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23584U - 摄像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以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摄像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以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23584U
CN213423584U CN202022575127.XU CN202022575127U CN213423584U CN 213423584 U CN213423584 U CN 213423584U CN 202022575127 U CN202022575127 U CN 202022575127U CN 213423584 U CN213423584 U CN 213423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image
camera
refractiv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7512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乐宇明
蔡雄宇
兰宾利
赵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Oufei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OFilm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OFilm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OFilm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7512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23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23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23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摄像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以及汽车。该摄像镜头包括沿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可以在不增加透镜片数而直接保持小型且轻量的同时,还能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能够很好的捕捉被摄物体的细节。

Description

摄像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以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道路交通安全和汽车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环视摄像头、ADAS(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t System: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无人驾驶市场的兴起,车载镜头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汽车辅助驾驶系统中。与此同时,人们对车载镜头的成像质量、画面的舒适度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视摄像头,通过将多个大广角镜头于车身的合理分布,将汽车顶部各个方向的鸟瞰画面拼接到一起,使驾驶员看清汽车四周的图像,能有效避免倒车碾压、刮蹭保险杠和轮毂等事故的发生,同时环视摄像头还能识别停车通道标识、路缘和附近车辆,大大保证了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现有技术中为了获得较大的视场角,摄像镜头往往采用多个相互独立的透镜配合组装而成,这使得摄像镜头的尺寸较大,难于满足摄像镜头的轻薄化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摄像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以及汽车,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可以在不增加透镜片数而直接保持小型且轻量的同时,还能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能够很好的捕捉被摄物体的细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摄像镜头,所述摄像镜头包括沿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均具有负屈折力,可抓住大角度射进摄像镜头的光线,扩大摄像镜头的视场角范围。由于光线由具有较强屈折力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射入第三透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边缘光线射入成像面时易产生较大的场曲,而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有利于校正边缘像差,提升成像解析度。与此同时,通过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和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消除像差、校正光线经前面透镜组的折转而产生的像散现象,最后,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可聚焦入射光束,有利于将摄像镜头采集的图像信息有效的传递至成像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通过设置具有负负正正负正屈折力的六个透镜,有利于修正摄像镜头像差,消除像散,提升摄像镜头成像解析度,并能够在扩大摄像镜头的视场角范围、实现系统小型化、保证系统高像素方面取得平衡。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为胶合透镜,所述胶合透镜的胶合面凸向所述摄像镜头的像侧。通过该胶合透镜的设置,能够将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两个元件的累加公差设置成一个整合元件的公差,可减小偏心敏感度,降低摄像镜头的组装敏感度,解决透镜工艺制作及摄像镜头的组装问题,提升摄像镜头的良品率。同时,通过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的像差校正,有利于提升成像解析度。此外,胶合透镜的设置也有利于缩短摄像镜头的总长,便于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设计。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中任一透镜的像侧面或物侧面设置红外滤光膜;或,
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之间设置有红外滤光片。该红外滤光膜或者红外滤光片便于对红外光线进行过滤处理,使得射入成像面的光线为可见光。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5<(R5-R6)/(R5+R6)<10.5,其中,R5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6为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
当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5<(R5-R6)/(R5+R6)<10.5时,通过满足该条件式的下限,容易减小周边视角的主光线射入成像面的角度。通过满足该条件式的上限,容易抑制像散的产生,降低鬼影产生的风险,提升摄像镜头解像能力。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3.2<f4*f5/f<-2.2,其中,f4是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5是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当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3.2<f4*f5/f<-2.2时,有利于降低光线经透镜组折转后的射出摄像镜头的角度,进而减小了光线射入摄像镜头像侧的感光元件的入射角度,提升感光元件的感光性能,进而能够提高摄像镜头的高品质成像画面。f4*f5/f的比值超过条件式上限时,则不易于抑制因成像区域周边部的光束造成的高阶像差的发生;f4*f5/f的比值超过条件式的下限,则不利于抑制消色差,得到高分辨性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5(mm/10-5/℃)<(CT5-CT4)/(α5-α4)<3.6(mm/10-5/℃),其中,CT4为所述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为所述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α4为所述第四透镜在-30℃~70℃条件下的热膨胀系数,α5为所述第五透镜在-30℃~70℃条件下的热膨胀系数。
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5(mm/10-5/℃)<(CT5-CT4)/(α5-α4)<3.6(mm/10-5/℃)时,能够避免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热膨胀差异过大而产生脱胶、开裂,有利于提高摄像镜头的温度敏感度,保证摄像镜头在高低温环境下,均能表现优良的成像质量、较高的解像力。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5.4<sags4/sags3<31.4,其中,sags3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通光孔径处至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点平行于光轴的距离,sags4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通光孔径处至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点平行于光轴的距离。
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5.4<sags4/sags3<31.4时,能够校正摄像镜头的边缘像差,抑制像散的产生,控制第二透镜的形状,避免第二透镜表面过于弯曲,不利于镜片的加工工艺;sags4/sags3的比值超过条件式时,不利于进行摄像镜头像差的校正。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5.5<f1/f<-4.8,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5.5<f1/f<-4.7时,可抓住大角度射进摄像镜头的光线,扩大摄像镜头的视场角范围、低敏感度以及小型化的特征。如果f1/f的比值超过上述条件式的上限,则会使得第一透镜屈折力过强,则成像面成像会因第一透镜的变化而敏感,从而产生较大的像差;如果f1/f的比值超过关系式的下限,则会使得第一透镜屈折力不足,不利于大角度光线进入摄像镜头,从而不利于摄像镜头的广角化和小型化。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7<f6/f<3.2,其中,f6为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7<f6/f<3.2时,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有利于校正色差,减小偏心敏感度,有利于修正系统像差,提升成像解析度。f6/f的比值超过条件式规定的范围则不利于摄像镜头像差的校正,从而降低成像品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1<TTL/f<13,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为所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摄像镜头的TTL/f的关系,在满足摄像镜头具有超大视场角范围的同时,还能够控制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满足摄像镜头小型化的特征。TTL/f的比值超过该条件式上限时,摄像镜头总长过长,不利于小型化;TTL/f的比值超过该条件式的下限时,摄像镜头焦距过长,则不利于满足摄像镜头的超大视场角范围,无法获得足够的物空间信息。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摄像模组,该摄像模组包括感光元件以及上述的摄像镜头,所述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摄像镜头的像侧。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摄像模组。
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车体以及上述的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设于所述车体上以获取所述车体周围的环境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以及汽车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通过设置具有负负正正负正屈折力的六个透镜,有利于修正摄像镜头像差,消除像散,提升摄像镜头成像解析度,并能够在扩大摄像镜头的视场角范围、实现系统小型化、保证系统高像素方面取得平衡。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屈折力和面形的合理搭配,可以在不增加透镜片数而直接保持小型且轻量的同时,还能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能够很好的捕捉被摄物体的细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摄像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摄像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公开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公开的摄像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公开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公开的摄像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主视图。
图标:10、第一透镜;11、物侧面(第一透镜的);12、像侧面(第一透镜的);20、第二透镜;21、物侧面(第二透镜的);22、像侧面(第二透镜的);30、第三透镜;31、物侧面(第三透镜的);32、像侧面(第三透镜的);40、第四透镜;41、物侧面(第四透镜的);42、像侧面(第四透镜的);50、第五透镜;51、物侧面(第五透镜的);52、像侧面(第五透镜的);60、第六透镜;61、物侧面(第六透镜的);62、像侧面(第六透镜的);70、红外滤光片;71、物侧面(红外滤光片的);72、像侧面(红外滤光片的);80、保护玻璃;81、物侧面(保护玻璃的);82、像侧面(保护玻璃的)90、成像面;200、摄像模组;300、电子设备;301、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包括沿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
其中,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均具有负屈折力,可抓住大角度射进摄像镜头的光线,扩大摄像镜头的视场角范围。由于光线由具有较强屈折力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射入第三透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边缘光线射入成像面时易产生较大的场曲,而本实施例中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有利于校正边缘像差,提升成像解析度。与此同时,通过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和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消除像差、校正光线经前面透镜组的折转而产生的像散现象,最后,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可聚焦入射光束,有利于将摄像镜头采集的图像信息有效的传递至成像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通过设置具有负负正正负正屈折力的六个透镜,有利于修正摄像镜头像差,消除像散,提升摄像镜头成像解析度,并能够在扩大摄像镜头的视场角范围、实现系统小型化、保证系统高像素方面取得平衡。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为胶合透镜,该胶合透镜的胶合面凸向摄像镜头的像侧,即该胶合透镜的胶合面凸向摄像镜头的成像面,通过该胶合透镜的设置,能够将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两个元件的累加公差设置成一个整合元件的公差,可减小偏心敏感度,降低摄像镜头的组装敏感度,解决透镜工艺制作及摄像镜头的组装问题,提升摄像镜头的良品率。同时,通过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的像差校正,有利于提升成像解析度。此外,胶合透镜的设置也有利于缩短摄像镜头的总长,便于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设计。
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还包括光阑,该光阑可置于摄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物侧、第六透镜的物侧面或者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相邻的两个透镜之间,便于对光束或视场(成像范围)大小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任一透镜的像侧面或物侧面设置红外滤光膜,便于对红外光线进行过滤处理,使得射入成像面的光线为可见光。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和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之间置有红外滤光片,便于对红外光线进行过滤处理,使得射入成像面的光线为可见光。
进一步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5<(R5-R6)/(R5+R6)<10.5,其中,R5为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6为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为R6。具体地,(R5-R6)/(R5+R6)的比值例如可以是5.245、6.754、7.197以及10.447等。
当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5<(R5-R6)/(R5+R6)<10.5时,通过满足该条件式的下限,容易减小周边视角的主光线射入成像面的角度。通过满足该条件式的上限,容易抑制像散的产生,降低鬼影产生的风险,提升摄像镜头解像能力。
进一步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3.2<f4*f5/f<-2.2,其中,f4是第四透镜的焦距,f5是第五透镜的焦距,f为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具体地,f4*f5/f的比值例如可以是-2.205、-2.313、-2.725以及-3.134等。
当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3.2<f4*f5/f<-2.2时,有利于降低光线经透镜组折转后的射出摄像镜头的角度,进而减小了光线射入摄像镜头像侧的感光元件的入射角度,提升感光元件的感光性能,进而能够提高摄像镜头的高品质成像画面。f4*f5/f的比值超过条件式上限时,则不易于抑制因成像区域周边部的光束造成的高阶像差的发生;f4*f5/f的比值超过条件式的下限,则不利于抑制消色差,得到高分辨性能。
进一步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5(mm/10-5/℃)<(CT5-CT4)/(α5-α4)<3.6(mm/10-5/℃),其中,CT4为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为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α4为第四透镜在-30℃~70℃条件下的热膨胀系数,α5为第五透镜在-30℃~70℃条件下的热膨胀系数,其单位为10-5/℃。具体地,(CT5-CT4)/(α5-α4)的比值例如可以是1.521(mm/10-5/℃)、1.601(mm/10-5/℃)、1.753(mm/10-5/℃)、3.542(mm/10-5/℃)等。
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5(mm/10-5/℃)<(CT5-CT4)/(α5-α4)<3.6(mm/10-5/℃)时,能够避免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热膨胀差异过大而产生脱胶、开裂,有利于提高摄像镜头的温度敏感度,保证摄像镜头在高低温环境下,均能表现优良的成像质量、较高的解像力。
进一步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5.4<sags4/sags3<31.4,其中,sags3为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通光孔径处至第二透镜的中心点平行于光轴的距离,sags4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通光孔径处至第二透镜的中心点平行于光轴的距离。具体地,sags4/sags3的比值例如可以是15.439、20.075、27.865以及31.245等。
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5.4<sags4/sags3<31.4时,能够校正摄像镜头的边缘像差,抑制像散的产生,控制第二透镜的形状,避免第二透镜表面过于弯曲,不利于镜片的加工工艺;sags4/sags3的比值超过条件式时,不利于进行摄像镜头像差的校正。
进一步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5.5<f1/f<-4.7,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为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具体地,f1/f的比值例如可以是-4.744、-5.054、-5.277以及-5.455等。
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5.5<f1/f<-4.7时,可抓住大角度射进摄像镜头的光线,扩大摄像镜头的视场角范围、低敏感度以及小型化的特征。如果f1/f的比值超过上述条件式的上限,则会使得第一透镜的屈折力过强,则成像面成像会因第一透镜的变化而敏感,从而产生较大的像差;如果f1/f的比值超过关系式的下限,则会使得第一透镜屈折力不足,不利于大角度光线进入摄像镜头,从而不利于摄像镜头的广角化和小型化。
进一步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7<f6/f<3.2,其中,f6为第六透镜的焦距,f6为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具体地,f6/f的比值例如可以是1.869、1.872、2.124以及3.147等。
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7<f6/f<3.2时,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有利于校正色差,减小偏心敏感度,有利于修正系统像差,提升成像解析度。f6/f的比值超过条件式规定的范围则不利于摄像镜头像差的校正,从而降低成像品质。
进一步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1<TTL/f<13,其中,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为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具体地,TTL/f的比值例如可以是11.253、11.785、12.016以及12.879等。
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摄像镜头的TTL/f的关系,在满足摄像镜头具有超大视场角范围的同时,还能够控制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满足摄像镜头小型化的特征。TTL/f的比值超过该条件式上限时,摄像镜头总长过长,不利于小型化;TTL/f的比值超过该条件式的下限时,摄像镜头焦距过长,则不利于满足摄像镜头的超大视场角范围,无法获得足够的物空间信息。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屈折力和面形的合理搭配,可以在不增加透镜片数而直接保持小型且轻量的同时,还能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能够很好的捕捉被摄物体的细节。
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包括沿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以及第六透镜60。
其中,第一透镜10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10的物侧面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一透镜10的像侧面1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20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20的物侧面2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20的像侧面2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30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30的物侧面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30的像侧面32为于近光轴处凸面;
第四透镜40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40的物侧面4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40的像侧面4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五透镜50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50的物侧面5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50的像侧面5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六透镜60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60的物侧面6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六透镜60的像侧面6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满足如下条件式:
5<(R5-R6)/(R5+R6)=10.447<10.5;
-3.2<f4*f5/f=-2.275<-2.2;
1.5(mm/10-5/℃)<(CT5-CT4)/(α5-α4)=3.542(mm/10-5/℃)<3.6(mm/10-5/℃);
15.4<sags4/sags3=27.865<31.4;
-5.5<f1/f=-5.455<-4.7;
1.7<f6/f=3.147<3.2;
11<TTL/f=12.897<13;
其中,上述的参数前面已经定义,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摄像镜头还包括光阑、红外滤光片70以及成像面90,其中,光阑可设置于第一透镜10的物侧面,用于控制进光量。该光阑还可以设置在第六透镜60的像侧面62以及第一透镜10至第六透镜60之间的任意位置,红外滤光片70设置于第六透镜60的像侧面62和成像面90之间,便于进行红外光线的滤波处理,使得射入成像面90的光线为可见光,该可见光的波长为380nm至780nm。成像面90位于红外滤光片70远离第六透镜60的一侧,电子感光元件的有效像素区域位于成像面90上。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成像面90的靠近第六透镜60的一侧设置有保护玻璃80,该保护玻璃80能够对电器感光元件进行保护。
上述的第一透镜10、第三透镜30、红外滤光片70、保护玻璃80的材质均为玻璃(Glass),第二透镜2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以及第六透镜60的材质均为塑料(Plastic),该摄像镜头采用玻璃透镜和塑料透镜混合制备而成,不仅能够提高摄像镜头的光学性能,还能够提高摄像镜头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表1为本实施例的摄像镜头的特性表格,其中,各数据采用参考波长为546.074nm的可见光获得,Y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Figure BDA0002769029130000111
Figure BDA0002769029130000121
其中,f为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NO为摄像镜头的光圈数,FOV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20、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以及第六透镜60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的面型x可以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Figure BDA0002769029130000122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表1中Y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
表2给出了可用于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20的物侧面21和像侧面22、第四透镜40的物侧面41和像侧面42、第五透镜50的物侧面51和像侧面52、第六透镜60的物侧面61和像侧面6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5,A17,A18和A20。
表2:
Figure BDA0002769029130000123
Figure BDA0002769029130000131
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图。其中,纵向球差曲线表示波长为656.2725nm、587.5618nm、546.0740nm、479.9914nm、435.8343nm的光线经由摄像镜头的各透镜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像散曲线表示子午成像面弯曲T和弧矢成像面弯曲S;畸变曲线表示摄像镜头在0°至210°视场角下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2可知,实施例一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五透镜50的像侧面52于近光轴处是凹面,而不是凸面。
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满足如下条件式:
5<(R5-R6)/(R5+R6)=7.197<10.5;
-3.2<f4*f5/f=-2.313<-2.2;
1.5(mm/10-5/℃)<(CT5-CT4)/(α5-α4)(mm/10-5/℃)=1.601(mm/10-5/℃)<3.6(mm/10-5/℃);
15.4<sags4/sags3=20.075<31.4;
-5.5<f1/f=-4.744<-4.7;
1.7<f6/f=1.869<3.2;
11<TTL/f=11.253<13;
其中,上述的参数前面已经定义,此处不再赘述。
表3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特性表格,其中,各数据采用参考波长为546.074nm的可见光获得,Y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3:
Figure BDA0002769029130000141
其中,表3的各参数含义均与实施例一中各参数含义相同。
表4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二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实施例一中给出的公式限定。
表4:
Figure BDA0002769029130000151
图4出了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图。其中,纵向球差曲线表示波长为656.2725nm、587.5618nm、546.0740nm、479.9914nm、435.8343nm的光线经由摄像镜头的各透镜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像散曲线表示子午成像面弯曲T和弧矢成像面弯曲S;畸变曲线表示摄像镜头在0°至210°视场角下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4可知,实施例二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5和图6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的结构与实施例二中的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满足如下条件式:
5<(R5-R6)/(R5+R6)=5.245<10.5;
-3.2<f4*f5/f=-2.205<-2.2;
1.5(mm/10-5/℃)<(CT5-CT4)/(α5-α4)=1.521(mm/10-5/℃)<3.6(mm/10-5/℃);
15.4<sags4/sags3=31.254<31.4;
-5.5<f1/f=-5.277<-4.7;
1.7<f6/f=1.872<3.2;
11<TTL/f=11.785<13;
其中,上述的参数前面已经定义,此处不再赘述。
表5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特性表格,其中,各数据采用参考波长为546.074nm的可见光获得,Y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5:
Figure BDA0002769029130000161
其中,表5的各参数含义均与实施例一中各参数含义相同。
表6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三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实施例一中给出的公式限定。
表6:
Figure BDA0002769029130000171
图6出了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图。其中,纵向球差曲线表示波长为656.2725nm、587.5618nm、546.0740nm、479.9914nm、435.8343nm的光线经由摄像镜头的各透镜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像散曲线表示子午成像面弯曲T和弧矢成像面弯曲S;畸变曲线表示摄像镜头在0°至210°视场角下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6可知,实施例三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7和图8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的结构与实施例二中的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满足如下条件式:
5<(R5-R6)/(R5+R6)=6.754<10.5;
-3.2<f4*f5/f=-3.134<-2.2;
1.5(mm/10-5/℃)<(CT5-CT4)/(α5-α4)=1.753(mm/10-5/℃)<3.6(mm/10-5/℃);
15.4<sags4/sags3=15.439<31.4;
-5.5<f1/f=-5.054<-4.7;
1.7<f6/f=2.124<3.2;
11<TTL/f=12.016<13;
其中,上述的参数前面已经定义,此处不再赘述。
表7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特性表格,其中,各数据采用参考波长为546.074nm的可见光获得,Y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7:
Figure BDA0002769029130000181
Figure BDA0002769029130000191
其中,表7的各参数含义均与实施例一中各参数含义相同。
表8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四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实施例一中给出的公式限定。
表8:
Figure BDA0002769029130000192
图8出了本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图。其中,纵向球差曲线表示波长为656.2725nm、587.5618nm、546.0740nm、479.9914nm、435.8343nm的光线经由摄像镜头的各透镜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像散曲线表示子午成像面弯曲T和弧矢成像面弯曲S;畸变曲线表示摄像镜头在0°至210°视场角下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8可知,实施例四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该摄像模组包括感光元件以及上述的摄像镜头,该感光元件设置于该摄像镜头的像侧。该摄像镜头用于接收被摄物的光信号并投射到感光元件,该感光元件用于将对应于被摄物的光信号转换为图像信号。这里不做赘述。可以理解,具有上述摄像镜头的摄像模组具有上述摄像镜头的全部技术效果,由于上述技术效果已在摄像镜头的实施例中做了详细介绍,此处就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参见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300,该电子设备300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话手表等,该电子设备包括摄像模组200以及壳体301,该摄像模组200设于壳体301。可以理解,具有上述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300,也具有上述摄像镜头的全部技术效果。由于上述技术效果已在摄像镜头的实施例中做了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车体以及上述的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设于所述车体上以获取所述车体周围的环境信息。可以理解,具有上述摄像模组的汽车,也具有上述摄像镜头的全部技术效果。由于上述技术效果已在摄像镜头的实施例中做了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摄像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以及汽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摄像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以及汽车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包括沿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为胶合透镜,所述胶合透镜的胶合面凸向所述摄像镜头的像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中任一透镜的像侧面或物侧面设置红外滤光膜;或,
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之间设置有红外滤光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5<(R5-R6)/(R5+R6)<10.5,其中,R5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6为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3.2<f4*f5/f<-2.2,其中,f4是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5是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5(mm/10-5/℃)<(CT5-CT4)/(α5-α4)<3.6(mm/10-5/℃),其中,CT4为所述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为所述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α4为所述第四透镜在-30℃~70℃条件下的热膨胀系数,α5为所述第五透镜在-30℃~70℃条件下的热膨胀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5.4<sags4/sags3<31.4,其中,sags3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通光孔径处至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点平行于光轴的距离,sags4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通光孔径处至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点平行于光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5.5<f1/f<-4.7,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7<f6/f<3.2,其中,f6为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1<TTL/f<13,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为所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1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感光元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所述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摄像镜头的像侧。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摄像模组。
13.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车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设于所述车体上以获取所述车体周围的环境信息。
CN202022575127.XU 2020-11-09 2020-11-09 摄像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以及汽车 Active CN213423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75127.XU CN213423584U (zh) 2020-11-09 2020-11-09 摄像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以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75127.XU CN213423584U (zh) 2020-11-09 2020-11-09 摄像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以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23584U true CN213423584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50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75127.XU Active CN213423584U (zh) 2020-11-09 2020-11-09 摄像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以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235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6940A (zh) * 2021-09-14 2021-12-31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985581A (zh) * 2021-11-12 2022-01-28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车载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6940A (zh) * 2021-09-14 2021-12-31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866940B (zh) * 2021-09-14 2023-09-05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985581A (zh) * 2021-11-12 2022-01-28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车载系统
CN113985581B (zh) * 2021-11-12 2023-09-05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车载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103253A1 (en) Optical photographing lens assembly comprising nine lenses of various refractive powers,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977274B2 (en) Optical photograph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90196144A1 (en) Imaging optical lens system,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822056B2 (en) Imag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698178B2 (en) Imag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852514B2 (en) Photographing optical system,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092785B2 (en) Optical imaging lens assembly comprising five lenses of +−−+−, +−0+−, +−++−, +−+−−, or +−−−− refractive powers,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215798B2 (en) Photographing optical lens system,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942335B2 (en) Photographing optical system,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3423584U (zh) 摄像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以及汽车
CN111258030A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电子装置及汽车
CN113835201B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687499B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2213843A (zh) 摄像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以及汽车
US20200174224A1 (en) Photograph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866940B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079380A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和终端
CN214586197U (zh) 光学成像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汽车
CN212540839U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US12019306B2 (en) Optical imaging system,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5469438B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14122552U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488480B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EP4109162B1 (en) Optical imaging system,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408795A1 (en) Imag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9

Address after: 330096 No.699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Oufei Opt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 Hongyuan Road, Xiq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385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Oufei photoelectric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