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23617U - 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23617U
CN213423617U CN202022275290.4U CN202022275290U CN213423617U CN 213423617 U CN213423617 U CN 213423617U CN 202022275290 U CN202022275290 U CN 202022275290U CN 213423617 U CN213423617 U CN 213423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ovable rod
connecting piece
adjusting mechanism
glas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7529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将天
何小玲
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27529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236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23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236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包括两个的镜框、调节机构、鼻托,调节机构设置于两个镜框之间,且调节机构的两端与两个镜框侧面连接,调节机构的下端位于两个镜框之间连接有鼻托,鼻托通过调节机构在镜框的垂直方向上下运动,还包括覆盖部和镜片,覆盖部包覆于镜框的一侧,镜片容置于覆盖部与镜框之间,该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能够利用调节机构,从而使鼻托在垂直方向具有一定弹性回弹空间,从而提高镜框与人体佩戴连接紧密性,减小人员在运动时,眼镜发生掉落的情况,采用覆盖件将镜片四周包裹,避免眼镜在碰撞时发生损坏,提高防护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
背景技术
近视眼也称短视眼,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因为这种眼只能看近不能看远,这种眼在休息时,从无限远处来的平行光经过眼的屈光系折光之后,在视网膜之前集合成焦点,在视网膜上则结成不清楚的象,远视力明显降低,但近视力尚正常;
而对于近视眼,往往就需要借助佩戴眼镜从而进行校准,传统眼镜框与镜片之间往往螺钉贯穿连接方式,此类连接方式,使镜片四周裸露在外,从而使眼镜在遇到撞击或者跌落时,镜片更容易损坏,缺乏有效眼镜防护措施;
且传统的眼镜在人员佩戴行走时以及日常运动时,容易因振动等原因,从而出现眼镜从眼部脱落,发生眼镜跌落的危险,眼镜与人体之间佩戴时,抗震稳定性较差,存在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镜片缺乏保护,容易损坏的问题以及眼镜与人体佩戴式,容易因振动,导致眼镜脱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包括两个的镜框、调节机构、鼻托;
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两个所述镜框之间,且所述调节机构的两端与两个所述镜框侧面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的下端位于两个镜框之间连接有所述鼻托;
所述鼻托通过所述调节机构在所述镜框的垂直方向上下运动;
还包括覆盖部和镜片;
所述覆盖部包覆于所述镜框的一侧,所述镜片容置于所述覆盖部与所述镜框之间。
优选的,所述覆盖部包括契合框、内框和外框,所述内框和外框均设置于所述契合框的同一端,所述内框设置于所述契合框的端部内侧,所述外框设置于所述契合框的端部外侧,所述覆盖部通过所述契合框与所述镜框外侧连接;
所述镜框的外侧四周设有与契合框相互匹配的契合槽,所述覆盖部通过契合框插设于所述契合槽内部与所述镜框连接,所述契合槽内外两侧位于镜框的侧面分别设有内圈和外圈,所述镜片容置于所述内圈与所述内框之间,所述外圈表面与所述外框表面之间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件、活动杆、弹簧和限位件;
所述连接件的两端与两个所述镜框的侧面连接,所述活动杆贯穿所述连接件的中心位置,所述活动杆的下端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底部连接有所述鼻托,所述活动杆的上端延伸至所述连接件的顶部连接有所述限位件,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活动杆的上端外部,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限位件和所述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件、活动杆、弹簧和限位件;
所述活动杆贯穿所述连接件的中心位置,所述活动杆的下端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底部连接有所述鼻托,所述活动杆的上端延伸至所述连接件的顶部螺接有所述限位件,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活动杆的下端外部,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鼻托和所述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上端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限位件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互匹配的螺孔。
优选的,所述鼻托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铺设有硅胶垫。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贯穿孔,所述活动杆穿设于所述贯穿孔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在镜片安装时,利用覆盖件包裹与镜框的侧面,而镜片设置与覆盖件与镜框之间,从而对镜片的四周进行固定包覆,使镜片拆卸更方便,同时镜片的四周包裹于镜框表面与覆盖件之间,从而有效避免了眼镜在发生跌落时,镜片容易损坏的问题。
该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调节机构的下端连接有鼻托,而鼻托放置到人体鼻梁处,鼻托可以通过调剂机构在镜框垂直方向保持一定的运动空间,从而在人体佩戴眼镜后,能够利用鼻托在眼镜垂直方向运动,从而对人体佩戴眼镜后遇到的振动进行化解,从而避免了眼镜与人体因硬性接触,从而导致眼镜在人体行走晃动时,眼镜容易与人体眼部分离,发生眼镜跌落的问题,使眼镜与人体之间佩戴更贴合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镜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限位件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镜框;2、契合槽;3、内圈;4、外圈;5、连接件;6、活动杆;7、鼻托;8、限位件;9、弹簧;10、契合框;11、内框;12、外框;13、凹槽;14、外螺纹;15、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包括两个的镜框1、调节机构、鼻托7;
调节机构设置于两个镜框1之间,且调节机构的两端与两个镜框1侧面连接,调节机构的下端位于两个镜框1之间连接有鼻托7;
鼻托7通过调节机构在镜框1的垂直方向上下运动,垂直方向上下运动,能够使眼镜在振动时,能够利用调节机构进行化解,从而避免眼镜脱落;
还包括覆盖部和镜片;
覆盖部包覆于镜框1的一侧,镜片容置于覆盖部与镜框1之间,利用覆盖件包裹镜片四周,从而提高镜片的防护力,保护镜片。
参阅图1,覆盖部包括契合框10、内框11和外框12,内框11和外框12均设置于契合框10的同一端,内框11设置于契合框10的端部内侧,外框12设置于契合框10的端部外侧,覆盖部通过契合框10与镜框1外侧连接,镜框1的外侧四周设有与契合框10相互匹配的契合槽2,覆盖部通过契合框10插设于契合槽2内部与镜框1连接,契合槽2内外两侧位于镜框1的侧面分别设有内圈3和外圈4,镜片容置于内圈3与内框11之间,外圈4表面与外框12表面之间相互贴合,镜片放置到内圈3和内框11之间,从而使镜片的四周得到保护,同时覆盖部与镜框1之间通过契合框10插入到契合槽2中,从而可以快速完成覆盖件与镜框1之间的连接,方便镜片的更换以及维护,拆卸组装更方便。
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第一实施例,调节机构包括连接件5、活动杆6、弹簧9和限位件8,连接件5的两端与两个镜框1的侧面连接,活动杆6贯穿连接件5的中心位置,活动杆6的下端位于连接件5的底部连接有鼻托7,活动杆6的上端延伸至连接件5的顶部连接有限位件8,弹簧9套设于活动杆6的上端外部,且弹簧9的两端分别连接限位件8和连接件5,在人体佩戴时,鼻托7设置与鼻梁上,当人员在行走或者运动时,镜框1遇到振动,此时鼻托7与鼻梁接触,从而使鼻托7挤压活动杆6,从而使活动杆6在连接件5的内部上下运动,从而通过连接件5带动限位件8运动,同时又因为弹簧9的弹性作用,对限位件8与连接件5之间进行拉扯,从而使限位件8与连接件5之间具有一定弹性,从而使鼻托7与人体鼻梁之间具有一定的弹性运动空间,使鼻托7在上下振动时,不会与人体鼻梁分离,始终在弹簧9的弹性作用力下,使鼻托7牢牢与人体鼻梁贴合,避免眼镜掉落。
参照图4,作为本实用第二实施例,调节机构包括连接件5、活动杆6、弹簧9和限位件8,连接件5的两端与两个镜框1的侧面连接,活动杆6贯穿连接件5的中心位置,活动杆6的下端位于连接件5的底部连接有鼻托7,活动杆6的上端延伸至连接件5的顶部螺接有限位件8,弹簧9套设于活动杆6的下端外部,且弹簧9的两端分别连接鼻托7和连接件5,作为第二实施例中,弹簧9的位置设置到鼻托7与连接件5之间,同时活动杆6与限位件8之间螺接,从而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限位件8在活动杆6的外部相对旋动,从而改变活动杆6在连接件5内的活动长度,从而实现对弹簧9的弹性运动长度进行限位调节,从而实现对弹簧9的弹性强度的调节,提高弹簧9对振动的处理效果,使人体佩戴更舒适。
参阅图4,作为本实用第二实施例,活动杆6的上端外部设有外螺纹14,限位件8的内部开设有与外螺纹14相互匹配的螺孔15,方便通过限位件8在活动杆6的外部上下旋动,从而改变限位件8与连接件5之间距离,实现对鼻托7上下运动空间的调节限位。
参阅图2、3和4,鼻托7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3,凹槽13的内壁铺设有硅胶垫,硅胶垫人体佩戴更舒适,同时具有一定附着力,与人体皮肤接触摩擦力较大,使贴合人体皮肤,在佩戴后,特别使人体皮肤产生汗液时,硅胶材质与人体贴合更紧密,避免鼻托7与人体分离。
请参阅图5,连接件5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贯穿孔,活动杆6穿设于贯穿孔的内部,方便活动杆6在连接件5的内部自由上下穿过。
工作原理:日常使用时,可先将镜片放置到镜框1侧面的内圈3上,使镜片一侧四周与内圈3的边缘贴合,然后将契合框10插入到契合槽2中,从而利用内框11将镜片的另一侧四周夹紧,此时外框12与外圈4贴合,从而完全将镜片四周包裹住,避免碰撞损坏镜片,人员日常佩戴使用时,鼻托7放置到人体鼻梁上,当采用第一实施例时,人员佩戴眼镜运动时,首选通过鼻梁挤压鼻托7,从而使鼻托7通过活动杆6挤压限位件8,从而使限位件8向上运动,从而通过限位件8拉扯弹簧9,从而使弹簧9弹性拉伸,对鼻托7受到的作用力进行化解,避免镜框1发生大幅度振动,从容导致镜框1与人体脸部脱离,而发生摔落的危险,有效提高镜框1与人体之间连接稳定性,当采用第二实施例时,鼻托7收到挤压,从而直接挤压弹簧9,同时带动活动杆6在连接件5内部上升,并通过弹簧9作用,对振动进行化解,同时人员可以通过限位件8在活动杆6的外部相对旋动,从而改变限位件8与连接件5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调节活动杆6在连接件5的上下活动长度,从而对弹簧9的弹力进行调节,适合不同人员佩戴更舒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的镜框(1)、调节机构、鼻托(7);
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两个所述镜框(1)之间,且所述调节机构的两端与两个所述镜框(1)侧面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的下端位于两个镜框(1)之间连接有所述鼻托(7);
所述鼻托(7)通过所述调节机构在所述镜框(1)的垂直方向上下运动;
还包括覆盖部和镜片;
所述覆盖部包覆于所述镜框(1)的一侧,所述镜片容置于所述覆盖部与所述镜框(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包括契合框(10)、内框(11)和外框(12),所述内框(11)和外框(12)均设置于所述契合框(10)的同一端,所述内框(11)设置于所述契合框(10)的端部内侧,所述外框(12)设置于所述契合框(10)的端部外侧,所述覆盖部通过所述契合框(10)与所述镜框(1)外侧连接;
所述镜框(1)的外侧四周设有与契合框(10)相互匹配的契合槽(2),所述覆盖部通过契合框(10)插设于所述契合槽(2)内部与所述镜框(1)连接,所述契合槽(2)内外两侧位于镜框(1)的侧面分别设有内圈(3)和外圈(4),所述镜片容置于所述内圈(3)与所述内框(11)之间,所述外圈(4)表面与所述外框(12)表面之间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件(5)、活动杆(6)、弹簧(9)和限位件(8);
所述连接件(5)的两端与两个所述镜框(1)的侧面连接,所述活动杆(6)贯穿所述连接件(5)的中心位置,所述活动杆(6)的下端位于所述连接件(5)的底部连接有所述鼻托(7),所述活动杆(6)的上端延伸至所述连接件(5)的顶部连接有所述限位件(8),所述弹簧(9)套设于所述活动杆(6)的上端外部,且所述弹簧(9)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限位件(8)和所述连接件(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件(5)、活动杆(6)、弹簧(9)和限位件(8);
所述连接件(5)的两端与两个所述镜框(1)的侧面连接,所述活动杆(6)贯穿所述连接件(5)的中心位置,所述活动杆(6)的下端位于所述连接件(5)的底部连接有所述鼻托(7),所述活动杆(6)的上端延伸至所述连接件(5)的顶部螺接有所述限位件(8),所述弹簧(9)套设于所述活动杆(6)的下端外部,且所述弹簧(9)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鼻托(7)和所述连接件(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6)的上端外部设有外螺纹(14),所述限位件(8)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14)相互匹配的螺孔(15)。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托(7)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的内壁铺设有硅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贯穿孔,所述活动杆(6)穿设于所述贯穿孔的内部。
CN202022275290.4U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4236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75290.4U CN213423617U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75290.4U CN213423617U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23617U true CN213423617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67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7529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423617U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236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2862A (zh) * 2021-11-02 2022-02-01 北京蜂巢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眼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2862A (zh) * 2021-11-02 2022-02-01 北京蜂巢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眼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23617U (zh) 一种预防近视眼用智能眼镜
CN208255565U (zh) 一种远近调整镜
CN108828791A (zh) 一种远近调整镜
US8545010B2 (en) Dual lens eyeglasses
CN208351154U (zh) 青少年近视防控眼镜
CN208569208U (zh) 一种智能眼镜的桩头
CN211577590U (zh) 一种太阳眼镜防脱落装置
CN212460222U (zh) “工”字结构镜托
CN212846188U (zh) 一种具有可调节鼻托的眼镜
CN107144976A (zh) 一种防护治疗近视眼镜
CN209916373U (zh) 一种心理学实验用调节式眼罩
CN111487780A (zh) 一种虚拟现实眼镜vr头显设备
EP0105292A4 (en) METHOD FOR REDUCING STRONG POOR VISUALITY AND SCOPE GOGGLES THEREFOR.
CN213601005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眼镜
CN211123514U (zh) 一种组合式防雾眼镜
CN211956021U (zh) 一种无需锁合口的易安装镜片的金属眼镜框
CN211086834U (zh) 一种大圆顶护眼控度镜
CN213934449U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式鼻托的眼镜
CN214067509U (zh) 一种近视和正常视力者均可舒适佩戴的3d眼镜
CN215642086U (zh) 鼻梁自调节护目镜
CN209640626U (zh) 一种便于悬挂放置的眼镜
CN206638913U (zh) 多功能舒适型射线防护眼镜
CN217821133U (zh) 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眼镜
CN212181195U (zh) 一种可拆装的有色眼镜片
CN210534464U (zh) 一种全新的弹片铰链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1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