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06565U - 一种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06565U
CN213406565U CN202021114974.XU CN202021114974U CN213406565U CN 213406565 U CN213406565 U CN 213406565U CN 202021114974 U CN202021114974 U CN 202021114974U CN 213406565 U CN213406565 U CN 213406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protective
opening
shell
cap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149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梅花
黄丹宁
李彩婷
梁一玉
赵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1149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06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06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06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包括帽体、柔性保护垫及调节固定件,所述帽体上开设有防护口,所述柔性保护垫装设于所述帽体的防护口处,所述柔性保护垫朝所述帽体内部凸起,所述调节固定件装设于所述帽体的帽檐处,其能够对开颅创口部位的纱布加以固定的同时不对开颅创口部位造成打压性的创伤。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
背景技术
目前儿童或成人患者在开颅手术后,头皮创口虽然缝合,但缺少的颅骨却不能及时修复,一般七岁前儿童需要经过一至两年才能完全将颅骨修补,七岁以上以及成人患者也还需要最少3个月的时间,才能将颅骨修补,然而,开颅手术至修补的时间,便会极易发生卡压、外力打击及感染病菌,导致脑组织二次受伤或坏死。目前传统固定患者开颅创口的方式普遍为用纱布多重缠绕患者头部后用固定带对纱布加以固定。上述方法具有以下不足之处:第一,操作麻烦,无法方便地对患者开颅创口部位进行有效固定及保护;第二,开颅创口仅以纱布缠绕覆盖,无法有效抵抗外力打击与卡压;第三,影响了患者佩戴的美观度,使患者产生自卑情绪,从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其能够对开颅创口部位的纱布加以固定的同时不对开颅创口部位造成打压性的创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包括帽体、柔性保护垫及调节固定件,所述帽体上开设有防护口,所述柔性保护垫装设于所述帽体的防护口处,所述柔性保护垫朝所述帽体内部凸起,所述调节固定件装设于所述帽体的帽檐处。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包括缓冲防护壳,所述缓冲防护壳罩设于所述帽体对应所述防护口的外部,所述缓冲防护壳的一侧与所述帽体连接,所述缓冲防护壳的另一侧与所述帽体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防护壳朝背离所述防护口的方向外凸。
进一步地,所述帽体的外侧面开设有一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位于所述防护口的一侧,所述滑动槽背离所述防护口的一侧设有一限位凸缘;所述缓冲防护壳包括外凸壳及滑动凸缘,所述外凸壳朝背离所述防护口的方向外凸,所述外凸壳的一侧与所述防护口背离所述滑动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外凸壳的另一侧朝所述滑动槽方向延伸且所述外凸壳的另一侧与所述滑动凸缘连接;所述滑动凸缘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槽内并卡入所述限位凸缘与所述帽体围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帽体包括头顶帽及帽檐环,所述头顶帽与所述帽檐环沿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在所述头顶帽与所述帽檐环之间形成所述防护口;所述柔性保护垫的一侧与所述头顶帽朝向所述帽檐环的一侧连接,所述柔性保护垫的另一侧与所述帽檐环朝向所述头顶帽的一侧连接;所述调节固定件装设于所述帽檐环背离所述头顶帽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固定件包括固定带及调节扣,所述固定带环绕所述帽檐环的周向设置,所述调节扣装设于所述固定带的一端。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上述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在对开颅创口以纱布缠绕覆盖后,将帽体戴于病人的头部,柔性保护垫轻柔地触压创口处,能够对开颅创口部位的纱布加以固定的同时不对开颅创口部位造成打压性的创伤;通过调节固定件将帽体固定于病人的头部,能够防止帽体从患者头部脱离。
2、当开颅创口部位受到外力的打击或者卡压时,缓冲防护壳与帽体滑动连接的一侧能够相对帽体滑动,能够对打击或者卡压的压力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避免打击或者卡压对开颅创口部位受到的伤害。
3、缓冲防护壳朝背离所述防护口的方向外凸,能够增加缓冲防护壳相对帽体滑动的距离,以增加对打击或者卡压的压力的缓冲作用。
4、调节固定件包括固定带及调节扣,能够根据病人的头围来调节固定带的长度,以使帽体更有效地固定于病人的头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2在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在B处的放大图。
附图中,1-帽体、11-头顶帽、110-滑动槽、111-限位凸缘、12-帽檐环、2-柔性保护垫、3-调节固定件、31-固定带、32-调节扣、4-缓冲防护壳、41-外凸壳、42-滑动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包括帽体1、柔性保护垫2及调节固定件3。帽体1上开设有防护口,防护口的位置与颅骨的位置对应,柔性保护垫2装设于帽体1的防护口处,柔性保护垫2朝帽体1内部凸起,柔性保护垫2的材质为海绵,调节固定件3装设于帽体1的帽檐处。
上述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在对开颅创口以纱布缠绕覆盖后,将帽体1戴于病人的头部,柔性保护垫2轻柔地触压创口处,能够对开颅创口部位的纱布加以固定的同时不对开颅创口部位造成打压性的创伤;通过调节固定件3将帽体1固定于病人的头部,能够防止帽体1从患者头部脱离。此外,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整体呈一帽子外型,佩戴时不影响美观。
在本实施方式中,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包括缓冲防护壳4,缓冲防护壳4罩设于帽体1对应防护口的外部,缓冲防护壳4的一侧与帽体1固定连接,缓冲防护壳4的另一侧与帽体1滑动连接,缓冲防护壳4朝背离防护口的方向外凸,具体的,帽体1的外侧面开设有一滑动槽110,滑动槽110位于防护口的一侧,滑动槽110背离防护口的一侧设有一限位凸缘111;缓冲防护壳4包括外凸壳41及滑动凸缘42,外凸壳41及滑动凸缘42的材质均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外凸壳41朝背离防护口的方向外凸,外凸壳41的一侧与防护口背离滑动槽110的一侧固定连接,外凸壳41的另一侧朝滑动槽110方向延伸且外凸壳41的另一侧与滑动凸缘42连接;滑动凸缘42滑动连接于滑动槽110内并卡入限位凸缘111与帽体1围成的空间内。
当开颅创口部位受到外力的打击或者卡压时,外力施加于外凸壳41上,外凸壳41朝滑动槽110方向变形,从而带动滑动凸缘42沿滑动槽110滑动,并滑入限位凸缘111与帽体1围成的空间内,该过程能够对打击或者卡压的压力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避免打击或者卡压对开颅创口部位受到的伤害。滑动凸缘42背离外凸壳41的一端顶住帽体1的内壁,外凸壳41呈外凸状,外凸壳41能够在开颅创口部位形成一弧形的保护壳,进一步避免开颅创口部位受到外力的伤害。
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凸缘42的厚度小于外凸壳41。
在本实施方式中,帽体1包括头顶帽11及帽檐环12。头顶帽11与帽檐环12沿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在头顶帽11与帽檐环12之间形成防护口。柔性保护垫2的一侧与头顶帽11朝向帽檐环12的一侧连接,柔性保护垫2的另一侧与帽檐环12朝向头顶帽11的一侧连接。滑动槽110设于头顶帽11上并环绕头顶帽11一周,限位凸缘111亦环绕头顶帽11一周。外凸壳41的一侧与帽檐环12固定连接,外凸壳41的另一侧朝滑动槽110方向延伸并与滑动凸缘42连接。调节固定件3装设于帽檐环12背离头顶帽11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节固定件3包括固定带31及调节扣32,固定带31环绕帽檐环12的周向设置,调节扣32装设于固定带31的一端。调节固定件3包括固定带31及调节扣32,其能够根据病人的头围来调节固定带31的长度,以使帽体1更有效地固定于病人的头部。
在使用时,在对开颅创口以纱布缠绕覆盖后,将头顶帽11戴于病人的头部,柔性保护垫2轻柔地触压创口处,将固定带31穿过调节扣32并根据病人的头围调整好长度,则帽体1固定于病人的头部。
可以理解,缓冲防护壳4与帽体1的连接方式可以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侧滑动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缓冲防护壳4的相对两侧均可以与帽体1滑动连接。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帽体(1)、柔性保护垫(2)及调节固定件(3),所述帽体(1)上开设有防护口,所述柔性保护垫(2)装设于所述帽体(1)的防护口处,所述柔性保护垫(2)朝所述帽体(1)内部凸起,所述调节固定件(3)装设于所述帽体(1)的帽檐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包括缓冲防护壳(4),所述缓冲防护壳(4)罩设于所述帽体(1)对应所述防护口的外部,所述缓冲防护壳(4)的一侧与所述帽体(1)连接,所述缓冲防护壳(4)的另一侧与所述帽体(1)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防护壳(4)朝背离所述防护口的方向外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的外侧面开设有一滑动槽(110),所述滑动槽(110)位于所述防护口的一侧,所述滑动槽(110)背离所述防护口的一侧设有一限位凸缘(111);所述缓冲防护壳(4)包括外凸壳(41)及滑动凸缘(42),所述外凸壳(41)朝背离所述防护口的方向外凸,所述外凸壳(41)的一侧与所述防护口背离所述滑动槽(110)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外凸壳(41)的另一侧朝所述滑动槽(110)方向延伸且所述外凸壳(41)的另一侧与所述滑动凸缘(42)连接;所述滑动凸缘(42)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槽(110)内并卡入所述限位凸缘(111)与所述帽体(1)围成的空间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包括头顶帽(11)及帽檐环(12),所述头顶帽(11)与所述帽檐环(12)沿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在所述头顶帽(11)与所述帽檐环(12)之间形成所述防护口;所述柔性保护垫(2)的一侧与所述头顶帽(11)朝向所述帽檐环(12)的一侧连接,所述柔性保护垫(2)的另一侧与所述帽檐环(12)朝向所述头顶帽(11)的一侧连接;所述调节固定件(3)装设于所述帽檐环(12)背离所述头顶帽(11)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固定件(3)包括固定带(31)及调节扣(32),所述固定带(31)环绕所述帽檐环(12)的周向设置,所述调节扣(32)装设于所述固定带(31)的一端。
CN202021114974.XU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 Active CN213406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14974.XU CN213406565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14974.XU CN213406565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06565U true CN213406565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24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14974.XU Active CN213406565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065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82374A (en) Protective ear covering
US20170143555A1 (en) Facial Structure Stabiliz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EP3265159B1 (en) Cranium cuddler
US6512159B1 (en) Facial wound dressing support device
CN213406565U (zh) 一种新型颅骨损伤病人保护帽
CN205268395U (zh) 一种眼科加压包扎装置
WO2023133263A1 (en) Eye patch device
CN211156696U (zh) 一种弹力网帽
US7566313B1 (en) Corrective infant headgear
US3805782A (en) Protective beauty mask
CN211834908U (zh) 颧骨矫正器械
US20060031977A1 (en) Headgear article incorporating a bottle opener
EP0047270B1 (en)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human ears
CN205007115U (zh) 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眼罩
CN220344600U (zh) 一种新生儿光治疗用防护眼罩
CN221044340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帽子
CN211300705U (zh) 一种防碰撞眼眶保护罩
CN214432041U (zh) 一种防压迫医用防护口罩
CN220833299U (zh) 一种用于预防和护理压力性损伤的耳朵保护套
CN205626126U (zh) 一种用于颅骨缺损后的脑保护帽
CN210447332U (zh) 一种马头型防护头罩
CN213250354U (zh) 一种充气式眼罩
CN215837303U (zh) 一种防摔帽
CN213130302U (zh) 眼镜佩戴者耳部术后包扎装置
CN217593165U (zh) 一种3d打印颅骨矫形术后康复头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