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22678U - 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22678U
CN213422678U CN202022815279.2U CN202022815279U CN213422678U CN 213422678 U CN213422678 U CN 213422678U CN 202022815279 U CN202022815279 U CN 202022815279U CN 213422678 U CN213422678 U CN 213422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pipe
fixedly connected
sampling device
soil
round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152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宋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Nuclear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8152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22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22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22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涉及土壤监测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收集管,收集管的圆周表面开凿有两个方孔,收集管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板,环形板的上端开凿有两个第一圆孔和两个第二圆孔,收集管的圆周表面套设有保护罩,保护罩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插杆,两个第一插杆的圆周表面的均开凿有卡槽,两个第一插杆分别活动插接于两个第一圆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保护罩实现密封方孔,通过拉动连接板实现推板将土壤向上移动,解决了现有土壤取样装置不便于携带,操作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壤监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壤监测是指土壤环境监测,其一般包括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地球表层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逐渐破坏成疏松的、大小不等的矿物颗粒(称为母质)。而土壤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多种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和演变而成的。土壤组成很复杂,总体来说是由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固、液、气三相组成的。
现有土壤检测时常需要对土壤进行取样,现有的土壤取样设备体积庞大,不便于携带,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通过移动保护罩实现密封方孔,通过拉动连接板实现推板将土壤向上移动,解决了现有土壤取样装置不便于携带,操作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包括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圆周表面开凿有两个方孔,所述收集管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上端开凿有两个第一圆孔和两个第二圆孔,所述收集管的圆周表面套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插杆,两个所述第一插杆的圆周表面的均开凿有卡槽,两个所述第一插杆分别活动插接于两个第一圆孔内;
所述收集管的圆周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环,且第二固定环位于环形板的上部,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板,两个所述卡板分别卡接于两个卡槽内,所述收集管内活动插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插杆,两个所述第二插杆分别活动插接于两个第二圆孔内,所述收集管的圆周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第一固定环和环形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收集管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设置为螺旋状。
优选的,所述收集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钻头,所述钻头设置为锥形。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插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长度分别大于两个第一圆孔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环形板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两个所述把手的表面均包裹有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推板的表面包裹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表面光滑打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通过将本装置插入在土壤内,手握两个把手,旋转本装置,土壤进入到方孔内,将本装置抽出,向上移动连接板,第二插杆脱离第二圆孔,转动卡板,使卡板脱离卡槽,在弹簧的弹性复位下,第一固定环向下移动,第一插杆在第一圆孔内滑动,保护罩将两个方孔密封,手握连接板,继续将连接板向上移动,推板将收集管内的土壤向上移动,实现土壤的收集。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的立体爆炸图;
图3为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收集管处的立体图;
图4为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保护罩处的立体图;
图5为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环形板处的立体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收集管;2、螺旋叶片;3、方孔;4、钻头;5、保护罩;6、第一固定环;7、第一插杆;8、限位板;9、卡槽;10、弹簧;11、环形板;12、第一圆孔;13、第二圆孔;14、把手;15、推板;16、插杆;17、第二固定环;18、卡板;19、第二插杆;20、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包括收集管1,收集管1的圆周表面开凿有两个方孔3,收集管1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板11,环形板11的上端开凿有两个第一圆孔12和两个第二圆孔13,收集管1的圆周表面套设有保护罩5,保护罩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6,第一固定环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插杆7,两个第一插杆7的圆周表面的均开凿有卡槽9,两个第一插杆7分别活动插接于两个第一圆孔12内;
收集管1是便于收集土壤的,方孔3是通过旋转将土壤收集在收集管1内的,保护罩5通过上下移动实现密封方孔3,防止移动本装置时土壤从方孔3内流出,卡板18是和卡槽9相互配合通过卡板18卡在卡槽9内实现第一插杆7位置的固定,第一圆孔12是便于第一插杆7插入的,第二插杆19是插在第二圆孔13内的;
收集管1的圆周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环17,且第二固定环17位于环形板11的上部,第二固定环17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板18,两个卡板18分别卡接于两个卡槽9内,收集管1内活动插接有推板15,推板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插杆16,插杆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连接板2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插杆19,两个第二插杆19分别活动插接于两个第二圆孔13内,收集管1的圆周表面套设有弹簧10,弹簧10位于第一固定环6和环形板11之间。
推板15是通过向上移动将土壤从收集管1内带出的,插杆16是连接推板15的,通过插杆16的移动带动推板15的移动,第二插杆19是插在第二圆孔13内的,通过第二插杆19插在第二圆孔13内,实现限制卡板18的移动,防止卡板18和卡槽9发生脱离。
其中,收集管1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2,螺旋叶片2设置为螺旋状,便于收集管1向下旋转进入到土壤中,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其中,收集管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钻头4,钻头4设置为锥形,便于将收集管1插入到土壤内,从而便于收集管1的旋转带动本装置向下移动。
其中,两个第一插杆7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两个限位板8的长度分别大于两个第一圆孔12的长度,限位板8的设置有益于防止第一插杆7脱离环形板11,提高了对方孔3的密封效果。
其中,环形板11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14,两个把手14的表面均包裹有海绵垫,把手14是便于手握的,从而便于旋转环形板11带动本装置向下移动对土壤进行收集。
其中,推板15的表面包裹有橡胶套,橡胶套的表面光滑打磨。
工作时,手握两个把手14,旋转本装置,土壤进入到方孔3内,将本装置抽出,向上移动连接板20,第二插杆19脱离第二圆孔13,手握卡板18,转动卡板18,使卡板18脱离卡槽9,在弹簧10的弹性复位下,第一固定环6向下移动,第一插杆7在第一圆孔12内滑动,保护罩5将两个方孔3密封,手握连接板20,继续将连接板20向上移动,推板15将收集管1内的土壤向上移动,实现土壤的收集。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包括收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1)的圆周表面开凿有两个方孔(3),所述收集管(1)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板(11),所述环形板(11)的上端开凿有两个第一圆孔(12)和两个第二圆孔(13),所述收集管(1)的圆周表面套设有保护罩(5),所述保护罩(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6),所述第一固定环(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插杆(7),两个所述第一插杆(7)的圆周表面的均开凿有卡槽(9),两个所述第一插杆(7)分别活动插接于两个第一圆孔(12)内;
所述收集管(1)的圆周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环(17),且第二固定环(17)位于环形板(11)的上部,所述第二固定环(17)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板(18),两个所述卡板(18)分别卡接于两个卡槽(9)内,所述收集管(1)内活动插接有推板(15),所述推板(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插杆(16),所述插杆(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2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插杆(19),两个所述第二插杆(19)分别活动插接于两个第二圆孔(13)内,所述收集管(1)的圆周表面套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位于第一固定环(6)和环形板(1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1)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2),所述螺旋叶片(2)设置为螺旋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钻头(4),所述钻头(4)设置为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插杆(7)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两个所述限位板(8)的长度分别大于两个第一圆孔(12)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11)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14),两个所述把手(14)的表面均包裹有海绵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5)的表面包裹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表面光滑打磨。
CN202022815279.2U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 Active CN213422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5279.2U CN213422678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5279.2U CN213422678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22678U true CN213422678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52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15279.2U Active CN213422678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226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63185B1 (ko) 토양시료 채취기구
CN213422678U (zh) 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土壤监测取样装置
CN116106062A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取样装置及使用方法
JP5806085B2 (ja) 放射能汚染土除去方法
CN212871802U (zh) 一种土壤检测用取样设备
CN213245448U (zh) 一种土壤检测用土壤取样装置
CN209802713U (zh) 一种淤泥软土采样器
CN211148089U (zh) 一种用于污染场地调查用钻井设备
CN211954753U (zh) 岩土勘察取样装置
CN116335534B (zh) 一种水工环地质探测用钻孔装置
CN115290379B (zh) 一种用于污染土壤修复评估药剂混合均匀度的装置及方法
CN213239530U (zh) 一种国土资源土壤取样装置
CN212254692U (zh) 新型的林业土壤取样器
KR20160002713U (ko) 토양 채취기
CN211042772U (zh) 套筒式采样器
CN214200702U (zh) 一种林学用土壤取样器
CN213121210U (zh) 一种用于林业的土壤深度取样装置
CN210893760U (zh) 一种便携式土壤采样器
CN210442130U (zh) 一种螺旋推进式土壤取样装置
CN209841430U (zh) 一种环保的地质勘查用取土壤样装置
CN211292048U (zh) 一种环境监测用土壤采样装置
CN211652124U (zh) 一种土壤检测用打孔采样机
CN213328981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快速取土装置
CN211697786U (zh) 一种土壤检测用样本收集装置
CN213301723U (zh) 一种土壤修复用取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4

Address after: Room 108, Unit 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Building, west of Baocheng Road and north of Huangpi West Road, Xiaog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2000

Patentee after: Hubei Nuclear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2, No.17, Lane 4, jiushe Xincun, Xintang,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0

Patentee before: Wang Songy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