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28459U - 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28459U
CN213428459U CN201821828631.2U CN201821828631U CN213428459U CN 213428459 U CN213428459 U CN 213428459U CN 201821828631 U CN201821828631 U CN 201821828631U CN 213428459 U CN213428459 U CN 213428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age
cover
lower jaw
support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286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苓
徐翠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Tai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Tai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8218286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28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28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284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包含有设置在佩戴人员的下巴上的下颌托(1)、设置在佩戴人员的面部上的上颌罩(4)、设置在上颌罩(4)和下颌托(1)之间的连接带(7)、设置在下颌托(1)上并且作用在佩戴人员的头部上的下绑带(3)、设置在上颌罩(4)上并且作用在佩戴人员的头部上的上绑带(6)、设置在下颌托(1)上并且用于对呼吸空气进行过滤处理的空气清洁装置,通过下颌托(1)、下绑带(3)和空气清洁装置,实现对佩戴人员的呼吸空气进行净化处理,通过上颌罩(4)、连接带(7)和上绑带(6),实现对佩戴人员的嘴部和鼻部进行覆盖,不再都是使用一个整体的纱布,因此方便了手术过程的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语言交流。

Description

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罩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因此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装置,在现有的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中,还都是使用一个整体的纱布,由于整个纱布都佩戴在护理人员和医生的嘴部,当需要护理人员和医生之间进行语言交流时,从而影响了语言的表达,影响了手术过程的之间的相互配合。
基于申请人于2018年3月15日的技术交底书和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其中专利号:ZL201820245061.8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因此方便了手术过程的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语言交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设置在佩戴人员的下巴上的下颌托、设置在佩戴人员的面部上的上颌罩、设置在上颌罩和下颌托之间的连接带、设置在下颌托上并且作用在佩戴人员的头部上的下绑带、设置在上颌罩上并且作用在佩戴人员的头部上的上绑带、设置在下颌托上并且用于对呼吸空气进行过滤处理的空气清洁装置。
由于设计了下颌托、上颌罩、连接带、下绑带、上绑带和空气清洁装置,通过下颌托、下绑带和空气清洁装置,实现对佩戴人员的呼吸空气进行净化处理,通过上颌罩、连接带和上绑带,实现对佩戴人员的嘴部和鼻部进行覆盖,不再都是使用一个整体的纱布,因此方便了手术过程的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语言交流。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分体覆盖在佩戴人员的嘴部和鼻部上的方式把下颌托、上颌罩、连接带、下绑带、上绑带和空气清洁装置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上下翻转体实现分体覆盖的方式把下颌托、上颌罩和连接带与下绑带、上绑带和空气清洁装置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空气清洁装置设置为呼吸盒或包含有布袋、气嘴、弹簧和固定圈。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与上颌罩联接,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鼻垫。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下颌托与上颌罩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下颌托上设置有上颌罩并且在下颌托与上颌罩之间设置有连接带,呼吸盒和下绑带设置在下颌托上并且鼻垫和上绑带设置在上颌罩上,布袋设置在下颌托中并且气嘴、弹簧和固定圈设置在下颌托上,气嘴设置在弹簧和固定圈之间并且密封垫设置在上颌罩与下颌托之间。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下颌托设置为包含有竖部和横部并且竖部和横部设置为呈L字形分布,竖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横部的左端头联接并且在竖部和横部中设置有内腔体,内腔体的敞口部设置在竖部的上端头并且内腔体的底部设置在横部的右端头,在横部的侧面部设置有安装孔体并且在竖部的左侧面部设置有气体通道体,气体通道体和安装孔体设置为与内腔体连通并且在竖部的上端的左侧面部设置有台阶部,竖部的上端的右侧面部设置为弧形板状体并且横部的左端头设置为与下绑带联接,内腔体的内壁设置为与布袋的端口联接并且台阶部设置为与上颌罩接触式联接,在气体通道体的的外敞口部中设置有气嘴、弹簧和固定圈并且气体通道体的横孔体的底部设置为与弹簧接触式联接,安装孔体设置为与呼吸盒螺纹式联接,竖部的左侧面部设置为与连接带联接并且台阶部的侧面部设置为与密封垫联接,竖部和横部分别设置为矩形块状体并且在竖部和横部的连接部的右侧面部设置有弧形凹槽体,竖部的侧面部的轮廓线设置为圆周线的一部分,内腔体设置为L字形孔状体并且台阶部设置为L字形口状体,气体通道体设置为Z字形孔状体并且气体通道体的外敞口部设置在竖部的左侧面部上,气体通道体的内敞口部设置为与布袋连通并且安装孔体设置为螺纹孔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呼吸盒的瓶壳中设置有填充体并且在瓶壳的底部设置有通气孔体,瓶壳的敞口部设置为与下颌托螺纹式联接并且瓶壳设置为圆形瓶状体,填充体设置为活性炭的集成体并且通气孔体设置为圆形孔状体,通气孔体设置为沿瓶壳的底部间隔排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上颌罩设置为凸字形片状体并且在上颌罩的周边设置有凸起边缘体,上颌罩的内侧面的上端端面部部设置为与鼻垫联接并且上颌罩的外侧面的上端端面部部设置为与上绑带联接,上颌罩的外侧面的下端端面部部设置为与连接带联接,上颌罩的侧面部的轮廓线设置为圆周线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鼻垫设置为包含有第一垫部和第二垫部并且第一垫部和第二垫部分别设置为与上颌罩贴附式联接,第一垫部和第二垫部分别设置为矩形海绵块状体并且第一垫部和第二垫部设置为沿上颌罩的竖向中心线左右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下绑带和上绑带分别设置为具有涨紧部的编织带并且连接带设置为编织带,下绑带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下颌托联接并且上绑带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上颌罩联接,连接带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下颌托联接并且连接带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上颌罩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密封垫设置为矩形海绵片状体并且密封垫设置为与下颌托贴附式联接,密封垫设置为与上颌罩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布袋设置为圆形袋状体并且布袋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下颌托联接,布袋设置为沿下颌托的竖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气嘴的柱部中设置有孔道体并且孔道体设置为L字形孔状体,孔道体的外敞口部设置在柱部的左端端面部并且孔道体的内敞口部设置在柱部的侧面部,柱部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固定圈设置为螺纹圈状体,固定圈设置为与下颌托螺纹式联接并且固定圈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气嘴的左端头接触式联接,气嘴的右端头设置为与弹簧的其中一个端头接触式联接,弹簧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下颌托接触式联接并且弹簧设置为圆柱弹簧。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下颌托和下绑带与上颌罩、上绑带和连接带设置为按照分体覆盖的方式分布,下颌托、下绑带、上颌罩、上绑带和连接带与呼吸盒设置为按照渗透过滤的方式分布并且下颌托、下绑带、上颌罩、上绑带和连接带与布袋、气嘴、弹簧和固定圈设置为按照吸附过滤的方式分布,下颌托、下绑带、上颌罩、上绑带和连接带与呼吸盒设置为鼻垫和密封垫设置为按照充填密封的方式分布并且下颌托的中心线、下绑带的中心线、上颌罩的中心线、上绑带的中心线、布袋的中心线、气嘴的中心线、弹簧的中心线、固定圈的中心线和密封垫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呼吸盒设置在下颌托上并且至少三个布袋设置在下颌托中,至少两个连接带设置在下颌托和上颌罩之间。
在本技术方案中,分体覆盖在佩戴人员的嘴部和鼻部上的下颌托、上颌罩、连接带、下绑带、上绑带和空气清洁装置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下颌托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气嘴9的结构示意图,
下颌托-1、呼吸盒-2、下绑带-3、上颌罩-4、鼻垫-5、上绑带-6、连接带-7、布袋-8、气嘴-9、弹簧-91、固定圈-92、密封垫-93、竖部-11、横部-12、内腔体-13、台阶部-14、弧形板状体-15、气体通道体-16、安装孔体-17、瓶壳-21、填充体-22、通气孔体-23、第一垫部-51、第二垫部-52、柱部-95、孔道体-96。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一般表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下颌托1、呼吸盒2、下绑带3、上颌罩4、鼻垫5、上绑带6、连接带7、布袋8、气嘴9、弹簧91、固定圈92和密封垫93,
在下颌托1上设置有上颌罩4并且在下颌托1与上颌罩4之间设置有连接带7,呼吸盒2和下绑带3设置在下颌托1上并且鼻垫5和上绑带6设置在上颌罩4上,布袋8设置在下颌托1中并且气嘴9、弹簧91和固定圈92设置在下颌托1上,气嘴9设置在弹簧91和固定圈92之间并且密封垫93设置在上颌罩4与下颌托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下颌托1设置为包含有竖部11和横部12并且竖部11和横部12设置为呈L字形分布,竖部11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横部12的左端头联接并且在竖部11和横部12中设置有内腔体13,内腔体13的敞口部设置在竖部11的上端头并且内腔体13的底部设置在横部12的右端头,在横部12的侧面部设置有安装孔体17并且在竖部11的左侧面部设置有气体通道体16,气体通道体16和安装孔体17设置为与内腔体13连通并且在竖部11的上端的左侧面部设置有台阶部14,竖部11的上端的右侧面部设置为弧形板状体15并且横部12的左端头设置为与下绑带3联接,内腔体13的内壁设置为与布袋8的端口联接并且台阶部14设置为与上颌罩4接触式联接,在气体通道体16的的外敞口部中设置有气嘴9、弹簧91和固定圈92并且气体通道体16的横孔体的底部设置为与弹簧91接触式联接,安装孔体17设置为与呼吸盒2螺纹式联接,竖部11的左侧面部设置为与连接带7联接并且台阶部14的侧面部设置为与密封垫93联接,竖部11和横部12分别设置为矩形块状体并且在竖部11和横部12的连接部的右侧面部设置有弧形凹槽体,竖部11的侧面部的轮廓线设置为圆周线的一部分,内腔体13设置为L字形孔状体并且台阶部14设置为L字形口状体,气体通道体16设置为Z字形孔状体并且气体通道体16的外敞口部设置在竖部11的左侧面部上,气体通道体16的内敞口部设置为与布袋8连通并且安装孔体17设置为螺纹孔状体。
通过下颌托1,形成对呼吸盒2、下绑带3、上颌罩4、连接带7、布袋8、气嘴9、弹簧91、固定圈92和密封垫93的支撑连接点,由安装孔体17,实现了与呼吸盒2的连接,由横部12,实现了与下绑带3的连接,由台阶部14,实现了与上颌罩4的连接,实现了与密封垫93的连接,由竖部11,实现了与连接带7的连接,由内腔体13,实现了与布袋8的连接,由气体通道体16,实现了与气嘴9的连接,实现了与弹簧91的连接,实现了与固定圈92的连接,由弧形板状体15,实现了竖部11与佩戴人员下巴的贴合处理,其目的在于:用于对空气过滤处理部件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在呼吸盒2的瓶壳21中设置有填充体22并且在瓶壳21的底部设置有通气孔体23,瓶壳21的敞口部设置为与下颌托1螺纹式联接并且瓶壳21设置为圆形瓶状体,填充体22设置为活性炭的集成体并且通气孔体23设置为圆形孔状体,通气孔体23设置为沿瓶壳21的底部间隔排列分布。
通过呼吸盒2,形成对下颌托1的支撑连接点,由瓶壳21,实现了与下颌托1的连接,由填充体22和通气孔体23,实现了对佩戴人员呼吸空气的过滤处理,其目的在于:用于对呼吸空气过滤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上颌罩4设置为凸字形片状体并且在上颌罩4的周边设置有凸起边缘体,上颌罩4的内侧面的上端端面部部设置为与鼻垫5联接并且上颌罩4的外侧面的上端端面部部设置为与上绑带6联接,上颌罩4的外侧面的下端端面部部设置为与连接带7联接,上颌罩4的侧面部的轮廓线设置为圆周线的一部分。
通过上颌罩4,形成对鼻垫5、上绑带6和连接带7的支撑连接点,由上颌罩4,实现了与鼻垫5的连接,实现了与上绑带6的连接,实现了与连接带7的连接,其目的在于:用于对佩戴人员的面部进行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鼻垫5设置为包含有第一垫部51和第二垫部52并且第一垫部51和第二垫部52分别设置为与上颌罩4贴附式联接,第一垫部51和第二垫部52分别设置为矩形海绵块状体并且第一垫部51和第二垫部52设置为沿上颌罩4的竖向中心线左右分布。
通过鼻垫5,形成对上颌罩4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垫部51和第二垫部52,实现了与上颌罩4的连接,其目的在于:用于对佩戴人员鼻部的侧面进行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下绑带3和上绑带6分别设置为具有涨紧部的编织带并且连接带7设置为编织带,下绑带3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下颌托1联接并且上绑带6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上颌罩4联接,连接带7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下颌托1联接并且连接带7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上颌罩4联接。
通过下绑带3,形成对下颌托1的支撑连接点,由下绑带3,实现了与下颌托1的连接,其目的在于:用于把下颌托1固定在佩戴人员的下巴上,通过上绑带6,形成对上颌罩4的支撑连接点,由上绑带6,实现了与上颌罩4的连接,其目的在于:用于把上颌罩4固定在佩戴人员的面部上,通过连接带7,形成对下颌托1和上颌罩4的支撑连接点,由连接带7,实现了与下颌托1的连接,实现了与上颌罩4的连接,其目的在于:用于上颌罩4的翻转。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垫93设置为矩形海绵片状体并且密封垫93设置为与下颌托1贴附式联接,密封垫93设置为与上颌罩4接触式联接。
通过密封垫93,形成对下颌托1和上颌罩4的支撑连接点,由密封垫93,实现了与下颌托1的连接,实现了与上颌罩4的连接,其目的在于:用于对下颌托1和上颌罩4的连接缝的密封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布袋8设置为圆形袋状体并且布袋8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下颌托1联接,布袋8设置为沿下颌托1的竖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
通过布袋8,形成对下颌托1的支撑连接点,由布袋8,实现了与下颌托1的连接,其目的在于:用于对呼吸空气过滤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在气嘴9的柱部95中设置有孔道体96并且孔道体96设置为L字形孔状体,孔道体96的外敞口部设置在柱部95的左端端面部并且孔道体96的内敞口部设置在柱部95的侧面部,柱部95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固定圈92设置为螺纹圈状体,固定圈92设置为与下颌托1螺纹式联接并且固定圈92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气嘴9的左端头接触式联接,气嘴9的右端头设置为与弹簧91的其中一个端头接触式联接,弹簧91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下颌托1接触式联接并且弹簧91设置为圆柱弹簧。
通过气嘴9、弹簧91和固定圈92,形成对下颌托1的支撑连接点,由弹簧91和固定圈92,实现了与下颌托1的连接,由气嘴9,实现了单向充气处理,其目的在于:用于对布袋8进行注入气体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下颌托1和下绑带3与上颌罩4、上绑带6和连接带7设置为按照分体覆盖的方式分布,下颌托1、下绑带3、上颌罩4、上绑带6和连接带7与呼吸盒2设置为按照渗透过滤的方式分布并且下颌托1、下绑带3、上颌罩4、上绑带6和连接带7与布袋8、气嘴9、弹簧91和固定圈92设置为按照吸附过滤的方式分布,下颌托1、下绑带3、上颌罩4、上绑带6和连接带7与呼吸盒2设置为鼻垫5和密封垫93设置为按照充填密封的方式分布并且下颌托1的中心线、下绑带3的中心线、上颌罩4的中心线、上绑带6的中心线、布袋8的中心线、气嘴9的中心线、弹簧91的中心线、固定圈92的中心线和密封垫93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呼吸盒2设置在下颌托1上并且至少三个布袋8设置在下颌托1中,至少两个连接带7设置在下颌托1和上颌罩4之间。
在使用口罩装置之前,使用充气针插入到孔道体96中,对柱部95产生向内移动的推力,柱部95对弹簧91进行压缩,使孔道体96与气体通道体16连通,推动打气筒进行运动,把高压气体通过充气针注入到孔道体96和气体通道体16中,由高压气体把布袋8处于膨胀状态,把充气针从孔道体96中拔出,在弹簧91的弹性蓄能作用下,柱部95向外移动,孔道体96与气体通道体16断开,保持布袋8的膨胀状态,把呼吸盒2与安装孔体17连接,当佩戴人员需要进行对呼吸过滤时,把下绑带3勒在佩戴人员的头部,把竖部11和横部12放到佩戴人员的下巴,使弧形板状体15固定在佩戴人员的下巴上,把上绑带6勒在佩戴人员的头部,上颌罩4放到佩戴人员的面部,把第一垫部51和第二垫部52放到佩戴人员的鼻部的侧面,由密封垫93,对密封垫93和竖部11的连接缝隙进行密封,佩戴人员的呼吸空气通过内腔体13和通气孔体23的通道进出,呼吸空气由填充体22渗透过滤,由布袋8的表面吸附过滤,当佩戴人员需要进行语言交流时,把上绑带6从佩戴人员的头部上取出,使上颌罩4与佩戴人员的面部分离,上颌罩4翻转并且通过连接带7吊装在下颌托1的下端,从而不对佩戴人员的嘴部进行遮挡。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分体覆盖在佩戴人员的嘴部和鼻部上的方式把下颌托1、上颌罩4、连接带7、下绑带3、上绑带6和空气清洁装置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上下翻转体实现分体覆盖的方式把下颌托1、上颌罩4和连接带7与下绑带3、上绑带6和空气清洁装置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空气清洁装置设置为呼吸盒2或包含有布袋8、气嘴9、弹簧91和固定圈92。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与上颌罩4联接,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鼻垫5。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下颌托1与上颌罩4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密封垫93。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在对本实用新型时,通过下颌托1、上颌罩4、连接带7、下绑带3和上绑带6,实现了对佩戴人员的嘴部和鼻部的翻盖式密封,通过呼吸盒2和布袋8,实现了对呼吸空气的两级处理,保证了佩戴人员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口罩装置技术领域内没有描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下颌托1、上颌罩4、连接带7、下绑带3、上绑带6和空气清洁装置,通过下颌托1、下绑带3和空气清洁装置,实现对佩戴人员的呼吸空气进行净化处理,通过上颌罩4、连接带7和上绑带6,实现对佩戴人员的嘴部和鼻部进行覆盖,不再都是使用一个整体的纱布,因此方便了手术过程的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语言交流。
2、由于设计了呼吸盒2,形成渗透过滤部件,实现了对佩戴人员的呼吸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3、由于设计了布袋8、气嘴9、弹簧91和固定圈92,形成吸附过滤部件,实现了对佩戴人员的呼吸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4、由于设计了鼻垫5和密封垫93,形成了密封部件,实现了对佩戴人员的面部密封覆盖。
5、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分体覆盖在佩戴人员的嘴部和鼻部上的下颌托1、上颌罩4、连接带7、下绑带3、上绑带6和空气清洁装置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设置在佩戴人员的下巴上的下颌托1、设置在佩戴人员的面部上的上颌罩4、设置在上颌罩4和下颌托1之间的连接带7、设置在下颌托1上并且作用在佩戴人员的头部上的下绑带3、设置在上颌罩4上并且作用在佩戴人员的头部上的上绑带6、设置在下颌托1上并且用于对呼吸空气进行过滤处理的空气清洁装置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设置在佩戴人员的下巴上的下颌托(1)、设置在佩戴人员的面部上的上颌罩(4)、设置在上颌罩(4)和下颌托(1)之间的连接带(7)、设置在下颌托(1)上并且作用在佩戴人员的头部上的下绑带(3)、设置在上颌罩(4)上并且作用在佩戴人员的头部上的上绑带(6)、设置在下颌托(1)上并且用于对呼吸空气进行过滤处理的空气清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分体覆盖在佩戴人员的嘴部和鼻部上的方式把下颌托(1)、上颌罩(4)、连接带(7)、下绑带(3)、上绑带(6)和空气清洁装置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其特征是:按照上下翻转体实现分体覆盖的方式把下颌托(1)、上颌罩(4)和连接带(7)与下绑带(3)、上绑带(6)和空气清洁装置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其特征是:空气清洁装置设置为呼吸盒(2)或包含有布袋(8)、气嘴(9)、弹簧(91)和固定圈(92),
或,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与上颌罩(4)联接,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鼻垫(5),
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下颌托(1)与上颌罩(4)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密封垫(9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其特征是:在下颌托(1)上设置有上颌罩(4)并且在下颌托(1)与上颌罩(4)之间设置有连接带(7),呼吸盒(2)和下绑带(3)设置在下颌托(1)上并且鼻垫(5)和上绑带(6)设置在上颌罩(4)上,布袋(8)设置在下颌托(1)中并且气嘴(9)、弹簧(91)和固定圈(92)设置在下颌托(1)上,气嘴(9)设置在弹簧(91)和固定圈(92)之间并且密封垫(93)设置在上颌罩(4)与下颌托(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其特征是:下颌托(1)设置为包含有竖部(11)和横部(12)并且竖部(11)和横部(12)设置为呈L字形分布,竖部(11)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横部(12)的左端头联接并且在竖部(11)和横部(12)中设置有内腔体(13),内腔体(13)的敞口部设置在竖部(11)的上端头并且内腔体(13)的底部设置在横部(12)的右端头,在横部(12)的侧面部设置有安装孔体(17)并且在竖部(11)的左侧面部设置有气体通道体(16),气体通道体(16)和安装孔体(17)设置为与内腔体(13)连通并且在竖部(11)的上端的左侧面部设置有台阶部(14),竖部(11)的上端的右侧面部设置为弧形板状体(15)并且横部(12)的左端头设置为与下绑带(3)联接,内腔体(13)的内壁设置为与布袋(8)的端口联接并且台阶部(14)设置为与上颌罩(4)接触式联接,在气体通道体(16)的的外敞口部中设置有气嘴(9)、弹簧(91)和固定圈(92)并且气体通道体(16)的横孔体的底部设置为与弹簧(91)接触式联接,安装孔体(17)设置为与呼吸盒(2)螺纹式联接,竖部(11)的左侧面部设置为与连接带(7)联接并且台阶部(14)的侧面部设置为与密封垫(93)联接,竖部(11)和横部(12)分别设置为矩形块状体并且在竖部(11)和横部(12)的连接部的右侧面部设置有弧形凹槽体,竖部(11)的侧面部的轮廓线设置为圆周线的一部分,内腔体(13)设置为L字形孔状体并且台阶部(14)设置为L字形口状体,气体通道体(16)设置为Z字形孔状体并且气体通道体(16)的外敞口部设置在竖部(11)的左侧面部上,气体通道体(16)的内敞口部设置为与布袋(8)连通并且安装孔体(17)设置为螺纹孔状体,
或,上颌罩(4)设置为凸字形片状体并且在上颌罩(4)的周边设置有凸起边缘体,上颌罩(4)的内侧面的上端端面部部设置为与鼻垫(5)联接并且上颌罩(4)的外侧面的上端端面部部设置为与上绑带(6)联接,上颌罩(4)的外侧面的下端端面部部设置为与连接带(7)联接,上颌罩(4)的侧面部的轮廓线设置为圆周线的一部分,
或,下绑带(3)和上绑带(6)分别设置为具有涨紧部的编织带并且连接带(7)设置为编织带,下绑带(3)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下颌托(1)联接并且上绑带(6)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上颌罩(4)联接,连接带(7)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下颌托(1)联接并且连接带(7)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上颌罩(4)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其特征是:在呼吸盒(2)的瓶壳(21)中设置有填充体(22)并且在瓶壳(21)的底部设置有通气孔体(23),瓶壳(21)的敞口部设置为与下颌托(1)螺纹式联接并且瓶壳(21)设置为圆形瓶状体,填充体(22)设置为活性炭的集成体并且通气孔体(23)设置为圆形孔状体,通气孔体(23)设置为沿瓶壳(21)的底部间隔排列分布,
或,布袋(8)设置为圆形袋状体并且布袋(8)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下颌托(1)联接,布袋(8)设置为沿下颌托(1)的竖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
或,在气嘴(9)的柱部(95)中设置有孔道体(96)并且孔道体(96)设置为L字形孔状体,孔道体(96)的外敞口部设置在柱部(95)的左端端面部并且孔道体(96)的内敞口部设置在柱部(95)的侧面部,柱部(95)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固定圈(92)设置为螺纹圈状体,固定圈(92)设置为与下颌托(1)螺纹式联接并且固定圈(92)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气嘴(9)的左端头接触式联接,气嘴(9)的右端头设置为与弹簧(91)的其中一个端头接触式联接,弹簧(91)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下颌托(1)接触式联接并且弹簧(91)设置为圆柱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其特征是:鼻垫(5)设置为包含有第一垫部(51)和第二垫部(52)并且第一垫部(51)和第二垫部(52)分别设置为与上颌罩(4)贴附式联接,第一垫部(51)和第二垫部(52)分别设置为矩形海绵块状体并且第一垫部(51)和第二垫部(52)设置为沿上颌罩(4)的竖向中心线左右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其特征是:密封垫(93)设置为矩形海绵片状体并且密封垫(93)设置为与下颌托(1)贴附式联接,密封垫(93)设置为与上颌罩(4)接触式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其特征是:下颌托(1)和下绑带(3)与上颌罩(4)、上绑带(6)和连接带(7)设置为按照分体覆盖的方式分布,下颌托(1)、下绑带(3)、上颌罩(4)、上绑带(6)和连接带(7)与呼吸盒(2)设置为按照渗透过滤的方式分布并且下颌托(1)、下绑带(3)、上颌罩(4)、上绑带(6)和连接带(7)与布袋(8)、气嘴(9)、弹簧(91)和固定圈(92)设置为按照吸附过滤的方式分布,下颌托(1)、下绑带(3)、上颌罩(4)、上绑带(6)和连接带(7)与呼吸盒(2)设置为鼻垫(5)和密封垫(93)设置为按照充填密封的方式分布并且下颌托(1)的中心线、下绑带(3)的中心线、上颌罩(4)的中心线、上绑带(6)的中心线、布袋(8)的中心线、气嘴(9)的中心线、弹簧(91)的中心线、固定圈(92)的中心线和密封垫(93)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呼吸盒(2)设置在下颌托(1)上并且至少三个布袋(8)设置在下颌托(1)中,至少两个连接带(7)设置在下颌托(1)和上颌罩(4)之间。
CN201821828631.2U 2018-11-07 2018-11-07 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428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28631.2U CN213428459U (zh) 2018-11-07 2018-11-07 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28631.2U CN213428459U (zh) 2018-11-07 2018-11-07 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28459U true CN213428459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86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2863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428459U (zh) 2018-11-07 2018-11-07 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284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33261B2 (en) Particle filter mask
KR20190128184A (ko) 마스크 및 관련 방법
CN205626758U (zh) 具过滤匣的鼻罩式呼吸防护具
US7451764B2 (en) Nasal mask
KR102042607B1 (ko) 산소발생장치
CN105311768B (zh) 全面罩呼吸器
US20230356010A1 (en) Head encapsulation unit
CN1981894B (zh) 空气净化呼吸装置
CN213428459U (zh) 用于手术室的口罩装置
CN110152217B (zh) 一种气流自调式健康型空气净化器
CN203736741U (zh) 组合式鼻外空气净化装置
CN204742699U (zh) 一种口罩
CN108635692A (zh) 一种新型鼻罩
CN210698534U (zh) 一种矿井压风自救装置
CN102783731A (zh) 高效折叠式口罩
CN208114038U (zh) 防结核传播呼吸罩
CN208481843U (zh) 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
CN205947197U (zh) 口罩空气净化器
CN104721984A (zh) 一种防尘防毒的安全帽
CN212345434U (zh) 一种防护隔离装置
CN210785799U (zh) 一种用于急性哮喘病人的急救装置
CN220193850U (zh) 一种防护型呼吸过滤器
RU148461U1 (ru) Средство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ой защиты органов дыхания человека
CN211884891U (zh) 一种呼吸科用人工呼吸器
CN205198650U (zh) 一种氧气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5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