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06622U - 一种负压救护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压救护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06622U
CN213406622U CN202022061316.5U CN202022061316U CN213406622U CN 213406622 U CN213406622 U CN 213406622U CN 202022061316 U CN202022061316 U CN 202022061316U CN 213406622 U CN213406622 U CN 213406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air
chamber
ambulance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613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郁
黄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Xiangrui Special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Xiangrui Special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Xiangrui Special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Xiangrui Special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613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06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06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06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救护车,包括救护车本体,救护车本体具有驾驶室和医疗舱,医疗舱内设有器械柜,在医疗舱的内顶部设置有日光灯和紫外线灯;救护车本体的顶端设置有警灯报警器;医疗舱内其中一侧设置有家属安全座椅和安全扶手,医疗舱的玻璃窗粘贴有磨砂膜;救护车本体的顶端设置有L型连接管,L型连接管与医疗舱内部连通,在救护车本体的顶端通过可拆卸方式设置有负压净化装置,负压净化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四个隔板,四个隔板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且将外壳内部分割成五个区域。该救护车在使用能够对空气进行过滤,同时能够防止内部空气外泄,具有过滤、杀菌效果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负压救护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护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救护车。
背景技术
救护车,是指救助病人的车辆。而车身上的“AMBULANCE”是反过来写的,这是为了让前面的汽车司机通过后视镜直接看到正方向的Ambulance单词,从而迅速让道;现代救护车的内部比较宽敞,使救护人员有足够的空间去往医院的途中对患者进行救护处理。现代救护车内还携带了大量的绷带和外敷用品,可以帮助止血、清洗伤口、预防感染。
在使用传统的救护车运送传染病患者,如呼吸道传染病人时,由患者的呼吸等生理活动产生的传染性生物因子在车厢内迅速扩散,然后通过车内外的空气等的流通,扩散至外界环境,容易造成对外部环境的污染及造成对公众的危害。同时因为传统救护车环境相对开放,致病菌的种类复杂,当急救的患者有开放性伤口或有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时,易于将病菌传染到其它环境中。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负压救护车在使用的时候,在运行的时候不稳定,若发生故障时,易造成内部空气的泄露,过滤空气的时候,过滤、消毒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救护车,该救护车在使用能够对空气进行过滤,同时能够防止内部空气外泄,具有过滤、杀菌效果好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负压救护车,包括救护车本体,救护车本体具有一个驾驶室和一个医疗舱,医疗舱内设有器械柜,在医疗舱的内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日光灯和紫外线灯;救护车本体的顶端设置有警灯报警器;医疗舱内其中一侧设置有家属安全座椅和安全扶手,医疗舱的玻璃窗粘贴有磨砂膜;
救护车本体的顶端设置有L型连接管,L型连接管与医疗舱内部连通,在救护车本体的顶端通过可拆卸方式设置有负压净化装置,负压净化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四个隔板,四个隔板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且将外壳内部分割成五个区域,其分别为:负压室、第一消毒室、第二消毒室、换热室和过滤室;
外壳左侧设置有进风口,右侧设置有出风口,进风口处安装有连接有快速连接头的伸缩管,伸缩管通过快速连接头与L型连接管连接;出风口连接有第一L型连接管且第一L型连接管与过滤室连通,第一L型连接管的出风端朝上,第一L型连接管中设置有过滤网;
负压室内安装有负压风机组件,第一消毒室内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组件,第二消毒室内设置有高温杀菌组件,换热室内设置有换热器,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组件,医疗舱内的空气依次流经负压风机组件、紫外线杀菌组件、高温杀菌组件、换热器及过滤组件后排出。
其中,负压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三通电磁阀,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安装在负压室内,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的进风端与第一三通电磁阀的两个出风端连接,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的出风端与第二电磁阀的两个进风端连接,进风口与第一三通电磁阀的进风端连接,第二电磁阀的出风端与第一消毒室连通。
进一步优化,紫外线杀菌组件包括若干上端与第一消毒室内顶部连接的第一分隔板和若干下端与第一消毒室内底部连接的第二分隔板,第一分隔板下端与第一消毒室内底部形成第一风道,第二分隔板上端与第一消毒室内顶部形成第二风道,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相互交替设置,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之间形成通风道;每一个通风道内均设置有管式紫外线杀菌灯。
其中,高温杀菌组件包括若干风管,风管为涡状螺旋管,风管从上至下依次重叠在一起,且风管之间首尾连接,风管内设置有电加热丝;位于首端的风管进风端与第一消毒室连通,位于尾端的风管出风端与换热室连通。
进一步优化,换热室内设置有集水箱,集水箱通过一电磁阀连接有存水箱。
其中,位于尾端的风管出风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优化,过滤室内设置有第三风机,第三风机位于过滤组件右侧,第三风机与第一L型连接管连接。
其中,过滤组件包括初效过滤器、分子筛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初效过滤器、分子筛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从左至右一次设置在过滤室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救护车本体和负压净化装置组成,在实际的使用中,能够通过设置的负压风机组件来是对医疗舱进行抽气,使得医疗舱内部形成负压状态,能够有效的防止医疗舱内部的空气外泄;并且通过设置的第一消毒室、第二消毒室和过滤室内设置紫外线杀菌组件、高温杀菌组件、过滤组件来进行多次消毒杀菌,具有消毒杀菌效果好的优点,能够实现对空气的净化,避免了运送病人的途中导致医疗舱内部空气泄露,在运送病人的时候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净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救护车本体,2-驾驶室,3-医疗舱,4-警灯报警器,5-L型连接管,6-负压净化装置,7-隔板,8-负压室,9-第一消毒室,10-第二消毒室,11-换热室,12-过滤室,13-进风口,14-出风口,15-快速连接头,16-第一L型连接管,17-过滤网,18-负压风机组件,19-紫外线杀菌组件,20-高温杀菌组件,21-换热器,22-过滤组件,23-第一风机,24-第二风机,25-第一三通电磁阀,26-第二三通电磁阀,27-第一分隔板,28-第二分隔板,29-第一风道,30-第二风道,31-通风道,32-管式紫外线杀菌灯,33-风管,34-初效过滤器,35-分子过滤器,36-高效过滤器,37-集水箱,38-电磁阀,39-存水箱,40-第二电磁阀,41-第三风机,42-滤水膜,43-风孔,44-伸缩管,45-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说明书附图1-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负压救护车,包括救护车本体1,救护车本体1具有一个驾驶室2和一个医疗舱3,医疗舱3内设有器械柜,在医疗舱3的内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日光灯和紫外线灯;救护车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警灯报警器4;医疗舱3内其中一侧设置有家属安全座椅和安全扶手,医疗舱3的玻璃窗粘贴有磨砂膜;
通过在医疗舱3内设有器械柜能够用于盛放各种医疗器械,以便于在运送病人的过程中对病人进行紧急治疗;
救护车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L型连接管5,L型连接管5与医疗舱3内部连通,在救护车本体1的顶端通过可拆卸方式设置有负压净化装置6,负压净化装置6包括外壳45和设置在外壳45内的四个隔板7,四个隔板7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且将外壳45内部分割成五个区域,其分别为:负压室8、第一消毒室9、第二消毒室10、换热室11和过滤室12;
外壳45左侧设置有进风口13,右侧设置有出风口14,进风口13处安装有连接有快速连接头15的伸缩管44,伸缩管44通过快速连接头15与L型连接管5连接;出风口14连接有第一L型连接管16且第一L型连接管16与过滤室12连通,第一L型连接管16的出风端朝上,第一L型连接管16中设置有过滤网17;
通过设置的过滤网17能够防止外界的蚊虫进入壳体内;
负压室8内安装有负压风机组件18,第一消毒室9内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组件19,第二消毒室10内设置有高温杀菌组件20,换热室11内设置有换热器21,过滤室12内设置有过滤组件22,医疗舱3内的空气依次流经负压风机组件18、紫外线杀菌组件19、高温杀菌组件20、换热器21及过滤组件22后排出。
在实际的使用中,能够通过设置的负压风机组件18来是对医疗舱3进行抽气,使得医疗舱3内部形成负压状态,能够有效的防止医疗舱3内部的空气外泄;并且通过设置的第一消毒室9、第二消毒室10和过滤室12内设置紫外线杀菌组件19、高温杀菌组件20、过滤组件22来进行多次消毒杀菌,具有消毒杀菌效果好的优点,能够实现对空气的净化,避免了运送病人的途中导致医疗舱3内部空气泄露,在运送病人的时候更加安全,且本实用新型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提高95%以上。
其中,负压风机组件18包括第一风机23、第二风机24、第一三通电磁阀25和第二三通电磁阀26,第一风机23、第二风机24安装在负压室8内,第一风机23、第二风机24的进风端与第一三通电磁阀25的两个出风端连接,第一风机23、第二风机24的出风端与第二电磁阀40的两个进风端连接,进风口13与第一三通电磁阀25的进风端连接,第二电磁阀40的出风端与第一消毒室9连通。
这样,在实际的使用中,第一风机23与第二风机24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25及第二三通电磁阀26形成“并联”的结构,若其中一个风机出现故障后,另一个风机即可马上启动,来维持医疗舱3内的负压状态,避免在运送病人的途中风机出现故障而导致传染源外泄;运送过程更加安全,保证负压净化装置6的正常及稳定运行。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紫外线杀菌组件19包括若干上端与第一消毒室9内顶部连接的第一分隔板27和若干下端与第一消毒室9内底部连接的第二分隔板28,第一分隔板27下端与第一消毒室9内底部形成第一风道29,第二分隔板28上端与第一消毒室9内顶部形成第二风道30,第一分隔板27与第二分隔板28相互交替设置,第一分隔板27与第二分隔板28之间形成通风道31;每一个通风道31内均设置有管式紫外线杀菌灯32。
这样能够使得带有细菌、病毒的空气在通风道31流动的时间更长,能够有效的延长紫外线杀菌的时间,进而提高消毒杀菌的效果,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更好;更重要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风道31内均设置有管式紫外线杀菌灯32,管式的紫外线杀菌灯能够实现360°无死角照射,杀菌消毒效果更好。
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高温杀菌组件20包括若干风管33,风管33为涡状螺旋管,风管33从上至下依次重叠在一起,且风管33之间首尾连接,风管33内设置有电加热丝;位于首端的风管33进风端与第一消毒室9连通,位于尾端的风管33出风端与换热室11连通。
这样,经过紫外线照射杀菌后的空气进入到风管33内,内部的电加热丝对风管33内部进行加温,使得风管33内部形成高温;空气流经风管33时通过高温来灭杀细菌和病毒;同时,由于风管33为涡状螺旋管,风管33从上至下依次重叠在一起,且风管33之间首尾连接,这样,能够在有限的第二消毒室10布置更多的风管33,使得空气在风管33中运行的时间更长,进一步提高高温杀毒杀菌消毒的效果。
进一步优化,第二消毒室10内填充有隔热材料,形成一隔热层。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设置有换热器21经过高温杀毒的空气进入换热室11后将会与换热器21进行换热,在短时间内从高温气体变为低温气体,使得温度发生骤变,能够进一步提高杀菌的效果。
其中,过滤组件22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初效过滤器34、分子过滤器35、高效过滤器36。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室11内设置有集水箱37,集水箱37通过一电磁阀38连接有存水箱39。这样即可实现对冷凝水的收集,避免冷凝水溢流。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尾端的风管33出风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40。这样,在停机状态时,通过设置的第二电磁阀40能够防止水汽进入风管33内,避免电加热丝发生锈蚀,提高其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二或三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室12内设置有第三风机41,第三风机41位于过滤组件22右侧,第三风机41与第一L型连接管16连接。
这样,在实际的使用中,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是否需要开启第三风机41,能够通过第三风机41来提高医疗舱3内的负压度。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换热室11与过滤室12之间设置有滤水膜42,其主要用于阻挡水汽进入过滤室12中。
其中,滤水膜42安装在位于换热室11与过滤室12之间的隔板7上的风孔43内。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负压救护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救护车本体,救护车本体具有一个驾驶室和一个医疗舱,医疗舱内设有器械柜,在医疗舱的内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日光灯和紫外线灯;救护车本体的顶端设置有警灯报警器;医疗舱内其中一侧设置有家属安全座椅和安全扶手,医疗舱的玻璃窗粘贴有磨砂膜;
救护车本体的顶端设置有L型连接管,L型连接管与医疗舱内部连通,在救护车本体的顶端通过可拆卸方式设置有负压净化装置,负压净化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四个隔板,四个隔板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且将外壳内部分割成五个区域,其分别为:负压室、第一消毒室、第二消毒室、换热室和过滤室;
外壳左侧设置有进风口,右侧设置有出风口,进风口处安装有连接有快速连接头的伸缩管,伸缩管通过快速连接头与L型连接管连接;出风口连接有第一L型连接管且第一L型连接管与过滤室连通,第一L型连接管的出风端朝上,第一L型连接管中设置有过滤网;
负压室内安装有负压风机组件,第一消毒室内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组件,第二消毒室内设置有高温杀菌组件,换热室内设置有换热器,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组件,医疗舱内的空气依次流经负压风机组件、紫外线杀菌组件、高温杀菌组件、换热器及过滤组件后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救护车,其特征在于:负压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三通电磁阀,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安装在负压室内,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的进风端与第一三通电磁阀的两个出风端连接,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的出风端与第二电磁阀的两个进风端连接,进风口与第一三通电磁阀的进风端连接,第二电磁阀的出风端与第一消毒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救护车,其特征在于:紫外线杀菌组件包括若干上端与第一消毒室内顶部连接的第一分隔板和若干下端与第一消毒室内底部连接的第二分隔板,第一分隔板下端与第一消毒室内底部形成第一风道,第二分隔板上端与第一消毒室内顶部形成第二风道,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相互交替设置,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之间形成通风道;每一个通风道内均设置有管式紫外线杀菌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压救护车,其特征在于:高温杀菌组件包括若干风管,风管为涡状螺旋管,风管从上至下依次重叠在一起,且风管之间首尾连接,风管内设置有电加热丝;位于首端的风管进风端与第一消毒室连通,位于尾端的风管出风端与换热室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负压救护车,其特征在于:换热室内设置有集水箱,集水箱通过一电磁阀连接有存水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负压救护车,其特征在于:位于尾端的风管出风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负压救护车,其特征在于:过滤室内设置有第三风机,第三风机位于过滤组件右侧,第三风机与第一L型连接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负压救护车,其特征在于:过滤组件包括初效过滤器、分子筛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初效过滤器、分子筛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过滤室内。
CN202022061316.5U 2020-09-19 2020-09-19 一种负压救护车 Active CN213406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61316.5U CN213406622U (zh) 2020-09-19 2020-09-19 一种负压救护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61316.5U CN213406622U (zh) 2020-09-19 2020-09-19 一种负压救护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06622U true CN213406622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62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61316.5U Active CN213406622U (zh) 2020-09-19 2020-09-19 一种负压救护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066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4340A (zh) * 2022-06-22 2022-08-16 北京中数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方舱医院用通气立管气体过滤装置
CN114904340B (zh) * 2022-06-22 2024-05-28 北京中数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方舱医院用通气立管气体过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4340A (zh) * 2022-06-22 2022-08-16 北京中数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方舱医院用通气立管气体过滤装置
CN114904340B (zh) * 2022-06-22 2024-05-28 北京中数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方舱医院用通气立管气体过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61346B (zh) 用于医院的空气净化装置
CN111203080A (zh) 医院废气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1759476A (zh) 一种新型隔离诊疗桌
CN213406622U (zh) 一种负压救护车
CN212383007U (zh) 一种医院中心负压吸引系统气水排放消杀装置
CN211936280U (zh) 医用高压氧舱用排氧终端微生物分级净化灭菌过滤装置
CN112407225A (zh) 空调
CN111282013A (zh) 一种医院中心负压吸引系统气水排放消杀装置
CN213029821U (zh) 一种具有空气消毒装置的口罩
CN215216590U (zh) 一种自净化的手术室通风系统
CN212204866U (zh) 一种医院空调系统
CN213608587U (zh) 医用中心吸引废气消毒灭菌装置
CN218781413U (zh) 一种用于手术室新风空气消毒设备
CN206637762U (zh) 一种空气过滤净化系统
CN112057277A (zh) 传染疾病简易快速充气式治疗隔离舱
CN212108817U (zh) 一种疾病预防用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CN213373100U (zh) 一种具有负压消毒净化装置的负压救护车
CN212522525U (zh) 方舱式ct的舱体及其换气系统
CN213554670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吸氧管
CN212662950U (zh) 一种传染科用空气过滤装置
CN218495209U (zh) 一种中央空调管道动态消毒系统
CN217952559U (zh) 一种用于医疗建筑的环境气体消毒通风设备
CN217209711U (zh) 一种负压隔离室杀菌消毒装置
CN214581636U (zh) 空气消杀机器人
CN112696745B (zh) 一种病菌防治型医疗用室内空气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