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19868U - 一种防尘密封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尘密封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19868U
CN213419868U CN202022124664.2U CN202022124664U CN213419868U CN 213419868 U CN213419868 U CN 213419868U CN 202022124664 U CN202022124664 U CN 202022124664U CN 213419868 U CN213419868 U CN 213419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locking ring
interior
lock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2466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建明
吴广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aodian Seali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aodian Seal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aodian Seal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aodian Seal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2466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19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19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198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尘密封圈,涉及密封圈的领域,其包括圈体、弹片、若干外支撑块和若干内支撑块,圈体内设有嵌设槽,外支撑块和内支撑块呈相对设置,外支撑块抵接于嵌设槽靠近圈体外圈的内侧壁上,内支撑块抵接于嵌设槽靠近圈体内圈的内侧壁上,弹片设于外支撑块和内支撑块之间,弹片的两端分别与外支撑块和内支撑块固定连接。解决了重复使用的过程中,橡胶容易出现变形,无法完全密封两套圈或者垫圈之间的间隙,防尘效果不佳的问题,本申请具有当圈体重复使用变形时,弹片在自身作用力下驱使支撑块推动圈体向外变形,从而使得圈体抵接于轴承的套圈或垫圈上,继续密封之间的间隙,提高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增强了密封圈的防尘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尘密封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密封圈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尘密封圈。
背景技术
在各种机械、化工、冶金和制药等设备中,为了防止液体和气体的渗漏,需要在设备接口之间提供有效的密封。为此,一般采用各种密封圈作为密封元件。
相关技术中,参照图7,O型密封圈是由一个或几个零件组成的环形罩,固定在轴承的一个套圈或垫圈上并与另一套圈或垫圈接触或形成窄的迷宫间隙,防止润滑油漏出及外物侵入,密封圈材料的选择对其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密封圈的使用性能。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橡胶O形密封圈的断面基本为简单的圆形结构,在重复使用的过程中,橡胶容易出现变形,无法完全密封两套圈或者垫圈之间的间隙,防尘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橡胶O形密封圈的断面基本为简单的圆形结构,在重复使用的过程中,橡胶容易出现变形,无法完全密封两套圈或者垫圈之间的间隙,防尘效果不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防尘密封圈。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尘密封圈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尘密封圈,包括圈体、弹片、若干外支撑块和若干内支撑块,所述圈体内设有嵌设槽,所述外支撑块和所述内支撑块呈相对设置,所述外支撑块抵接于嵌设槽靠近圈体外圈的内侧壁上,所述内支撑块抵接于嵌设槽靠近圈体内圈的内侧壁上,所述弹片设于外支撑块和内支撑块之间,所述弹片的两端分别与外支撑块和内支撑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外支撑块、内支撑块和弹片的设置,增强了圈体的结构强度,使得圈体不易变形,另一方面,当圈体重复使用变形时,弹片在自身作用力下驱使外支撑块和外支撑块推动圈体向外变形,从而使得圈体抵接于轴承的套圈或垫圈上,继续密封之间的间隙,提高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增强了密封圈的防尘效果。
可选的,所述圈体靠近嵌设槽开口处的外侧壁上一体设有内锁定环和外锁定环,所述内锁定环和外锁定环分别设于嵌设槽开口处的两侧,所述内锁定环和外锁定环上还设有将内锁定环和外锁定环抵接且锁定的锁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定组件将内锁定环和外锁定环互相抵接且贴合,使得外支撑块、内支撑块和弹片不易从嵌设槽内脱离,且使得圈体不易因缺口的产生而容易发生错位,维持了圈体整体的外形,提高了密封圈的密封性。
可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于内锁定环靠近外锁定环一侧的若干凸柱,所述外锁定环上开设有供凸柱对应的锁定孔,所述凸柱插入锁定孔内且与锁定孔的内侧壁过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柱过盈配合于锁定孔内,使得凸柱不易从锁定孔内脱离,将内锁定环和外锁定环锁定,使得支撑块和弹片不易从嵌设槽内脱离导致失去支撑效果,提高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凸柱远离内锁定环的一端一体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呈球形设置,所述凸起抵接于外锁定环远离内锁定环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的设置,进一步使得凸柱不易从锁定孔内脱离,提高了锁定组件对内锁定环和外锁定环的锁定效率。
可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抱紧环,所述抱紧环一体设于内锁定环的外侧壁上,所述抱紧环上开设有供外锁定环嵌设且过盈配合的锁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锁定环嵌设于抱紧环上的锁定槽内,使得外锁定环不易脱离与内锁定环的抵接,将内锁定环和外锁定环锁定,从而支撑块和弹片不易从嵌设槽内侧脱离导致失去支撑效果,提高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锁定槽远离内锁定环的内侧壁上一体设有凸条,所述外锁定环上开设有供凸条卡嵌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条嵌设于限位槽内,使得外锁定环不易从锁定槽内脱离,提高了锁定组件对内锁定环和外锁定环的锁定效率。
可选的,所述圈体的内圈外侧壁上设有环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槽的设置,使得套设的机械部件的一部分可以进入到环形槽中,从而使得机械部件与密封圈体之间紧密连接,提高了密封圈的防尘效果。
可选的,所述圈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四氟乙烯涂层的设置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不易因摩擦或者腐蚀而变形,提高了圈体的结构强度,增加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圈体重复使用变形时,弹片在自身作用力下驱使支撑块推动圈体向外变形,从而使得圈体抵接于轴承的套圈或垫圈上,继续密封之间的间隙,提高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增强了密封圈的防尘效果;
2.锁定组件将内锁定环和外锁定环互相抵接且贴合,使得支撑块和弹片不易从嵌设槽内脱离,且使得圈体不易因缺口的产生而容易发生错位,维持了圈体整体的外形,提高了密封圈的密封性;
3.聚四氟乙烯涂层的设置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不易因摩擦或者腐蚀而变形,提高了圈体的结构强度,增加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的一种防尘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的一种防尘密封圈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的一种防尘密封圈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B-B向的剖视图。
图7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圈体;11、嵌设槽;12、外锁定环;121、锁定孔;122、限位槽;13、内锁定环;14、环形槽;2、支撑组件;21、外支撑块;22、内支撑块;23、弹片;3、锁定组件;31、凸柱;311、凸起;32、抱紧环;321、锁定槽;322、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尘密封圈。
实施例1
参照图1,防尘密封圈包括圈体1、支撑组件2和锁定组件3。
结合图4,支撑组件2包括外支撑块21、内支撑块22和弹片23,圈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嵌设槽11,嵌设槽11的截面呈与圈体1的截面同心的圆形设置,嵌设槽11沿圈体1的周向设置,嵌设槽11的开口朝向圈体1的上侧设置,外支撑块21和内支撑块22的数量相同,外支撑块21和内支撑块22的数量均为若干个,外支撑块21和内支撑块22均嵌设于嵌设槽11内,外支撑快与内支撑块22沿圈体1的周向均匀布置,外支撑块21远离内支撑块22的一侧截面呈圆弧面设置,内支撑块22远离外支撑块21的一侧截面呈圆弧面设置,弹片23安装于外支撑块21与内支撑块22之间,弹片23的一端与外支撑块21粘接,弹片23的另一端与内支撑块22粘接,安装完成后,弹片23驱使外支撑块21抵接于嵌设槽11靠近圈体1外圈的内侧壁上,弹片23驱使内支撑块22抵接于嵌设槽11靠近圈体1内圈的内侧壁上,使得圈体1始终与外部的机械结构抵接。
圈体1的内圈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14,方便套设于其它机械结构上时可以与之配合。
圈体1外侧还涂有聚四氟乙烯涂层,增强了圈体1的结构强度。
参照图3,圈体1的上侧外侧壁上具有内锁定环13和外锁定环12,内锁定环13设于外锁定环12的内侧,外锁定环12和内锁定环13分别位于嵌设槽11开口处的两侧,外锁定环12和内锁定环13上还安装有将内锁定环13和外锁定环12锁定无法脱离的锁定组件3。
锁定组件3包括凸柱31,凸柱设于内锁定环13靠近外锁定环12的一侧,凸柱31沿内锁定环13的周向均匀设置,外锁定环12上开设有与凸柱31对应的锁定孔121,当外支撑块21、内支撑块22和弹片23安装完成时,凸柱31插入锁定孔121内且与锁定孔121的内侧壁过盈配合,以使得外支撑块21、内支撑块22和弹片23不易从嵌设槽11内脱离。
凸柱31远离内锁定环13的一端具有凸起311,凸起311呈球形设置,当凸柱31插入锁定孔121内后,凸起311穿过锁定孔121后抵接于外锁定环12远离内锁定环13的一侧,进一步使得外支撑块21、内支撑块22和弹片23不易从嵌设槽11内脱离。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密封圈制作时,将弹片23的一端粘接于外支撑块21上,将弹片23的另一端粘接于内支撑块22上,将外支撑块21和内支撑块22均匀插入嵌设槽11内,然后将凸柱31一一插入锁定孔121内,以完成密封。
实施例2
参照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锁定组件3包括抱紧环32,抱紧环32一体设于内锁定环13的外侧壁上,抱紧环32的高度大于内锁定环13的高度,抱紧环32靠近圈体1的一侧开设锁定槽321,当内锁定环13与外锁定环12抵接时,外锁定环12嵌设于锁定槽321内且与抱紧环32过盈配合,将外锁定环12和内锁定环13锁定。
锁定槽321的内侧壁上具有凸条322,凸条322位于锁定槽321远离内锁定环13的一侧,外锁定环12上开设有限位槽122,凸条322嵌设且卡接于限位槽122内,使得外锁定环12不易从内锁定环13上脱离。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密封圈制作时,将弹片23的一端粘接于外支撑块21上,将弹片23的另一端粘接于内支撑块22上,将外支撑块21和内支撑块22均匀插入嵌设槽11内,然后将外锁定环12插入锁定槽321内,凸条322插入限位槽122内,以完成密封。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圈体(1)、弹片(23)、若干外支撑块(21)和若干内支撑块(22),所述圈体(1)内设有嵌设槽(11),所述外支撑块(21)和所述内支撑块(22)呈相对设置,所述外支撑块(21)抵接于嵌设槽(11)靠近圈体(1)外圈的内侧壁上,所述内支撑块(22)抵接于嵌设槽(11)靠近圈体(1)内圈的内侧壁上,所述弹片(23)设于外支撑块(21)和内支撑块(22)之间,所述弹片(23)的两端分别与外支撑块(21)和内支撑块(2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1)靠近嵌设槽(11)开口处的外侧壁上一体设有内锁定环(13)和外锁定环(12),所述内锁定环(13)和外锁定环(12)分别设于嵌设槽(11)开口处的两侧,所述内锁定环(13)和外锁定环(12)上还设有将内锁定环(13)和外锁定环(12)抵接且锁定的锁定组件(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3)包括设于内锁定环(13)靠近外锁定环(12)一侧的若干凸柱(31),所述外锁定环(12)上开设有供凸柱(31)对应的锁定孔(121),所述凸柱(31)插入锁定孔(121)内且与锁定孔(121)的内侧壁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31)远离内锁定环(13)的一端一体设有凸起(311),所述凸起(311)呈球形设置,所述凸起(311)抵接于外锁定环(12)远离内锁定环(13)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3)包括抱紧环(32),所述抱紧环(32)一体设于内锁定环(13)的外侧壁上,所述抱紧环(32)上设有供外锁定环(12)嵌设且过盈配合的锁定槽(3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槽(321)远离内锁定环(13)的内侧壁上一体设有凸条(322),所述外锁定环(12)上开设有供凸条(322)卡嵌的限位槽(1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1)的内圈外侧壁上设有环形槽(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CN202022124664.2U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防尘密封圈 Active CN213419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4664.2U CN213419868U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防尘密封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4664.2U CN213419868U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防尘密封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19868U true CN213419868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65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24664.2U Active CN213419868U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防尘密封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198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8801896A (pt) Fecho hermetico anular para cabecas de poco
RU2009112492A (ru) Прокладка
CN213419868U (zh) 一种防尘密封圈
CN203536623U (zh) 连接器保护盖及连接器组件
CN209414500U (zh) 一种移动终端密封减震结构
CN210461494U (zh) 一种导向密封性能好的缓冲弹簧
CN213117436U (zh) 一种耐高压性良好的橡胶密封圈
CN214367829U (zh) 一种烟道用密封挡板的密封结构
CN214742406U (zh) 新型油箱
CN213809182U (zh) 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多通阀头垫片
US6274810B1 (en) Capacitor module for car audio system
CN220452724U (zh) 一种抗压型橡胶密封圈
CN103185303B (zh) 一种灯具密封件的固定结构及灯具壳体和灯具
CN205023394U (zh) 高效耐腐托辊用增强型防水密封
CN213839527U (zh) 手机玻璃盖板组件
CN215476890U (zh) 快装封头
CN210584167U (zh) 粉尘过滤密封结构及滤筒
CN104870840A (zh) 球窝接头用防尘罩
CN217271895U (zh) 一种抗液压防变形的防尘密封件
CN216789219U (zh) 一种复合密封圈
CN214305235U (zh) 一种耐磨防污的硅橡胶密封圈
CN211010066U (zh) 一种闸阀密封垫片
CN210926480U (zh) 一种光伏组件用防水插头
CN210890060U (zh) 一种中压石棉密封垫片
JPH0214139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