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34379U - 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34379U
CN213434379U CN202022084016.9U CN202022084016U CN213434379U CN 213434379 U CN213434379 U CN 213434379U CN 202022084016 U CN202022084016 U CN 202022084016U CN 213434379 U CN213434379 U CN 213434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heat exchange
water
spira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840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仝晓飚
郭永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Hengmaoxin Fine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Hengmaoxin Fin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Hengmaoxin Fine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Hengmaoxin Fin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840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34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34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34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包括工作罐和换热降温罐,工作罐和换热降温罐之间设置有换热降温腔;工作罐外壁设置有一道从下而上螺旋上升的螺旋隔板,螺旋隔板外侧壁设置有一条与之配合的隔热螺旋支撑条,该隔热螺旋支撑条固定设置于换热降温罐上,螺旋隔板将工作罐外侧的换热降温腔分隔出一道螺旋上升流道供冷却水流通;换热降温腔内位于螺旋隔板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导向涡轮部,导向涡轮部驱动冷却水流通且流通方向为朝向螺旋隔板的螺旋上升方向;换热降温腔设置有位于底部的进水管和位于顶部的出水连接端。本实用新型提供解决了搪瓷釜降温时,冷却水的流量和流向难以控制,从而导致的爆瓷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釜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搪瓷釜一般指搪瓷反应釜,它是将含高二氧化硅的玻璃,衬在钢制容器的内表面,经高温灼烧而牢固地密着于金属表面上成为复合材料制品。所以,它具有玻璃的稳定性和金属强度的双重优点,是一种优良的耐腐蚀设备。
搪瓷釜搪瓷层遇冷、热急变,极易爆瓷。因此搪瓷釜有耐温限制温度200℃,耐温急变冷冲击<110℃,热冲击<120℃。投料时物料温度与釜体温差太大以及升温时蒸汽过猛、降温太急也能导致爆瓷。因此搪瓷釜在使用中升、降温要缓慢、均匀,分级冷却。
传统的搪瓷釜的冷却方式是在罐体外再设置一个容器,该容器和罐体之间具有空腔,这个空腔内灌入冷却水,通过热交换的方式进行降温。再在空腔上设置一个出水口和一个进水口。
采用这种方式,热交换的效率不高,主要是因为搪瓷釜的发热并不是均匀的,会有局部发热较大,部分区域温度较低。简单地采用空腔式换水,并且不对冷却水的流向进行引导,会导致部分冷却水没有很好地参与换热就从出水口离开。而部分冷却水一直在高温区域滞留,无法及时排走。
目前常用的搪瓷釜的冷却水进水管口都设计较大,并且一般冷却水和蒸汽都采用的是截止阀,而截止阀的开度不能有效的进行控制,如果开度过大则水流量较大,釜内温差势必会变得较大。如果温差超过100°直接会引起爆瓷,且冷却水直接通过釜上的管道冲刷到搪瓷釜壁上,从而使得爆瓷的几率增加。
在人工控制阀门流量时操作人员很难会考虑水流量的热交换效率,通常会将阀门全开,从而会使得温差巨大,这样既增加爆瓷的危险性,同时也造成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能够解决了搪瓷釜降温时,冷却水的流量和流向难以控制,从而导致的爆瓷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包括工作罐和换热降温罐,所述工作罐和所述换热降温罐之间设置有换热降温腔;所述工作罐外壁设置有一道从下而上螺旋上升的螺旋隔板,所述螺旋隔板外侧壁设置有一条与之配合的隔热螺旋支撑条,该隔热螺旋支撑条固定设置于换热降温罐上,所述螺旋隔板将工作罐外侧的换热降温腔分隔出一道螺旋上升流道供冷却水流通;所述换热降温腔内位于所述螺旋隔板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导向涡轮部,所述导向涡轮部驱动冷却水流通且流通方向为朝向所述螺旋隔板的螺旋上升方向;所述换热降温腔设置有位于底部的进水管和位于顶部的出水连接端。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降温腔底部连接有三个圆周排列设置的所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端头设置有弯头,所述弯头改变所述进水管输入的冷却水流向,使其和所述工作罐外壁相切;所述弯头设置有长部和短部,长部位于外侧而短部位于内侧,所述长部和所述短部之间设置有若干块平流导流板,所述平流导流板将所述进水管输入的冷却水变为平稳流动的水流。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降温腔设置有六个圆周排列的混合涡轮部,所述混合涡轮部位于所述导向涡轮部和所述进水管之间,其中三个混合涡轮部将所述进水管提供的冷却水向外引导,另外三个混合涡轮部将外侧的冷却水朝向内侧引导,六个混合涡轮部相互配合使得冷却水在换热降温腔底部充分和工作罐进行热交换;所述混合涡轮部的引导方向和所述工作罐的外壁相切。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隔板顶端和所述工作罐与所述换热降温罐的连接处形成出口腔,所述出口腔连接安装有所述出水连接端;所述出水连接端连接有可调式水泵,所述换热降温罐顶部设置有信号接线盒,所述信号接线盒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可调式水泵的水泵控制调节仓;所述信号接线盒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伸入所述出口腔内并在端部设置有测温头,所述测温头信号连接所述水泵控制调节仓;所述测温头通过检测出口腔处冷却水的温度,将温度信息传递给所述水泵控制调节仓,所述水泵控制调节仓根据温度信息,控制可调式水泵的转速,温度越高,转速越高。
作为优选,所述可调式水泵另一侧设置有水泵出水口,所述水泵出水口连接冷却水水池。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隔板上下层之间的间隔不大于所述换热降温腔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通过连接外接进水管从而和冷却水水池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罐的顶部和所述换热降温罐之间设置有隔热罩,所述隔热罩避免因为所述工作罐的顶部和所述换热降温罐直接接触,从而导致换热降温罐过度升温。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能够改变冷却水的流向,以及控制冷却水的流量大小,能够充分进行有效地散热降温,从而解决了搪瓷釜降温时,冷却水的流量和流向难以控制,从而导致的爆瓷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论述,显然,在结合附图进行描述的技术方案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工作罐1,隔热罩11,螺旋隔板12,换热降温罐2,隔热螺旋支撑条21,换热降温腔3,螺旋上升流道30,混合涡轮部31,导向涡轮部32,出口腔33,进水管4,弯头41,长部411,短部412,平流导流板43,连接法兰44,出水连接端5,可调式水泵6,水泵出水口62,水泵控制调节仓63,信号接线盒7,测温头71,连接杆72,连接线7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需要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包括工作罐1和换热降温罐2,所述工作罐1和所述换热降温罐2之间设置有换热降温腔3;所述工作罐1外壁设置有一道从下而上螺旋上升的螺旋隔板12,所述螺旋隔板12外侧壁设置有一条与之配合的隔热螺旋支撑条21,该隔热螺旋支撑条21固定设置于换热降温罐2上,所述螺旋隔板12将工作罐1外侧的换热降温腔3分隔出一道螺旋上升流道30供冷却水流通;所述换热降温腔3内位于所述螺旋隔板12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导向涡轮部32,所述导向涡轮部32驱动冷却水流通且流通方向为朝向所述螺旋隔板12的螺旋上升方向;所述换热降温腔3设置有位于底部的进水管4和位于顶部的出水连接端5。
本装置设置了螺旋隔板12,使得冷却水从螺旋隔板12上下层之间形成的螺旋上升流道30内流通,从分和工作罐1外壁接触,从而带走足够的热量,提升降温效率。
为避免热量过量转移至换热降温罐2,发生烫伤意外事故。本装置设置了隔热螺旋支撑条21在螺旋隔板12的外侧,既能够产生支撑作用,还能够杜绝螺旋隔板12的热量由此处传导至换热降温罐2上。
所述换热降温腔3底部连接有三个圆周排列设置的所述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端头设置有弯头41,所述弯头41改变所述进水管4输入的冷却水流向,使其和所述工作罐1外壁相切;所述弯头41设置有长部411和短部412,长部位于外侧而短部位于内侧,所述长部411和所述短部412之间设置有若干块平流导流板43,所述平流导流板43将所述进水管4输入的冷却水变为平稳流动的水流。这样设置使得出水方向顺着工作罐1和换热降温罐2的方向,避免冷却水垂直冲击工作罐造成局部温差巨大而出现爆裂。冷却水可以更快地在换热腔3内流动,使得整个搪瓷釜能够均匀降温,有效避免局部温差大出现爆裂。平流导流板43的长度不相同,位于外侧的长度长于位于内侧的,因为外侧的冷却水,流速会大于内侧的,因此需要较长的平流导流板43进行稳流作用。
所述换热降温腔3设置有六个圆周排列的混合涡轮部31,所述混合涡轮部31位于所述导向涡轮部32和所述进水管4之间,其中三个混合涡轮部31将所述进水管4提供的冷却水向外引导,另外三个混合涡轮部31将外侧的冷却水朝向内侧引导,六个混合涡轮部31相互配合使得冷却水在换热降温腔3底部充分和工作罐1进行热交换;所述混合涡轮部31的引导方向和所述工作罐1的外壁相切。
所述螺旋隔板12顶端和所述工作罐1与所述换热降温罐2的连接处形成出口腔33,所述出口腔33连接安装有所述出水连接端5;所述出水连接端5连接有可调式水泵6,所述换热降温罐2顶部设置有信号接线盒7,所述信号接线盒7通过连接线73连接所述可调式水泵6的水泵控制调节仓63;所述信号接线盒7设置有连接杆72,所述连接杆72伸入所述出口腔33内并在端部设置有测温头71,所述测温头71信号连接所述水泵控制调节仓63;所述测温头71通过检测出口腔33处冷却水的温度,将温度信息传递给所述水泵控制调节仓63,所述水泵控制调节仓63根据温度信息,控制可调式水泵6的转速,温度越高,转速越高。
所述可调式水泵6另一侧设置有水泵出水口62,所述水泵62出水口连接冷却水水池。
所述螺旋隔板12上下层之间的间隔不大于所述换热降温腔3的厚度。
所述进水管4设置有连接法兰44,所述连接法兰44通过连接外接进水管从而和冷却水水池连通。
所述工作罐1的顶部和所述换热降温罐2之间设置有隔热罩11,所述隔热罩11避免因为所述工作罐1的顶部和所述换热降温罐2直接接触,从而导致换热降温罐2过度升温。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进行限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能够改变冷却水的流向,以及控制冷却水的流量大小,能够充分进行有效地散热降温,从而解决了搪瓷釜降温时,冷却水的流量和流向难以控制,从而导致的爆瓷的问题。

Claims (8)

1.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罐(1)和换热降温罐(2),所述工作罐(1)和所述换热降温罐(2)之间设置有换热降温腔(3);所述工作罐(1)外壁设置有一道从下而上螺旋上升的螺旋隔板(12),所述螺旋隔板(12)外侧壁设置有一条与之配合的隔热螺旋支撑条(21),该隔热螺旋支撑条(21)固定设置于换热降温罐(2)上,所述螺旋隔板(12)将工作罐(1)外侧的换热降温腔(3)分隔出一道螺旋上升流道(30)供冷却水流通;所述换热降温腔(3)内位于所述螺旋隔板(12)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导向涡轮部(32),所述导向涡轮部(32)驱动冷却水流通且流通方向为朝向所述螺旋隔板(12)的螺旋上升方向;所述换热降温腔(3)设置有位于底部的进水管(4)和位于顶部的出水连接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降温腔(3)底部连接有三个圆周排列设置的所述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端头设置有弯头(41),所述弯头(41)改变所述进水管(4)输入的冷却水流向,使其和所述工作罐(1)外壁相切;所述弯头(41)设置有长部(411)和短部(412),长部位于外侧而短部位于内侧,所述长部(411)和所述短部(412)之间设置有若干块平流导流板(43),所述平流导流板(43)将所述进水管(4)输入的冷却水变为平稳流动的水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降温腔(3)设置有六个圆周排列的混合涡轮部(31),所述混合涡轮部(31)位于所述导向涡轮部(32)和所述进水管(4)之间,其中三个混合涡轮部(31)将所述进水管(4)提供的冷却水向外引导,另外三个混合涡轮部(31)将外侧的冷却水朝向内侧引导,六个混合涡轮部(31)相互配合使得冷却水在换热降温腔(3)底部充分和工作罐(1)进行热交换;所述混合涡轮部(31)的引导方向和所述工作罐(1)的外壁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隔板(12)顶端和所述工作罐(1)与所述换热降温罐(2)的连接处形成出口腔(33),所述出口腔(33)连接安装有所述出水连接端(5);所述出水连接端(5)连接有可调式水泵(6),所述换热降温罐(2)顶部设置有信号接线盒(7),所述信号接线盒(7)通过连接线(73)连接所述可调式水泵(6)的水泵控制调节仓(63);所述信号接线盒(7)设置有连接杆(72),所述连接杆(72)伸入所述出口腔(33)内并在端部设置有测温头(71),所述测温头(71)信号连接所述水泵控制调节仓(63);所述测温头(71)通过检测出口腔(33)处冷却水的温度,将温度信息传递给所述水泵控制调节仓(63),所述水泵控制调节仓(63)根据温度信息,控制可调式水泵(6)的转速,温度越高,转速越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水泵(6)另一侧设置有水泵出水口(62),所述水泵出水口(62)连接冷却水水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隔板(12)上下层之间的间隔不大于所述换热降温腔(3)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设置有连接法兰(44),所述连接法兰(44)通过连接外接进水管从而和冷却水水池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罐(1)的顶部和所述换热降温罐(2)之间设置有隔热罩(11),所述隔热罩(11)避免因为所述工作罐(1)的顶部和所述换热降温罐(2)直接接触,从而导致换热降温罐(2)过度升温。
CN202022084016.9U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 Active CN213434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84016.9U CN213434379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84016.9U CN213434379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34379U true CN213434379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26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84016.9U Active CN213434379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343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3509A (zh) * 2021-10-25 2022-01-21 深圳市东方熊磁电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钕铁硼磁体的节能型烧结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3509A (zh) * 2021-10-25 2022-01-21 深圳市东方熊磁电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钕铁硼磁体的节能型烧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4657A (zh) 强迫分层的蓄热装置
CN213434379U (zh) 一种搪瓷釜降温装置
CN107023398A (zh) 一种水冷管道结构
CN206860296U (zh) 一种水冷管道结构
CN108613384A (zh) 一种串并联混合的立式底烧燃油燃气有机热载体锅炉
CN209084897U (zh) 强迫分层的蓄热装置
CN216756387U (zh) 一种新型翅片涡流夹套反应器
CN206008716U (zh) 一种二羧酸生产用换热装置
CN209672885U (zh) 一种螺旋式内循环制冷换热器
CN210980933U (zh) 热交换装置
CN210625384U (zh) 一种涂装环保机械设备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09431671U (zh) 一种全逆流防干烧燃气冷凝锅炉
CN213631705U (zh) 一种高换热效率的列管式换热器
CN201764862U (zh) 高温换热器
CN101922868B (zh) 高温换热器
CN218262425U (zh) 一种新型白酒冷凝器
CN110499169A (zh) 显热回收装置
CN110252209A (zh) 一种高效甲醛氧化器
CN213434380U (zh) 一种搪瓷釜
CN210332669U (zh) 一种聚合反应釜
CN215464297U (zh) 一种用于强立体感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制备的反应釜
CN110105970A (zh) 金属浇铸螺旋盘管夹套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
JP3204612B2 (ja)
CN214276609U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CN109506498A (zh) 一种管式超高温气体冷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