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30136U - 一种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30136U CN213430136U CN201921402731.3U CN201921402731U CN213430136U CN 213430136 U CN213430136 U CN 213430136U CN 201921402731 U CN201921402731 U CN 201921402731U CN 213430136 U CN213430136 U CN 2134301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od collection
- collection tube
- tube
- top cover
- pun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该采血管包括一体式构成的管体、封闭体和连接体。管体具有用于收容血样的收容腔,收容腔的一端具有开口;封闭体被构造用于封闭开口并且设有可被采样装置刺破并进入到所述收容腔内的穿刺区;连接体被构造用于连接管体和封闭体,使得封闭体能盖向或脱离管体的收容腔的开口。由于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采血管采用一体式的结构,因此整个采血管可采用一套模具一体成型,成本低。此外,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采血管具有可被采样装置刺破的穿刺区,使得吸样针更易穿破采血管进行吸样,无需人工打开封闭体并且提高了吸样针的使用寿命,适合于大批量的自动进样操作。
Description
本申请为下述母案的分案申请:
母案申请日为2018.08.29,中国申请号为201821410890.3,名称为一种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尤其是微量采血管。
背景技术
血液样本测定需要从患者采集一定量的样本。采血方式通常分为采静脉血和采末梢血。对于新生儿、婴幼儿、重症监护病人等不适合静脉采血的患者,往往采集末梢血。
对于目前血液分析仪,在测量血样时主要具有下列三种进样方式:
(1)自动进样:将多个装有血样的采血管放在样本架上,然后将若干排样本架放在分析仪的进样平台,按启动测量按键后,分析仪自动依此完成每支样本的混匀、吸样、检测;
(2)封闭进样:用户测量前事先将采血管中的血样混匀,然后将该样本放在分析仪样本座上(如果是不可穿刺的采血管还需要先摘帽),按启动测量按键后,仪器完成样本的吸样和检测;
(3)开放进样:用户测量前事先将采血管中的血样混匀,然后摘掉采血管帽,将采血管放于吸样针下并使针头浸没在血样中,按吸样键后,仪器完成样本的吸样和检测。
很显然,自动进样方式非常适合血样的批量测试并且可实现全自动化,效率最高。而封闭进样和开放进样方式则需要人值守,且只能单个进样,效率相对低下。
对于末梢血日样本庞大的儿童、妇幼专科医院来说,使用单个进样的封闭进样和开放进样方式效率非常低下。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的微量采血管,如图1和图2所示,这种微量采血管的管体1和管帽2可分离,其中管体1采用塑料制成,管帽2采用橡胶或橡胶化合物制成。分析仪的吸样针可以直接穿透这种微量采血管的管帽2进入采血管内部吸移样本。但这种采血管由于管体1和管帽2分离,且管体1和管帽2使用不同的材料制成,所以生产这种微量采血管需要两套模具,且存在组装的过程,故其成本较高。
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微量采血管,这种微量采血管的管体和管帽通过连接体连接,管体和管帽不可分离,且均采用塑料制成。生产这种微量采血管可以使用一套模具一体成型,且不需要组装,故成本较低。上述微量采血管若想采用自动进样批量测量,必须先打开管帽。这样的操作存在以下弊端:
(1)测试前摘帽和测试后盖帽影响操作效率;
(2)测量前若碰倒样本架,会造成样本泼洒;
(3)采血管开盖在干燥的环境下,血液样本中的水分易挥发,导致测试靠后的样本测量结果失真。
而且由于这种微量采血管的管帽由塑料制成且管帽中部区域的塑料厚度较厚,如果采用吸样针强行穿刺该管帽的方式进行吸样,将大大降低吸样针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穿刺的成本低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尤其是微量采血管。所述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尤其是微量采血管包括一体式构成的管体、封闭体和连接体;所述管体具有用于收容血样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封闭体被构造用于封闭所述开口并且设有可被采样装置刺破并进入到所述收容腔内的穿刺区;所述连接体被构造用于连接所述管体和所述封闭体,使得所述封闭体能盖向或脱离所述管体的收容腔的开口。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体可以构造为可弯折的,使得所述封闭体盖向或脱离所述管体,即关闭和打开所述收容腔的开口。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穿刺区可以由柔性材料制成。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封闭体可以包括与所述连接体连接的顶盖、与所述收容腔的开口处侧壁配合的筒体并且包括横隔体,所述筒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顶盖上,所述顶盖和所述筒体分别具有在其封闭所述收容腔的情况下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通孔,所述横隔体设置在所述筒体的通孔内或设置在所述筒体的远离所述顶盖的端部并且封闭该筒体的通孔,所述穿刺区设置在所述横隔体的封闭所述筒体的通孔的部分上。该实施方式能够降低对横隔体的污染。进一步地,所述穿刺区可以为所述横隔体的封闭所述筒体的通孔的至少一部分或为所述横隔体的全部;或者所述横隔体可以具有与所述筒体的通孔连通并且同轴对齐的孔口,并且所述穿刺区被构造为封闭该孔口的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结构、例如可以被构造为尤其是弹性的封闭薄膜。更优选地,所述穿刺区可以为圆形的或方形的;和/或所述穿刺区可以位于所述横隔体的中部;和/或所述顶盖的通孔和所述筒体的通孔以及所述收容腔可以在所述顶盖和所述筒体封闭所述收容腔的情况下同轴对齐地连通。
作为所述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隔体的侧部可以设有放气槽,所述放气槽为贯穿所述横隔体的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切口。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封闭体可以仅包括顶盖和筒体,所述筒体具有在其封闭所述收容腔的情况下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顶盖上并且由该顶盖封闭,所述穿刺区设置在所述顶盖的封闭所述通孔的部分上。进一步地,所述穿刺区可以为所述顶盖的封闭所述通孔的至少一部分;或者所述顶盖可以具有与所述筒体的通孔连通并且同轴对齐的孔口,并且所述穿刺区被构造为封闭该孔口的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结构、例如可以被构造为尤其是弹性的封闭薄膜。更优选地,所述穿刺区可以为圆形的或方形的;和/或所述穿刺区可以位于所述顶盖的中部;和/或所述筒体的通孔与所述收容腔可以在所述筒体封闭所述收容腔的情况下同轴对齐地连通。
作为所述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的侧部可以设有放气槽,所述放气槽为贯穿所述顶盖的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切口。
作为所述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刺区的厚度可以小于其周围区域的厚度。优选地,所述穿刺区的厚度可以小于等于0.3毫米,更优选地,所述穿刺区的厚度可以为0.2毫米。更薄的塑料制成的穿刺区能够具有一定程度的柔性,因而使得采样装置更容易刺破穿刺区,进入到收容腔中吸样,从而提高采样装置的寿命。
作为所述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刺区内可以设有非贯穿该穿刺区的切痕。优选地,所述穿刺区内的切痕可以为十字或米字型结构。该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使得穿刺区更易被采样装置刺破,进而提高采样装置的寿命。
作为所述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刺区内可以设有贯穿该穿刺区的切口,所述切口通向所述收容腔,用于使采样装置经过所述切口进出所述收容腔。优选地,所述切口可以为两个相交的细长逢,其交点位于所述穿刺区的中央。优选地,所述筒体的外径可以大于或等于所述收容腔的开口的直径。该实施方式便于采样装置穿过穿刺区,阻力小并且有利于采样装置吸样时保持内外压力平衡。
作为所述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容腔可以具有呈倒锥面、旋转抛物面、半球形或半椭圆面形状的底部。
作为所述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体可以具有用于在插入到样本架时起支撑作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自所述收容腔的外侧底壁向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延伸设置。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可以包括自所述收容腔的外侧底壁向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延伸形成的支撑侧壁,所述支撑侧壁围成筒状结构。优选地,在所述支撑部上可以设有用于识别样本标识的识别部。
作为所述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体的长度范围可以为45mm至90mm,和/或所述收容腔的体积范围可以为0.2ml至2ml。
作为所述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收容腔的开口的一端外壁设有径向的凸起。
作为所述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体、封闭体和连接体可以由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采血管采用连体式的结构,因此整个采血管可采用一套模具一体成型,成本低。此外按照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可被刺破的穿刺区使得吸样针更易穿破采血管进行吸样,提高了吸样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采血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采血管的轴向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的采血管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采血管的轴向剖视图;
图5为图3的采血管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的采血管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采血管的轴向剖视图;
图8为图6的采血管的贴有条码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采血管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采血管的轴向剖视图;
图11为本申请的采血管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尤其是微量采血管,采血管包括一体式构成的管体、封闭体和连接体;管体具有用于收容血样的收容腔,收容腔的一端具有开口;封闭体构造被用于封闭开口并且具有可被采样装置、例如吸样针刺破并进入到所述收容腔内的穿刺区;连接体被构造用于连接管体和封闭体。
封闭体上的穿刺区设置成具有比封闭体上的其它区域更薄的厚度或者设置成由柔性材料制成和/或设置有非贯穿的切痕或贯穿的切口,以利于穿刺针的刺破取样,降低了封闭体对穿刺针的损耗,提高了穿刺针的使用寿命,并且本采血管为一体式结构,可由一套模具成型制备,尤其在批量生产中,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3至图5分别示出了本申请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同视图。所述采血管被构造成一体式的微量采血管,该采血管由一套模具一体成型,并采用塑料(如PP、PE等)制成,成本低。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实施例的采血管包括一体式构成的管体10、封闭体20和连接体30。连接体30将管体10和封闭体20可运动地连接。具体的,连接体30为可沿中部翻折的条状片,条状片的两端分别与管体10的上端和封闭体20的端部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所述连接体30可以弯折,使所述封闭体20盖向或脱离所述管体10。
管体10具有一个收容腔11,收容腔11的上端开口,而收容腔11的下端封闭,收容腔11用于收容血样。
在该第一实施例中,封闭体20包括顶盖21、筒体(尤其是环形筒体)22和横隔体23,顶盖21通过连接体30与管体10的上端连接,顶盖21和筒体22的中部分别具有一个可通入收容腔11的并且在顶盖和筒体封闭收容腔的情况下与收容腔11基本上同轴对齐的通孔,筒体22的通孔与顶盖21的通孔也基本上同轴对齐地导通。筒体22的一端连接在顶盖21上,而另一端以密封配合的方式可插入到所述收容腔中。此外,横隔体23可以被一体成型或被可脱开地成型在筒体22的底部(远离顶盖21的端部)并且封闭筒体22的通孔。由此,顶盖21、筒体22和横隔体23配合作用,将所述收容腔11相对于外部环境密封。具体地,筒体22与收容腔11的开口处侧壁配合,封闭体20的筒体22的外径等于或略大于收容腔11的开口的直径,从而在将封闭体20盖向管体10时,顶盖21、筒体22和横隔体23形成的结构能够密封地封闭所述收容腔11的开口,使得血样保持在所述收容腔11之内。
在该第一实施例中,横隔体23相对于顶盖21形成沉降式结构、即设置在筒体22的底部,使得在用手将封闭体20盖向管体10的过程中,手或手套不接触横隔体23,确保了横隔体23不受污染,从而在吸样针对横隔体23进行刺穿时不至于将污染物带入收容腔11中,避免了污染血样导致的测量偏差。
如图5可清楚看出得那样,横隔体23设有穿刺区231,该穿刺区231为横隔体23的厚度较小的部分。更薄的塑料制成的穿刺区能够具有一定程度的柔性,有利于吸样针的刺破,提高吸样针的使用寿命。在满足注塑加工工艺要求前提下尽可能薄地制造穿刺区231,使得在吸样针刺穿所述穿刺区231时对吸样针的磨损降到最小。优选穿刺区231的厚度小于等于0.3毫米,例如穿刺区的厚度为0.2毫米。此外,优选该穿刺区231为圆形的并且位于横隔体23的中部,有利于吸样针对准穿刺。
然而,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横隔体23可以具有与所述筒体22的通孔连通并且对齐的孔口,并且所述穿刺区231被构造为封闭该孔口的由柔性材料(例如硅胶、橡胶等)制成的结构,例如可以被构造为尤其是弹性的封闭薄膜,例如纸膜、塑料膜和锡膜等,有利于刺破穿刺区231。
此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收容腔11的下端(远离开口的一端)可以收窄设置,使得在相同的管长的基础上,下端收窄的收容腔11的总体积减小,在采集相同体积血样的情况下,收纳在本管体10内的血液液面将处于更高的位置,有利于吸样针吸样,从而降低了对采血量的要求。
在一种实施例中,收容腔11下端的收窄结构可以为倒锥形结构111。当然,收容腔11的下端也可设置为旋转抛物面、半椭圆面、半球面等收窄结构。
此外,为了方便盖装,在筒体22的远离顶盖21的一端外圆周上还可设有圆倒角。
在其他实施例中,穿刺区231也可为方形或椭圆形,或者整个横隔体23设为厚度薄的穿刺区231。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在穿刺区231内还可以设有非贯穿该穿刺区231的切痕,该切痕为十字型或米字型结构,切痕优选位于穿刺区231的中部。切痕减小了穿刺区的穿刺厚度,有利于吸样针快速容易地刺穿横隔体23,并且十字型或米字型结构的切痕使得吸样针刺破横隔体23后,横隔体23沿着十字型或米字型张开,也起到了在吸样时消除管体10内的负压作用。
当然,在穿刺区231内也可以设有贯穿该穿刺区的切口,而不是非贯穿的切痕。所述切口通向所述收容腔,用于使采样装置经过所述切口进出所述收容腔。例如,所述切口为两个相交的细长逢,其交点位于穿刺区231的中央。当穿刺区231被构造为由柔性材料、尤其是弹性的柔性材料制成的结构时,所述切口能够在非吸样期间处于闭合状态。尤其是当封闭体20的筒体22的外径略大于收容腔11的开口的直径的情况下,当筒体22被插入收容腔11中、即封闭体20盖住管体10时,收容腔11的内壁挤压筒体22,从而筒体22略微收缩,进而使得封闭该筒体的通孔的横隔体23被挤压,使得所述切口保持闭合,提高该切口处的密封效果。当自动吸样时,该切口在吸样针作用下变形裂开,使得吸样针穿过该切口进入收容腔11。吸样完成后,吸样针收回,此时切口两侧在柔性材料特性作用下恢复闭合状态。此外,这样的切口还能够保持吸样时的压力平衡,也就是说,该切口可以兼具使采样装置插入收容腔11的功能和向外排气的功能。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在横隔体23上还设有放气槽,放气槽为贯穿横隔体23的切口。在穿刺区231内未设置贯穿该穿刺区的切口的情况下,放气槽的设置尤其是有利的。放气槽在正常情况下是闭合的。然而,在吸样针穿刺取样的过程中,吸样针吸取血样可能导致管体10内产生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放气槽展开,外面的空气将进入到管体10内,从而消除管体10内的负压,避免了负压对取样精度的影响。
此外,在收容腔11的开口的一端外壁设有径向的凸起,优选的凸起为环形片状结构,该凸起提高了管体10开口端的结构强度,开口不易变形,并且也利于连接体30上筒体23的卡入和作为隔档可防止拾取管体10时的滑落。
图6至图8分别示出了本申请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的第二实施例的不同视图。在该第二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管体10的下端(远离开口的一端)可以具有向下延伸的支撑部12,支撑部12被构造用于在插入到样本架时起支撑作用。所述支撑部12包括自所述收容腔11的外侧底壁向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延伸形成的支撑侧壁,所述支撑侧壁围成筒状结构。在一种特别的实施例中,可以仅将收容腔11的下端设置为倒锥形结构,而管体10的下端为直筒型结构有利于管体10的支撑放置。
此外,如图8所示,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在管体10的支撑部12上还可以设有识别部40,识别部40可以为粘贴在支撑部12上的条码标签或二维码标签,这样有利于对样本的信息化管理。
图9和图10分别示出了本申请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的第三实施例的不同视图。在该第三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横隔体23也可被一体地设置在筒体22的通孔内部、尤其是中部,这样的设置结构与图3至图5的第一实施例的设置结构一样能够避免横隔体23受污染,继而避免对收容腔11内的样本的污染。
图11和图12分别示出了本申请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的第四实施例的不同视图。然而,在该第四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封闭体20仅包括顶盖21和筒体22,筒体22具有与收容腔11连通的并且在筒体封闭收容腔的情况下与收容腔11基本上对齐的通孔,但顶盖21是封闭的,筒体22的通孔的一端连接在顶盖21上并且由该顶盖21封闭,穿刺区为顶盖21的密封筒体22的通孔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穿刺区的材料厚度小于顶盖21的其余部分的材料厚度。优选穿刺区231、筒体的通孔与管体10的收容腔11在筒体封闭收容腔的情况下基本上对齐,以便对准穿刺。优选的,顶盖21的密封筒体22的通孔的区域全部为穿刺区231。
与第一实施例的横隔体23类似地,在顶盖21上还可以设有放气槽,放气槽为贯穿顶盖21的切口。
与第一实施例的横隔体23类似地,顶盖21也可以具有与所述筒体22的通孔连通并且基本对齐的孔口,并且所述穿刺区被构造为封闭该孔口的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结构。
以上提及的各个特征,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是有意义的,均可以任意相互结合。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27)
1.一种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管包括一体式构成的管体、封闭体和连接体;所述管体具有用于收容血样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封闭体被构造用于封闭所述开口并且设有可被采样装置刺破并进入到所述收容腔内的穿刺区;所述连接体被构造用于连接所述管体和所述封闭体,使得所述封闭体能盖向或脱离所述管体的收容腔的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构造为可弯折的,使得所述封闭体能盖向或脱离所述管体的收容腔的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区由柔性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体包括与所述连接体连接的顶盖、与所述收容腔的开口处侧壁配合的筒体并且包括横隔体,所述筒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顶盖上,所述顶盖和所述筒体分别具有在其封闭所述收容腔的情况下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通孔,所述横隔体设置在所述筒体的通孔内或设置在所述筒体的远离所述顶盖的端部并且封闭该筒体的通孔,所述穿刺区设置在所述横隔体的封闭所述筒体的通孔的部分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区为所述横隔体的封闭所述筒体的通孔的至少一部分或者为所述横隔体的全部;或者,所述横隔体具有与所述筒体的通孔连通并且同轴对齐的孔口,并且所述穿刺区被构造为封闭该孔口的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区为圆形的或方形的;和/或所述穿刺区位于所述横隔体的中部;和/或所述顶盖的通孔和所述筒体的通孔以及所述收容腔在所述顶盖和所述筒体封闭所述收容腔的情况下同轴对齐地连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体的侧部设有放气槽,所述放气槽为贯穿所述横隔体的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切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体包括顶盖和筒体,所述筒体具有在其封闭所述收容腔的情况下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顶盖上并且由该顶盖封闭,所述穿刺区设置在所述顶盖的封闭所述通孔的部分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区为所述顶盖的封闭所述通孔的至少一部分;或者所述顶盖具有与所述筒体的通孔连通并且同轴对齐的孔口,并且所述穿刺区被构造为封闭该孔口的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区为圆形的或方形的;和/或所述穿刺区位于所述顶盖的中部;和/或所述筒体的通孔与所述收容腔在所述筒体封闭所述收容腔的情况下同轴对齐地连通。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侧部设有放气槽,所述放气槽为贯穿所述顶盖的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切口。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收容腔的开口的直径。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区的厚度小于其周围区域的厚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区的厚度小于等于0.3毫米。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区的厚度为0.2毫米。
16.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区内设有非贯穿该穿刺区的切痕。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区内的切痕为十字或米字型结构。
18.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区内设有贯穿该穿刺区的切口,所述切口通向所述收容腔,用于使采样装置经过所述切口进出所述收容腔。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为两个相交的细长逢,其交点位于所述穿刺区的中央。
20.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具有呈倒锥面、旋转抛物面、半球形或半椭圆面形状的底部。
21.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具有用于在插入到样本架时起支撑作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自所述收容腔的外侧底壁向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延伸设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自所述收容腔的外侧底壁向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延伸形成的支撑侧壁,所述支撑侧壁围成筒状结构。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用于识别样本标识的识别部。
24.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长度范围为45mm至90mm,和/或所述收容腔的体积范围为0.2ml至2ml。
25.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容腔的开口的一端外壁设有径向的凸起。
26.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封闭体和连接体由塑料制成。
27.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管被构造为微量采血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02731.3U CN213430136U (zh) | 2018-08-29 | 2018-08-29 | 一种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02731.3U CN213430136U (zh) | 2018-08-29 | 2018-08-29 | 一种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 |
CN201821410890.3U CN209474627U (zh) | 2018-08-29 | 2018-08-29 | 一种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410890.3U Division CN209474627U (zh) | 2018-08-29 | 2018-08-29 | 一种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30136U true CN213430136U (zh) | 2021-06-15 |
Family
ID=6811121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410890.3U Active CN209474627U (zh) | 2018-08-29 | 2018-08-29 | 一种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 |
CN201921402731.3U Active CN213430136U (zh) | 2018-08-29 | 2018-08-29 | 一种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410890.3U Active CN209474627U (zh) | 2018-08-29 | 2018-08-29 | 一种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209474627U (zh) |
-
2018
- 2018-08-29 CN CN201821410890.3U patent/CN209474627U/zh active Active
- 2018-08-29 CN CN201921402731.3U patent/CN213430136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74627U (zh) | 2019-10-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724690B2 (en) | Blood collection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the same | |
US6755802B2 (en) | Whole blood sampling device | |
US7488297B2 (en) | Blood collecting devices | |
EP3116464B1 (en) | Devices for bodily fluid sample collection | |
DK2892496T3 (en) | BODY LIQUID SAMPLING DEVICES | |
CA2662908C (en) | Sample container with physical fill-line indicator | |
US9011770B2 (en) | Device for detecting analytes in fluid samples | |
JP2015083985A (ja) | 試料収集容器アセンブリ | |
AU2014232347A1 (en) |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bodily fluid sample collection | |
CN209966387U (zh) | 用于自动进样的微量样本采集管 | |
CN220438355U (zh) | 一种可采集血液的便携式体外检测装置 | |
CN213430136U (zh) | 一种用于自动进样的采血管 | |
EP3318191B1 (en) | System for collecting blood samples from a patient, and corresponding sample collection device and pumps for extracting blood from a patient | |
CN221484894U (zh) | 一种血辫取样装置 | |
CN214876465U (zh) | 体液检测留样装置 | |
CN219331666U (zh) | 一种末梢采血笔 | |
CN214387458U (zh) | 末稍血试管 | |
CN218157563U (zh) | 尿液微量元素检测管 | |
CN216365041U (zh) | 一种老年人用血液科护理采血器 | |
KR102244869B1 (ko) | 채혈기를 구비한 시약반응기 | |
CN218381835U (zh) | 一种带穿刺功能的吸头 | |
CN215503028U (zh) | 一种可导向穿刺真空采血管防溅帽 | |
US20240023851A1 (en) | Trigger mechanism for a sample collection device and sample collect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CN212228410U (zh) | 一次性标本收集杯 | |
CN116211301A (zh) | 一种末梢采血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Animal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SHENZHEN MINDRAY BIO-MEDICAL ELECTRONICS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440020009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blood collection tube for automatic sampling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5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0804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