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06050U - 生物电信号检测环 - Google Patents

生物电信号检测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06050U
CN213406050U CN202020835093.0U CN202020835093U CN213406050U CN 213406050 U CN213406050 U CN 213406050U CN 202020835093 U CN202020835093 U CN 202020835093U CN 213406050 U CN213406050 U CN 213406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buffer
mounting hole
bioelectrical signal
ring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350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璧丞
田相瑞
周建吾
蔡永红
程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angn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angn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angn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angn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350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06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06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06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生物电信号检测环,所述生物电信号检测环包括骨架、柔性件和电极,所述骨架设有佩戴空间;所述柔性件设于所述骨架,并至少包括位于所述骨架靠近所述佩戴空间一侧的内环部和自所述内环部向所述佩戴空间拱起的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电极固设于所述安装孔,且所述电极至少部分露出出于所述安装孔。柔性件的内环部上设有缓冲部,电极固定于缓冲部上,电极通过缓冲部与柔性件连接,或者说内环部连接,缓冲部能够缓冲电极施加至头部的压力,缓解硬质金属电极与皮肤接触带来的异物感,提升佩戴舒适性。

Description

生物电信号检测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电信号测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电信号检测环。
背景技术
穿戴智能设备,通常包括两类功能,其一功能为通讯钟表功能,另一功能为体内信息测量。穿戴智能设备包括环状穿戴设备,如生物电信号检测环,具体包括头环、手环等,其中头环佩戴于头部、手环佩戴于手腕,对于具有生物电信号检测功能的头环或者手环来说,头环和手环直接接触皮肤,因而能够准确测量头部的生物电信号。
生物电信号检测环包括检测换环本体和设置于检测换环本体上的电极,电极抵接对应佩戴部位的皮肤,从而能够通过电极获取对应位置的生物电信号。然而,用户在佩戴生物电信号检测环后,电极与对应部位的皮肤抵接,电极本身为硬质金属,容易在佩戴时形成异物感,降低佩戴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电信号检测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生物电信号检测环在佩戴时容易形成异物感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生物电信号检测环环包括:
骨架,所述骨架设有佩戴空间;
柔性件,所述柔性件设于所述骨架,并至少包括位于所述骨架靠近所述佩戴空间一侧的内环部和自所述内环部向所述佩戴空间拱起的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上设有安装孔;以及
电极,所述电极固设于所述安装孔,且所述电极至少部分露出出于所述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缓冲部的内部设有空腔。
可选地,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增加所述缓冲部复位性能的回弹件。
可选地,所述回弹件为为记忆海绵。
可选地,所述缓冲部的壁厚尺寸小于所述内环部的厚度尺寸。
可选地,所述柔性件上设有延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布线槽;
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空腔,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布线槽。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嵌接槽;
所述电极的侧面与所述嵌接槽相适配的嵌接裙边,所述嵌接裙边嵌入所述嵌接槽内。
可选地,所述柔性件由热塑性弹性材料或者热固性弹性材料制造而成。
可选地,所述电极与所述缓冲部模内注塑为一体;或者,
所述电极与所述缓冲部装配连接。
可选地,所述柔性件的外侧面设有与所述骨架形状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骨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内环部位于骨架的靠近佩戴空间的一侧,佩戴生物电信号检测环时,内环部位于皮肤和骨架之间。柔性件的内环部上设有缓冲部,电极固定于缓冲部上,电极通过缓冲部与柔性件连接,或者说内环部连接,缓冲部能够缓冲电极施加至头部的压力,缓解硬质金属电极与皮肤接触带来的异物感,提升佩戴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物电信号检测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物电信号检测环一实施例中的缓冲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生物电信号检测环一实施例中的移除骨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骨架 11 佩戴空间
2 柔性件 21 内环部
22 缓冲部 221 安装孔
222 空腔 223 嵌接槽
23 回弹件 231 导线槽
24 布线槽 25 安装槽
3 电极 31 嵌接裙边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生物电信号检测环,生物电信号检测环包括骨架1、柔性件2和电极3,用于检测生物表皮的电信号。
骨架1上设有佩戴空间11,骨架1能够借助佩戴空间11套于检测部位。具体来说,生物电信号检测环的具体产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头环和手环,对于头环来的佩戴空间11,与头部形状相适配的圆形或者椭圆形空间,对于手环的佩戴空间11,为与手腕形状相适配的圆形或者椭圆形空间。柔性件2设于骨架1,并且柔性件2至少包括位于骨架1靠近佩戴空间11一侧的内环部21和自内环部21向佩戴空间11拱起的缓冲部22,缓冲部22上设有安装孔221。电极3固设于安装孔221,同时电极3至少部分露出于安装孔221,如此电极3能够与皮肤抵接。
内环部21位于骨架1的靠近佩戴空间11的一侧,佩戴生物电信号检测环时,内环部21位于皮肤和骨架1之间。柔性件2的内环部21上设有缓冲部22,电极3固定于缓冲部22上,因此,电极3通过缓冲部22与柔性件2连接,或者说内环部21连接,缓冲部22能够缓冲电极3施加至头部的压力,缓解硬质金属电极3与皮肤接触带来的异物感,提升佩戴舒适性,而且缓冲结构简单。
另外,缓冲部22上设有安装孔221,在安装电极3时,电极3一部分伸入安装孔221内,增加电极3安装的牢固性,能够有效地避免电极3脱落。
对于前述电极3,电极3固定于安装孔221时,至少部分超出安装孔221,从而使得电极3能够与对于部位的皮肤抵接,以获取生物电信号。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柔性件2还可以包括位于骨架1两侧的两个环形部,两个环形部分别位于内环部21的两侧,柔性件2从骨架1两侧和靠近佩戴空间11的内侧,形成三侧包围骨架1。
还有一些实施例中,柔性件2完全包覆骨架1,其成型方式为模内包胶注塑或者双色成型注塑。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部22可以与内环部21一体连接。优选地,缓冲部22与内环部21由相同材料,并且是一体成型而成。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缓冲部22相对于内环部21来说,为独立结构,缓冲部22固定于内环部21上。当然,缓冲部22与内环部21可以是由相同材料制造而成,也可以是由不同材料制造而成。比如说,缓冲部22可以是块状硅胶体、块状弹性橡胶、气囊或者块状海绵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部22的内部设有空腔222。在缓冲部22设置空腔222,一方面能够为缓冲部22提供形变空间,另一方面,缩减缓冲部22的形变区域的尺寸变小,减小缓冲部22的弹力,从而减小电极3施加头部的压力,增加佩戴舒适性。
在一些事实中,空腔222内设有用于增加缓冲部22复位性能的回弹件23。在空腔222内设置回弹件23,增加缓冲部22的复位能力,确保电极3与皮肤有效抵接。具体来说,在佩戴时,回弹件23能够增加缓冲部22的张力,使得缓冲部22和电极3保持对皮肤的保持适当的压力,避免在佩戴时由于缓冲部的回弹性能不足,而导致佩戴松动、晃动的问题;在摘下生物电信号检测环时,回弹件23提供缓冲部23回复原状的能力,避免缓冲部22在长时间使用后产生垮塌的问题。
在空腔222内,回弹件23部分填充或者是完全空腔222。
在一些进一步地实施例中,回弹件23为记忆海绵,记忆海绵具有良好的慢回弹力学性能,低反弹力释放,几乎不会增加缓冲部22对电极3的施加的弹力,因此,能够在增加缓冲部22回弹性能的同时,几乎不会避免增加电极3对皮肤的压力。
在另一些进一步地实施例中,回弹件23还可以是弹性硅胶、弹性橡胶,或者具有回弹性能的海绵。
当然,回弹件23还可以气囊、弹性球体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部22的壁厚尺寸小于内环部21的厚度尺寸,如此,缓冲部22具有低反弹力释放的效果,降低缓冲部22对电极3施加的弹力。
缓冲部22缩减壁厚尺寸,同时在空腔222内设置回弹件23后,能够减小佩戴时缓冲部22对电极3施加的弹力,进而减小电极3对皮肤施加的压力,同时提高缓冲部22在不佩戴时的回弹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件2上设有延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布线槽24,安装孔221连通空腔222,空腔222连通布线槽24。安装孔221连通空腔222,空腔222连通布线槽24,如此,与电极3连接的导线能够经过空腔222,再进入布线槽24,从而与鼓舞电信号检测环的主板连接,为连接电极3的导线提供布线通道。
空腔222内设置回弹件23后,连接电极3的导线绕经回弹件23的侧面在进入布线槽24。或者,在一些进一步地实施例中,前述回弹件23上设有导线槽231,导线槽231的一端连通安装孔,导线槽231的另一端连通布线槽24,空腔222内设置回弹件23后,导线能够经过导线槽231,进而穿过回弹件23,避免回弹件23干扰布线。
当然,前述导线槽231,可以穿过回弹件23的内部,还可以沿回弹件23的侧面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孔221的孔壁上设有嵌接槽223,电极3的侧面与嵌接槽223相适配的嵌接裙边31,嵌接裙边31嵌入嵌接槽223内。嵌接裙边31与嵌接槽223的嵌接,进一步增加电极3安装的牢固性,避免电极3从缓冲部22上脱落。
嵌接槽223在安装孔221的孔壁上沿安装孔221的圆周方向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一个或者两个嵌接槽223,在电极3上对应设置相同数量的嵌接裙边3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嵌接槽223呈环形,电极3上的嵌接裙边31环绕电极3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3为金属电极,比如SUS316不锈钢或者铜等金属导体。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极3包括电极本体和导电层,导电层设置于电极本体露出于缓冲部的表面,前述导线则连接导电层。其中,导电层包括但不限于导电膜、导电涂层或者金属导电层。对于金属导电层,可以是镀金层、镀银层或者镀钛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件2由热塑性弹性材料或者热固性弹性材料制造而成。具体来说,热塑性弹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硅基热塑性硫化胶、硅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热塑性橡胶等。热塑性弹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提高柔性件2在佩戴时的舒适性。
在一些电极3安装于安装孔221安装方式实施例中,可以将电极3直接嵌入安装孔221内。电极3的侧面具有嵌接裙边31时,则需要将嵌接裙边31嵌入嵌接槽223内。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极3与缓冲部22模内注塑为一体,具体来说,在缓冲部22注塑之前,将电极3固定于柔性件2的注塑模具上,使得电极3部分伸入注塑模具内,之后再进行注塑,使得电极3与缓冲部22模内注塑为一体。
除了电极3与缓冲部22通过注塑连接在一起,前述当然,电极3与缓冲部22也可以是通过装配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还有一些实施例中,电极3与柔性件2模内注塑为一体,具体成型过程参阅前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件2的外侧面设有与骨架1形状相适配的安装槽25,骨架1设置于安装槽25内。骨架1固定于安装槽25内,形成包覆或者嵌套连接关系,增加两者连接的牢固性。
另外,骨架1和柔性件2呈U形或者C形,如此,骨架1和柔性件2的形状适配头部形状和手腕形状,增加佩戴舒适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生物电信号检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电信号检测环包括:
骨架,所述骨架设有佩戴空间;
柔性件,所述柔性件设于所述骨架,并至少包括位于所述骨架靠近所述佩戴空间一侧的内环部和自所述内环部向所述佩戴空间拱起的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上设有安装孔;以及
电极,所述电极固设于所述安装孔,且所述电极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安装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信号检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的内部设有空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电信号检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增加所述缓冲部复位性能的回弹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电信号检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件为为记忆海绵。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电信号检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的壁厚尺寸小于所述内环部的厚度尺寸。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电信号检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上设有延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布线槽;
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空腔,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布线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信号检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嵌接槽;
所述电极的侧面与所述嵌接槽相适配的嵌接裙边,所述嵌接裙边嵌入所述嵌接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信号检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由热塑性弹性材料或者热固性弹性材料制造而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信号检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与所述缓冲部模内注塑为一体;或者,
所述电极与所述缓冲部装配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电信号检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的外侧面设有与所述骨架形状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骨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CN202020835093.0U 2020-05-18 2020-05-18 生物电信号检测环 Active CN213406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35093.0U CN213406050U (zh) 2020-05-18 2020-05-18 生物电信号检测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35093.0U CN213406050U (zh) 2020-05-18 2020-05-18 生物电信号检测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06050U true CN213406050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24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35093.0U Active CN213406050U (zh) 2020-05-18 2020-05-18 生物电信号检测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060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7964A (zh) * 2021-08-31 2021-11-16 肩并肩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和动捕技术的可穿戴遥操作手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7964A (zh) * 2021-08-31 2021-11-16 肩并肩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和动捕技术的可穿戴遥操作手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86281B2 (en) Snap and electrode assembly for a heart rate monitor belt
EP3091899B1 (en) Wearable apparatus for brain sensors
CN102596021B (zh) 用于在用户的头皮上放置电极的装置
US8996100B2 (en) Monitoring system comprising electrodes with projections
US7054680B1 (en) Device for detecting electrical potentials in the forehead-area of a patient
KR100854791B1 (ko) 방수성 생체 전극
FI126785B (en) electrode Assembly
TWI481383B (zh) 生醫感測器及其電極結構
US20060030767A1 (en) Medical electrode
CN108463164B (zh) 一种传感器组件
US20180338719A1 (en) Biological sensor for obtaining information on living body
CN213406050U (zh) 生物电信号检测环
US12007355B2 (en) Stretchable and flexible sensing device
KR20220121740A (ko) 근전도 센서 시스템
ITMI20101071A1 (it) Elettrodo per elettrocardiografo e fascia ad esso relativa
US20240041411A1 (en) Bio-signal measur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10967966B (zh) 智能穿戴设备
EP3415080B1 (en) Wearable device
CN211270774U (zh) 血氧探测器
CN108024734B (zh) 脉搏波检测装置
JP7459862B2 (ja) 生体信号取得用具
EP3795028A1 (en) Rubber b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rubber ban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o be attached to human body
CN112823744A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绑带
WO2024185805A1 (ja) 脳波計測装置および脳波計測装置用パッド
US20230066856A1 (en) Dry Electrode And Wearabl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