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32818U - 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32818U
CN213432818U CN202022101191.4U CN202022101191U CN213432818U CN 213432818 U CN213432818 U CN 213432818U CN 202022101191 U CN202022101191 U CN 202022101191U CN 213432818 U CN213432818 U CN 213432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rod
conical tooth
supporting
lifting r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011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平
曹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Xiang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Xiang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221011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32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32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328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根升降杆,两根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两根所述升降杆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滑动连接有多个腿部支撑装置,每个所述腿部支撑装置均包括一个滑动套设在所述支撑杆内的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一侧均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支撑杆的侧壁,另一端抵接所述滑块,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母,且顶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形体训练辅助装置能够适用不同高度需求的使用者,且同时能够供多个使用者形体训练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形体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且普及性极强的,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和娱乐为一体的体育项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健美操来进行身体的锻炼,在一些专业的健美操团体的训练中,其训练前都先进行形体的训练,群众大多为身体的柔韧性训练,以达到身体的柔软性,从而能够实现健美操动作的训练,加快训练进步,其中形体的训练装置以腿部和腰部的训练为主。
然而现有的辅助训练装置在大多结构简单,多为简单的支撑杆进行训练,且高度等均无法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训练人员在训练时无法根据不同人员的需求进行训练,实用性低,此外现有的腿部劈叉训练多对着墙进行训练,经多人辅助帮助进行训练,且训练效率低,无法根据训练者的承受强度进行微调,从而导致训练人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容易导致腿部的拉伤,从而影响整体的训练进度。
因此,提出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形体训练装置不能满足不同人员的需求,实用性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根升降杆,两根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两根所述升降杆顶部的支撑杆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多个腿部支撑装置;
所述支撑杆的截面为方框形,所述支撑杆一侧的侧壁以及顶部沿长度方向均设有滑槽;
每个所述腿部支撑装置均包括一个套设在所述支撑杆内并进行滑动的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一侧均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壁,另一端抵接所述滑块,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从所述支撑杆一侧的所述滑槽延伸出去,且套设连接有螺母,所述滑块的顶部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支撑杆顶部的滑槽,所述转动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
进一步地,相邻两根所述升降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每个所述升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支脚。
进一步地,两根所述升降杆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在两根所述升降杆的外侧,所述壳体内套设有第一锥形齿、第二锥形齿、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所述第一锥形齿的右侧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所述第二锥形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外部套接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锥形齿的左侧连接所述第三锥形齿,所述第三锥形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的外部套接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块向所述壳体外延伸的滑动板,两块所述滑动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壳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旋转握把,所述旋转握把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锥形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设置有四根,四根所述升降杆分别位于四个角所在位置处,所述支撑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分别连接位于前侧和后侧的两根所述升降杆,所述调节组件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三个,两组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位于与所述支撑组件对应的升降杆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包括外杆,所述外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右侧啮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杆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呈圆弧状,所述支撑架的内壁贴合有软胶垫,所述转动盘与滑块呈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支撑杆呈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的两端皆呈光杆,所述第一丝杠的左侧套接有支撑轴承,所述第二丝杠的右侧套接有支撑轴承,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承。
进一步地,一端的所述升降杆的高度高于另一端的所述支撑杆的高度,且所述支撑杆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根升降杆,两根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两根所述升降杆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滑动连接有多个腿部支撑装置,所述腿部支撑装置用于形体拉伸训练,所述升降杆可用于调节所述腿部支撑装置的高度,能够适用不同人员的训练高度需求,多个所述腿部支撑装置可以同时供多个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杆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组件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升降杆;11、外杆;12、旋转把手;13、内杆;14、齿条;15、齿轮;16、转动轴;2、支撑组件;21、支撑杆;22、螺纹杆;23、螺母; 24、弹簧;25、滑块;26、转动盘;27、支撑架;3、横杆;4、调节组件;41、固定架;42、滑动板;43、壳体;44、旋转握把;45、传动轴; 46、第一锥形齿;47、第二锥形齿;48、第一丝杠;49、第一轴套;410、第三锥形齿;411、第二轴套;412、第二丝杠;5、减震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根升降杆1,两根所述升降杆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连接两根所述升降杆顶部的支撑杆21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杆21上的多个腿部支撑装置。所述支撑杆21的截面为方框形,所述支撑杆21一侧的侧壁以及顶部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
每个所述腿部支撑装置均包括一个套设在所述支撑杆21内并进行滑动的滑块25,每个所述滑块25的一侧均连接有螺纹杆22,所述螺纹杆 22的外部套设有弹簧24,所述弹簧24的一端抵接所述支撑杆21的内侧壁,另一端抵接所述滑块25,所述螺纹杆22的一端从所述支撑杆21一侧的所述滑槽延伸出去,且套设连接有螺母23,所述滑块25的顶部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转动盘26,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支撑杆21顶部的滑槽,所述转动盘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1。
在训练时,通过将腿部抬起,将脚部放到支撑架27的上方进行腿部的柔性训练,通过调节所述升降杆1的高度调节,从而调节位于支撑杆 21上的腿部支撑装置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高度需求。通过在所述支撑杆21上滑动设置有多个所述腿部支撑装置,因此能够同时供多个不同的使用者使用。
更为优选地,一端的所述升降杆1的高度高于另一端的所述支撑杆 21的高度,且所述支撑杆21倾斜设置。该倾斜设计能够同时满足不同高度需求的人员进行训练,此外在训练时,能够同时满足不同高度的使用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
如图4所示,其中所述升降杆1包括外杆11,外杆1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内杆13,内杆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齿条14,齿条14的右侧啮合连接有齿轮15,齿轮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6,转动轴1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12,通过齿轮15的转动,进一步能够控制齿条14的升降,进一步能够控制旋转把手12的升降,从而能够实现对支撑组件2 的高度调节。
支撑组件2包括支撑杆21,支撑杆2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25,滑块2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22,螺纹杆22的外部套接有弹簧24,螺纹杆2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螺母23,滑块25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转动盘26,转动盘26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7,通过螺母23对其进行固定,使用时,能够进行不同高度的调节,且支撑架27能够对训练者的脚部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其左右晃动。
支撑架27呈圆弧状,支撑架27的内壁贴合有软胶垫,起到对训练者脚部的防护作用,转动盘26与滑块25呈转动连接,不用时,能够进行转动,从而减少其占用面积,滑块25与支撑杆21呈滑动连接,能够进行不同位置的调节。
如图5所示,两根所述升降杆1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4,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壳体43,所述壳体43固定连接在两根所述升降杆3 的外侧,所述壳体43内套设有第一锥形齿46、第二锥形齿47、第一丝杠48和第二丝杠412;所述第一锥形齿46的右侧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 47,所述第二锥形齿47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杠48,所述第一丝杠 48的外部套接有第一轴套49,所述第一锥形齿46的左侧连接所述第三锥形齿410,所述第三锥形齿410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杠412,所述第二丝杠412的外部套接有第二轴套411,所述第一轴套49和第二轴套411的一端均向外延伸且固定连接有一块滑动板42,两块所述滑动板 4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壳体4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旋转握把 44,所述旋转握把4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45,所述传动轴45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壳体43内且与所述第一锥形齿410固定连接。
调节组件4能够满足人员进行劈叉训练,首先将脚部放在固定架41 的内部,进一步能够通过转动旋转握把44,控制第一锥形齿46进行转动,进一步能够带动第二锥形齿47和第三锥形齿410进行转动,同时能够实现第二丝杠412和第一丝杠48的转动,进一步能够控制器上方的第二轴套411和第一轴套49进行移动,通过转动实现其向两侧移动,进一步实现对训练者的劈叉训练,且能够根据训练者的承受程度进行微调,进而能够起到对训练者的保护作用,进一步能够防止过度劈叉导致的腿部拉伤。
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使劈叉训练更具安全性,能够进行微小幅度的调节,从而能够使训练者进行劈叉训练,且能够根据其承受程度进行小幅度增加,相比传统的人为辅助更具精准性和安全性。
所述第一丝杠48与第二丝杠412的两端皆呈光杆,方便其进行转动,第一丝杠48的左侧套接有支撑轴承,第二丝杠412的右侧套接有支撑轴承,起到支撑作用,进而增加其稳定性,壳体4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承,方便丝杠进行转动。
所述升降杆1有限设置有四根,四根所述升降杆1分别位于四个角所在位置处,所述支撑组件2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组件2分别连接位于前侧和后侧的两根所述升降杆1,所述调节组件4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三个,两组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位于与所述支撑组件2对应的升降杆1的底部。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人工进行安装,首先将组装结束的装置放置在指定的训练场所,首先在使用时,可以将该装置抬到指定地点,训练时,能够通过将腿部抬起,将脚部放到支撑架27的上方进行腿部的柔性训练,且该倾斜设计能够同时满足不同高度需求的人员进行训练,此外在训练时,能够通过转动旋转把手12,进一步带动转动轴16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齿轮15进行转动,同时能够带动齿条14进行升降,进一步能够实现旋转把手12的升降,从而能够实现对支撑组件2高度的调节,使用时,根据需求将滑块25固定在不同的高度处。
调节组件4能够满足人员进行劈叉训练,首先将脚部放在固定架41 的内部,进一步能够通过转动旋转握把44,控制第一锥形齿46进行转动,进一步能够带动第二锥形齿47和第三锥形齿410进行转动,同时能够实现第二丝杠412和第一丝杠48的转动,进一步能够控制器上方的第二轴套411和第一轴套49进行移动,通过转动实现其向两侧移动,进一步实现对训练者的劈叉训练,且能够根据训练者的承受程度进行微调,进而能够起到对训练者的保护作用,进一步能够防止过度劈叉导致的腿部拉伤。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根升降杆,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两根所述升降杆顶部的支撑杆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多个腿部支撑装置;
所述支撑杆的截面为方框形,所述支撑杆一侧的侧壁以及顶部沿长度方向均设有滑槽;
每个所述腿部支撑装置均包括一个套设在所述支撑杆内并进行滑动的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一侧均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壁,另一端抵接所述滑块,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从所述支撑杆一侧的所述滑槽延伸出去,且套设连接有螺母,所述滑块的顶部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支撑杆顶部的滑槽,所述转动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所述升降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每个所述升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支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升降杆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在两根所述升降杆的外侧,所述壳体内套设有第一锥形齿、第二锥形齿、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所述第一锥形齿的右侧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所述第二锥形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外部套接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锥形齿的左侧连接第三锥形齿,所述第三锥形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的外部套接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块向所述壳体外延伸的滑动板,两块所述滑动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壳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旋转握把,所述旋转握把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锥形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设置有四根,四根所述升降杆分别位于四个角所在位置处,所述支撑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分别连接位于前侧和后侧的两根所述升降杆,所述调节组件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三个,两组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位于与所述支撑组件对应的升降杆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包括外杆,所述外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右侧啮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杆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呈圆弧状,所述支撑架的内壁贴合有软胶垫,所述转动盘与滑块呈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支撑杆呈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的两端皆呈光杆,所述第一丝杠的左侧套接有支撑轴承,所述第二丝杠的右侧套接有支撑轴承,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端的所述升降杆的高度高于另一端的所述支撑杆的高度,且所述支撑杆倾斜设置。
CN202022101191.4U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 Active CN213432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1191.4U CN213432818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1191.4U CN213432818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32818U true CN213432818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27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01191.4U Active CN213432818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328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0051B (zh) 一种多方位智能拉伸器
CN108079510A (zh) 一种健美操柔韧训练辅助装置
CN111184981A (zh) 一种建设运动用肌肉训练装置
CN112023344A (zh) 一种自动蓄电增加阻尼的锻炼用健身机构
CN111111103A (zh) 一种运动训练用的压腿装置
CN207679952U (zh) 一种习练瑜伽的辅助装置
CN213432818U (zh) 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辅助装置
CN203458729U (zh) 一种手摇式上肢练习器
CN208031768U (zh) 一种下肢残疾人用臂力锻炼装置
CN112957671B (zh) 一种竞技健美操柔韧类练习器材
CN211912609U (zh) 一种用于体操训练的劈叉辅助装置
CN210812358U (zh) 偏瘫康复助行训练器
CN210749890U (zh) 一种带上肢锻炼功能的残疾人轮椅
CN210904807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椅
CN113856159A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
CN210384718U (zh) 一种体育舞蹈用拉伸辅助设备
CN108671478B (zh) 一种依靠自身重力并使用脚部交替活动为动力的健身器材
CN219251566U (zh) 一种心内科临床康复锻炼器
CN113476784A (zh) 一种体育训练用背肌训练器及使用方法
CN207323960U (zh) 一种室内手脚健身装置
CN209933966U (zh) 一种坐式蹬腿训练装置
CN112190870A (zh) 拉线式多功能健身器
CN216092123U (zh) 一种用于训练上肢和腿部力量的体育锻炼器
CN219090071U (zh) 一种便于握持的助行器
CN205287423U (zh) 下拉训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