,支撑板2将活性炭吸附层16支撑在反应池1的中部位置,从而使得活性炭吸附层16吸附污水中异味的面积增加,达到增加除臭效率的作用,垂直状的水位感应器12在水位上涨速度过快时,便于使用者提前发现水位上涨的速度,从而增加使用者进行应对的时间,减少污水过多造成的净化不达标的问题,随后启动Y-160M1电机18带动水泵4运转,通过水管3将反应后的水输送到过滤池11内,网状的水管3在输送水的过程中,对水进行过滤,将一部分含有异味的物质隔离开,从而增加对水的净化作用,内部呈网状的出水口5在排水时,对水进行过滤,增加净化水的效果,最后通过密封垫9的密封作用达到缓解水池内的异味向外散发,在水池内活性炭吸附层16需要更换时,通过拆卸盖板10,从而将活性炭吸附层16取出进行更换。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包括反应池(1)、离子净化器(13)和卡槽(19),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的右侧设置有水管(3),且水管(3)的右侧设置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右侧设置有过滤池(11),且过滤池(11)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口(5),所述出水口(5)的外侧设置有螺栓(6),所述过滤池(11)的内部设置有拉杆(7),且拉杆(7)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的上方设置有密封垫(9),且密封垫(9)的上方设置有盖板(10),所述反应池(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17),且限位块(17)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2),所述撑板(2)的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6),且活性炭吸附层(16)的上方设置有水位感应器(12),所述水位感应器(12)的左侧设置有离子净化器(13),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6)的上方设置有废水入口(15),且废水入口(15)的上方设置有除臭剂入口(14),所述水泵(4)的上方设置有电机(18),所述伸缩杆(8)的右侧设置有卡槽(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与水管(3)之间相连通,且水管(3)与水泵(4)之间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5)通过螺栓(6)与过滤池(11)构成螺纹结构,且出水口(5)内部呈网状型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9)的外部外壁与盖板(10)的内部内壁之间紧密贴合,且盖板(10)通过螺栓(6)与过滤池(11)构成拆卸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与水位感应器(1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水位感应器(12)呈垂直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8)与离子净化器(1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伸缩杆(8)通过卡槽(19)与反应池(1)构成卡合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的内部内壁与活性炭吸附层(16)的外部外壁之间为紧密贴合,且活性炭吸附层(16)与支撑板(2)之间相互贴合。
CN202021812055.XU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 Active CN2134465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2055.XU CN213446562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2055.XU CN213446562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46562U true CN213446562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15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12055.XU Active CN213446562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465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03167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生物除臭装置
CN114452799A (zh) 一种基于酸碱废气处理的高效净化洗涤塔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9564795U (zh) 一种环境处理用有害气体净化设备
CN214182370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废气处理设备用传动机构
CN113636698A (zh) 一种基于全自动微滤机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3446562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
CN209778558U (zh) 一种家用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CN209143984U (zh) 一种恒流量的mbr膜组净化装置
CN219010070U (zh) 一种设有多级过滤机构的养猪场用污水处理装置
CN111547910A (zh) 一种水资源再利用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12850975A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1746354U (zh) 无压式水体净污活化装置
CN213596091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场地废水和雨水循环利用装置
CN211963860U (zh) 一种环保工程脱硫脱硝用搅拌装置
CN211712890U (zh) 一种一体式水处理装置
CN210683408U (zh) 一种化工污水及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107746123B (zh) 一种畜牧业用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CN217490388U (zh) 一种非过滤式空气净化设备
CN213803141U (zh) 一种活性炭过滤器
CN212387897U (zh) 一种污水净化装置
CN218478574U (zh) 一种具有滤芯的净水系统
CN209619135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市政用污水处理装置
CN113651477B (zh) 一种肾脏科病人用饮用水过滤装置
CN211004623U (zh) 一种活性炭污水处理器
CN210796096U (zh) 一体化地埋式雨水净化保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